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花梨木嵌螺鈿的桌子上,擺放著幾個青花瓷的小碟子,里面整齊的碼放著糕點。一盤是鮮花餅,一盤是千層糕,一盤是鮑羅酥,一盤是綠豆糕。每一種都是小巧玲瓏,一個只有一口大,但是色香味俱全,何英華看著都想吃。旁邊還放著可以解膩的上等明前龍井。那碧綠的葉子,在一個透明的玻璃杯里面上下沉浮,十分美麗。
何英華可是知道的,這玻璃就是皇帝自己的產業。皇帝的后宮,按照祖宗留下的規矩,一年的花銷加起來只有一百多萬兩銀子。如果超出,就要從國庫中取,甚至國庫沒有的話,還要給百姓增加賦稅,以滿足皇帝的奢靡需要。可是武烈帝不同。他自己從當皇子的時候開始,就有很多屬于自己的產業。其中,有一件就是玻璃產業。這玻璃產業可是一本萬利,銷量這么多年來,還是供不應求。
不說別的,光是這一年多圖蘭城賣去西域,北蠻的各種鏡子都能給武烈帝帶來千萬兩銀子的收益。所以,武烈帝后宮中奢靡成風,光是綢緞和各色布料一項今年就花費二百多萬兩銀子。武烈帝卻沒有動用國庫,更不會增加百姓的稅賦,人家自己的私房貼補自己的后宮。這一手,讓那些本來打算彈劾皇帝奢靡的儒生,御史們都閉嘴了。
何英華一邊吃點心,一邊跟皇帝說一些江南,明泉城,榕葉城的事情。
武烈帝聽的津津有味。不時還要插嘴問幾句。后來,看何英華吃的開心,他也坐到何英華對面,跟何英華一起,一邊吃,一邊聽。旁邊伺候的李忠順笑瞇瞇的看著不時的給兩位添茶水。
這么說說吃吃一下子時間就過去了,一個時辰之后李忠順給何英華使了一個眼色。何英華會意不再說話。李忠順這才找到插嘴的機會,他提醒皇帝午膳的時辰到了。
皇帝意猶未盡:“時間過的這么快啊?哦,真的快十二點了。好吧孩子們不能挑食,光吃點心,不吃正餐是不行的。朕這里還有事情,就不留你吃飯了。你去你姐姐宮里吃吧。午后你在你姐姐宮里休息一下下午,朕再叫你過來。”
何英華聽了這個話,哭笑不得。自從她重生之后,因為行事穩重,思慮周全后來,更是給朝廷辦事周邊的人基本上已經沒有人拿她當小孩了。到了皇帝這,她又變成孩子了還吩咐不許她挑食。不過,何英華心中還是暖暖的。她不敢耽誤忙跪安回到錦繡宮。
見到姐姐德妃也沒有問她跟皇帝說什么,只是張羅著給何英華弄飯吃。何英華吃了一肚子點心,哪里還能吃得下?只能胡亂對付一下,就在姐姐準備好的碧紗櫥里睡下了。這一覺睡得神清氣爽,醒來,卻聽到外面有些嘈雜。她起床,在蘭雪的侍候下梳洗好了,就施施然往暖閣走去。
進了暖閣,只見溫暖如春的室內,大姐姐德妃穿著薄薄的水紅色閃光緞的小襖,手里抱著一個梅花形暖手爐,正在杏眼圓睜,罵一個太監呢。
何英華也不吭聲,坐在旁邊聽著。只聽德妃說:“你這賬目也不是一天兩天糊涂了,每次讓你改,你每次還是老樣子的拿來,打量著宮里的規矩都是擺設嗎?或者你實在是不懂得賬目,那你退下來,把位置讓出來,好好的去西北角養老吧。本宮是不耐煩在這里跟你打擂臺的。”
皇宮里的西北角陰冷潮濕,不但是妃子們被發放冷宮的地方,也是年邁的老宮女,老太監們待的地方。那個地方從來沒有人活過三年,所以,宮里的人都害怕去那個地方。
可是,眼前地上跪著的太監卻沒有露出一絲害怕的神色,他老神在在的說:“娘娘息怒,奴才罪該萬死。奴才打從先帝的時候就在宮里伺候著,三十年前就已經成了茶水局的庫房管事。三十年來都沒有把一片茶葉保管壞,兢兢業業這么多年,就是太后娘娘,惠妃娘娘,淑妃娘娘,良貴妃娘娘管著宮務的時候,都沒有說過奴才賬目有問題。可是到了德妃娘娘這里,奴才怎么做都不成。奴才也想改。只求娘娘息怒,氣壞了娘娘,那奴才才是罪該萬死。”
話說的謙卑,可是這話里話外不是夸功就是倚老賣老,要不就是指責德妃是在故意刁難。這樣的刁奴,把德妃氣的渾身亂戰。何英華忙上前說:“娘娘你息怒啊,一切要為龍裔著想。”
德妃手撫著小腹,深深吸了一口氣,正要說話,外間的門簾子突然掀開,一個人快步走進來,她腳步不停,走到那個太監面前說:“本宮在宮里這么多年,都不知道,什么時候王公公你這么伶牙俐齒了?前兒個太后娘娘說起來宮里這些人,還說你是一個口拙的,難道太后娘娘也有走眼的時候?”
地上跪著的王公公臉色變了,他忙給這位穿著秋香色宮裝的貴婦磕頭,一邊磕頭一邊求饒:“順妃娘娘,老奴知道錯了,老奴罪該萬死,求順妃娘娘放了老奴吧?”
何英華這才知道這是順妃,她不著痕跡的快速打量了一下,只見順妃大概三十多歲的年紀,容貌沒有良貴妃那般艷麗多姿,可是也只是略低一籌,只是如今年紀大了,有些老態,當年年輕的時候,那姿色應該也不比良貴妃差太遠。這倒是出乎何英華的意料之外,不過仔細一想,順妃是喬皇后侍女出身。喬家培養喬皇后是照著一國之母培育的,自然身邊的侍女也是精挑細選的。喬家這樣的名門望族尋找幾個姿色過人的侍女還是輕而易舉的。
德妃已經在芳云的服侍下,起身,一臉笑容得迎上去:“順妃姐姐安好。我這里讓您笑話了。快來這邊坐著吧。這起子奴才們,看人下菜碟,您來我這里不多,不知道,他們見天的跟我打擂臺。”
何英華也過來,規規矩矩的行了一個禮:“臣女見過順妃娘娘,順妃娘娘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