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元是我兒砸

第78章賣話本

見掌柜這般模樣,黎清斷定上次的話本反響不錯。自己可是研究過這個東西的,雖然這里換成了天齊朝,但大體的都差不到哪兒去。

黎清寫的話本,情節上比起當下的話本更具備專業性,再加上妙趣橫生的文字,讀者讀起來才是欲罷不能。

“妙啊,妙啊。”掌柜讀完止不住的夸贊,然后輕輕的將話本置于柜臺上。對黎清道:“不知娘子還否給老夫?哦,不不不,這話本老夫出錢買了。”

掌柜招手讓小童看守著店鋪,自己則是請黎清去里間詳談。

他知道照黎清的意思,這次話本絕對不會是賣話本這么簡單了。

“小婦人知道掌柜也是個明白人,那我便開門見山地說了吧,相信掌柜也能看出這畫本的價值來,這一本我全賣給你,不低于這個價。”

黎清比了個一根手指出來。

“十兩?”掌柜猜測道。

黎清搖搖頭。

“一百兩?”

“沒錯。”黎清粉唇輕輕吐出兩個字。

“這……這簡直是獅子大開口啊。”掌柜不由得驚呼而出,原想到十兩,卻沒想到竟然翻了十倍。

“掌柜,你看我像獅子嗎?想必掌柜的話本已經賣出去賺了不少了吧?我看這茶館的說書先生,路旁的讀書郎,甚至是小井市民,都在樂道之前的話本,若是覺得太多了,樂旭縣城里面還有兩家,多費口舌所以無妨,更何況我這次帶了兩本,兩本一百兩很虧嗎?”

掌柜的沒想到黎清這么狠絕,一句話不順立刻走人。不過她說的都是真的,黎清上次的話本銷量甚高,一經印刷就受到了光大小井市民的歡迎,甚至賣到了脫銷。自家自然是賺了成本的十倍不止,畢竟這個話本一拿出來,就在其它也州進行販賣了。

自己是商人家的掌柜,知道利益最大化,那本書一買下來,就立刻著人印了一本,送去茶樓酒肆讓說書先生撤下當時正在說的傳奇故事,改講黎清那本。

起初受到聽書人的一致詆毀,結果說書先生還沒講到一刻的時間,底下的人就噤聲了。

可見黎清話本的吸引力。

掌柜深深的意識到了黎清賣給他的話本的價值,并記住了黎清,等她下次來時,當財神爺對待。

本以為創作一個話本至少也得一年半載,沒想到這才不足半月,黎清又送來了話本,掌柜喜出望外。

“六十兩,這話本再好也值不了一百兩啊。”掌柜做出一副為難的樣子。黎清可不管,直道:“若是吃不下,我便去其他家吧。”

黎清起身就要往外走。掌柜立刻將她攔下。

“不不不,這價我吃得下,吃的下,不過若是以后再有話本,便不可再提價了。”這次姑且讓你占了上風,若還有下次,一定會想盡一切辦法壓低價格,掌柜暗自想著。

“想不到掌柜也是個爽快人,小婦人最喜歡與爽快人打交道了,合作愉快。”

還以為要多浪費些口水,沒想到這么快就拍案決定了。黎清將包里的話本拿了出來。

這么爽快,說明還有提價的空間。不過,這掌柜看起來并不是什么實誠人。自己寫的東西也費了些腦力,卻不能得到該得的利益,有些生氣呢。

討價還價乃商場本色,黎清覺得自己的話本一定有意想不到的價值空間。否則也不會讓掌柜這般重視。話本之類的就是個消遣物,在當下文學上并不受重視。只是一些失意書生,時常寫作話本賺得些銀兩,以圖養家糊口。

對他們來說是養家糊口,但對于商業家來說,這都是錢的來源。他們只需付出少量的成本,便可收獲成千上萬的利益。

黎清包里裹著百兩銀子的銀票出了書鋪的大門。

黎清走在縣城的大街上,今天是縣城的大逢集日,南來北往的很多貨物正在售賣。黎清不過是想碰碰運氣,畢竟想賺錢真的很不容易。

這又不是小說的世界,她也不是主角,沒辦法像小說主角那樣,隨隨便便就可以家財萬貫。

“公子,老奴新得的話本,還是原來那個小婦人寫得,不過這次花了一百兩才購得。”

掌柜半斂著頭將自己手中的話本呈給了坐在椅子上剛剛擱下茶杯的青年人。

青年人拿起話本一看,道:“這字比上次更為端正,想來是用了心思。”

“啊,是是是。”掌柜連連點頭。

“一百兩銀子也值,拿下去吧,給茶樓酒肆都送上一本,這本比上本所賺只多不少,明日我便離開此地,巡視南方店鋪,老叔多保重。”

青年人身上帶有商人的奸詐滑利,同時也流露出儒者的濟世之風。看得出來是正統商人世家子弟。

“多謝公子關心,老奴的身子還算康健,還能夠為公子赴湯蹈火十幾年呢。”掌柜信誓旦旦。

青年人神色滿意,點頭揮手道:“出去吧,別忘了印好后老規矩。”掌柜擺擺手表示自己知道了。公子也喜歡看話本,每次收到好的話本都要送一份去府上。

這邊黎清來到牙行。

牙行的張婆子很熟悉縣里的房子,這是黎清在縣里閑逛時聽人說的。

“小娘子是來?”張婆子正在繡花,見有人進來抬頭問道。

“來問問房子,最近有沒有店鋪掛上來?”黎清的打扮像是莊戶人家的仆從娘子,張婆子下意識以為她是替自家主人來買屋子。

“有的,有的,有三家都是過不下去了,把店鋪掛在我這兒。”張婆子立刻放下手中的繡品,走到柜臺前,拿出一個簿子,翻了幾頁。

“不知娘子可否識字?”

“認得些。”

張婆子把簿子推出來,對黎清道:“挨著城邊兒上有一家,芋頭嘴有一家,還有就是城中間有一家,它們的信息都在這里。”

黎清仔細看了看,三家鋪子城邊上的不考慮,還剩下芋頭嘴和城中心。

芋頭嘴是縣城一個碼頭的名字,從外形上看長得像個芋頭,故被稱為芋頭嘴。

城中間偏北多富貴人家居住的房屋,而碼頭這邊的屋子則是南來北往的一些商客們暫居的地方。

請記住本書域名:。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