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元郎他國色天香

第四百零二章 發瘋

(女生文學)

景瑚在東里間坐下,便向吳嬤嬤打聽郡王妃的狀況,“不知道郡王妃此時如何了,不必再有人過去看著她么?”

吳嬤嬤答她的話,“郡王妃看見老太妃吐血,其實心中也已經有些悔過之意了。只是二爺也是庶子,叫一個庶子媳婦這樣看著她,她面子上有些下不來臺,又鬧了一陣。”

“郡王爺沒有發話,奴婢也不好擅自將郡王妃放出來,她正在里面反省呢。”

郡王妃在東跨院里反省,永寧郡王在老太妃床前,有沒有在反省呢。

“只是可憐了二奶奶,站在門外好生勸她,倒被她罵的狗血淋頭。此時奴婢已經請二奶奶回去休息了,希望她沒什么事,不然可真就……”

說起來,府里出事,這些爺們好像都隱身了似的,“二哥在哪里,怎么沒有陪著二嫂一起過來?”

“說是家里的鋪子出了點事,二爺早就出門去了。二奶奶覺得一個人在家中坐著無趣,才過來老太妃這里的,誰知道遇見這種事。二爺若是回來,不知道要心疼成什么樣子了。”

這倒的確是不能怪景現了。吳嬤嬤方才說的話,既說明了二房夫妻與老太妃之間的親近,又說明了他們夫妻感情的確不錯。

他們家的男人,總不至于各個都是辜負發妻的負心漢。

景瑚沉吟了片刻,吳嬤嬤便道:“小縣主若是沒有什么事,奴婢還要去尋些藥材補品過來送到二奶奶那去,方才瞧著二奶奶的臉色有些不好,奴婢擔心……”

“嬤嬤快去吧,我沒什么事。待會兒陸太醫叫人取了膏藥來,隨便找個小丫鬟過來幫我上藥就是了。”

吳嬤嬤見她懂事,又行色匆匆的出了東里間,自去忙她的事情了。

那個去芳時軒的丫鬟也還沒有回來,景瑚一下子百無聊賴起來。看起來老太妃平日并不常過來東里間,這邊的裝飾都很尋常,沒有什么有趣的東西。

她放松了一會兒,去芳時軒問話的丫鬟也就回來了。“奴婢過去芳時軒的時候,是另一位寶藍姐姐見的奴婢。寶藍姐姐說大夫已經來過了,替側妃娘娘還有一位紺青姐姐都看過了。”

“側妃娘娘還好,只是有些受寒發燒,休養幾日也就好了。只是紺青姐姐不太好,額頭上有傷,流了太多血,加上她本來身子便弱,到此時也沒有醒過來。”

“不過寶藍姐姐說她們會照顧好她的,請小縣主安心在老太妃這里便是。”

聽到許側妃沒什么事,景瑚才放下來的一點心,立刻又因為紺青的事情重新懸了起來。紺青的身體本就不好,素來畏冷,今日又流了那么多的血。

“那位大夫可還在芳時軒里守著?”

小丫鬟想了想,“奴婢出來時正看見寶藍姐姐吩咐人煎藥,另有一位豆綠姐姐從院外進門,可能是剛送完客回來。”

豆綠不比寶藍和柳黃細心,此時她做的好的事情,也的確是送客這樣的雜事了。

景瑚心里既牽掛著紺青,這邊又不好就走,一下子陷入了兩難。

院門口卻又熱鬧起來,景瑚走到正廳里,景珣和世子妃一前一后的進了門。早上就是在正廳里爆發了今日的第一場沖突,景瑚看見景珣,還是不想理會他。

景珣也沒有要理會她的意思,看見了如同看不見,直接往老太妃的內室走。

世子妃輕輕拍了拍景瑚的手,算是寬慰,而后也跟著景珣進了內室。景瑚不打算進去,便在一旁的玫瑰椅上坐了。

世子夫妻過來,想必是要解決郡王妃的事情。郡王妃為許側妃鳩占鵲巢而發瘋,永寧郡王為郡王妃氣的老太妃吐血而發瘋,景珣想必是要為他母妃被毫無尊嚴的關在庫房中發瘋了。

他們家的人,還真是都循環走極端。她不想看這場好戲,也只能看了。

可是她等了一會兒,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在老太妃床前,一直都是很安靜的。景珣只沒有出來,反而是世子妃從內室里出來,向著坐在一旁的景瑚走過來。

“腿是怎么傷的,也是郡王妃?”

世子妃溫言軟語,景瑚對她也是同樣的關切,“我沒事,只是走路太急,不小心扭了一下。您和景……世子怎么樣了?”

世子妃苦笑了一下,“還能如何,總不能才收了祖母的東西,便和世子和離吧。你不必擔心,這是我們這些大人的事情,往后也只要照顧好自己就是了。”

“腿上的傷可有叫太醫看過?我哪里治跌打損傷的藥也有,待會兒叫人給你送一些過來。”

景瑚搖了搖頭,“已經請陸太醫看過了,說是不要緊,沒有傷到骨頭。三嫂不必叫人送藥給我了,用宮中的藥也是一樣。”

世子妃便干脆在她身邊坐了下來,看起來并沒有進一步的動作。

景瑚問世子妃,“祖母她醒了么?”

“還沒有醒,世子和郡王爺坐在一邊商量郡王妃的事情。”

看來還真是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發生了這樣的事情,景珣都能心平氣和的和永寧郡王商量了。

景珣變的實在太多了,簡直讓她不敢相認。

世子妃又道:“他們父子的脾氣,在這樣的事情發生之后還能這樣心平氣和的坐下來說話,我差點以為眼前這個人不是景珣了。”

“看來還是我對他的了解太少了,今日這些鬧劇,也不知道要如何收場,總歸由得他們父子去商量吧。許側妃那邊可有事事我能幫得上忙的?”

景瑚沖著她笑了笑,“已經讓大夫看過了,往后我們這一房的事情,三嫂還是不要管了。”她又解釋道:“今日三嫂不過為了我說一句話,便引來了這么多的事情,我是在不好再連累三嫂。”

“總歸我們母女往后謹言慎行些,郡王妃吃了今日的教訓,往后應當也不會做得太過分了。”

世子妃苦笑著搖了搖頭,語帶嘲諷,“郡王妃這個人……若是她能有如今世子一半的心性,這些年也不會被郡王爺厭棄至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