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只皇帝會讀心

第三一九章、“知足常樂”

最新網址:www.mhtxs

天澤二十五年七月,烈日如火,但頤園行宮水域縱橫,在加上植被覆蓋率極高,因此溫度也要比園子外低好幾度,妥妥的避暑勝地。文曉荼有了身孕,自然不方便用冰,

真是多虧身在園中,才不至受酷暑折騰。

河清殿周圍亦甚是清涼,有清澈的河水淌過,有參天梧桐、蕭蕭紫竹,文曉荼每日都會在林間或者河畔散步,累了便在茂竹亭、鳳棲閣或河畔的清涼榭小憩。

因此,文曉荼沒有在河清殿接見徐太夫人,

而是將人請來了鳳棲閣,

鳳棲梧桐,

倒是十分應景。

這閣子建在梧桐林的最高處,四周是雕琢了鳳凰的漢白玉欄桿,環繞著這座兩層高的閣樓,雕梁畫棟、玻璃為窗,閣中既清涼、又敞亮。鳳棲閣只是個小閣樓,約莫不過兩丈見方,素日并不住人,只是作為歇腳之地。

宮女麻利地擺上點心糕餅、瓜果飲子,文曉荼徐徐飲了一口甜酪,“太夫人頂著這么毒辣的日頭進園子,著實辛苦了,喝口茶、潤潤喉吧。”

徐太夫人一身繁瑣厚重的誥命禮服,額頭已沁出了一層細細的汗珠,

她落座一側,忙飲了兩口茶,這才道:“其實園中倒是清涼,尤其是河清殿一帶,

綠蔭成片,幾乎曬不到日頭。”

說著,徐太夫人忍不住端詳十二娘的腰身,哪怕穿著寬松的衣褂,也仍能看出腹部已經隆起……據說都五個月了呢,之前瞞得倒是嚴實。

“還未恭喜娘娘,娘娘入宮五年,一朝有喜,當真是福澤深厚。”徐太夫人微微垂首,以示恭賀。

文曉荼理了理自己的衣袖,“如太夫人所言,我做皇后都五年了,尋常人家的妻室,五年才有喜,怎么都算不上福澤深厚。”

徐太夫人卻道:“娘娘嫁是天家,跟尋常人家自是不同的。娘娘懷的天家龍裔,又豈是尋常人家能比的?”

文曉荼面色寡淡,不見喜色,“太夫人言重了,我腹中是兒是女尚未可知呢。”——就為了個不知男女的胎兒,

便要如如臨大敵,

甚至要大動干戈……也真真是老糊涂了。

徐太夫人勉強笑了笑:“不管是男是女,都是皇家嫡親的血脈,自是貴重得緊。”

說著,徐太夫人又問道:“今日……怎的不見二公主?”

文曉荼淡淡說:“太夫人若是想見,本宮可即可叫人去請二公主過來。”

徐太夫人連忙擺手:“天熱,就不要勞動二公主了。只是老身備了些外頭的小玩意兒,想送給二公主。既然二公主沒來,讓老身的婢女送去便是了。”

文曉荼點了點頭:“如此也好。”

徐太夫人略略松了一口氣,便連忙示意了身旁嬤嬤一眼。

那老嬤嬤屈膝一禮,便退出鳳棲閣,走到一個身著青衣、身量纖細、低垂額頭的侍女道:“快把這些東西送去西園,一定要親手交給二公主。”

那侍女連忙應了一聲“是”。

已經是大宮女的槐序忙笑著問:“認得路嗎?要不要我安排個人領你去?”

纖細的青衣侍女腦袋更加低垂,“不、不用了,奴、奴婢認路。”然后便拎著個大大的包裹,腳步極麻利地遠去了。

看著那青衣女子的背影,槐序瞇了瞇眼,便捧著烏漆茶盤,進入了鳳棲閣。

槐序利落地給自家娘娘奉上一盞新酪子,又給徐太夫人換了一盞涼茶,便將烏漆茶盤交給二等宮女帶了下去,自己則走到娘娘身旁,悄悄點了點頭。

文曉荼便知道,人已經出動了。

也不知,皇帝那邊安排得如何了。

徐太夫人打量著這個jing致絕倫的閣子,便含笑問:“皇后娘娘怎不留在河清殿養胎?”

文曉荼擱下甜酪,淡淡說:“黃院令說,本宮胎像已經穩固,可以適當走動一下。”

徐太夫人關切地道:“雖說園子里比外頭涼爽許多,但娘娘畢竟是頭胎,可千萬要仔細保養。”

文曉荼:可就是有人不想讓我仔細保養!

文曉荼心下冷哼了一聲,面色依舊古井無波,“多謝太夫人關懷,本宮也只是在河清殿周遭散散步、透透氣罷了。”

徐太夫人這才點了點頭,“這鳳棲閣……老身瞧著嶄新,想必只是這幾年才修筑的吧?”

文曉荼“嗯”了一聲,“是三年前,皇上和本宮在梧桐林間散步,便隨口說,應該在山丘上建個鳳棲閣。”所以園子里就立馬動工,不消半年就落成了。

徐太夫人笑容不禁有些僵,但還是忙道:“皇上當真愛重娘娘。宮里有鳳儀殿,園子里有鳳棲閣,有鳳來儀、鳳棲梧桐,這份恩寵,當真是羨煞世人。”

文曉荼沉默了片刻,“皇上對本宮,的確很好。”

徐太夫人幽幽道:“自娘娘入主鳳儀,便是椒房獨寵,這可是前所未有。”

的確,幸虧她的身份皇后,所以皇帝專寵她一人,也只能說是夫妻恩愛,可若是嬪妃專寵,便是狐媚惑主了。

文曉荼正色看著徐太夫人:“本宮如今,也沒有什么不知足了。”

徐太夫人忙扯出個笑容,“知足常樂,這自然很好。”

文曉荼淡淡說:“愿太夫人也能知足常樂。”

徐太夫人只覺得十二娘這話里似乎有話……她忙道:“多謝娘娘提點,老身如今不過就是個未亡人,不過是盼著兒孫安好罷了。”

文曉荼打量著徐夫人溝壑縱橫的臉,“溫家兒孫昌盛、前程似錦,已經是榮極。”

徐太夫人忙笑著說:“是啊,皇上天恩浩蕩。”

這樣客氣的寒暄,叫文曉荼莫名覺得心累,她揉了揉眉心,“本宮有些乏了,怕是不能久陪太夫人了。”

徐太夫人不禁有些焦急,那邊兒……這么一小會兒,怕是未必能成事……

文曉荼知道徐太夫人惦記什么,便道:“不過太夫人既然都來了,不若去旁邊升平殿瞧瞧淑妃吧。”

她實在不想應付徐太夫人了,便甩給淑妃吧。

徐太夫人松了一口氣,“老身也有些日子沒見淑妃娘娘了,前陣子老三媳婦還念叨著呢。”

溫辛兩家是姻親,徐太夫人入了宮,去拜訪,也是合情合理之事。

文曉荼便指了秋桑陪同,并叫腿腳麻利的太監先行一步去升平殿報信,好叫淑妃有個準備。

如此打發了徐太夫人,她便乘著鳳輦回清涼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