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運小農女

第二百四十一章 青平縣(中)二合一

(女生文學)

直到在看不到趙善行的身影,李氏才收回視線。

跟著,同趙善川一家說起他們接下來的安排打算。

在出發之前,趙福祥和李氏就有過簡單討論。

尤其是趙福祥,正式在草甸村生活之后,他無比關心這面的糧價等問題。

所以,趙福祥便打算先去瞧瞧糧食和一些種地用的農具。

趙善川聽了也打算跟著,正好家里的農具都出現了一些不成程度的損壞,修補起來麻煩,他便想買些新的回去補充。

而李氏則想趁著趙福祥去看糧食的時候,直接去城里的鐵匠鋪訂一批鋪子開業要用到的工具。

趙玉則是想到了自己要做的甜食生意,也需要定制工具,所以和袁氏商量一下,便打算隨著李氏去一趟鐵匠鋪。

正好,袁氏無事,便答應了趙玉,而趙霞和趙明騰兩個小的,只有跟著的份。

確定了接下來要干的事,兩伙人便直接原地分開。

并約定好半個時辰后,還回到這里集合,到時候好去那個什么博覽會瞧瞧。

趙福祥和趙善川趕著車離開。

李氏也領著袁氏等人往鐵匠鋪的方向走。

路上,李氏順道還問了一嘴趙玉的甜食生意怎么樣。

趙玉也沒瞞著,將自己這幾天腦子里想的都說了出來,順便她還表達了自己想要做蛋糕的想法。

趙玉給出的理由也讓人無法反駁,“奶,這里的人比咱們北面更愛一些甜軟可口的吃食,我覺得那種蓬松柔軟的蛋糕就不錯。”

就像她腦袋里的蛋糕,巴掌大小,松黃柔和的色澤,一個個蓬松柔軟,吃起來還甜絲絲的。

不只這一種,光是蛋糕,她的小腦瓜里就出現了品種不一,甚至還帶有諸如奶油,果醬,等不同模樣的甜品糕點。

別看眼下自家鋪子還沒有開起來,但趙玉的小腦瓜里已經想到了鋪子后續的一系列發展,甚至連分店都已經有了構思。

頭一次,趙玉有了想要將自家生意做大做強的想法。

也因為如此,眼下趙玉自信滿滿,并不斷計劃著后續的打算。

李氏不知道趙玉眼下已經想了這么多,只聽趙玉有了打算,便隨口問道,

“嗯,甜食定下來就成,鋪子瞧的咋樣?”

趙玉沒回,一旁的袁氏倒是回了,“娘,我們前幾日從里正那邊拿到了有關城里鋪子的位置圖,已經看好了好幾處,就等著這次進城將其定下來嘞。”

這里就還要再說一嘴,有關青平縣的鋪子買賣問題,同樣因為他們是新來人員,受到了需住滿兩年才能購買的限制。

所以眼下,他們想要在青平縣開鋪子,就只能花錢從官府那邊租賃。

不過租賃也有租賃的好處。

因為縣令的特殊照顧,每個村莊的里正手里都會有最新的整個青平縣鋪子的待租圖紙,他們只需要先確定好位置,到時候來了城里直接過來看就成。

而于德海在成為草甸村里正之前,恰好就是青平縣人,在青平縣生活了幾十年,對青平縣了解的七七八八。

也正是于德海清楚,所以順便給兩人推薦了好幾個位置不錯的鋪子。

趙善川和袁氏兩人覺得都很不錯,這次進城不出意外,便會直接定下來。

李氏也是如此,她看中的那個鋪子,也是從于德海推薦的幾個中確定的,“那正好,咱們先去鐵匠鋪訂好工具,跟著去博覽會,等回來后沒什么事了就去定鋪子。”

