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小日子大幸福

第四十六章 殘酷的煤礦事故

一個年齡頗大的工人,流著眼淚,低聲向衛大國解釋道,

“大國,你算是躲過一劫了,長青去年該聽你的話,和你一起進崖山煤礦做個支護工的。不然也不會有這樣的事情……都怪平日里掘進的時候沒有留夠凹道,今天瓦斯爆炸了,長青躲避不及……,另外還有十幾個人也全都……!我們這組運氣好,躲到了身邊預留的防塵凹道,當時沒事!事后,縣里來人救起了我們,可長青……!”

衛大國的眼淚也止不住流了出來:“那尸首……?”

“燒得不成樣子了,我們都是大概分辨的……”

王月秀、任長鳳、王芳、……等,后來的女人們聽到這兒怎么還忍得住,一個個抹起了眼淚,衛小娟一邊擦淚,一邊擔心的看向堂屋門口竹椅上,被衛大奎和衛大康家扶著的長青嬸,她眼晴緊緊閉著,臉色發青,紫色的唇邊還有幾滴血跡,微暢的領口只看見胸口不斷的起伏。應該是昏厥后被掐人中,開始緩過勁兒了。

衛開云此時接替了臨時總指揮的權利:

“大河!開車去把衛麗一家接回來;大軍和大奎去把‘陰陽先生’請來;衛齊,叫你堂哥、堂弟商量分頭報喪去吧;大康、劉大……各家的‘相幫’們先去我家把我的那口棺材抬上來,幫長青打理一下儀容先放進去,把靈堂也搭起來;大嫂和王月秀,還有長鳳你們照看著長青屋里的,別讓她做傻事;王芳,郭玉幾個,去給礦上幾個弟兄煮點雞蛋壓壓驚;其她的先回去安頓好家里,明天早上看礦上來人怎么說?要是沒人來,天亮咱們還要一起去礦里看個明白。”

畢竟幾十年“官”不是白當的,說起話來還是威信十足,大家都依言行動起來,礦上來的那個李四哥更是一把抓著他的手:

“衛書記!……您走后……”

衛開云擺擺手,叫過衛小娟:

“小娟,小琴,去給幾位伯伯打水洗手,洗臉!去叫你兩個姐姐別只顧哭,幫著人家李向珍打理下事務。”

衛小娟不知道該怎么去勸,再說,她實在有些怕堂屋正中門板上的長青叔。雖說蓋著被單看不到,但想起“燒得不成人形!”就有些不寒而栗,此時叫她回家去睡,也睡不著了。看衛小琴打水去了,她干脆湊到灶臺下的小板凳坐著,一邊燒火,一邊聽著灶房里的眾人“八卦”。

有女人的地方就有“八卦”!這句話千古不欺人,煮荷包蛋這短短的十幾分鐘,灶房里的話題就換了幾個,衛小娟總結了下她們討論的主題:

公社煤礦現在前景堪憂。衛開云處在那個位置很多年了,一直兢兢業業,小心翼翼,每年花在安全檢查、巷道維護的資金是個天價,煤礦一直穩定運營;等他被擠走之后,新的領導上臺,每年上報的安檢資金不變,但安檢力度沒有達到以前的三分之一。

衛開云在任二十多年,出過的事故寥寥可數,而且都是屬于絕對意外;但他離開兩年,廠里出了四次事故了,前面一次透水死了兩個,兩次塌方傷了十多個,這次又是瓦斯爆炸,更是嚴重……

衛大軍和衛大奎最先回來,搭回了“陰陽”,還買了不少白布,香燭、冥紙之類的東西。

在農村,死人都是土葬,“陰陽”——是最為重要的人物,需要擇地、擇吉日安葬,主持法事……;“陰陽”也算是一個團隊,葬禮的很多復雜儀式都必須由專業的“陰陽”負責。

“陰陽”來后,第一件事就是找兩個德高望重的老人,記錄了衛長青家三代人的生辰八字……,找了幾個膽大的“相幫”去給衛長青換上他們帶來的“老衣”;將他抬到棺材里放好,尸體在兩米長,六十厘米寬的棺材里,在兩頭拉直一條繩子來衡量清楚,必須做到筆直正中。

