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島家族的誕生

第445章 【祖墳沒有被扒?】

12月中旬。

國際黃金迅速反彈10出頭,價格重新回到220美金每盎司以上。也就意味著,長實集團、和記黃埔總計投資的2億港幣黃金現貨,已經實現兩千多萬的利潤。

這筆投資實際上并不會影響——即將舉行的‘和記黃埔股東大會’選舉董事局主席結果,畢竟林志超的威望完全足夠勝過一個僅僅是支薪的韋理。

不過這筆交易能成功,確是能讓和記黃埔的管理層折服于林志超的領導魅力,以及真正能幫到和記黃埔的財務情況。

長實集團的辦公室,林志超思考著他如果在明年元旦當選和記黃埔董事局主席后,該如何行動。

和記黃埔的高層,實際上是仗著和記黃埔都是英籍高層管理的優勢,意圖讓林志超學習匯豐銀行,只是持有和記黃埔的股權,并不干涉和記黃埔的經營。在他們看來,和記黃埔在貿易、零售、制藥、船塢、貨柜碼頭等領域,可謂是人才濟濟,自成一個系統;長實集團貿然干預,顯然是不正確的。

可惜,林志超當然不肯僅僅是大股東,而是要掌權。

但想掌權,不是說把韋理、李察信等人趕走就行了,重要的是擁有一批忠于自己的高層,這樣一來和記黃埔便順利接管。至于中低層洋人管理、洋人職員,他們只需要你按時發他們薪水,就已經足以,更何況林志超本身再他們眼里也是一個有威望的人。

所以,現在的問題是缺高管,特別是洋人高管。

麥里思算一個,李業廣雖然不是洋人,但是他是英國承認的大律師,所以也能算一個。但這兩個人,只能讓林志超掌控董事會。

“老板,外面有個怡和旗下企業的洋人經理,說是推銷冷氣柜的,希望見見你!”助理走進林志超的辦公室,匯報道。

自家的老板性格他是知道的,不會因為是推銷而一口拒絕,據說老板當年也是銷售出身,所以他不會直接拒絕,而是請示一番。

林志超一愣,世界上還有如此巧的事情,隨即說道:“嗯,請他進來一趟吧!”

“好的”

如果不出意外,等會走進來的應該就是馬世民,他此時正是怡和冷氣柜的經理。所謂冷氣柜,就是空調。怡和的產業涉獵很廣,制造業也非常發達,空調、電梯、輪船、機械都可以造。

不一會,走進一個洋人,渾身散發出軍人的氣質,有著堅韌不拔的品質,年齡不到四十歲的精干男人。

“林先生你好,我是怡和冷氣柜的銷售經理馬世民!”

“坐下來談!”

林志超很客氣的邀請馬世民坐在沙發上,隨后助理倒茶。

隨后,他主動問道:“你來的想法是什么?”

馬世民頓時有種受重視的感覺,沒想到這位對推銷員如此客氣,他馬上說道:“我想推銷我們的冷氣柜,并希望長實的大廈裝上我們的冷氣柜。相比較日本的冷氣柜,我們怡和冷氣柜.”

林志超認真的聽完后,雖然并沒有因為是馬世民而決定使用,但依舊從馬世民推銷的話術當中,有使用的想法。這充分說明,馬世民有著不錯的推銷本領。

當然,他還是故意‘刁難’一把:“雖然你有著不錯的口才,但我也在早年間做過銷售,知道這里面的事情。銷售員總是將最好的一面展示給客戶,甚至夸大某方面的優點。怡和冷柜機是否真如你說的那么好,我很難馬上做出判斷!”

馬世民隨即說道:“以長實集團的實力,很多大廈陸續落成,所以你的顧慮是有道理的。不過我有信心,希望你給我們一個機會,試用一幢大廈的冷氣柜,如果好,后續大廈再決定使用我們的。”

林志超笑道:“行,既然你講的已經讓我心動,雖然我心中還有疑問,但愿意給你這個機會。”

馬世民認真的說道:“謝謝你的信任,我保證我們的冷氣柜不會有質量問題,并且隨時和顧客保持溝通。”

林志超點點頭,隨后他好奇的問道:“我觀你的樣子,倒是有點像匯豐銀行大班沈弼的作風,莫非你也是當過兵?”

馬世民頓時感覺自己被抬高了太多,匯豐銀行大班沈弼,那可是世界上最年輕的大銀行董事局主席。

“林先生過獎了!我確實當過兵,而且上過真實的戰場.正因為經歷過生死歷程,培養了我堅韌的性格。目前來說,我的經驗和能力,還有待于邊學邊干。但在香港做生意,當你拿出真本事時,就會學得很快。”

林志超點點頭,臉上帶著欣賞的目光,隨后他說道:“我覺得你還有些像我的地方!”

