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夙問江琬,要留京還是要外任。
這其實并不僅僅只是一個簡單的留京或外任的問題,更有一層深意,他實際上還是在問她:要爭那個位置嗎?
這個問題,當初接收魏皇寶庫的時候,他們其實就已經討論過,但當時兩人的關系還略有些模糊,他們的討論便沒有深入。
這一次秦夙再問,江琬想了想,仍是先反問了秦夙一句:“你呢?你自己的想法呢?”
一邊說著,她施展壺中日月術將兩人包裹。
他們現在的談話有點不足為外人道,江琬寧愿多此一舉,也要謹慎些。
秦夙道:“琬琬,人生在世,總有許多事,身不由己。我私心里更愿逍遙江湖,但只怕人無傷虎意,虎有害人心。且不論父皇怎樣想,我那些兄弟們,也不見得誰都有容人之量。”
齊王不必說,反正江琬能接受任何人上位,都接受不了齊王上位。
不提江元芷那樁恩怨,就說他們楊家在長寧山弄的那個天狩組織,就是十足的魔頭行事。
別管齊王對此知情還是不知情,楊家的好處他總是受了,有這樣一個外戚在,齊王絕不能上位。
至于其他皇子,四皇子向來唯齊王馬首是瞻,六皇子倒是有一爭之力,就是不知道他的心胸怎么樣了,如果上位,能容得下秦夙嗎?
七皇子早夭,不必提,八皇子生母是祁婕妤,競爭力稍弱一些,一向靠攏六皇子,其實也算得上是六皇子一派。
再說到底下兩個皇子,十一、十二兩個,一個十歲,一個八歲,年紀卻是小了些,往后如何,現今也不好定性。
不過永熙帝如今也只有四十七歲,可以說得上是春秋鼎盛。往后還有許多年呢,再過些年,十一、十二長大了,局勢會有怎樣的變化,誰也說不準。
江琬默默思索了一番,道:“你還是想爭,不愿屈居人下,不想被他人掌控命運是嗎?”
秦夙握住江琬的手道:“父皇對我感情復雜,我留在京中一日,只怕都要處處受他拘束。至于正面表現,禮賢下士,廣蓄門客……此類爭位之舉,我更不可以有。”
總而言之,走常規路線,他是根本不可能走到那一步的。
江琬道:“所以你更想就藩,去了封地,你可以經營勢力,積蓄力量,放開手腳,伺機而動。但是,如果權力交接沒有動蕩,如果新帝仁愛子民,對我們也沒有殺心,那你……去了封地上,還要再往上動嗎?”
再動的話,那就是戰爭了!
她確實是懂他的,秦夙神色柔和了,他道:“如果一切都好,何妨偏安一隅做王?”
所以,其實他并不是真的想爭,也不是真的非爭不可。
只是世事變幻,總有許多難以預料,所以秦夙不能不先做準備。
他不喜歡受拘束,但更不喜歡被人逼壓。最害怕的則是,有那一日,護不住心愛之人,那他練這一身武功,徒有天潢貴胄之名,茍活半生,又有什么意義?
所以,要做可以選擇命運的強者,而不是被命運逼迫追逐的棋子!
江琬懂他,笑道:“去就藩,進可攻,退可守。”
“是。”秦夙握著江琬的手說,“琬琬,比起這深深宮墻,我更想帶你,去看這大好河山。去了封地,只要經營得當,以你我功力,這天下之大,何處不可去得?”
對啊,雖說藩王不可隨意離開封地,但只要經營得當,到了實地以后,想要怎么操作,那還不是看他們自己嗎?
留在京城被無數雙眼睛盯著,才真是龍困淺灘不得展。
談話及此,兩人都覺心意相通,前路方向,再無隔閡。
江琬甚至暢想起來道:“那我要去看大漠的孤煙,天山的雪,四海的無涯,長城的長……”
她還可以走遍天下,去無數奇絕之境,去簽到!
哈哈哈,那可真是太美妙了。
就是把每一座城的城隍廟都簽一遍,說不得都有無數有趣的東西可以簽出來呢。
秦夙輕輕笑道:“是不是還想吃草原的烤全羊,品蜀道的仙崖石花,喝江南的三味酒?”
對了,人生至樂之事,除了與心上人相伴去走天涯海角,這天下美食必然也是不可辜負的呀!
江琬哈哈一笑,樂得又捧住秦夙的臉,笑嘻嘻道:“郎君為何這般懂我呢?快來給奴家瞧瞧,這心肝兒里頭是不是裝了一副水晶?”
嘿,這就是個小壞蛋!
不但“郎君”叫得親親密密,連“奴家”都出來了。
秦夙心口一蕩,將手覆在她手背上,又拉著她的手環到自己肩頭,然后傾身,將唇輕輕印在她眉心。
這夜,江琬莫約是四更天的時候回的秀園。
回去后,她躺在床上,卻輾轉反側,難以入睡。
要不怎么說人生自是有情癡呢。
她上輩子一直單身,好不容易穿越一回,鼓起勇氣談了一回戀愛,才終于知道,情生意動,是真的容易讓人心旌搖曳,神思不屬。
才別離,便又相思,對方一言一動都仿佛自帶濾鏡,使人無限回味。
這熱戀的感覺,是真的來了。
江琬又一翻身,猛地從床上坐起。
嗨,不睡了!
再輾轉反側下去,可就真成戀愛腦了。
起來起來,干點正事兒!
正事兒是什么呢?
江琬決定,要將自己先前計劃好的,醞釀已久卻一直沒有時間實施的“運筆如飛”用起來。
對了,她還有從江氏祠堂簽到得來的速記之筆,墨池毫素。
有了墨池毫素和運筆如飛相配合,她可以做一個日碼萬字……不,應該是日碼兩萬、三萬都不成問題的超級話本寫手!
哦,不,也不對,有這條件,格局還可以放大點。
什么寫手呀,她要以小說家為目標!
做一個以文字影響西京人民,務必引得西京紙貴的暢銷小說家!
哈哈哈……
別小看小說的力量。
在古代這種缺乏娛樂的條件下,有趣的故事是能引得百姓爭相傳播,甚至為之效仿的。
江琬之前一直在想,要推廣應對雪災的方法,到底怎么做才最合適。后來聽得東市巡城司的人對話,她才模糊有了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