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元是我兒砸

第32章好吃

黎清將一整根油條都給了云及,云及迫不及待的咬了一口,滿口油香。

“娘親,好吃……”云及捧著油條小口小口的吃著,一臉滿足。黎清又嘗了嘗其它兩個缽子的,最終確定了第二個缽子里的是正常的面粉和酵母以及堿的比例,以后都可以按照這個比例來和面。

姜氏剛進門就聞到一股子油香,這香味又不是純粹的油的味道,仿似里面夾雜著面粉。姜氏的心里閃過一絲不安,早上自家兒媳婦問了家里還剩多少油……難不成?姜氏疑惑,不由得加快了腳步。她將背簍隨手擱在院子里,直奔廚房而去。只見三個缽子里整整齊齊的擺放著金黃色的長條,小的那個還在吃著。

黎清正在將鍋里面沒有炸完的油舀到罐子里。在這個油本就很貴的年代,油一點兒也不能浪費的。將就著鍋里最后一點兒油,黎清將一旁已經準備好的菜倒了進去。

“阿清這就是你說的那種吃食?”姜氏指著油條十分驚訝。

她去看了看油壺,發現里面只剩下大半的油了。這玩意兒聞著老香老香的,卻是油堆出來的,太浪費了吧,這東西能賺錢?不虧死才怪呢。才炸出這么點兒東西就費了一兩斤油了。要知道一兩斤油都可以炒一個半月的菜了。

想到這里,姜氏心痛萬分,責怪黎清的話就快放到嘴邊了。黎清見事態不對,怕是姜氏要生氣了,急忙拿了一根油條喂到姜氏嘴邊。油和著面的香一下子躥進了姜氏的鼻子。

“娘,嘗嘗。”黎清笑道。姜氏本能的分泌出了唾液,她咽了咽,也不好責備黎清了,就拿著油條咬了一口。

這一咬,唇齒留香。

真香!

原來除了餅和包子饅頭還有這樣的美味,姜氏吃完一根又拿起一根。

趁著這個空擋,黎清添了幾根柴火,隨后揭開另一口鍋的鍋蓋,里面是加了綠豆的稀飯。姜氏一手拿油條,一手抄起鍋鏟翻動鍋里的菜。吃完一根之后她才想起來,她是不是應該訓斥黎清一頓……

好啊,居然被自家兒媳給套了,頓時姜氏的嘴巴翹得老高。

“娘,我將這些給王嬸兒送去。”

黎清用竹子編制的小框子裝了七八根油條,每一根都有嬰兒蓮藕臂那么粗,合起來就是一個小框子那么多。對于這樣的事兒,姜氏是不會拒絕的,王家有什么好吃的也不會少姜家一份兒,多年鄰居做的儼然已經成了親戚一般。

云及吃完自己手上的油條,便去洗了手。沒有娘親和奶奶的允許,他是不會自己拿來吃的。他看了看灶臺上的長條長條的東西,覺得這是他吃過最好吃的東西了。

黎清回來姜氏已經將菜炒好了。

一家人上了桌。

“這東西叫啥名兒?你娘我活著么大歲數,確實不曾見過。”

“這個叫油炸鬼,也可以叫油條,油炸果。放進油里一炸,會迅速膨脹,是不是形象又生動?心血來潮想到的。”黎清笑著夾了一根給姜氏,又夾了一根給云及,最后才夾起來自己吃。

要是有豆漿就好了,可惜自己不會做。

“這東西能賺錢么?這么費油。”費油是絕對的,但是面粉倒是不廢,發酵之后的面粉可以漲到原來的幾倍大小,切下來可以炸很多。

“話說舍不得孩子套不得狼,這東西雖然耗油了些,但是未必得不到別人喜歡。”黎清道。姜氏也覺得有理,家里面暫時還能買得起素油。

“我計算過,按照三斤面,耗費一斤半油,加上損耗,一共是四百七十文的成本,保守可以炸出一百四十根左右,我們賣五個銅板一根,到時候我把粉條切細一點,有賺,或者我們還可以將就一些油做鍋貼賣。”

黎清的意思是她只會這點兒技藝,先看看,能賺到錢就先干下去,賺不到再另外想辦法。她有賺錢的門路,可是本金又從哪里來?就先從食物做起吧,民以食為天,吃最大。自己對與現代的食物并沒有做過多的研究,一些尋常的還是能夠做出來的。

誰都是從基礎做起的,更何況老天爺沒有讓她直接來吃糠已經很好了,要是自己去了先秦,那可是只有瓦罐的年代啊。

“娘我們先在家炸好了,拿到草市去賣,先碰碰運氣,要是有人買的話,我們就做這個吧,反正也就是趕集的時候才去,平日里織布繡花也不影響。”

姜氏點點頭,她就拿出十兩銀子來給黎清霍霍,要是成功了,以后家里又多了進項,要是不成功,大不了她再繡幾幅貢品,就出來了。姜氏如是想著。

云及在聽到手上的好吃的是要賺錢的,吃干凈手上的說什么也不再吃了。黎清知道云及是懂事兒,便道:“小白,今天這個我們是不賣錢的,離趕集還有三天呢,放著不吃就壞了,然后只能扔掉……”黎清摸了摸云及的頭,這三個月來,云及長高了不少。

云及眼神一亮:“小白吃。”

姜氏也不會問這東西是誰造的,在她的意識里,油炸鬼這東西是從未出現過的,肯定是黎清想出來的。只有第一才會有巔峰,后來者皆是冒仿,絕對不會有第一賺的多。

她吃了油炸鬼之后,也看到了它的潛力。姜氏一個人撐起了整個姜家也不是沒有道理的,她的眼界絕對要比普通的村婦寬的多。

而黎清就更不用說了。

三日后,姜家兩個大人背著背簍往草市而去,云及孩兒則是與她們在小路分開去了村學。

姜氏與黎清兩人尋了個顯眼的位置,便將自己的小攤兒擺開了。油條這今天一早炸的,現在還酥脆著呢。

這東西從來沒有人見過,更別提吃過了。沒有在現場炸的油條,香味不會那么濃郁。很多人聞到了香氣,看了看攤子上的幾盆子,由于太過陌生而收回了想要一探究竟的心。

黎清也不著急,只要有一個人上門,油條的銷路就不愁了。

https:///html/book/57244/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