馬世民好奇的問道:“林先生是指哪一方面?”

林志超笑著說道:“我也是銷售員出身,又經歷三十多年的商場生涯,所以我有項特殊的本領——具有獅子般的本能,一個眼神或一次握手,我就能感覺出這人是不是可信。而我觀你的眼神,也發現你有一個很擅長觀察人心的雙眼。你說,我講的對嘛?”

馬世民驚訝的說道:“雖然林先生有夸獎我的意思,但我覺得自己確實擅長觀察,一個眼神一個握手,能看到一些內在的東西。”

林志超‘哈哈’笑了起來,隨即說道:“那你說說,今天我和你坐在這里,除了聽你關于冷氣柜的推銷之外,還有什么想法?”

馬世民思考一番,心道林志超一個如此大的企業家,時間肯定忙碌,但現在卻和自己坐在一起閑聊,而兩人僅第一次見面。

于是,他試探性的說道:“林先生勢不可擋的拿下九龍倉集團、和記黃埔,想掌握這兩家英資企業并非易事,特別是和記黃埔這個大洋行。我想,你是希望我加入你的團隊!”

林志超立即鼓掌起來,說道:“我就講,我們是一種類型的人!那你覺得這個提議如何?”

馬世民馬上說道:“恕我不能答應你!你們華夏有句古話叫做——寧為雞頭,不為鳳尾,目前我在怡和屬于學習階段,會尋找機會獨立創業。所以,雖然我很欽佩林先生,以及感謝你的欣賞,但我不想放棄自己的夢想。”

林志超認真的點點頭,說道:“既然如此,這個事情就暫且作罷.我們交換一下聯系方式吧!”

馬世民連忙將自己的名片,以及私人電話提供給林志超,而林志超則提供了自己辦公室的電話,他反正是老板,不可能更換辦公室電話。

他之所以不開出高價,拉馬世民入伙,是因為很明白一個道理,不然馬世民去闖蕩一下,他會認為創業很簡單。或許創業對他簡單,但是想把企業做大,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其次,馬世民出去創業,也有助于提升他的全面管理能力。

總之最后的結果就是,林志超如果還需要他,那就會斥巨資收購他的企業,這樣他證明了自己的價值,也順理其章的回到長實體系當中。

這種事情可能被人講——用一座山去換一棵樹,但實際上,這跟愛情里,勸人不要為了一棵樹放棄整片森林,有異曲同工之意。

但關鍵在于,要看這是顆什么樹!

和記黃埔。

韋理在辦公室里不由得錯愕,公司才剛剛買進黃金不久,便收獲10以上的漲幅。他原本還希望這個投資能讓林志超威望降低,如今顯然起到了想法作用。

和記黃埔投資1億港幣的黃金現貨,僅僅半個月時間,便收獲1000萬港幣的賬上盈利。

本來這是一件好事,但和記黃埔即將召開股東大會,選舉新一屆董事會主席。雖然此時還不知道長實集團持股和記黃埔多少股票(他認為不會低于30),但已經足以林志超和他競爭董事局主席一職。

這個競爭,是由股東大會選舉而來。但如果長實集團聲明擁有35的和記黃埔股票,那么幾乎是十拿十穩的事情,但很顯然,目前長實集團并沒有發表聲明,意味著林志超對選舉董事局主席有信心。

很快,韋理也覺得這次林志超當選董事局主席是大概率的事情,他不由得氣憤起來。最后,他又無奈的搖搖頭,據說,匯豐銀行出售和記黃埔,是因為林志超介紹匯豐銀行認識美國的一家財團,因而收購海豐銀行。

按照這種說法,匯豐銀行收購海豐銀行有林志超參與的因素,那么和記黃埔出售給林志超完全說得過去,兩者根本不是一個價值的。

“我不能坐以待斃!就算林志超當選董事局主席,他最好還是像匯豐銀行那樣,只做大股東,而非參與和記黃埔的事務來。畢竟,和記黃埔是全部清一色的西方籍管理層人士。”

想到這里,他召集李察信來到自己的辦公室。

韋理對自己的副手說道:“林志超雖然在航運、工業、地產商的業績突出,但他對我們和記黃埔的事務還是不熟悉,假設這次董事局主席落在他的頭上,我希望我們管理層還是能保持獨立性。所以李察信董事,你覺得我的說法如何?”

