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小日子大幸福

第四十七章 繁瑣復雜的山村葬禮

時間一天一天很快就過去了,衛長青的葬禮在一周后正式舉行了。令衛家人稍感安慰的是柳南聰。他左手拴著一朵大紅花,頭上系著白布,以衛蓉男友的身份出現在衛家的視線里。此次“丈人”的葬禮,他的表現也是有目共睹的優秀,做事伶俐,處事圓滑,總算給長青嬸帶來了一絲淺笑。

葬禮前一天,俗稱“大夜”。除去第一天到的“陰陽”,中午司禮道士,樂器吹打,都陸續到位。一時鼓鈸齊鳴,很是熱鬧。

下午三點開始,司禮道士會在一片嘈雜的樂聲中開始“點名”,衛小娟家“小”字輩的孩子,作為沒有出五服的子侄輩,也在名單中。等到念到誰的名字時,誰就要上前跪下。

等到衛家幾個院子的子侄輩按序跪好,每個人腰栓麻繩,頭纏長長的白布巾,直拖到腳彎處,跪完后不下三十人。司禮道士便開始用抑揚頓挫,唱戲般的語調念起了衛長青辛苦的平生大小事跡,名為“祭文”。衛小娟的膝蓋越來越痛,但看到其他人肅穆的樣子,她也只有強忍不適,向死者表達最基本的尊重。

“祭文”后,還有一兩個小時的“開路”,又叫“繞棺磨墊”。衛齊端靈牌為首,柳南聰手拿招魂幡為次,其余的侄兒侄女都跟在后面,有的端著“陰飯碗”,有的拿著一炷香;道士叫走便走,叫跪便跪,圍著棺材,還有堂屋外鋪就的一張大蔑墊循環轉圈,拜祭五方大地,各處神佛……沿途會分次停下喝完一盆黃連水,說是為死者分擔“苦罪”;……整個過程中鞭炮聲,鑼鼓聲,“陰陽”的木魚聲,眾人的吵雜聲……反正讓轉圈的眾人心里的悲傷也累到一邊去了。

正在衛小兵悄悄轉頭和她叨念這“繞棺磨墊”什么時候是個頭時,道士竟然摸出一個袋子,口里唱著:

“孝家眾人聽分明,要想亡人不受苦,你們就要出點財,多少都是一份心,神佛不會為難人!”

袋子攤在祭桌上,以衛齊為首都有些茫然,王月秀在一邊看得著急:

“你們丟點零錢啊,仙師好給長青叔改罪!”

見她這么上道,“仙師”點著頭,邁著小碎步,轉圈轉得更歡了。衛小兵摸摸褲兜,苦著臉回頭小聲道:

“估計不給錢這圈是停不下來了,我腿都轉疼了。可是,兩個妹妹,你們誰換點零錢給哥啊,咱們給了錢好脫身啊!”

對于這種“攬錢”的行為,衛小娟倒是沒有過多的憤慨,人家收錢換主家一個心理安慰而已,她倒不想出頭去揭穿人家。摸摸自己的衣兜,拿出一把零碎紙錢,數了數,一人分了幾張兩毛和五毛的給身前的衛小兵和身后的衛小琴、衛小美等人。

一圈又一圈,衛小娟都開始不耐煩了,衛小兵又回頭了:

“遭啦!我沒有零錢了,難道用十塊的丟嗎?”

衛小娟翻翻白眼,看自己手上也只剩兩三張一塊的了,瞄到祭桌上袋子里的一堆零錢,起碼數十塊了,豈有此理!現在工人基本工資不過十幾二十塊,你一個小時幾十還不知足。拉過衛小兵,小聲道:

“大哥,待會兒轉過去的時候,你扔一張十塊的找回九塊五不就行了嗎?”

