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玉長安

第十三章初見

保安堂門口鞭炮聲大作,引來了過往路人的圍觀。

哎呀,是許醫生的寶貝兒子許紹燁治好了十七公主的離魂癥,貴妃娘娘賞賜了!

許醫生是保安堂的頭一把交椅(其實此前并不是,許醫生在保安堂坐診的醫生里排名其實靠后),許醫生的兒子又治好了皇家公主的疑難雜癥,真是虎父無犬子,一代更比一代強。

許紹燁是太醫署咒禁科的醫學生,太醫署的博士們真是教學水平高超啊!

一片贊譽之聲與響亮的鞭炮聲交相輝映。

保安堂坐診的醫生們全都過來向許醫生道賀,許醫生的腰桿子頓時挺直了,整個人也神氣起來。

對于大家遞過來的香茶,搬過來的椅子,送過來的奉承話,許醫生照單全收,小內心雀躍著:原來這就是看子敬父的感覺啊!

太醫署咒禁科里,范博士與林丙笙也收到了消息,對于同事們送來的道賀,范博士就沒有許醫生那么心安理得,而林丙笙愈發羞愧難當。

當初考太醫署之前,他爹將他送到范博士家里提前進修咒禁科的課業內容,為此還付出不菲的束脩,難道這些年,師傅對他的另眼青睞與他所謂的天資無關?

寶華殿,兩名宮女將一件花花綠綠的袒胸裝一人一邊架了上來。

靈芝說:“殿下,貴妃娘娘說,讓你換好衣裳,隨她一起去拜見皇后娘娘。”

趙采玉覷了一眼那幾乎滑到肚子上的領口,頓覺頭疼。她的雙手放到太陽穴位置揉了揉,靈芝就驚呼起來:”殿下,你怎么了?是不是頭又疼了?離魂癥還沒有好啊?“

趙采玉擺擺手說:“莫慌莫慌,那許公子不是說了嗎?離魂癥需得長期調理才能好徹底,我這才看診了幾天啊?”

靈芝想想也是,又說道:“那殿下,奴婢伺候你更衣?”

趙采玉滿心抗拒,說道:“目前,我的身材還不足以配上這高貴的衣服,我得再多吃些大魚大肉,等把身材吃合格了,再來穿這袒胸裝。”

靈芝看了眼趙采玉面前桌上,御膳房半個時辰前送來的宮廷御膳:

腰絲脆嫩,清爽適口,麻辣芳香而且富有鄉土氣息的酒醋白腰子;

“長安第一味”——皮酥肉嫩、香爛味醇的葫蘆雞;

紅白相間,香甜可口的名羹枸杞燉銀耳;

雞米海參,豬肚頭和鴨胗制成的“攛雙丞,奶湯鍋子魚,水晶蓮菜餅,口蘑桃仁汆雙脆……

這還沒吃夠啊?

靈芝看看桌上被公主掃蕩后的殘羹冷炙,再看看公主油膩膩的嘴角,忍不住蹙起眉頭。

作為陪著公主一起長大的小宮女,靈芝可是見慣了公主挑食的小模樣,小時候,乳娘為了哄公主吃飯,常常追著公主滿屋跑,連帶著一群宮女、太監在后面追。

公主什么時候吃飯這么主動了?胃口還這么好。

靈芝哪里知道趙采玉是餓死鬼脫胎?

且不說前身遭遇山體滑坡因公殉職時,正是完成了勸返輟學生的任務,趕回家吃晚飯,誰料半路出了意外,臨死前連個飽飯都沒吃上。

就是平常,趙采玉的生活過得也并不舒坦,為了償還前夫拖累她的債務,她常常節衣縮食,女朋友、女同事們常常會把她們不喜歡的衣服轉手贈給趙采玉穿,而伙食上,趙采玉甚至過過八塊錢過一周的日子,全靠五毛錢一個的饅頭果腹。

現在,趙采玉終于有機會胡吃海喝,她怎么會放過這樣的機會呢?

“在這個世界上,唯有美食與夢想不可辜負。”趙采玉搓搓手,重新拿起筷子繼續光盤行動,一邊將剩余的美食吃得渣都不剩,一邊同靈芝笑道,“節約光榮,浪費可恥!”

患了離魂癥的公主和從前真是太不一樣了,靈芝心里五味雜陳。

她不但衣食住行都讓人省心,對待他們這些奴婢的態度也和以前完全不一樣,以前動不動就……

靈芝剛想了個頭,就覺得臉蛋兒火辣辣的。

自從得了這離魂癥,公主再也不要他們奏什么“巴掌交響樂”了,說她聽不得這巴掌聲,太吵了,頭疼。

公主還跟他們說,身體發膚受之父母,要好好愛惜,不可輕賤。

公主還說什么膝下有黃金,不要動不動下跪,向她跪多了,會讓她折壽,她得了什么該死的離魂癥,想必就是從前他們對她跪多了,害她被反噬的。

現在的公主給靈芝一種說不出的感覺,那張臉那么熟悉,可是這個人卻又那么陌生。

對于公主的這些改變,靈芝和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等人很不習慣,卻又倍感慶幸。

得了離魂癥的公主真的可愛多了。

這么可愛的公主說不穿袒胸裝就不穿好了,靈芝去大柜里另外找了一件衣服出來給趙采玉換上。

看著試衣鏡中的自己,趙采玉摸著自己胸前說:“這衣服比袒胸裝費布料啊!”

“這衣服是之前皇后娘娘命尚服局尚服大人專門為殿下您做的,可是公主您嫌它布料太多,所以一直沒有穿,閑置著,今天還是殿下第一次穿它。”

聽了靈芝的介紹,趙采玉很滿意。

這衣服,真公主沒有穿過可就太好了。

“穿著皇后娘娘送的衣服去拜見皇后娘娘,顯得本宮很有禮貌,靈芝你安排得很好。“

趙采玉說著,伸手捏捏靈芝的面頰,靈芝臉上頓時暈起一片紅暈。

十七公主從來沒有這么溫柔過,像母親一樣。

靈芝看著趙采玉,眼里閃爍著崇拜的星星。

趙采玉先去同向貴妃匯合,母女倆再一起去周皇后的寢宮立政殿。

這也是趙采玉穿越后第一次見到大周朝后宮的女人們,但見滿目的花團錦簇、珠光寶氣,讓人眼花繚亂,又內心雀躍。

坐在皇后寶座上的周皇后,無疑是殿內最端莊得體的一朵牡丹。

趙采玉在心里早把大周朝和大唐對標起來,自然也把周皇后當作了長孫皇后,長孫皇后賢德美名萬古流芳,讓人敬佩,趙采玉自然將對長孫皇后的感情移情到了周皇后身上。

正是應了那句,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在日后的相處中,趙采玉勢必要為一開始的天真付出代價。

長孫皇后是長孫皇后,周皇后是周皇后,不可相提并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