將他生前的衣物全都拿出來,留下兩樣做紀念后,其它的全部剪去扣子、布兜、拉鏈、松緊帶;塞到尸身留下的縫隙里,務必做到嚴絲無縫。

蓋上棺蓋,但并不合攏;這本是以前防死者假死預留的“活路”,久而久之卻形成了傳統。

衛長青只有一個哥哥,住在山頂,是個老實到邊的純農民。得知弟弟的死訊,他毫無它法,只是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衛開云、衛開祿這兩個堂叔的身上,他只能陪在“陰陽”身邊,隨時提供有關死者的生平,以便撰寫“祭文”。

長青嬸早在見到衛開云兄弟時,就哭著跪在地上,請求做主,勢必把葬禮辦的熱鬧一點,可憐衛長青剛剛覺得日子過得松范點就早早去世了,年齡還不到五十……

這種情況下,衛開云也沒有推辭,天一亮就讓衛大江開車,帶了幾個人往兩界鎮另一個方向的公社煤礦而去……

衛小娟也坐在面包車上,聽衛開云講解事故的大概情況和發生原因:

煤礦為立井開拓,中央邊界式通風。昨天從早上八點半停電,之后使用柴油機發電向井下送電,但是電力明顯不足。中午時,井下共有三十人,分三組作業,北面掛的幾根被拖動的電纜明接頭引爆,引起了瓦斯煤塵爆炸,爆炸后產生的高溫高壓造成死亡十三人,傷七人,只有靠近進口工作面的李四一組成功獲救。

事故原因:通風設施不全,礦井風流紊亂,瓦檢員空班漏檢,造成回風巷道瓦斯積聚;發電機功率太小,機器老舊;新開的礦采區巷道干燥,煤塵具有爆炸性,井下沒有建造緊急避難的支護凹道;礦領導分工不明確,職責不統一,安全管理混亂。……

衛小娟直到下車走到學校,心里都還胡思亂想,精神極差。煤礦事故前世總是聽人提起,衛大軍做瓦檢時的數度死里逃生,衛大國從井下多次背出別人尸體。而衛長青,衛小娟明明記得他曾經創造過煤礦奇跡,在井下塌方三天后被成功救出……

為什么他這世會有這種命運?是不是活該他一輩子辛苦還債,不該享受兒女繞膝,經濟寬松的好日子?是不是自己改變了衛蓉姐妹的生活,間接救了她們,就要衛長青以命償還?

又不斷安慰自己:衛開云歸結的事故原因,煤礦出事只是早晚,和自己應該沒有關系;唯有盡上一份心力……

心思依舊糾結,衛小娟干脆到班主任那申請了一周的假期。鑒于她一向表現良好,山里有規矩“喪者為大”,班主任沒有多作為難準許了。

衛小娟安排了一番餐館里的事情,又回家數了一千塊錢,這才到衛蓉家幫忙。

衛蓉兩姐妹倒是一直在打理餐館賬目,但她們從柳南聰口中知曉了當初獲救的原因全在衛小娟,從此對她是忠心不二;為此衛小娟之前一直放心把餐館交由兩人負責。臨時沒了兩個強力的助手,甩手掌柜的逍遙日子暫時不見了。

公路上跑的各色車輛逐漸增多,帶動附近好幾個村子的經濟條件也是躍上了一個新臺階。閑錢多了,下館子的,買熟菜回家的也多了。其中一間小吃店也漸漸向中餐館靠攏了,衛蓉和衛燕本來一人負責一邊,劉嬌和李莉幫忙打打下手,現在衛小娟只得從任長鳳的手里借了兩個人來先用用,她每天則親自去清理下賬目。目前,她還不打算讓別人知道她的具體收入的。

公社煤礦此次的事故驚動了省上,衛家人找到廠里去的時候,廠里正是形式嚴峻。縣安監局的領導見衛開云的身影,問明了來意,怕他在省里來的領導面前亂說,連忙向十多家死者家屬各送上了四萬塊撫恤金。對比去年透水淹死的兩萬撫恤,也算不小的安慰,人都已經死了,只有悲傷的接過這“買命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