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彪悍到底

第017章 出現在公堂上的少女

“是小的一時心貪,偷了郡王的玉佩。閃舞”

“衣裳碎角呢?”

“郡王仁善,常將穿過的舊衣賞給下人,那日是上元節,小的恰好穿著郡王賞賜的舊衣。”

一番應答,滴水不漏。

陳荃無奈看向李金戈這邊,“你們還有何要問的么”

李金戈冷哼一聲,“殿下明察,這小廝分明就是出面替永安郡王頂罪的!”

陳荃轉而看向跪在堂上的劉能,“劉大夫,你仔細瞧瞧,你那晚到底是給誰瞧的病。楚姑娘,你也好好看看,那晚從馬車上下來的究竟是誰。”

不得不說,這個替罪羔羊選地十分好,身形與陳梓欽相差無幾,陌生人從根據背影確實很難分辨二人。

楚音將兩人仔細打量后,聲音清亮道:“稟殿下,民女那晚看見的人面容與永安郡王殿下有八分相似。”

回答與方才別無二致。

劉大夫瞅了她一眼,面上滿是糾結之色。

思來想去,還是決定兩方互不得罪,便真假摻半地說。

“稟圣上,那晚永安郡王確實帶著小廝來到鄙宅。小的也替二人看過診。”

陳荃看向李金戈方,“你們可還有什么要說的?”

李金戈正欲上前,被身后宴然一把拉住胳膊。閃舞

她從金戈身后走出,站到他身前。

她朝陳荃屈膝行了一禮,“稟殿下,臣女已將所能尋到的證據如實上交于您,也將臣女的遭遇在狀紙上寫地清清楚楚。那晚究竟是誰欲奸淫臣女,臣女這雙眼睛看得清清楚楚,臣女斷不會將二人看錯。臣女與永安郡王無冤無仇,若此事非他所為,臣女犯不著放過真正的兇徒,而冒著清白被毀,名聲盡失的風險將他告上公堂!家母更不會在他帶著眾人大張旗鼓上門提親時,與之發生沖突,被打傷倒地。臣女相信公道自在人心,還請殿下做下公正定奪!”

“小妹!”李金戈在身后喚了宴然一聲,他們分明還有一份證據未曾呈上!

雖然明眼人都能明白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架不住陳梓欽人不要臉天下無敵,拒不認罪,還找出一個替罪羊,將所有的指摘都推地干干凈凈。

堂上審判之人又是太子陳荃,陳梓欽嫡親的堂兄,他們實在沒有把握,太子會做下公正的決斷。

宴然回頭看了兄長一眼,朝他搖搖頭。

李金戈將手緊握成拳,面色不甘地抿緊唇。

陳荃看著這一幕,轉向陳梓欽,“永安郡王,你們還有何要說的?”

陳梓欽一臉歉疚地走到李宴然身邊,“這一切說來都是本王的不是,若非本王對姑娘動了心思,手下小廝也不敢如此妄為,本王向姑娘賠禮。”

陳梓欽說著,兩手合住,向宴然行禮致歉。

宴然將雙手背到身后,攔住處在盛怒之中隨時都有可能爆發的李金戈,唯恐他在公堂之上傷人落下話柄。

她目光冷漠看著陳梓欽,“你犯下何事你心中明白,天理昭昭,相信殿下自會替我做主!”

陳荃看著堂下針鋒相對的兩撥人,一方是皇室宗親,他的堂弟,另一位是武將之女,為國鞠躬盡瘁,他必須要謹慎定奪,以免落下口實。

想到這里,他清了清嗓子道:“天色已晚,孤回去后,會仔細理清各方證詞與證據,此案明日定奪。”

“稟殿下,小女乃此案證人,請求出庭作證!”就在此時,一道細嫩微弱的聲音,自衙門口傳來。

若非堂中分外安靜,這道聲音險些傳不到眾人耳里。

人群自覺讓出一條縫隙,讓那說話之人進入。

看身形是一位妙齡少女,穿一件孔雀翎大氅,頭帶風帽,只露出尖尖的下巴,讓人看不清面容,因此愈發對她好奇起來。

少女被兩位模樣標志的姑娘攙扶著,身前則由兩位嬤嬤開路,身后也跟著兩個身強體壯的婆子。

待她步入公堂內,四個婆子在衙門口止步,神色肅穆地立在當地,給人一副生人勿近的氣息,引得其他閑人紛紛打量。

“小女揚州刺史之女江靈秀見過太子殿下。”少女摘下頭上的風帽,屈膝向坐在堂上的陳荃屈膝行了一禮。

宴然看著出現在堂上的少女,眸露震驚之色。

金戈亦然,微張著嘴,一臉呆滯。

陳梓欽和狀師則一臉摸不著頭腦。

既是揚州刺史的女兒,出現在京城作甚?還跑到公堂上來替李宴然作證?

但很快,陳梓欽就反應過來,面色也跟著一沉,心中涌起一股不好的預感。

果真,江秀靈低咳兩聲后,由丫頭攙扶著,繼續緩聲道:“上元節那晚,臣女因病重,連夜趕路到京城診治,于京郊救下攔住馬車求救的李姑娘。”

江秀靈說著,朝宴然微微頷首示意。

宴然看著這個面色蒼白,虛弱地仿佛一陣風就能吹走的姑娘,眼睛微微發澀。

江秀靈與楚音不一樣。

前世,楚音行刺陳梓欽不成,反被其毀去容貌,折斷一條腿,賣到一個最低等的青樓,最后被凌辱至死。

宴然猜測楚音與陳梓欽必有舊仇,才做出以卵擊石之舉。

昨日,她命寒月打探一番之后,果真發現楚音有一自幼一同長大感情極深的姐姐死于陳梓欽的褻玩下,想必楚音一直記恨陳梓欽,存著替姐姐報仇的心思。

是以,昨日自己尋上門后,楚音十分干脆地便同意出面配合她指正陳梓欽。

江秀靈與自己素昧平生,跟陳梓欽更是無冤無仇。

那晚她站在馬車外求救,江秀靈躺在馬車里,用虛弱至極的聲音請辛岳救她一命。

今日,江秀靈本可置身事外,可偏偏冒著得罪福王府的風險,挺身而出替她作證。

果真老天爺是長著眼睛的,讓她在甫一重生時,就遇見了一個足以改變她命運的好人。

“稟殿下,臣女生母初亡,此次進京投靠外祖,一路上遇到多處匪徒打劫。臣女見李姑娘遭遇可憐,便救下她,但恐那些擄她的匪徒報復,便命護衛打探他們的身份,好查明之后報到官府,將其一舉殲滅。誰知,屬下稟報,那些奉命追捕李姑娘之人,竟出自福王府。因不知其中究竟有何內情,臣女命屬下私自扣下一個追捕之人,此人恰好可替殿下道明個中原委。”

陳荃聽了江秀靈的話,眼眸微微發亮,并未治她自私扣人之罪,而是道:“將人帶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