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亦識月

第184章 為利益王家聚散兵

距離顧媚上次府衙見到林向儒已經過去了好多天。

出乎懷玉意料的是,顧媚自從那一日見了林向儒之后,就再也沒有第二次去。

懷玉讓阿魏派人盯著,盯下來的結果是顧媚這個女人每日里在家養花養草,安安心心地養胎,小日子過得好不愜意。

大牢里的林向儒不肯說話,顧媚又毫無異常。

本著敵不動我不動的原則,懷玉決定將這事兒先放放。

這些日子,安慶幾大舊朝顯貴暗中合謀,打出了“驅除叛賊,恢復大統”的旗號,硬是組織起了幾千余人的組織,誓要將楊桓策這個新任知府趕下臺去。

其中,為首的,乃安慶王家。

明眼人都瞧得出來,這是公然與顧家軍叫板的意思。

懷玉雖不怕他鬧事,但這些人老這么折騰,懷玉也被煩得不行。

古往今來,底層百姓的民心最好收攏,他們只要能吃飽穿暖就滿足了;

其次是做生意的商人,只要不斷了他們賺錢的路,慣會投機取巧的商人是不在乎江山易主,朝代更迭的。

最難收復的人心,就是這小部分有權有勢的顯貴之家。

他們受著舊朝的恩惠,拿著舊朝的名分,若朝代一變,他們本有的一切,都將化為烏有。

因此,懷玉并不認為他們的抵抗是沒事找事,反而十分欣賞這些敢于挑事的世家。

不過可惜,只要他們敢硬來,很快就會被顧家軍鎮壓下去。

顧吟夏布防在邊界線上的顧家軍已經將安慶邊防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接到懷玉的調令之后,立即點了三千名士兵讓阿韓和顧與昭率領回城。

三千名顧家軍駐扎在安慶東城外臨時搭起的營地里,府衙之中也加派了人手,一旦幾大家族有什么風吹草動,絕對會被顧家軍先扼殺在搖籃里。

只是,懷玉目前,還不愿動用武力。

一來在安慶城內,尤其還是富人區的東城,若起了沖突,給百姓造成的陰影又將是很長一段時間內抹滅不了的。

二來,殺雞焉用牛刀,能用口解決的事情,何必動用刀劍?

調回城的三千士兵,亦不過是起威懾作用罷了。

有道是手里有兵,心中不慌。懷玉十分清楚顧家軍的戰斗力,絕不是那幾家人匆忙之間湊出來的幾千散兵能對付的。、

尋雁樓書房,案上鋪著一張安慶地圖,其中幾個地方被圈了出來,正是舉兵鬧事的幾戶顯貴之家。

懷玉放下手里的筆,揉了揉眉心。

朝外頭叫了一聲“春薔”,春薔聞言走了進來:“姑娘。”

將手里的兩封書信遞給春薔:“這兩封信,一封送到廂城,一封送去云都。”

春薔接過。

“姑娘不給公子也寄一封么?”

懷玉傲嬌地想,他可都還沒給自己寄過呢。

算時間,這會兒趙宴早已經到了京都。

可是京都的消息,懷玉最近卻很少收到了。

唯一知道的就是日前王丞相試圖拉攏八王爺,遭到了八王爺言詞拒絕,八王妃還為此和八王爺大鬧了一場。

朝堂之中,祐慶帝的葬禮早已結束,新帝卻遲遲未立。

舊太子趙寇被廢之后,祐慶帝立了他最寵的妃子梅妃的兒子趙宥為太子。

只可惜這位太子如今才不到十歲,生母梅妃又只是個沒見過世面的民間女子,身后并無倚仗。

母子兩被王家變相地軟禁在宮中,束手無措。

祐慶帝一死,趙寇這會兒便可不受懲罰了,開始逐漸活躍了起來。

再加上從廂城和安慶回去的段清殊和趙宴,一時之間,京都之中,熱鬧不已。

即便遠在安慶,懷玉也能感受到京都之中那種風云詭譎之勢。

“先不寫了吧,留著下次。”

春薔露出了曾經阿魏露出過的失望的表情。

她最喜歡看到公子和姑娘鴻雁傳書了,這一封封書信傳達的是最最美好的愛情,就連將信寄出去的自己,一想到收到信的人眉頭舒展的樣子,自己心情也會不由自主地好起來。

唉,可惜。

懷玉見她這幅失落的樣子,不由得有些好笑。

“如今京中內憂外患,他想必忙得腳不沾地,我就不寫信去擾他了,免得他徒增煩惱。”

畢竟,寫了信,也見不到。

若見不到,書信也只是徒增情絲、白白增添了幾縷說不清道不明的煩惱而已。

春薔并不能體會懷玉的這種情緒。

在她的認知里,書信是傳達消息的精靈,更是情侶之間傳情的使者,哪里會有人因為見了心上人的書信而增添煩惱呢?

不過姑娘既然這么說了,她也只能聽從。

懷玉給云都寄過去的信一是向祖母和二位舅母問好,二是提前告知他們,據尋雁樓的消息,遠在冥疆的兩位舅舅已經從冥疆啟程,估摸著還有半月就會到云都了。

這是她今晨才收到的消息。

冥疆遙遠,與大祐隔水相望,兩地消息互通十分不便,因此段問荊兩兄弟離開冥疆的消息硬是一直沒有傳遞到懷玉這里來。

好在年初在海聽居見到段京墨之后,懷玉特意派了人去冥疆,這才提前半月收到了兩位舅舅的消息。

不然,恐怕等二位舅舅都到了云都,懷玉還不知道呢。

而另一封信,是寄給吳隱的。

吳隱是祐慶帝在時親封的廂城太守,又是個能說會道的,懷玉有心請他到安慶來,充當自己的說客。

對付那群人么,除了武力威懾,更重要的是財力和權力的誘惑。

顧家軍如今孤狼一匹,除了武力,財力和權力都給不起,也不想給。

那么只好另辟蹊徑了。

吳隱畢竟是祐慶帝時期的官員,他說的話,那群人稍微能聽進去一些。

懷玉想的是,讓吳隱分別去和幾大家族的頭兒談判,若能離間敵人,分而治之,那更好,若不能,該給的好處還是得多少給點。

畢竟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

眼下,就對峙著罷。

安慶的百姓敏銳地捕捉到了城中氣氛的不一樣,他們大都受過顧家軍的恩惠,尤其是對楊桓策這個年輕人十分喜愛。

因此這會兒茶館酒樓之中聽說了王家幾戶顯貴搞出來的事情,一個個都氣憤不已。

同時實心眼的百姓也十分擔心楊桓策的人身安全,一個個毛遂自薦著要來府衙保護楊桓策。

請記住本書域名:。都來讀手機版閱讀網址:.doul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