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浮華年代

第二十一章 通貨在膨脹

對于通貨膨脹,胡菲菲并不陌生。到了二十一世紀初,經常有專家出來喊話,穩定民心,道:“適度的通貨膨脹是有益的。”“溫和的通貨膨脹反而能夠促進經濟的發展。”之類的觀點。這觀點對嗎?就胡菲菲來看,當然是對的。但是通貨膨脹使居民的銀行儲蓄無形中縮水,仍然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胡菲菲的父母是社會上傳統儲蓄觀念的代表人物。從八十年代幾十塊月工資開始,就堅定每月留出一點余錢的觀念不動搖,孜孜不倦的一發工資就往銀行跑。甚至在九十年代初,還給胡菲菲開通了每月五十元的零存整取教育帳戶。在他們看來,每月五十元就是一筆不小的數字,每年六百元的積蓄,堅持十年下來,足夠胡菲菲上高中,讀完大學。當然,在當時的觀念中,還沒有上大學要交學費一說。

當九六、九七年大學實行雙軌制,進行并軌以后,胡菲菲的媽媽有些傻眼,翻看著各個大學動輒兩千三千的每年學費,嘆道:“這下子上大學四年怎么說也要上萬的花銷了吧。”至此每個月五十元的零存整取教育帳戶徹底淪為雞肋,一家三口都意興闌珊,再也不愿想起曾經為了省下那五十元錢的節衣縮食,咬牙度日。前世的時候,胡菲菲曾為此傷心的大哭一場。

然而,無論是敏感纖細卻生活歷練不足的胡菲菲,還是飽經風霜卻粗心大意的程遠芝,抑或努力工作把一切前途命運都交給黨和政府來掌控的胡清華,都沒有想到十年后的復雜局面:正如若干年前,某位高呼“敢叫日月換新天”的偉人領袖可能說過的那樣,他這輩子其實就影響了北京邊邊上那點兒地方,十年后的社會狀況之復雜恐怕已經并非一屆政府和幾個領導人所能徹底改變的了。房價居高不下,逆勢上漲,連中央某領導人都拋出了“房價總理說了不算,總經理說了才算”的嘆息;社會風氣浮躁,急功近利,一時笑貧不笑娼、“寧在寶馬車里哭,不在自行車上笑”的言論甚囂塵上,選秀橫行,更有人為了搏出位不惜以丑為美,在大眾面前搔首弄姿,居然也成功了;社會上人信仰缺失,道德缺失,做好事扶了老太太一把反而會被誣告;物價飛漲,各種炒作層出不窮,一會兒是綠豆可醫百病,一會兒是加碘鹽能防核輻射,種種匪夷所思,不足而觀。談論起富翁的標準,八十年代的萬元戶讓很多人羨慕,九十年代十萬元戶也紛紛冒頭,到了兩千年后,一百萬元連在一線城市買套房子都不夠了。

是人們的生活水平變差了嗎?不是,人們的生活水平穩步提高,但在提高的同時,貧富差距也在不斷擴大。在溫和通脹的背景下,國家民眾的個人財富不知不覺中進行了一次洗牌,那些墨守成規、循規蹈矩的人成為犧牲品,他們的大部分財富——銀行存款縮水了一大半,而那些膽大心細、富有冒險精神的人成為最后的贏家,很多人從一無所有、白手起家開始,甩開膀子猛干,甚至有的時候空手套白狼,完成了資本的原始積累,隨后,經過合理的資金運作,財富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而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這些先富起來的人占據了社會大量資源,擁有了更多的話語權,而廣大草根階級、平民老百姓,每天為工作、生計忙碌奔波,偶爾在網絡上發出一點吶喊。

既然貧富差距就是在九十年代被逐步拉開的,既然知道了未來的發展方向,既然知道這時候拼的就是誰膽大心細,重來一次的胡菲菲還愿意循規蹈矩、被父母那善良、但因循守舊的言論所束縛,做一個他們心目中的乖乖女,然后長大之后成為一個普通的平民老百姓,或在酒吧駐唱、苦苦掙扎,或回到家鄉做一個平凡的初中老師,然后嫁人生子,重復草根階級的命運,每天為生活所迫,掙扎求生,相夫教子,然后子子孫孫無窮匱,重復這放羊娃一般的命運嗎?不!她的性格中有倔強叛逆的成分,她不甘心!

現在是一九九八年,對于熟知劇情的胡菲菲來說,簡直遍地都是黃金。黃金等貴金屬即將迎來它的十年牛市,股市方面,1999年5月到6月之間曾經有過一次快速的拉升過程,然后是2000年1月到2001年6月,2005年6月到2007年10月,樓市方面,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的房價不知道翻了幾番……現在所缺的無非就是啟動資金而已。然而再不濟,就算一分錢初始資金沒有,在企鵝公司剛剛開發出聊天工具時候注冊上幾百幾千個號碼,填好密碼保護然后逐個叫賣,估計也有人愿意買單。將來若能進軍娛樂圈,憑她前世積累的唱功以及舞臺經驗,還有那些耳熟能詳的流行金曲,再加上已經系統化、完善化的明星運作手段,想成為全民偶像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問題的關鍵在于,自己既然有全力一博,遠離喧囂也能成為人上人的機會,為什么還要闖入這個大染缸中隨波逐流呢?胡菲菲思緒萬千,一時暢想無限,卻遲遲難以下定決心。

臥室外的客廳里,胡菲菲的爸爸和媽媽正小心的核對著存折上的數字。那個時候還不流行用計算器,他們用鉛筆一筆一筆的加著一年到頭辛苦攢下的錢,心中卻充滿了豐收的喜悅。

“一年一共攢了一萬多塊錢呢。我們一年就造就了一個萬元戶呢。”程遠芝喜滋滋的說道。

“現在錢好像沒有過去那么值錢了。”胡清華輕嘆一聲,“要不,我下午去趟銀行,取出來存在一起,存個三年定期。”

“不要!”程遠芝說道。

胡清華解釋道:“三年定期收益比一年高呢。雖說還有五年定期。但是時間太長了,萬一有個突發狀況用錢,反而得不償失。”

“哎呀,我不是說的這個。”程遠芝道,“我們單位里有人往冷庫里存錢。據說每個月2分利呢。每月去拿紅利,豈不是比存銀行合算多了。”

“你說高利貸?”胡清華愣了一下,“安全嗎?”

“有什么不安全的。我們單位里好多人都存了呢。”程遠芝說道。

胡清華想了想:“既然有那么多人都存了,想來不會是騙人的。”

程遠芝點點頭:“就是。就是河南那家有名的肉聯廠。政府頒發的明星企業呢。想必是好的。”這里要解釋一下,淯陽市人習慣上說的河南,并不是指一個省份,而是淯水以南。淯水從淯陽市中間流過,將淯陽市分為兩部分。淯水以北,是從前的中心城區,繁華地帶。淯水以南,是從前的城鄉接合部,也有不少的工廠如棉紡廠啊什么的坐落于此地。

“那還等什么。我們下午就過去存錢吧。把前兩年銀行里的定期也取出來吧。盡管損失些定期利息,可這邊紅利實在是高啊。算來還是合算的。”胡清華果斷說道。

胡菲菲在自己的房間里胡思亂想,卻沒留意到客廳里兩個人的商議。非法集資是不受法律保護的。若她聽到,必然要不顧一切的跳起來,拼命阻止這種行為。然而,她卻沒有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