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俏七零

34 親情

34親情

類別:其他小說

作者:

書名:__

回到家爺爺已經都在路口的小路徘徊半天了,見他們兄妹倆回來,才慢騰騰地吸著含旱煙往家里走。閱讀楊啟民知道爹擔心小妹。她自從回家來,除了去姐姐家還沒有怎么出過門。不過按他的性子,再擔心也不會問出口,他表達的方式只是默默地在路口等待。所以也不等爹問起,就自發地講起了今天的所見所聞。

楊老漢雖然只是默默地聽著不說話,但是看得出他心情很好,皺紋都散開了好多。自家女兒優秀,那是毫無疑問的,但是得到了鄉領導的重視,還被安排唱兩首獨唱,楊老漢還是非常得意。兒子會讀書,女兒會唱歌。就這么兩個沒成家的娃了,看來都有自己的優勢,也讓楊老漢非常放心。在老家,沒成家就算是沒成人,就還是家長們無比操心的存在。

第二天一大早楊小貝就起來燒飯,洗衣服。二伯母已經可以起來做家務了。鄉下人可沒有那么嬌貴,農忙的時候,下地干活也是有的。現在沒有前些年這么苦了,可是在家也沒有人服侍。二伯母這一次還算是好的,正好有楊小貝回家,否則還要早一點就要下地。

昨天跟爺爺說好的,今天楊小貝會收拾好東西,晚上就不回來了,這幾天都住到易家去。老爸第一天跟著去了,后面也不必耗在那里浪費時間,還不如在家溫書。爺爺當然知道桃花村的易家,那是鄉里有名的人家了,要換以前可是大戶人家,成天都有在門口等著請風水先生的轎子。也是前些年破四舊,才被打成富農。差一點點就被當成地主批斗了。

易家的老爺子楊老漢也認識,只不過不熟而已。外公常年在外幫人堪宅點穴,四里八鄉哪里都踏了個遍。他為人幽默,學識又好,很是得到鄉親們的好感。外婆也是非常賢惠的女人,他們家的幾個兒女都非常懂事知理,不想那般混不吝的人家。所以聽說易家的大女兒和楊小貝關系好,還邀請去她家住,爺爺還是非常放心的。大家知根知底的,一來楊小貝有個伴,二來桃花村里鎮上要近一半的路程,也省得楊小貝每天來回跑得辛苦。

幾天不在家,家里的家務看來就得二伯母出馬了。容姐兒雖然小,卻精怪得很。吃完小姑做的早飯,聽說她要出門好幾天,打著滾的纏著楊小貝不放她走。大家還以為她是跟小姑感情多好,舍不得小姑出門。誰知道容姐吵了一陣,嚷嚷道,“我不要吃媽燒的飯!媽燒飯難吃!”把二伯母氣得呵呵直樂,她倒不會小心眼——天生直腸子,根本沒那個意識。

所謂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楊小貝沒有接過家里的鍋鏟之前,無論二伯母燒的是豬食還是別的,大家沒得選擇,倒也吃的無怨無悔。誰知被楊小貝換著花樣想出來的口味吃了一陣子,再吃回二伯母的大鍋燉,那滋味……容姐兒小孩子口無遮攔,早早地就嚷出來心事。大人們就不好意思嫌棄了,只好味同嚼蠟地數著日子過,暗暗盼望楊小貝早日歸來。

剛剛收拾好東西,拖拉機就突突突地到了,家門口的小道太窄開不進來,爺爺和二伯、老爸一起送楊小貝出來。都是大男人,也沒有什么話好交代的。爺爺沉默了一路,等拖拉機要開動了,才憋出了一句:“有事捎個信回來!”

“知道了!”楊小貝清脆地回答了一聲,就在家人的注視中,坐著拖拉機出發了。隨身就帶了個背包,里面都是自己的換洗內衣、洗漱用品。至于其他的?咳咳,有老媽,大姨,小姨在,還用愁嗎?對于蹭姨媽們的東西,楊小貝可沒有什么心里負擔,她們可不是像自己家里,什么都沒有。

大姨、小姨從小家里條件不錯,后來嫁的婆家經濟也富裕,不想楊家那么一窮二白。也許是看見大女兒嫁得太窮的緣故吧,后面兩個女兒挑婆家的時候,外婆可是很仔細地考慮了女婿的經濟實力和手藝。大姨父是生產隊的司機,剛結婚的時候是開卡車,后來他腦子靈活,自己買了輛車跑貨運,掙得第一桶金。接著涉足縣里第一批長途客運生意,賺了大錢。大姨一輩子也沒有為錢發愁過。

小姨父是跑船的,從年輕時候的水手、大副、一直做到掌舵的船長。他踏實穩重,很受老板的器重。因為在船上呆了幾十年,也有自己的股份,日子過的也很富裕。小姨也沒有吃過什么苦,要么在船上跟船,要么一個人在家呆著。幾個哥哥姐姐家一家住幾個禮拜,過的最悠閑自在。

楊小貝跟兩個姨要好,有的時候就像姐妹一樣的感覺。和姑姑們不一樣,姑姑的年紀要大很多,他們的孫輩跟他的年紀差不多,所以對姑姑們是敬重,對姨媽們卻是親近了。她在易家表姐妹中是老大,還大很多,小的時候在一起玩耍,都是孩子王,哪里像楊家,年紀一般大的,有的叫她姑,有的叫她姨,輩分不同,怎么能愉快地玩耍嘛!

帶著對外婆家的向往,楊小貝愉快坐著“蹦蹦車”,到村部接上韓家沖參加文化隊的其它人,一路說說笑笑地往鎮上去。過了桃花村沒多久,就遇見易慧芬她們一幫子人,沒得說,搭便車啊!

大家嘻嘻哈哈地跳上拖拉機,一個短頭發的妹子笑著說:“我說今天怎么放著近道不走,非得走大路,原來你們等著這個呢!”昨天楊小貝和老媽約好了,今天她還安排拖拉機送去鎮里,可以搭個便車。老媽也不說明,早上非不和平常一樣走山里的小路,而是從大路上繞。她小叔是村支書,二媽是婦女主人,但是易家的家主卻是外公。她性子又是個霸道的,所以平時在村里說朝東,大伙兒也不會說朝西。

易慧芬自覺和大家開了個皆大歡喜的玩笑,得意地說:“哼!是誰剛才還抱怨說多走了二里路呢?我易慧芬是耍大家玩的人嗎?”說的也是,雖然她性子急,脾氣也躁了點,可是最心地善良,誰家的工分評的少,日子過的艱苦,她就會“大義滅親”地去找小叔,讓他給別人多算點。所以村里人都知道,易慧芬可是個好姑娘,前提是你別把她惹急了,否則那火山爆發,可不是好相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