珠玉長安

第十二章 前世的一地雞毛

趙采玉說:“那班長的成績不也很好嗎?”

丈夫說,呵呵,班長長得太高大了,我喜歡千金小姐,千金小姐自然就是小小的。

他說:“因為在報名的時候,我看到你是我們班的第一名。”

小學畢業考在那時候稱為初考,趙采玉考了全鎮第一,差一點就拿了語數雙百。

況且趙采玉的母親在鎮上是出了名的招人嫌。

母親不懂,每天在鄉下教書的趙采玉,抬頭低頭看見的都是大山,以及山里的野狗、野牛、醉漢,哪有機會接觸到什么大老板或者大官。

就算是鎮上其他當老師的男人們也不愿娶她,因為嫌棄她的家境。一想到娶趙采玉就要當姐夫頭,而丈母娘是眼巴巴等著女婿的禮金去當兒子娶老婆的彩禮錢,一定不會只收一點意思意思。

那個男生喜歡趙采玉,于是變成了他的情敵。

他初中的時候就喜歡趙采玉,趙采玉并不知道,還是在他們結婚之后,他告訴趙采玉的。

“啊,那時候你為什么喜歡我?”趙采玉很吃驚。

好,個子小只原來也可以被作為一大優點的哈!

所謂情人眼里出西施吧!

丈夫在結婚前跟她說過很多情話,最打動她的就是那句:娶你,是我一生的理想。

或許正是這句話戳中了趙采玉心中柔軟,讓她不顧一切一頭扎入漩渦,無論父母如何反對,她都死也要嫁給他。

父母真是下了最大的決心反對,威逼利誘,哄勸武力都用上了,然而趙采玉鐵了心也要嫁給他。

在很多年后,趙采玉想起前塵往事也覺得自己很傻。

不受父母祝福的婚姻注定是不幸的,就像婚禮那天,他來迎親的紅雨傘被伴郎不小心折斷一樣,他們的婚姻在一開始就充滿了不好的兆頭。

母親對他的不喜歡從婚前持續到了婚后,他只是一個來自山村,靠著姊妹外出打工賺來的錢在鎮上蓋了一棟房子,連給母親的八萬塊彩禮錢都是東拼西借才湊齊的,又哪有能力如母親預期的那樣,給予她娘家那么大的幫襯呢?

母親瞧不起他,在他們結婚后的很長時間里,不與他們來往。

那時候她懷孕了,走在鎮上,不小心偶遇母親,母親給了她一個臭臉,扭頭就走,她就會忍不住心酸地哭起來。

母親罵她不知感恩,不懂回報。

母親省吃儉用供她讀完師范,她卻帶著每個月的工資嫁人了,母親想起自己一輩子竟在為那個窮小子做嫁衣裳就怒不可遏。

母親叫囂著,我花了那么多錢培養了一個女兒,卻被你們老劉家搶走了,她每個月都有工資,你們老劉家幾代人不用干活都有錢吃飯!她一年賺一萬塊錢,五十年就是五十萬,你們老劉家不應該只給我八萬彩禮,應該給我五十萬。

那年,鎮上的行情是,彩禮錢三萬八,用于給新婚夫妻購置家具,給新娘子買金項鏈金戒指等首飾,她的八萬彩禮錢自然是全部被母親拿走的,然而母親還是不滿意。

她恨母親嗎?

恨的,常常在夢中被母親兇神惡煞討錢的樣子驚醒。醒來發現枕頭已經別她的眼淚濕了大半。

兩家不來往,不用每天面對母親的指責,日子倒也不難過,然而她生孩子的時候,因為是剖腹產,丈夫就自作主張去把母親請到了醫院。

進手術室前,她看到母親的時候委實呆住了,她心里真是一萬個不愿意看見她。

然而丈夫說,我看到其他產婦都有母親陪伴,你看著她們的眼神充滿了羨慕,所以我就去把你母親請來了。

這真是天大的誤會,她絕對沒有羨慕,而丈夫也未跟她說實話。

實際情況是,鄰居的七大姑八大姨給丈夫出主意,因為她是剖腹產,萬一手術失敗死在了手術臺上,這個丈母娘肯定是要來訛錢的。

呵呵,難道把母親請到醫院,她萬一死了,母親就不會向他訛錢了嗎?

