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民國明珠

389小文人階層的奮斗

好若書吧,看書之家!手機用戶請訪問M.haoruo

新認識的鄰居都表現出禮貌客氣文明的一面,她們臉上掛著笑,互相招呼著,夸贊著,擦身而過,留下彼此優雅的背影。

麥太太推開自己家的門,走了進去,把菜籃子重重的放在桌子上,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只覺得自己胸中裝著一口郁悶之氣。

夸獎我買了芹菜也不會夸,還特意的說“一顆”。這就是笑話我們家小氣,買菜買的少啦。跟以前那戶東北的商人差不多,一樣的沒教養,吃飯的盆子大的能洗臉。

麥太太這樣的體面人家,日子過得精致,一顆芹菜也可以分作好幾餐用的。早上可以做一份小涼菜,幾段芹菜配幾粒花生米。中午可以做一個雞蛋湯,放幾片綠色芹菜葉子做點綴。晚上還可以炒一份兒芹菜肉絲。

總的來說,一顆芹菜的吃個三五次,吃不完也是浪費。所以麥太太每次都是挑揀中等大小的。

那個剛才打招呼的女工鄰居,笑話她只買一顆芹菜也就算了。這屬于生活的態度不同,日子的精致程度不同。麥太太其實是可以簡單的理解和原諒這些粗鄙的女工鄰居的。

她們用鐵鍋炒菜,一次就要三五顆的芹菜,炒好了竟然連盤子都不裝,直接放到餐桌上,配著人頭般大的讓人驚恐的大饅頭,全家圍著一起吃。

最讓麥太太胸悶氣短受不了,憋悶到要發狂的一個地方就是。她還買了一只鮮鮮小母雞那。因為母雞放到了菜籃子的深處,被芹菜遮擋了一下。所以竟然沒有被鄰居發現。

對于上海人來說,讓親朋和鄰居們知道,我們家里吃母雞啦。是比吃母雞這件事本身更重要的事。

麥太太坐在椅子上休息了一會兒,氣悶完了。又站了起來,其實買了母雞鄰居沒有看見,補救的辦法還是有的。

上海石庫門房子的格局,都是進大門一個方正的天井,兩層半的樓房前兩層左右對稱,第三層帶一個曬臺。曬臺的下方是就俗稱的“亭子間”。

所有租住在這里的七戶人家,都是公用的一個廚房。因為人多,主婦們都很有心計的在自家的房間里也配一個煤球爐子。鐵皮的爐子方便搬動,夏天的時候還可以放到門口。

小菜的時候在自己家里做。做大菜的時候才會去公用的廚房。麥太太家里天天吃母雞這樣的大事件,當然是要去公共的廚房里做的了。

麥太太家里**吃,一整天,這座石庫門的房子都飄灑的香醇的味道,味道太濃烈了。以至于要翻過高深的院墻,發撒到大街上去。

鄰居們終于都發現了,笑著跟麥太太打招呼:

“麥太太,燉雞那!”

麥太太的和煦的謙讓說:

“這個雞肉不好爛,我只好分割了用兩個灶,不耽擱你們做飯吧,我這就挪開!”

她的鄰居一團和氣的擺手:

“不打緊,我們家里吃撈面條,快的很。”

麥太太在廚房里燉著雞肉,味道那么濃烈。她新搬來的鄰居家里有個小毛頭。小毛頭兩三歲的樣子,由他的爺爺看著。小毛頭行動自由,他站在不遠的地方看著那個鍋。把小指頭伸進嘴巴里咬著,哈喇子亮晶晶的淌下來。

麥太太做出緊張的樣子來:

“你要小心些,離得遠遠的,這樣的油鍋,是能燙死人的。你乖乖的,等雞肉煮好了,我拿一塊給你吃。”

小毛頭聽懂了她的話,乖乖的點頭。等雞肉做好了。麥太太果然十分遵守信用,用筷子穿了一塊葡萄大的雞肉,吹涼了遞給小毛頭,哄他玩。

小毛頭回家。他的全家都知道了。麥太太給了小毛頭肉吃。

第二天一大早,麥太太提著籃子出門去買菜,她先去挑選鮮嫩的水蔥。因為是小蔥兒,個頭有些小,她買了兩顆。然后去豬肉販的攤子。講價買了四兩五花豬肉。豬肉販子想直接把肉放在她的籃子里。

麥太太生氣的擺手,請肉販子用一根兒麻繩穿起來。用一只手拎著大大的放著小蔥兒的菜籃子。另一只手拎著五花肉。回家的時候走路很小心,不要讓豬油蹭到衣服上。

她可不想再犯昨天的錯誤,家里買了五花肉這樣重大的事件,一定要讓鄰居們知道。

非常幸運,她進門的時候,正好碰見做女工的鄰居出門,兩人親熱的打了招呼。

一個說:

“我們家小毛頭昨天吃了麥太太家里燉的雞肉,小孩子嘴巴饞,讓麥太太笑話了。”

麥太太擺手說:

“不打緊,不打緊,一點雞肉算什么,我昨天其實忘了買五花肉,其實我有一個秘訣,雞湯里加一些五花肉片一同煮才好吃,等今天做好了,再給小毛頭盛一碗,這才是我真正的手藝那!”

女工連忙擺手推辭,這對新認識的鄰居友好又親切的告別。

到了中午,麥太太給小毛頭家里端了一小碗雞湯,小毛頭吃完了雞湯,他的爺爺送碗回來,碗里裝的是酒釀湯圓。

這樣一來一往的,兩家人的關系就更好了。紡織工的那個家庭,也是十分孝順,每天里總要打一角的紹興酒,給老太爺來吃,配著一毛錢的熏魚。

麥先生看這戶新鄰居的吃穿用處,十分過的。所以也經常“不清高”的和老爺子談幾句天。

這一天麥先生休息在家,看見紡織工家的老爺子在天井里監督小毛頭玩,并在陰涼處支撐了一個小方桌,桌子上擺著紹興酒和熏魚、豆腐干。

恰好麥先生無聊,又度步過去,跟老太爺談幾句天。兩人越說越投機,竟然打算好好的喝一壺,麥先生一伸手,招呼過來自己家中七歲的一個小男孩兒。吩咐他說:

“你去大董烤鴨店,要一只鴨子,叫伙計分成三吃三做,鴨肉,鴨雜,椒鹽炸骨頭。再要拐角雜貨店里的一壇紹興酒,要半白的。”

他家的小男孩領了命令,飛跑著出去了。這樣的小男孩,肯定是只做跑腿兒的用途。所以過了不大一會,烤鴨店的伙計親自把鴨子貨送來,并且連帶著把紹興酒也帶來了。

麥先生見伙計會辦事,給了伙計一角錢做賞錢。

大董烤鴨店的伙計拿了錢,彎腰鞠了一躬,謝過賞,告辭離開了。

……(未完待續。)好若書吧,書友之家!唯一網址:

請按鍵盤上CtrlD,收藏本書,以方便日后閱讀《》,可以使用方向鍵(→)前后翻頁,回車鍵返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