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俏七零

第302章 建市

一住筆趣閣,精彩。

在古代,造橋和修路一樣,是官府的德政和民間的善舉,是造福一方的公益事業。“橋梁道路,王政之一端”,是官府政績體現;士紳們造福鄉里,可以獲得美名;就連方外僧道,也為“廣結善緣”,把修橋當作濟世渡人的功德。總之,在周書記心目中,周品正肯把財富用于造福鄉梓,覺悟一下子就深華了。

的確,哪怕改革開放已經有幾個年頭,社會上空前浮躁,“造原子彈不如賣茶葉蛋”的呼聲層出不窮,但是依然沒有到后世“唯財富論”。在周書記這樣老派人的思想里,只有榮譽,信仰才是值得敬佩的。

而現在周品正的這個舉動,直接讓周書記把他的高度提升到和自己一樣的水平。的確,如果只是攫取財富的話不值一提,但是如果把擁有的財富回饋社會,那還有什么可挑剔的呢?特別是因為這次的道路建設成果,白云縣也有了“撤縣建市”的底氣。

所謂撤縣設市,就是將原來的行政單位“縣“改名行政單位“市“,但縣級市仍然屬于地級行政區或省級行政區管轄。1981年,當年的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有關“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基本方向“的論述中提出:“以大中城市為依托,形成各類經濟中心,組織合理的經濟網絡“。1983年,“撤縣改市“序幕正式拉開。

1986年《關于調整設市標準和市領導縣條件的報告》規定:非農業人口6萬以上,年國民生產總值2億元以上,已成為該地經濟中心的鎮,可以設置市的建制。從1983年到1986年,是“撤縣改市“的第一波高潮。

在以前的時空里,因為貧窮落后,白云縣沒有趕上第一波撤縣建市的機會,直到九幾年的時候才堪堪達到要求,成為了“白云市”,彼時縣城的道路已經從現在的只有一條主街發展成到了三環,很有趕超首都的意思。但是現在的人們想不到那么遙遠,在民眾特別是官員們眼里,這是一個榮譽,也是很大的機遇。

雖然行政級別一樣,市級權限給有心之人帶來更多發展空間是毋庸置疑的。于是在1986年全縣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撤縣建市”活動,到處彩旗飄飄,鑼鼓喧天,人們像過大節一樣,為了美好的生活而張燈結彩。

以白云縣的整體經濟實力和硬件條件,上報后幾乎沒有任何懸念就被審批下來了。這些年白云縣算是在上面都掛了號的,它成為白云市實至名歸,要不是他的地理位置偏遠,面積、人口都達不到要求,說不定連行政級別都要上調一下呢!

不過白云市的市民們不在乎這個,級別這個東西,也就是官員們看中,和普通老百姓關系不大。白云的地理位置尷尬,出門的兩條路都要過江,交通的不便也不能大力發展工業,因此大家老老實實種地,自己在家悶聲大發財就好。

所幸市委書記不是官迷——事實上,因為他主政白云時間已經很久了,這次正好遇上撤縣建市,偌大的桃子自然有很多人看中,競爭尤其激烈。而作為有功之臣的周書記當然也不會虧待他,組織上早就已經和他談話了,直接調入省里,任省農業廳副廳長,級別上升了一級,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以正廳級退休是他仕途的最大成就了。

對此周書記很滿意,他從來就不是官迷,在科級上面待了幾十年,調到偏遠的白云縣才被升了副處,這短短十年的時間從副處升至廳級,對他這樣一個學者型官員,從來不專研,不站隊的人來說簡直是意外之喜了。

而這一切帶來的變化,是那個多年前狼狽投奔自己的侄子帶來的。當年他還恨其不爭,想著庇護一時就好,誰能知道后來有這么大的變化呢?

因為馬上要卸任,周書記總算不想以前那么忙碌,在家里吃飯的時間也漸漸多了起來。誠誠已經在市里上幼兒園了,楊小貝當然放心把兒子交給老爸教,可鄉下沒人會把這么小的孩子送去學校,校長也不能為了幾個孩子而開設幼兒園,再加上周品正工作的關系多數時間在城里,所以還是在這邊上學。

“快下來!爺爺工作了一天多累,你還老是趴在人家身上不下來!”楊小貝訓斥道。周書記樂呵呵地說,“不累!不累!誠誠就喜歡和爺爺玩對不對?”

誠誠都6歲了,他從小身體結實,長得又快,現在往你身上一撲就像是個小炮彈似的。別人不知道,反正楊小貝是弄不動他的,但是架不住周品正寵地厲害,這么大了還喜歡往人身上爬。

周書記也快60的人了。可是周小菊到現在也沒有結婚,還振振有詞說要“找到對的人”,簡直愁死個人。也只有活潑可愛的侄孫誠誠到家里來他才能享受一下天倫之樂,每次也是不計得失地寵。誠誠也是個小人精,知道要是在家里媽媽一兇,爸爸就慫了。可是在叔爺這里卻不會發火,因此肆無忌憚的趴在周書記身上就是不下來,抽空還給媽媽一個鬼臉,以報在家里總是被罵的一箭之仇。

楊小貝簡直哭笑不得。周家男人都是這樣,寵老婆寵孩子。也不能說不好吧,至少自己這些年在家中總是強勢地位的,周書記在外威風凜凜,回家后也是洗衣服做飯給老婆洗腳,根本不會有大男子主義。可是這寵孩子……

周至誠性格開朗膽子大,又正是最活潑好動的時候,什么都想去研究,什么都想去瞧瞧。家長當然應該給他足夠的成長空間,引導他學習新的知識,可周品正是怎么干的?上回誠誠要拆開他新買的桑塔納2000看看里面有什么,周品正就借了修車的工具真把前蓋后蓋都打開了讓他瞧,要不是王大成懂得汽車修理,新買的車差點就讓他們爺兒倆給廢了!

楊小貝快氣瘋了!不是心疼新車,在她的眼淚現在最好的轎車都是后來淘汰的產品,可你也不能這么對孩子百依百順啊?一言不合就拆車,兒子要去看輪船,不惜驅車1個多小時去江邊,僅僅是為了看一會兒船!

兒子是高興了,可是這樣是不對的。要是那天誠誠突發奇想去月球,那你不是得去造神州號飛船?孩子是沒有自制力的,當他發現自己的要求都能夠滿足,就不會有“需要什么”的想法,而是變成了“我要什么”,當家長終有一天達不到他的要求時,他就會不講道理,沒有理智,因為——這個概念是父母灌輸的。請瀏覽.biqugezw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