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宮錦字錄

第六十五章 至親

姜云的目光柔軟也溫和,長長久久地停在一箋之上,沒有移動一分一毫。

她知道二人成婚之初,明燎的言辭與舉止半真半假,也早已做出判斷,相信明燎沒有騙她。

姜云已然承認,這樁婚事與徐太傅有極大關系。

然而姜云始終不曾把徐太傅的籌謀和算計視為利用。他是她至親的長輩,也是十七年里,唯一一個愿意庇護她的人。

直到此時此刻,積郁與謎團終于消散,一朝撥云見日,真相竟如此溫暖。

或許他也有野心宏圖,但更多的是對至親之人的重視和憐惜。

他在保護她。

陵陽侯府……他怕她成為下一個謝遲筠。

姜云緩緩閉上眼,把心頭泛起的懷念按捺下去。

她與陵陽侯府雖有不合,但到底也是姜勵的女兒。姜家牽扯要案,早晚有暴露之日,到那時……她也無法脫身。

她不是剛直堅定的賀將軍。

議親,外嫁并非上策,太子的怒火沉寂七年,謝家姻親無一幸免。在泥潭中掙扎的臣僚貴胄,哪里有清白之人。

徐太傅大膽又果斷地把她送到東宮,給姜云找到了唯一的生路。

他相信秉性正直的姜云能為自己謀得生機。

明燎似笑非笑地等了一陣,見姜云仍未作聲,他終于抬眸問道:“你要沉浸到何時?”

一身明媚的太子妃恍然回神,略懷歉意地抬起頭:“姜云失禮。”

“罷了。”明燎撇開目光,兩指輕點桌面,“徐太傅為你籌謀至此,太子妃心有感念,也是理所應當。”

姜云斟了一杯茶,在無言中舉到面前。升騰的水霧好似與她心意相通一般,恰到好處地為她遮住了眼底的濕潤。

那一絲若有若無的暖熱,與漸漸沉入心底的感激一并隱藏,不肯留下痕跡。

最終,她再一次由衷感慨:“外祖對我恩重如山。”

千言萬語終究化為寥寥幾字。

姜云知道明燎尋她另有要事,他們不能將心思浪費在此。

“外祖既有此言……”她緊緊擰著眉,直言不諱,“在襄王行動之前,殿下可曾查到什么?”

明燎也恢復了冷淡:“你以為,瑾之為何能得到消息?”

原來如此。

姜云頓了頓,再次拿起信紙,于手中幾番摩挲。

明燎道:“不必看了,這封信沒有玄機。”

于是姜云便不再費力。

又是片刻沉默,她說出了自己的猜測:“或許外祖也沒有證據,只是直覺和懷疑。”

“所以,孤在調查陵陽侯府。”明燎舉杯潤嗓,平靜地回答道,“襄王走到了所有人之前。眼下情形證明,太傅的猜測沒有錯。”

姜云眼色很深,面上卻依舊如常:“該再與謝遲筠見一面了。”

“你想以計詐她?”明燎已然意識到姜云要做什么,頗有興趣地看著她,“不怕露出破綻,或是打草驚蛇?”

姜云一雙明眸亮了幾分,似有不滿地看過去:“我自然不會打無準備之仗。”

明燎看穿了她的色厲內荏,沒有計較她故作不滿的嬌蠻。

每逢心中藏著事的時候,姜云就會在其他地方任性一些,做出一些往常不會做的事,以此寬慰自己,假裝開懷。

無傷大雅之處,不必強作無知無覺,她本就是極為細膩的人。

姜云漸漸放下矜持,在明燎面前展露本性。而明燎的嚴厲也不會延展到這種地方,畢竟姜云從不令人失望。

“看來太子妃已有主意。”他笑了笑,率先起身,“此前調查所獲,稍后會有人送過來。”

他把這間書房留給了她。

姜云也起身相送,笑著和他告別:“謝殿下。”

她在道謝。

送走明燎,她再度做回太子妃,沉靜而淡然地收下一疊密報,讓來人自去休息,為自己留下一片靜謐。

至于明燎是否還有試探之意,是否有人在監視她的舉動……多思無益,不必深究。

她輕輕一嘆,把心思放到紙與墨之上。

明燎的溫柔不動聲色,也仿佛暗含凜然之鋒,但姜云不得不承情。

他知道她需要安靜。

姜云與宮城之中其他人一樣,既矜持又清醒,時時刻刻謹記身份,不失太子妃姿儀。離開此地,面對外人,她就是天下女子的表率。

她不能在旁人面前暴露心緒,而明燎大度地為她留下一處無人之所。

太子的書房,沒有命令不可踏足。

姜云的笑意平淡愜意,在寂靜中化為溫存。

她笑著沉下心,細讀密報。

這紙上所記之事,姜云大多已有耳聞,最值得在意的那一封,恰好切中她心中所想。

“李氏……”

女子的聲音輕也緩,如自言自語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