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元郎他國色天香

第四百六十三章 瑚兒

(女生文學)

景瑚哭了許久,才松開了許昱,他肩上被景瑚的眼淚沾濕了一大片。

許昱最喜歡大驚小怪,又不習慣景瑚在他面前哭泣的樣子,立刻便大叫起來,“這可是我娘給我寄來的新衣服,才上身就被你給哭臟了。”

景瑚伸手正要打他,轉身面向巷子口,便看見了站在一旁的柯明敘。他看起來已經站了有一會兒了,察覺到景瑚發現了他,他才同她點了點頭。

他看見了自己方才和許昱在一起失態的樣子,景瑚一下子不該做何反應。

許昱并不是個傻子,他自然能察覺到此刻有些奇怪的氛圍。下意識還是要保護景瑚,“你是誰,要做什么,你認得我表妹?”

景瑚見許昱的話語不善,越加尷尬了起來,擋到了許昱面前,“柯世兄是救我的那個人,你不要把好人當成壞人了。”

許昱一下子又躥到了前頭來,“哦,你就是昭永十八年的狀元吧?我聽說過你。你還是我表嫂的親哥哥,對不對?那我們也是親戚了。”

也許是在市井里混的久了,許昱這一番自來熟的本事倒是不差。不過他認得柯明敘沒什么好稀奇的,柯明敘可并不認識他。

景瑚瞪了許昱一眼,令他不要再多話,而后同柯明敘介紹道:“柯世兄,這是我二表哥許昱,是我二舅舅的兒子。這一、兩年間在燕京釋儒書院求學,因此在江南許家時沒有見到。”

柯明敘同許昱也點了點頭,“許公子。”

他今日同景瑚一樣,是一身素白的衣衫。柯太師同樣被判了斬首,柯太師府中諸人,除了柯明敘,也一律被流放至西北苦寒之地。

只有他們是一樣的。

許昱似乎對柯明敘充滿了好奇,湊近了他,還想跟他再說幾句話。他是最厭惡讀書的,柯明敘卻又偏偏是這世上念書念的最好的人之一,也難怪他要好奇。

景瑚便下了逐客令,“表哥你是寄居在你外祖家的,今日天色已晚,你也該回去了。不然崔家的老太爺尋不到你,恐怕又以為你到哪里去闖禍了。”

許昱卻不打算就走,湊近了景瑚,舉止十分親密,“你也知道天快黑了呀,我是你表哥,怎么能讓你一個女孩子一個人回家。我肯定要先送你回去的,外祖父知道我是照顧你,肯定不會怪我的。”

柯明敘既然站在這里,想必也是有話要同景瑚說的。許昱此時倒是知道她是個女孩子了,好像她落了難,就什么事也做不成了似的。

她正打算繼續找理由將許昱打發開,柯明敘便道:“許公子不必擔心,我同小……瑚兒是舊識,既然救了她,也定然不會害她,我送她回家便好。”

他一番話說的很坦然,“如今柯太師府已經被抄家,我和碧娘也住在城西,正好和瑚兒同路。”

柯明敘的話說完,許昱看來沒有要堅持送景瑚回家的意思。只是背著柯明敘同景瑚擠眉弄眼的,無聲的說著“瑚兒”兩個字。滿臉都寫著“你們兩個的關系不一般,快給我一個交代”。

景瑚沒有理會他,只是很誠懇地道:“表哥你快回去吧,今日多謝你了。”

許昱也只好走出了巷子,站在巷子口同景瑚和柯明敘揮了揮手。天色已經暗下來了,他的身影很快消失在了鬧市中。

見許昱走遠了,柯明敘又將自己的帕子遞給了景瑚。方才她大哭過,臉上還有沒干的淚痕。這是她手里第三塊屬于柯明敘的帕子了。

“方才的稱呼多有不妥,只是一下子想不起來該如何稱呼,你不要見怪。”

景瑚低頭笑了笑,“現在稱呼什么,其實也都一樣。我也想了一下,叫‘景世妹’,未免也太難聽了些。小柯大人若是不介意,便還是稱呼我‘瑚兒’吧。”

“這是親密之人才會稱呼的,可許多喚我‘瑚兒’的親密之人,也傷我至深。小柯大人于我的恩義,不過一個稱呼而已,沒什么值得見怪的,往后也如此便好。”

他是恪守禮儀,越是地位超然,德高望重,便越要恪守。可她如今不過是一個罪臣之女,就算沒有罪名加諸在她身上,她其實也連平民都不如。

柯明敘不再糾纏于此,“今日我是來尋你三哥哥的,同他商量了點事。”

景瑚點了點頭,不知道要如何回應。

他又道:“你也是剛剛從府中出來的吧,不應該沒入官庫的那些東西,可都已經整理好了?”

他既然是從景珣那里過來,有些事情想必也是清楚的。“我母親的東西之前便已經讓她從前的老仆收拾好了,我只是想回來看看,畢竟以后府邸還在,主人卻要換人了。”

而她住了十幾年的芳時軒,她甚至沒有進去。那才是真正的近鄉情怯。

“人真正的故鄉,永遠都是自己。很多失去的東西,也許都會在來日重新獲得,或是得到一些替代的東西,所以不必如此傷感。”

景瑚和柯明敘慢慢的往前走,她不好奇柯明敘同景珣說了什么,一下子好像并沒有什么話說。

于是他們沉默著往前走了許久,柯明敘才道:“碧娘的狀況很不好,可能也就這幾日了。”

以柯明碧對她的憎恨,她們還是不要相見更好。“她是我的大嫂,可是她大約也不喜歡這重身份,我便不過去探望她了。也只能讓小柯大人您費心了。”

“我母親留下了許多的田莊和錢財,我大哥哥已經用不著了,來日這些都是屬于冱哥兒的。過幾日我去府上拜訪,將這些都交給您。”

把這些都交給柯明敘,她就沒什么好不放心的了。明日冱哥兒就要失去父親了。

柯明敘慢下了腳步,“其實今日我和順義伯商量的事情,是與你有關的。你若是一個人在燕京,還不若下江南去,同你外祖家的人在一起。”

“我已經接了吏部的調任,年前辦完這些事,便會下江南去赴任。我們可以同行,你愿意和我一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