青平縣眼下還空閑的鋪子,十之八九都是縣衙的。

所以雖然眼下不能買賣,但租賃的價格卻很合適。

這樣也好,價格不貴,對眼下的眾人來說也可以承擔。

青平縣的鐵匠鋪在位置上稍稍靠近城東,周圍也都盡是一些木匠鋪,家具鋪,租賃行。

繞過這些七七八八的鋪子,很快,幾人來到了鐵匠鋪。

鐵匠鋪的售賣范圍很廣,這里不僅有常見的鐵制器皿和工具,還有一些類似于不銹鋼的合金。

聽鐵匠鋪的人說,這些合金可是從荊州傳過來的最新好物,不僅輕薄,還耐磨。

趙玉瞧著不錯,豪氣的定下了不少東西。

類似于做蛋糕的烤箱,烤盤,蒸煮的籠屜,特色模具,刮鏟,打蛋器……

幾乎是她能想到的,都毫不客氣的定了一批,且為了安全,她大部分的定制材料,都選擇的是比較貴的不銹鋼。

光是定金,她就花出去了十兩銀子。

這錢花完,直將袁氏心疼的夠嗆。

一旁鐵匠鋪的人也很驚訝,但買賣來了,便沒往外推的道理,鐵匠鋪的人又大力推薦了好幾款不錯的盆盤,順便還答應送趙玉幾個搭配的碗筷。

李氏就比不上趙玉了,她也定了一批工具,不過大部分都是鐵制品,價格也沒有不銹鋼貴重,(也是因為這個時代不銹鋼產量不足的緣故),差不多花了七兩銀子。

接著,雙方商定好七日之后過來取貨。

眾人這才離開了鐵匠鋪,回到了原來的地方。

很快,趕著車馬買的趙福祥和趙善川回來了。

兩人也買了不少東西,又是糧食又是工具,差不多裝了小半車。

袁氏好奇,還特意問了嘴都是甚,不過也因著自己這邊花了不少銀錢,到底沒說什么。

眾人重新做上車,也終于有空閑時間去那什么博覽會瞧瞧了。

調轉車頭,朝著城東趕去。

博覽會,全名為揚州物品博覽會。

雖然名字叫的奇奇怪怪,但正如其名字一樣,里面的好東西可是不少。

千奇百怪的都都,大部分物品是從周圍府郡帶過來的。

據于正里說,這揚州物品博覽會是那種巡回展覽。

也就是說,博覽會展示的東西都是揚州特有的,然后一個地方待上幾天后,就會換到下一個地方。

像這種博覽會,據說一年也只有兩次,眼下這次若是錯過,就只能等過年的時候嘞。

“聽說,這個博覽會,只有半個月的功夫,眼下已經是第八天,咱們可得快些過去瞧瞧,省的里面的好東西都被讓旁人買走了,”李氏一邊說著一邊催促趙福祥趕緊趕車。

趙福祥無奈,“不還有七天,怕甚!”

“話不能這么說,這博覽會的東西一樣,那定然是前幾日的好東西最多,”李氏話說的理直氣壯,“我今日特意帶了銀錢,聽說博覽會里面還有上饒郡特產的羊毛衫,咱們可是要買上一買的。”

