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七嘴八舌的說了一通之后,何英華發現,有幾個老臣一動不動,一直都沒有吭聲。從他們穿著的官服上看,這幾位老臣是閣老和尚書。
皇帝聽了半天,這才開口說:“吳廣安,你是棉花推廣使,這一次的棉花推廣,你可是立下了大功。你來說說這個事情吧。”
何英華這才發現,在這一堆大臣里面,還真的有一個她認識的人,就是她的頂頭上司吳廣安。吳廣安可是跟她共事一年,兩個人交情可是不淺,何英華心里安定了一些。
吳廣安從大臣們身后站出來,不慌不忙的說:“啟稟皇上,微臣擔任這個棉花推廣使,幸賴江南各位同僚,朝廷諸位大臣,江南一些開明士紳的幫助才得以功成,不敢攬為自己的功勞。”
這個話說的大家紛紛點頭。花花轎子眾人抬,不獨吞功勞就好。
吳廣安接著說:“微臣這推廣棉花一年來,也確實有些心得。這些已經上了條陳給了皇上。至于說推廣全國的事情。微臣還有幾點建議。一個是推廣全國確實是很好的事情。百姓種植棉花,多一項收入,確實是好事。但是,不應該全部像這一次的江南江東兩省推廣那樣,強行推廣。因為有些省份并不適合種植棉花。這一點臣已經命副使何縣主帶著人去了兩南探查。何縣主和何明耀大人已經上了條陳,證明,兩南地區氣候濕熱,雖然能使得稻米一季三熟,但是,對于種植棉花這種喜歡干旱的農作物并不是很適合。”
“也不是說棉花到了兩南就會死。事實上棉花在兩南也能活的不錯,不過收成并不如別的莊稼好。產出的棉花也質量不高。反而,在西北,今年并沒有推廣棉花,可是,何家在西北買了土地種植棉花,這才發現,棉花長在西北那干旱苦寒之地,反而長勢很好。結出來的棉花,絨長潔白,紡出來的棉線,棉布質地都比江南江東兩省的好。”
“所以,微臣建議棉花推廣的事情還是要一步步的來,不能一概而論,畢竟我們大夏地域廣大,各個省份氣候環境都不同。”
“第二個,微臣在推廣棉花的過程中,還發現,其實,江南,江東這樣的人煙密集的地方,還是有很多土地沒有合理的利用。比如說一些下田,中田,就沒有種植好。這使得產出不高,百姓收入也有限。如果能有更多好的作物,適合這樣的土地,那兩江之地還能產出更多的糧食或者是如同棉花一樣的作物。以此類推,整個大夏這樣的情況可是不少。很多地方是荒地太多,很多地方是沒有合理利用。如果各省份都能合理的開發土地,那土地產出都將會增加。豈不是在增強我大夏的國力。也增加百姓的收入?”
“第三,微臣在江南江東一帶發現,土地集中的現象十分嚴重。失去土地給別人家當佃戶的農民越來越多。這使得貧困戶也越發多起來。江南江東一向都是魚米之鄉,糧食產地,所以,這些地方人口多,人煙密集。可是人口多,土地并不多本身就土地不夠分了。江南一地商戶又很多,富裕的商戶們買地成風,他們大量購買土地,使得農戶們手里的地越發少了。可是,據說,西北之地,地方廣大,雖然苦寒,但是,人均都能有百畝土地。如果,能想法子讓江南失去土地的百姓去了西北。那江南貧苦百姓的事情解決了,西北缺少人口的事情也能解決了。”
吳廣安不愧是皇帝一手培養出來的能臣。這三點十分到位,說的大家都不好再說什么了。畢竟,人家吳廣安說的是實情啊。
不過,別的到是罷了,這第三點可是涉及到土地兼并這樣動搖國本,偏偏在場所有人家里都超規格的擁有大量土地,牽涉到太多人利益的問題。真的是一個馬蜂窩,不好搭理啊。這使得各位大臣們更是不好說什么了。
不過,吳廣安是皇帝的心腹之一,吳廣安會說什么,皇帝一定是早就知道了。看皇帝一點都不驚訝就知道了。果然皇帝說:“吳愛卿說的這些都是很有道理啊。大家有什么話說。對了,今天英華第一次見到眾位大人,大多都是不認識的,吳愛卿到英華旁邊坐著,提點一下她。”
在場的所有人,都心中一凜,這個何縣主還真的是深得帝寵啊。
吳廣安遵命,到了何英華身邊做。何英華起身先向皇帝道謝,然后跟吳廣安行禮。吳廣安回了一下禮,然后,坐在了何英華身邊。
這個時候,一個大臣站起來說:“吳大人說很多地方土地沒有合理利用。這應該也是實情。畢竟,百姓愚昧,不但不讀書,還不明道理。自然是不知道種植什么才能獲得更多的收獲。可是,臣記得工部司農不是在大夏各地都有勸農科,專門因地制宜的教導百姓種田嗎?如今看來,這勸農科是不是形同虛設?這是不是工部的責任?”
吳廣安一聽這個話臉色就黑了下來,他低聲跟何英華說:“這位是次相蔡奎奇。”
吳廣安別的沒有多說。可是,一聽名字,何英華就心里出現一整套蔡奎奇的資料來。這位次相蔡奎奇,可是宮里淑妃的堂叔祖,也是二皇子的庇護人。蔡家的家主。蔡家可是書香門第,世代都出大儒,現如今活著的還有一位公羊派的當家人蔡奎永。那可是一位舉足重輕的大儒,門下更是門生無數。
蔡家學問高深,歷代都有大儒歷代都有進士舉人,高官顯宦,曾經光是閣老都出過三個,當然了,其中之一就是這位蔡奎奇。
宮里的淑妃就是仗著蔡家才一直和武將世家出身的惠妃打得一個平手。
何英華看了一眼蔡奎奇,沒有吭聲。若是她沒有記錯,她手頭上何家收集到的一些資料就顯示,蔡家本身就是云溪,東山省的大地主。家里良田超過三十萬畝。那可是跟何家在西北的二十幾萬畝土地不同。這蔡家的良田都是在北方人煙密集之地,是東山省最大的豪族。他們家巨大的田產,養活了蔡家眾多族人,使得這些族人得以讀書識字,世代做學問,科舉做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