母親這輩子那么喜歡錢,那么喜歡兒子,那么喜歡為兒子籌謀。

那些七大姑八大姨真是出了騷主意,母親來了,她的噩夢再次開始了。

別的母親在醫院是好好照顧自己的女兒的,而她的母親只會一間病房一間病房地說閑話,說女兒女婿的不好,說剛出生的外孫像了女婿是如何丑如何不可愛。

別說丈夫了,她都討厭母親。

往后的婚姻里,母親充當了十足十的反派,與丈夫的關系越發惡劣,而她就像一個夾心餅干。

丈夫把對母親的厭惡與憎恨全部發泄在她身上,她承受了婚姻里大到不能再大的傷害:家暴、背叛、負債。

丈夫生意失敗,導致她背負了高額的債務。

她多么痛苦啊!苦不堪言,每天能寄情的只有文字,她寫了很多文章發在網絡上,尋求陌生人的一些善意的溫暖。

她沒想到這還能給她帶來機遇。

因為會寫作,她被調去了市教育局工作。

她是生活在最底層的女孩子,就算成了老師,也沒有見過多少世面,市教育局的工作徹底打開了她廣闊的視野,讓她從一只井底之蛙跳脫出來。

趙采玉常常想,如果她依舊和丈夫生活在鎮上,是沒有勇氣離婚的,面對丈夫的拳頭與出軌,面對債主們的逼債,她頂多賜給自己一瓶百草枯。

工作、事業,是每個人的底氣,更是女性的底氣。

哪怕要分擔一半丈夫的債務,她也毅然選擇了離婚,非常慚愧,在她遇到山體滑坡因公殉職的時候,她還沒能還欠下的債務。

工薪階層要還上百萬的債務,非得勒緊褲腰帶不可。

沒有人再比趙采玉有更深的體會,更知道錢的寶貴之處。

許紹燁對于公主贈與的黃金也是誠惶誠恐,他不懂,從留他在皇宮治病,到賞他金子,都是趙采玉在幫助弱者的表現。

前世,她一直是一個弱者,她知道弱者的難處,弱者是多想要有一個人能來幫他一把,替他撐一下腰。

十七公主的身份注定她不是弱者,趙采玉很想享受這種幫助弱者的感覺。

施比受更快樂。

他成績很差,但也不是那種混混,除了愛打牌,還算比較老實,唯一一次和同學在操場上打架是因為趙采玉。

古人說,女人有兩條命,一條是出身,一條是嫁人。

母親的如意算盤打得叮當響。

然而,趙采玉未能讓她如愿。

作為家中的長女,又是農民家庭里唯一讀了書捧上鐵飯碗的孩子,母親對她寄予了厚望,希望她能嫁個大富大貴的金龜婿,在聘禮上狠狠地撈上一筆。

母親說,你應該嫁給大老板,或者喪偶或離婚的大官,那樣他們可以在金錢或者其他方面幫襯到你弟弟。

趙采玉的丈夫是她的初中同學,趙采玉有時候想,如果早知道將來長大后嫁的人是他,那她小時候就用不著好好讀書了。

那些男老師們便都心照不宣地守著共同的原則:娶老婆一定要先看看丈母娘。

趙采玉在婚戀市場就這么貶值,變得廉價。

因為趙采玉成績好,學區校長還特意讓班主任做通了趙采玉的思想工作,將自己寶貝女兒安排在趙采玉同一考場的后座上。

卷考老師等趙采玉一做完考卷就走過來,將她整張考卷拿到后座供校長千金抄襲,校長千金高度近視卻忘了戴眼鏡,于是上題抄下題,出了考場,她爸和她對答案的時候,她成功收獲她爸賞給她的一個大耳光,從此還恨上了趙采玉。

“我喜歡成績好的女生。”丈夫向趙采玉如實供述。

趙采玉的前身挺悲催的,無論是出身還是嫁人都一樣地困苦。

他是他們班上的差生,也來自一個窮山村,是學校里的寄宿生。周一的時候,他就會把一周的生活費都花掉,花五毛錢買榨菜,其他的錢用來和同學打牌,當然是要輸個精光的。

而榨菜就是一周的配菜。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