“呵呵!還是我妹聰明啊!”衛小兵若有所悟,路過之時果然用十塊的開始找零了。衛小明身上的零錢可能也丟完了,聰明的他在即將到祭桌的時候,無恥的從另一邊淡定的路過了;不過都比不過六歲的二妮子,竟然在路過祭桌時,順便抓了幾張,然后下圈繼續丟;……“仙師”見眾人各有損招,估計也收入不大了,收取了袋子,終于結束了轉圈活動。

至此,今晚的儀式還不算完,繼續回到堂屋前,面向靈堂跪下,一個年輕女人會在此時上場,跪在隊伍的前端,用她感染力極強的語調開始“哭靈”。真是字字悲切,聞者傷心,聽者落淚……

當然,她的紅包也不菲。“哭靈”完畢,下面跪著的眾人按親疏順序,一一上前敬香。

此時衛長青被放在棺材里,衛小娟也沒有了害怕的心,虔誠的上完香,出來才發現,時間已經五點過了,難怪院里的酒席已經進行的如火如荼了。

“陰陽”先生宣布了第二天“發引”和“下葬”的吉時,并代表主家勞煩“相幫”再辛苦一天,明日早到,云云……

第二天一早,四鄰的‘相幫’便會在“陰陽”的指點下“封棺”。封棺時,會叫家人去看最后一眼。據于衛長青的死因,倒是都拉著長青嬸,沒敢讓她去看,衛小娟當然帶著弟妹躲得遠遠的。

將棺材抬出院子,稱之為“發引”,然后用準備好的木頭,彩紙把棺材扎成一個巨形的“陰轎”。由于山村沒有火葬,尸體裝在柏木的棺材里,要抬上更高的山峰還是需要一把體力的,“相幫”分成了兩隊各十六人,輪流在響亮凄涼的樂曲聲中將棺材抬到了更高處。

在一個風景秀麗,視線良好的山坳里,擇好的地上已經預先挖好了一丈長,兩尺寬的“金井”,這就是衛長青歸屬的最終處。

衛小娟走在隊伍的前端,放下手里拿的花圈,趁著后續隊伍沒有到達山頂的空隙,看著這埋骨的“金井”,心生感觸:這還是山村直接埋尸體的面積,不過三四個平方,城里埋骨灰盒的話,僅有一個平米的地方。

塵歸塵,土歸土。無論生前怎樣權勢滔天,富貴逼人,或是翻云覆雨,死后不過是一撮黃土,占的不過是尺寸方圓。

衛小娟想得很透徹,不愿利用天賜的作弊器叱咤風云,只愿家庭和睦,夫妻和順,只愿平凡幸福的逍遙余生。

等到了時辰下葬,全部人員第一時間收起垂在身后的白布;衛齊幾兄妹往坑底扔下一把把硬幣,用來“墊棺”;在“相幫”往坑里放棺材時,他們全家人都背向“金井”,牽好反系在腰上的圍裙,“陰陽”便會念著祝福語,把準備好的米灑向他們身后;接好米后,幾兄妹必須循著原路往家里跑;這也有個寓意,跑得快,發得快,有的人家兄弟之間不合的,甚至會賽得天昏地暗!

等大家跟在衛齊幾兄妹身后回到他家時,院門口擺著一條長木凳;上面放著一個洗臉盆、梳子、鏡子、裝著酒的酒杯、三盤小菜、筷子、一個空的托盤;板凳前有一個冒著青煙的火盆,里面燒著艾葉。

這個衛小娟知道,從山上回來,跨過艾葉,梳梳頭,洗洗臉,吃點小菜,再給點喜氣錢。這錢最終得主是長青嬸,衛小娟也沒有小氣,放了一張十塊的,還引得收錢的劉家嬸子為之側目。

葬禮后,衛蓉和柳南聰領了結婚證,只是礙于守孝,婚禮只有等上一年了。柳南聰回到了蓉城,他退伍后被舒安鴻安排在軍區醫院搞內勤,此次他回來參加完“丈人”的葬禮后,依然沒有多作停留,抓緊時間回了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