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嫡醫

第505回 夜行

第505回夜行__女生小說_書客居

第505回夜行

第505回夜行

小說:、、、、、、、、、、、、

薛湜自然也知道他若與楚啟交手,多半會打成平手。

因此,楚啟沒有把握能輕松離開此地,而以他和薛湜的恩怨,薛湜也是寧死也不會放自己離開的。

更重要的一點是,錦衣衛代表皇上窺察百官,他若跟錦衣衛動手,那在皇上看來,即便是不反也反了,卻是進退維谷!

好狠的毒計!好徹底的算計!

他望向梁氏,目光中滿是失望,諷刺和心寒,該做的他全都做了,從今亡后,梁若蘭與他楚讓謹,再無絲毫瓜葛!

而梁氏看著楚啟左右為難,面上多了幾分得意,她并不知道今后她的下場會是那般的凄慘。

留在英國公府的徐靜和正在看楚啟留下的那些文書,可不管密信也好,當地的幾本賬冊也罷,不知是些太過零散的東西,再加上靜和因為著急想知道事情的始末,心情太過浮躁,心緒又委實不寧,看了幾份書信,便再沒有心思看下去。

她索性叫白梅去喚了鄭率來,細問他當年的衢州案。

鄭率這個人頭腦清晰,口齒利落,由他大概說出前因后果,也可大大節省靜和的時間,再者,靜和此時心緒煩亂不寧,也很是想要找個信的過的人商量。

鄭率對于當年的事雖然不曾親歷,但這些年來,卻一直幫著楚啟暗中調查當年之事,故而了解的也不少,至少比靜和要清楚事情原委。

靜和屏退眾人,對他說了叫他來的目的之后,鄭率臉上并沒有太多的驚詫。

他似乎已經預感到這一天的到來,更深露重,他為靜和倒了一杯茶,娓娓道來,

“這件案子,最開始是起于一樁衢州鄖縣縣令的貪墨案。”

“貪墨?”錦心詫異地問道:“一個縣官的貪墨最后能連累一個堂堂的按察使被冤,而且還是謀逆的罪名,這太……”

“錦心,”靜和說道:“你先不要插話,讓鄭總管先說。”

錦心方才住了口。

鄭率繼續說道:“那個鄖縣縣令名叫詹子壽,他雖然品階不高,卻與那權有榮一樣,在京城中是有后臺的,雖然是同進士的出身,但是就如今的科舉舞弊案來看,他這個功名想必也不是什么正經途徑來的。當年,每逢年節或者京中大臣們有生辰升遷之禮,他都會入京‘進貢’,國公爺后來細查之下,才知道其中最大的一宗便是與當年的福王爺,也就是已故的賢妃娘娘所生的皇子。

如今賢妃娘娘謀害太子的罪名昭彰,福王爺被貶謫去封地,永世不能享受王祿。聽說在封地受當地駐軍總兵欺壓,日子很是不好過。”

靜和后知后覺,當初自己得知賢妃有嫌疑謀害太子之時,怪不得楚啟對這件事那么熱衷,堅持一查到底絕不姑息,難道就是有為韓明紀報仇的意思?

靜和覺得在韓明紀案中福王的角色肯定不是最為重要的,否則楚啟也絕不會只對福王做到這個份兒上,她喝了口熱茶,繼續聽下去。

“那縣令詹子壽每年都會給福王爺孝敬銀子,故而衢州的官吏對他貪墨之事都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誰知那一年,鄖縣鬧了大災荒,幾乎顆粒無收,那縣官卻繼續魚肉百姓,致使民不聊生,又為了孝敬福王,搶奪了一個富戶的女兒進獻福王。

那富戶也有些家資,不愿女兒受此凌辱,于是四下里使銀子求通融,誰知那縣令收銀子不辦事,甚至趁機侵吞了那富戶全部家產,之后扭臉便派家仆把那富戶之女輪奸了賣入青樓,以至那員外當場氣死,那員外之子幾次到州府上告。也不知是哪一層的官員給那詹子壽通了氣,那詹子壽便誣陷那富戶聚眾鬧事,組織刁民搶奪賑災糧。

可賑災糧卻都被他侵吞了,老百姓哪里有糧食,不過是幾戶被餓慘了的老百姓,看見有糧食,就紅了眼睛去搶,就反被扣了這樣的罪名關進了大獄,這個罪名更是被硬生生扣在那富戶之子身上。

可憐那富戶之女被賣入青樓,得知父兄這副樣子,又屢屢遭受折磨凌辱,沒多久便香消玉殞了,不過她也算剛烈,臨終前變賣了周身的家當將那富戶之子營救出了大牢。

那富戶的兒子心中冤屈,干脆進京告御狀,卻都因為有人在上面作保,不是被敷衍了事,就是被打成重傷丟回原籍。

幾次下來,那縣官就更是沒了畏懼,以為朝廷絕不會處置于他,有這種想法后,他沒有對那富戶之子舍人滅口,而是以一種更變態的手段,對那富戶之子百般凌辱,還糟蹋了人家的妻女。

幸而蒼天有眼,那富戶偶遇了即將致仕回鄉的青州刺史方琦,方琦是個古道衷腸之人,于是在臨致仕前進京面圣時,趁著御前奏對的時候,幫著把那富戶之子的狀紙遞了上去,向皇上奏報此事。

皇上看后不知真偽,并便派了欽差下去調查,誰知那欽差到了鄖縣,一連數月,也沒有查到一絲一毫的罪證,還上表為那縣令洗脫罪名,鄖縣百姓也都聯名上書為那詹子壽作保。

皇上便以為這不過是方琦被那刁民利用了,沒過幾日方琦歸鄉途中遇到搶劫的搶匪,方琦驚嚇過度,猝死在回鄉的船上,后來將那搶匪拿獲,后者供認不諱,衢州此事便不了了之。

后來衢州城匪患嚴重,朝廷屢次派兵圍剿都不成,皇上大怒,問計眾臣,大臣多有緘口不言者,后來才有一個給事中隱晦地提到欲平匪患,需得遣能臣前往調查才可,根源不除,匪患便如野草,春風吹又生。

這個時候時任代州知州的韓明紀大人便被舉薦出任代浙江按察使司按察使,查察此案,韓大人精于刑名,剛正不阿,查出了問題,正要查辦那縣令時,卻是人證反口,物證變樣,不僅如此,那縣令還栽贓那欽差受了賄賂,甚至還被查出韓大人參與謀反案。

因為韓大人府中發現了大量與鄖縣大寨的土匪首領的信件,還相約起事,事后共分天下,因人證物證俱在,更有本案最重要的人證鄖縣縣令詹子壽出首認罪。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書客居手機版閱讀網址:.shukeju

小說相關、、、、、、、、、

_女生小說就在你最值得收藏的書客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