“赫,那東西可貴,之前小五不是買了兩件,你竟還想要,”趙福祥不淡定了,趕緊攔著李氏。

“兩件哪里夠穿,咱們在多買兩件,到時候好換洗穿,”李氏身為一個有錢人,自從過年的時候得了這羊毛衫的好處,那便不想錯過。

過年的時候,也是趕上了趙善宇回來給他們帶了兩件。

羊毛衫輕薄又暖和,也沒什么味道,比家里的邦邦硬的棉衣和帶著異味的羽絨被可舒服。

唯一可惜的是,羊毛衫一人一件,只能穿著不能脫,穿了一段時間,弄的羊毛衫上的味道難聞又不好洗。

所以她這次聽說博覽會上有甚么羊毛衫,便下定決心一定要多買兩件,等來日天氣冷了,好能換洗著穿。

趙福祥……

趙福祥無話可說,到底心里還是贊同的,他便只好低頭默默的趕路。

而一旁的趙玉聽了兩人的對話后,若有所思。

跟著,她伸手扯了扯袁氏,同時小聲示意她娘,等到博覽會后就緊跟她奶。

她也是明白她娘的糾結,踹了錢也不知道買啥。

那干脆就跟著她奶,她奶買啥他們買啥,反正她奶買東西肯定不會差,他們跟著買了,也不能虧。

對于趙玉的話,袁氏自是點頭同意,她見識確沒有李氏多,跟著婆婆,定然不會錯。

就這樣,在李氏不知道的情況下,袁氏和趙玉母女直接定好了到時跟緊她的想法。

很快,繞過幾個巷口,視線豁然開朗后,眾人來到了正在青平縣舉辦的博覽會。

博覽會在青平縣城東的一處空地處。

這邊,原本是每次舉辦青平縣集市的場所。

畢竟青平縣的集市頻繁,每隔五天就會開一次集。

每次輪到到開集的時候,附近村莊的人都會來這里買賣東西。

因為最近幾年,遷過來的人越來越多,以至于這里的集市就越來越熱鬧。

眼下,集市原本的地方被博覽會所占據,等后面再到集市,就只能繼續往外擴張。

以至于眼下東邊這一片,都變成了熱熱鬧鬧的模樣。

他們來的趕巧,今天恰好是集市開市的日子。

李氏還想著逛完博覽會,就再去一趟趙金燕家,瞧瞧趙金燕恢復的怎么樣。

忘了說,前些日子,正是家里忙碌的時候,程星孟托趙銀燕過來給李氏報的喜。

說是趙金燕順利生下一個男孩子,母子平安。

卻說趙金燕,趙銀燕兩家人進城后,不知怎么商量的,竟靠著青平縣給的優惠政策,直接在一塊買了房子,成了鄰居。

眼下兩家人離得近,日常沒事的時候,趙銀燕也會多照顧一些趙金燕。

趙金燕前些日子剛生了一個兒子,眼下他們一家子六口人,沒了上頭的婆婆小叔小姑子攪局,日子過得和和美美。

程星孟也憑借自己的秀才身份也在朝廷創辦的學堂里找了一個當老師的工作,也就是夫子,只是這邊的叫法和北面不同。

程星孟日常就是教學堂里的學生讀書寫字。

不忙,也能顧家,加上老師吃香的很,銀錢一個月就近四兩,可是比北面多的很。

李氏心里也高興,只說自己的大閨女這次苦盡甘來,這下子,往后日子不愁了。

因為要去看閨女,所以在集市的時候,李氏便下了車,直接走到賣雞鴨等家禽蛋類的地攤,花了些銀錢,買了兩只老母雞和一籃子雞蛋。

趙玉瞧著,想起自己蛋糕的生意也要用到雞蛋,便跟著推了推袁氏。

袁氏反應過來,一步上前,也跟著買了一籃子雞蛋。

“娘,還要買糖,”蛋糕不甜那就是沒有靈魂。

恰好,一旁就有賣糖的,也有賣甘蔗的攤子。

雖然沒吃過甘蔗,但是架不住趙玉腦袋里有bug啊。

毫不費力的買了一小壇子白砂糖,又買了一捆甘蔗放進牛車。

幾人繼續往里面逛。

集市里,賣什么的都有,但大部分,都是賣青菜的。

因為這里,擺攤的多為各個莊子的村民。

而眼下時值七月,正是地里種的青菜下架的時令。

想著家里吃不完,有那勤勞的村民就會挑著不錯的來城里賣。

也不貴,一般常見的,幾文錢一小把。

買回去,配上雞蛋,或者切些生肉,也是一盤菜,足夠家里的大人孩子吃一頓的。

李氏在一旁瞧著,碰到不錯的也會買些出來。

而袁氏呢,在趙玉的示意下,跟著李氏也買了不少。

例如常見的黃瓜,瓠瓜,四季豆,豇豆,茄子,芹菜,花菜,甘藍等等,差不多都買了一些。

家里沒有菜,地也剛種下,這幾天他們幾乎天天吃帶過來的腌蛋和一些涼菜和腌菜,或者上山采一些野山菌蘑菇,野菜,吃夠了,眼下換一個口味也不錯。

很快,眾人來到了一片賣水果的攤位處。

李氏瞧著沒買,但趙玉覺得不錯,拉著袁氏就要買。

“這都是甚?能吃?”袁氏看著圓卜隆冬的東西,很是不解。

買水果的攤販像是也習慣了這般,只笑著說,“當然能吃,這是從荊州那邊傳過來的西瓜,吃著甜絲絲,水靈靈的,可好吃嘞。”

袁氏聽了,略微有些猶豫,因為她實在沒有見過這個東西。

有些想走,結果見身旁的趙玉還在沖她示意,袁氏猶豫一下,跟著試探道,“那這東西,怎么賣,多少錢?”

攤販拍拍西瓜,“一個,像這種才四五斤重的,只要二十文。”

“赫,這么貴?”袁氏直接吃了一驚,瞪大眼睛看著那叫西瓜的水果,心說,有這錢,他們都夠買好幾天的青菜嘞。

袁氏打鼓,不怎么想買。

結果趙玉就在一旁拉著,死活就要。

袁氏……

不得已,袁氏花了十五文,買了一個小一點的西瓜。

買完,袁氏嘀咕,“這么貴,也不知好不好吃。”

趙玉嘿嘿一笑,沒說話。

反正她記憶里,這西瓜可是頂頂好吃的。

買完了西瓜,放進牛車,眾人沒過多停留,繼續往里面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