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錦

第051章 陳家的癡心妄想

不僅聽得目瞪口呆,就連趙氏聽了王太醫這法子,也愣了半晌,覺得不大符合邏輯。

不過王太醫畢竟是宋蕓從宮中請回來的,怎么說,還得給人家留幾分薄面。

趙氏讓人捧了茶盞進來,擱在了王太醫的身旁,緩和了一下屋中的尷尬氣氛,也讓趙氏有了由頭開口說話。

“王太醫,你方才所說的醫治前朝公主那個法子,對于我家錦兒,只怕不大行得通吧”

“我們家上哪里去找什么眼淚,來給錦兒做藥引,制成藥皂的”

“煩請王太醫想想其他法子,看看能不能從錦兒的穴位入手,通過扎針,治好錦兒身上的頑疾。”

趙氏這么一說,王太醫連連擺手,回道。

“不妥,不妥。趙夫人,二姑娘的頑疾在內里不在表里,若通過扎針,只是暫時遏制住了二姑娘身上的異味,時間久了,還是會有復發的風險的。”

“要想徹底根治,還得找出源頭,從源頭上入手,二姑娘身上的異味方才祛除。”

“只是男女授受不親,我一個大夫,也不好得叫二姑娘寬衣解帶,叫我仔細檢查吧”

王太醫此話一出,趙氏當即就啞口無言,一時愣在了軟榻上。

王太醫說的在理,要想徹底根除她身上這股子異味,還是得從源頭入手,只是從源頭入手,少不得在她身上檢查一番。

只是在大明朝,一般的大夫,輕易不能接觸女眷,要想檢查女子的身體,還是得請醫婆,醫女入府。

但那些個醫婆醫女,畢竟是些三教九流的人物,像她們宋家這樣的官眷人家,哪里能請那種人物回來,為家中女兒瞧病

“敢問王太醫,除卻你方才口中所說的那個法子,可還有什么法子,能祛除我身上這股子異味的”

“王太醫也應該知道,治療前朝公主那個法子,畢竟是皇帝云集了天下名醫,才想出來的。”

“還有那傳說中的藥皂,沒有配方,空有眼淚,一時半會也是制作不出來的。”

開口問了王太醫,坐在軟榻上的趙氏,聽見了的聲音,忙抬起頭,朝著她這邊看了過來。

王太醫沒想到,宋家這位二姑娘,問起話來,倒也是有理有據,沒有外頭傳的那樣年幼無知。

確實如她口中所說,他如今手頭上沒有那祛除異味藥皂的制作配方,一時半會也無法把身上的異味祛除。

畢竟是宋蕓求了太子妃的恩典,把他請到宋府來給宋二姑娘治病的,若是就這樣什么事也不做,空著手回去,也不好得和太子妃交代。

想了半晌之后,王太醫還是用了方才趙氏口中那個法子,給扎針,能壓住那股異味多久,就看宋二姑娘自己的造化了。

“夫人,雖說二姑娘的病在內里,但通過扎針,也是能夠抑制住姑娘體中的那股子異味的,只是能抑制住多少時日,我也拿不準,還請夫人和二姑娘見諒!”

王太醫這樣說,趙氏也不好得再說什么,只好讓他給針灸之后,就喊人送著他出府了。

翠微居里,躺在自己那張小榻上,白荷坐在榻下的小幾上,給她打著扇子,口中不停說道。

“姑娘,那王太醫,真不愧是宮里的太醫,不過給姑娘扎了幾針,姑娘身上那股子異味,就去了七七八八了。”

“往后這屋里也不用熏香了,奴婢們也無需再用薄荷香油,抹到鼻下了。”

看了一眼白荷,不想說話,瞧著她在自己身邊繼續嘰嘰喳喳地說著。

被王太醫扎了幾針后,她只覺得渾身乏累,躺在小榻上,就睡著了。

次日清晨,天光漸漸放亮。

積英巷陳家后院雞舍養的一眾公雞,就開始逐一打鳴。

咯咯咯的雞叫聲,響徹了整個陳府的后院。

陳夫人已然是睡不著了,剛醒來不久,婆子奉了茶進來。

陳夫人讓人把二姑娘陳雪元請了過來,想要交代她幾句。

因著還沒洗漱,陳夫人的發髻,顯得有些凌亂。陳雪元倒是打扮得光鮮亮麗,坐在了陳夫人的身旁,正要端起身旁的茶盞起來喝上一口,只聽見陳夫人說道。

“昨日傍晚,宋家已經把退婚書送了過來,我把退婚書給了你爹瞧了,你爹氣歸氣,但總是擺脫了那宋家二姑娘,你爹代你哥哥,已經在那退婚書上簽了字。”

“那退婚書一式兩份,一份留在了咱們家,一份已經差人送去了宋家。”

陳夫人說著,把匣子里裝的那份退婚書,拿了出來,遞給了陳雪元。

“阿娘,就宋二那臭氣熏天的女子,也敢主動來寫這退婚書”

“就那樣的姑娘,別說是嫁到我們家了,就是去灶上做個燒水煮飯的婆子,我也嫌她手腳不夠干凈!若吃了她做的飯,指不定就鬧肚子了。”

“你給我少說幾句!這些話在家里說說就得了,萬不能叫人傳出去!宋二雖不放在眼里,但她的一哥一姐,就由不得我們不忌憚。”

陳夫人說著,惡狠狠地瞪了陳雪元一眼,屋里伺候的丫鬟仆婦見狀,皆退了出去。

“宋蕓在太子妃,安貴妃身邊伺候,多少人上趕著去巴結。”

“若日后太子太孫登基,太子妃便是皇后,太后,宋蕓在她身邊伺候,幫她做事,以后少不了給她好處。你父親畢竟老了,咱們家,還是得指望你哥哥。”

“指望哥哥”陳雪元冷笑著反問了句,

“阿娘,哥哥不過中了個舉人,日后能不能入朝做官,還不一定呢?”

“再說了,哥哥如今三天兩頭往外頭跑,這心恐怕也安定不下來。阿娘和阿爹與其指望哥哥,還不如指望女兒,日后能嫁進天家,享盡榮華富貴,到時候阿爹和阿娘也能沾沾女兒的福氣。”

陳夫人和陳太師已經商量過陳雪元的婚事,漢王家的世子已經到了加冠之年,滿京師的貴女,漢王妃是挑了又挑,就是找不出個好的。

唯一中意的,只有英國公家的小孫女。

可惜那小孫女是英國公最小的孫女,平時嬌寵得不得了,英國公夫婦入宮見了陛下,說不想小孫女嫁去漢王家。

因著英國公是立下汗馬功勞的老臣,顧忌臣子的功勞,陛下親自給英國公家小孫女,許了彭城伯張家的公子。

只是具體是張家的哪一位公子,陛下沒明說,張家也不好得去問。

聽說這些之后,陳太師先是想用陳雪元的婚事,和太子妃母家彭城伯家攀上親家,但彭城伯家瞧不上陳家的家世,這門婚事也只好作罷。

這些日子,陳太師瞧著漢王府日漸得勢,就起了想要借了女兒的婚事,搭上漢王府這條船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