李察信毫不猶豫的說道:“韋理總裁說的很對!和記黃埔已經在我們的手里,扭虧為盈,并且取得很好的成績,這充分說明我們的管理層是非常優秀的。林志超是大股東沒錯,但畢竟他是一個華人,要想管理好一家全是西人職員的企業,是非常困難的。我支持你的看法。”

他心里當然還有一個想法,韋理不過是后進來的高層,和他們也不是一路人。而且,韋理每年享受2.5的利潤分成,他們則沒有這部分獎金,顯然也是不合理的。

李察信認為自己,如果是和記黃埔的行政總裁,也能帶領和記黃埔蒸蒸日上。所以一旦林志超和韋理發生不可調和的矛盾,那么他和同事們不會和韋理站在一起,要走的也將是韋理,因為不可能大股東離開。

實際上他和幾個高級同事商量過,林志超如果當選董事局主席,勢必會和韋理這個拿著2.5利潤分成的行政總裁不和,所以韋理走是必然的。

“好,我希望你們明白,只有我們西人團結一心,才能和大股東形成一種均衡,這是和記黃埔最好的結果。”

“明白”

韋理點點頭,他是匯豐銀行在1975年9月才邀請進來的,和記黃埔的中高層管理并不和他是一個體系,相反李察信、夏伯殷、韋彼得等人,在和記黃埔擁有者根深蒂固的關系網,這是他需要聯合的對象。

愉景灣的高爾夫球場,林志超、唐仲源、林云初四位親戚關系的富豪,正坐在一起交談。今天是周末,四家的部分家人也紛紛來到愉景灣高爾夫會所度假。

從1976年開始,香港興業投資6億港幣做基建,愉景灣高爾夫會所、游艇碼頭便納入其中,其它還有水塘、道路、電力、碼頭、沙灘等。

至于海底隧道,肯定不是目前可以投資得起的,那都是將來的事情。那么這樣一來,以后住在愉景灣的住戶,只能通過輪渡和汽車輪渡抵達九龍,因為大嶼山是一座離岸島嶼。

但愉景灣的住宅依舊有著很大的前景,首先他肯定是比九龍城區便宜,比新界除荃灣和沙田的地方又貴一些,畢竟這里主打的是度假式社區。

李高福說道:“愉景灣第一期項目以歐洲式低密度豪宅為藍本,并配以基礎設施,說實話僅是聽聽就非常誘人;再加上如今地產火熱,若是開盤一定是一搶而空。”

唐仲源得意的說道:“我們也很有信心,不過開盤得到八十年代初,1982年則第一期竣工。”

李高福好奇的問道:“第二期項目何時規劃和開工,是什么樣的模式?”

大家都是地產商,好奇也很正常。這些年,李高福再地產領域的發展,只能說中規中矩,由于他堅持七分租、三分售,嚴重影響了他的發展;但好在他底子厚,如今能躋身香港前二十大地產商,但排名靠后。

相比較而言,一直有林志超參謀和扶持的唐仲源家族,在地產領域就發展快多了。雖然進入地產行業才十多年時間,但東方地產若是獨立上市的話,能排到1015名左右。比較知名的項目和物業有:

太古山的東方新邨,這個樓盤和長實合伙,總計2800個住宅單元,從1977年開始銷售,預計能為雙方各帶來1.5億的利潤;

東方地產在尖沙咀旅游區還擁有一幢商業大廈,價值不菲;

最近還斥資2億港幣,在尖東拿下一幅地皮,準備修建商業綜合大廈。

旗下還有一些在建在售的樓盤,以及數幢工業大廈、一幢銅鑼灣商業大廈。

重要的是,東方地產已經擁有較多的地產專才,當然按照唐仲源的想法,后期愉景灣才是東方地產的重心,而九龍和港島則以收租物業為主,這也是他為什么斥巨資發展尖東的一幢商業大廈的原因。

唐仲源回答了李高福的問道:“第2、3、4及5期,是以后現代風格設計的住宅,為剛需人士所需!第二、三期項目明年也會動工,預期也是八十年代初期銷售。”

林志超笑著點點頭,這里面當然是林志超的提議。

第一期項目,是低密度的豪宅,目標是那些有錢人,他們買到這里可以享受度假式住宅的好處。

本來按照唐仲源的想法,第二、三期依舊選擇低密度豪宅,而且是八十年代再動工;但很顯然,一旦這樣規劃的話,第二三期銷售的時候,正值香港地產陷入動蕩(從1981年底,預計便賣不動了),再加上是以投資性質的低密度豪宅,很顯然會直接賣不動。

而林志超的想法是,第2345期以后現代化設計的住宅,則是剛需用戶所需求。第二三期銷售的時候,預計是1981年初,那個是港九住宅都在1000港幣每平方尺以上,那么選擇更便宜的愉景灣二三期的剛需,自然是非常多了。

而香港興業靠著出售三期的項目利潤,勉強可以度過地產低谷,再依靠背后的兩大靠山(東方集團、長實集團),便可以將第四五期拖到1985年后進行銷售。

李高福羨慕的說道:“這個愉景灣怕是能有20期項目以上,開發時間能長達三四十年,屆時香港地產早已經飛上天,好比是唐叔你家族手握一個下蛋的金雞呢!”

