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只皇帝會讀心

第一三六章、累死人的冊封禮

看皇帝臉紅脖子粗還屏退宮人,文曉荼瞬間明白狗皇帝想歪了!啊呸!滿腦子黃色,你干脆該個稱號叫“黃”帝得了!

文曉荼摘下沉重的翟冠,抱在懷里,解釋道:“皇上您想歪了,女人來月信的時候,都會腰身酸痛。”——才不是滾床單后遺癥!

不過話又說回來,她腰肢這么酸,肯定也有那方面的因素啦。

“哦,是么……”明昭那叫一個尷尬,朕哪里知道女人來月信的時候也會腰酸?光想著洞房之夜,阿荼直不起腰來的樣子了。

明昭再度咳嗽了兩聲,“坐吧。”

文曉荼忙屈了屈膝蓋,將翟冠放在炕幾上,拎著裙昧,踩著叫她,屁股坐在了羅漢榻上,還順手敲擊了兩下后腰。

明昭正色問:“很嚴重嗎?”

文曉荼嘆氣,“還好吧,嬪妾痛經不算嚴重。”據說有的人痛經痛到懷疑人生呢。

她往后挪了挪屁股,倚著靠背,便覺得舒服了許多。

明昭蹙眉,“太醫不是說,你的身子已經大好了嗎?怎么還會這樣不適?”

文曉荼黑線,“皇上,痛經不是病,通常對身體也沒什么危害。女人都是這樣,等過幾天就好了。”

一秒記住s://qItxtc

明昭沉默了,“也就是說,你以后每個月這幾日都會如此?”

文曉荼點頭:“除非等我老了,絕經了。”——不過絕經顯然不是什么好事,大姨媽沒了之后,便是更年期,據說會老得更快。

明昭嘆了口氣,那怎么也得是母后這般年紀,阿荼如今才十八歲啊。

忽的,明昭心念一轉,嘴角微微翹起,“還有一個法子,你若有了身孕,起碼這十個月不必遭罪了。”

文曉荼險些翻白眼:你以為你很幽默嗎??

為了避免痛經去懷孕?這肯定是腦子有大毛病!

“嬪妾雖然還沒懷過孩子,但也知道,懷胎之苦,更在痛經十倍之上!”——生孩子的痛,是百倍千倍之痛!還有產后各種后遺癥……這還是順遂生產,若有不順,便很有可能一尸兩命!

在古代生孩子,這風險,簡直高得離譜。

但她還是選擇迎接高風險。

文曉荼真懷疑,自己是不是有點想不開。

不不不,她是想得太開了,所以才想趁年輕生個娃。一則是女性天生的母性,二則也是為了自己后半輩子。

就算萬一攤上小概率的難產,那也是她自己的選擇。

既如此,就沒什么好后悔的。

人生在世,最要緊的就是保持理智。

“你……該不會是后悔了吧?”一旁的皇帝陛下臉色有點發白,如今還沒懷呢,就開始抱怨了。

文曉荼連忙擺手:“沒有沒有,嬪妾只是發發牢騷,十月懷胎,女人都是要辛苦一遭的。皇上您只當是耳旁風就好了。”

明昭:朕怎么可能當成耳旁風?

深吸一口氣,明昭突然一把握起那只柔夷:“阿荼放心,若你有了身孕,朕定會護你和孩子周全。”

文曉荼心道:主要是護孩子周全,我自己會保護自己的。

“多謝皇上。”文曉荼還是識趣地垂首致謝。

接下來的幾天,皇帝總算沒來打擾她,直到大姨媽結束第二天,才恢復了對她的召幸。

召幸頻率總算不是夜夜笙歌了,基本隔天或者隔兩三天,尤其是開始演禮之后,皇帝又降低了頻率,期間還偶爾召幸林采女和陸充儀。

如此排演了十幾日,排練次數多到足夠讓一只狗都能學會全過程!

然后就是毫無意外的冊封禮。

三只牽線木偶一遍遍磕頭、行禮、接旨、謝恩,最后前去頤年殿叩謝太后恩典。

于是,禮成。

特么滴終于結束了!!

這種事情,簡直不想再有下一次!

頤年殿中,倒是頗為熱鬧,景宜宮主位林德妃陪侍在太后身側,還有偏位江才人、崔采女和林采女,泰半后宮,竟都在此。

林德妃亦是一身翟衣翟冠,脖子上還帶著一頂金累絲千葉牡丹項圈,雙腕上還帶了嵌南珠的鏨花金鐲子,那叫一身珠光寶氣。比她們三個加封的正主還要華貴。

文曉荼忍不住吐槽,這是真不嫌沉啊。

“平身,都坐吧!”太后笑容和藹。

辛賢妃便上前與林德妃分坐太后左右的椅子上,文曉荼與陸充儀分別挨著兩位妃主列坐,都是翟衣翟冠,倒是對稱得緊。

林德妃仰著笑臉對太后道:“臣妾聽聞,過幾日便是溫昭儀的十八歲生日,當真是雙喜臨門呢。”說著,林德妃回首睨了文曉荼一眼。

文曉荼凝噎了兩秒鐘,才道:“不成想,德妃娘娘還記得嬪妾的生日。”

林德妃抿著唇,笑容微僵,頓時難掩酸意:“妹妹如今可是皇上心尖兒上的人,誰敢忘了妹妹你的生日?”

文曉荼:……你干脆改姓陳吧,老陳醋的陳。

高坐上的太后娘娘忽的笑了:“哀家記得,溫昭儀是十八歲了吧?”

文曉荼溫柔點頭稱“是”。

太后笑呵呵道:“真是年輕啊。”

太后原本不過就是隨口之言,卻叫林德妃心里泛酸:本宮比溫氏足足年長了八歲!早就不年輕了。

太后轉臉對林氏吩咐道:“德妃回頭吩咐內務府,不可怠慢了溫昭儀的生辰。”

林德妃心里更酸了,卻只得應了一聲“是”。

文曉荼忙起身屈膝一禮,“嬪妾多謝太后娘娘,多謝德妃,不過嬪妾只是過個小生日,還是不要勞師動眾,按著規矩來便是了。”——在古代,女子十五歲成年,十八歲并不是要緊的生日。

聽了這話,太后一怔,不禁滿意頷首,“你倒是深明大義,難怪皇帝喜歡你。”

文曉荼:純粹是這陣子被折騰累了。

林德妃心酸不已,不過就是生辰不破格大辦,便當得起“深明大義”了?!本宮費心費力操持宮務,卻換不來皇上太后半句稱許!當真是不公!

辛若芝笑著道:“溫昭儀雖得寵,卻不曾恃寵而驕,是后宮之福。”

太后微笑頷首,哀家雖不介意皇帝專寵于誰,但若有人恃寵而驕便另當別論了。溫氏性子溫婉,這樣的人服侍在皇帝身邊,哀家也能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