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宮錦字錄

第五十五章 授命

一行十數人,大張旗鼓而來,皇帝卻只見了其中三位。

齊知泉自不必說,除他之外,得召面圣的只有太子和太子妃。

事不宜遲,遲則生變,他們的行動不可謂不快,然而當三人步入大殿,卻發現這里已站著一個人。

裴濟。

姜云不動聲色地收回目光,沒有在他身上多費心思,一切如常。

明燎近前問安:“參見陛下。”

他簡明扼要地將今日之事回稟,皇帝聽罷,卻未做任何反應。

齊知泉遭逢大變,一路之上,心思已轉過不知多少回。然而到了御前,他卻忽然找回了往日的風骨與才氣,氣質如青松一般。

對他來說,這是唯一一次彌補過錯的機會。

就這樣靜了一炷香,皇帝終于開口,卻先問了裴濟。

“裴卿所見如何?”

他果然是奉命行事。

裴濟朗聲回答:“所擒可疑者七人,有兩人之身份尚待核查,其余五人皆為在京士子,已盡數交付臨鷹衛。”

他雖未直言,但那兩個來路不明之人的身份卻并不難猜。若齊知泉未死,或者臨陣反悔,追查牽扯之下,又不知將翻出多少舊事。

他們意在滅口。

但……那幾名士子倒是值得追查。

裴濟為官多年,手底從無冤案,齊知泉受人蒙蔽,他們卻未必無辜。今日這把火燒得太旺,若說無人伺機生事,煽風點火,未免高估了齊知泉的影響力。

姜云凝神靜思,略微生疑。

今日之事不可能瞞過皇帝的眼,他等齊知泉,應當已等了很長時間。但裴濟不該出現在他們面前,他領的是密令,呈的也該是密折。

皇帝為何留他們同聽裴濟奏稟?

她隱隱察覺到幾分不尋常,幾乎是看見裴濟的下一瞬,一個危險的念頭躍入姜云心底。或許就在不久之前,有一場危機與他們擦肩而過。

皇帝又看向明燎:“太子可有看出異常?”

明燎道:“京中之流言由來已久,受誤導的士子不計其數,若著意追查,則牽連者眾。然其中大半只是遭人利用而已,惟有今日突兀出現者,必為幕后之人指使,意在禍亂朝綱。”

有關賀家一案的紛爭,在京城已發酵數月。世人多愛揣測上位者之心,不乏有士子自案發之日起,就在一廂情愿地為賀周不平。

而最近愈演愈烈的議論,也還有明燎一份力。他敢設此局,自然要先稟明皇帝。

皇帝淡淡應了一聲,而后看向齊知泉:“朕記得你。”

齊知泉沉膝叩首。

姜云在心底深深一嘆。君威似海,深不可測。

皇帝與他們所有人一樣,都料到今日的唱賣會上必有大事發生。但若只為防備異常,既已派出臨鷹衛,就不必再交裴濟處置。

縱然裴濟也是武官出身,然而在此一道上,他又豈能與臨鷹衛相比?

這位斷案如神,剛直公正的裴少卿,查的不是別人,而是太子和太子妃。他和臨鷹衛一明一暗,緊緊跟在他們身后,如影隨形,不放過每一絲異常之跡。

背后站著賀周與徐太傅的東宮,與此案的聯系實在太深,既要徹查,當然不會漏過他們。

即使明燎與賀周都未出手,藏在謝閑樓的帝王親兵也會救下齊知泉,但若走到這一步,他們未必還能得到皇帝的信任。

此事不可能為明燎設計,但對東宮而言,卻不失為一番可乘之機。一旦死無對證,最艱難的是東宮,最清白的也是東宮。

誰都受不起天下人的非議,即使貴為天子,也不能不顧及士林。

好在明燎與賀周當機立斷,毫不猶豫地救了唯一的證人。

好在他們不圖私利。

然而即使如此,也還有一事存疑……姜云面色不動,將方才情形再理一遍。

皇帝緩緩道:“此事仍由裴卿來查,切記,戒急用忍,審慎行之。太子和太子妃處事有方,你夫妻二人當設法撫慰諸生,平息議論。”

他深深看向面前幾人:“今日之后或有風波,為免人心動蕩,切不可掉以輕心。”

這也是難免之事,京中士子的驚懼,或許還將持續一段時日。

三人皆斂神俯首,鄭重應命。

皇帝忽然將注意指向齊知泉:“不要讓朕失望第二次。”

齊知泉微微一怔,眼底陡生熱意。片刻之后,他顫著聲音答道:“是……謝陛下。”

千恩萬謝皆不足報答皇帝的信任,姜云深深一嘆,這讀書人著實易懂,也著實有滿懷意氣。

至此,幾人躬身告退。

待出了正殿,他們與候在殿外之人對視一眼,都是不動聲色的模樣。除冷淡的賀周之外,其他人的表情一般無二,沒有一個人露出心緒。

明燎將眾人遣散。興師動眾白跑一趟,也無人有怨言。

除裴濟與齊知泉之外,其他人自行出宮,賀周向明燎一頷首,不緊不慢地走在隊伍中游。

兩位西戎來客自然不會過問大雍之事,須蘭黎渥慢了他們一步,帶金顏在京中逛了逛,直到此時才送她回宮。

待金顏公主回到太后身邊,姜云也已隨明燎返回東宮。

兩人獨處之時從不留人伺候,時間久了,姜云的太子妃架子也輕了許多。

左右不怕被人看見,她兩手一疊托住下頜,狡黠地笑了:“不愧是太子殿下,一石三鳥,算無遺策,您這次該滿意了?”

明燎悠悠一嘆:“太子妃此言何意?”

姜云輕輕搖頭:“殿下想考我,也總要給我一些甜頭。”

她的聲音忽然變沉:“裴少卿今日之行是為查案,只會比我和金顏去得早。但我與殿下會合之前,他刻意尋我見了一面。”

明燎眼中的隨意消失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