他內心有些遺憾,當初若是不逃到加拿大一年多,福和地產也不至于才堪堪達到前二十大地產商(市值計算)。要知道,福和地產可是五十年代末的十大地產商。

當然,當初十大地產商,大部分都落后了,唯有長實地產從未落下‘霸主’地位。

唐仲源笑而不語,愉景灣確實是他最看重的項目,它更像是一個傳家寶。

隨后,唐仲源問道:“志超,華美已經建交,你覺得內地的市場如何?”

林志超笑道:“大有可為!”

話不多,但唐仲源已經明白一切。他了解自己這個女婿,在前三十年,女婿對內地一直是敬而遠之,一點也不想沾惹;而自從十月份去了一趟京城后,談起內地,女婿總是信心十足。

李高福說道:“如果內地開放起來,對于你們這些工業家來說,無疑是個很好的事情。內地又廉價的勞動力和地皮,一旦充分利用,將是雙方得利的好事。”

林志超說道:“確實,應該到八十年代,該有機會了。”

香港一個工人1500港幣每月(制造業),而內地一個工人怕是只需要不到100港幣,這中間是巨大的差價。

這時候,已經退休的林云初說道:“志超,內地傳來一個消息,說是我們的祖墳并不是被扒掉,而是被遷移了。”

林志超臉上鐵青的說道:“這怕不是他們的一面之詞,只需要臨時搞些假祖墳,欺騙我們這些能幫到他們的人。若真是這樣,我們回家祭祖,豈不是在給別人上香。”

眾人都能感受到林志超的憤怒,扒人祖墳,那是缺多大的德啊!

林云初說道:“要不叫你姑姑家的孩子來香港,我們親自問問。”

他今年也七十歲了,說不想回家那是假的,那是他的根。

林志超說道:“那行,這個事情交給二叔,讓兩個姑姑家的人調查清楚,再安排他們來香港工作、生活,如果他們愿意的話。”

他的心里,有生起一股希望。當年告訴他——祖墳被扒的事情,只是來自一個不是很親的同鄉遠房親戚,或許真有遷墳的事情。

哪怕是墳被扒,再被家鄉親戚收拾一下骨頭,再遷移一下墳頭,林志超都認可是祖墳。

“嗯,不管怎么說,確實該調查清楚。”

隨后,大家不再討論這個話題,每個人思鄉的感情,可以深埋在心底,只有偶爾才會翻出來。

不一會,大家決定去打高爾夫球。

路過會所的時候,四人看到林瑞楷正和一年輕女子相處,頓時露出會心的笑容。

林瑞楷是林志超的大房第三子,目前在傳媒集團擔任部門管理層;年輕女子則是李高福和正房陳淑芳的小女兒(這一房兩子兩女)李冰倩,今年(1978)剛剛從國外大學畢業回港。

唐仲源笑道:“該給兩個年輕人準備婚事了,他們從小就青梅竹馬,又是門當戶對、親上加親,可謂天作之合。”

所謂親上加親,實際上林志超和李高福是遠房表親,兩人的母親是堂姐妹,所以林瑞楷和李冰倩算是五服親戚,完全可以在結婚的范疇。

林志超笑著說道:“高福哥,你說呢,讓瑞楷哪天來你家提親?”

李高福笑著回應道:“隨時都可以,都是看著長大的孩子!”

他倒不需要巴結林志超,但從小也沒有阻止孩子交往,能嫁進林家當然好,不能嫁進也沒有什么。但現在,兩人感情那么好,自然林瑞楷也是最佳良婿。

倒是按照表弟的安排,自己這個女婿似乎以后接班傳媒集團,好像沒有他的哥哥們得的多。當然了,這種事情想想得了,這個女婿也是世界名校畢業,而且傳媒集團也是價值不菲,掌握著香港的傳媒、電影、出版等行業,影響力還是有的。

林志超說道:“好,晚點我讓那小子早點上門,該有的禮儀可不能缺。”

這樣一來,老四老五的婚姻都有了,林瑞楷是老四,林瑞東是老五。林瑞東正在和洛克菲勒家的女孩子談戀愛,明年別人也要哈佛畢業了。

對于這幢婚事,林志超也沒有什么擔心。

他現在的事業布局,就是一國政府都不能打壓到,畢竟是疊了一層又一層防御甲。當然,他也不會腦子有病去和一個國家作對,只是比較一下而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