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血魂1937小說>血魂1937最新章節列表 >血魂1937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血魂1937-第一百一十二章:最后的準備
更新時間:2011-03-21  作者: 負凌云   本書關鍵詞: 軍事 | 抗戰烽火 | 負凌云 | 血魂1937 
正文如下:
第一百一十二章:最后的準備

請各位書友明天上午觀看

誕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坦克裝甲均是均質鋼板,其厚度依據車輛的不同位置有所不同,但總的來說,均比較薄(多數在5-16mm之間,早期英國使用的MK-I只有5-10mm)。當時設置防護裝甲主要考慮的是保護乘員免遭槍彈和炮彈小碎片的傷害。坦克誕生初期,德國人的辦法就是利用野戰炮對坦克直接瞄準射擊,以及靠近坦克向坦克外面投放炸藥包、集束手榴彈、彈或爬上坦克向車擊等,但效果不太明顯。首先是野戰炮對運動中的坦克的直接命中精度不高。例如,1916年9月15日在法國索姆河戰斗中首次投入使用的32輛坦克中,只有一輛被德國的野戰炮直接命中摧毀;其次是靠近坦克難度很大。

看看德國A7V坦克內部結構乘員位置圖就知道了:這玩意和豪豬似的,渾身是刺怎么靠近阿

乘員所戴的面罩不是為了防毒氣,它的來源如下:在早期生產的坦克上,到處布滿了大大小小的孔洞,例如,裝配不合理的車門、窺視孔、觀察縫、槍炮發射孔、手槍射擊孔等等——因此,在裝甲上布有大量縫隙,而處于烘熱狀態的熔化鉛可以乘隙鉆入車內。當帶有鉛芯的子彈命中坦克表面時,彈體首先被撞扁,接著鉛芯被從殼體內擠出,形成一個以圓周狀向外輻射的“濺射體”。在高速碰撞的作用下,鉛芯已近乎變成流體,并以近乎爆炸的速度向

誕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坦克裝甲均是均質鋼板,其厚度依據車輛的不同位置有所不同,但總的來說,均比較薄(多數在5-16mm之間,早期英國使用的MK-I只有5-10mm)。當時設置防護裝甲主要考慮的是保護乘員免遭槍彈和炮彈小碎片的傷害。坦克誕生初期,德國人的辦法就是利用野戰炮對坦克直接瞄準射擊,以及靠近坦克向坦克外面投放炸藥包、集束手榴彈、彈或爬上坦克向車擊等,但效果不太明顯。首先是野戰炮對運動中的坦克的直接命中精度不高。例如,1916年9月15日在法國索姆河戰斗中首次投入使用的32輛坦克中,只有一輛被德國的野戰炮直接命中摧毀;其次是靠近坦克難度很大。

看看德國A7V坦克內部結構乘員位置圖就知道了:這玩意和豪豬似的,渾身是刺怎么靠近阿

乘員所戴的面罩不是為了防毒氣,它的來源如下:在早期生產的坦克上,到處布滿了大大小小的孔洞,例如,裝配不合理的車門、窺視孔、觀察縫、槍炮發射孔、手槍射擊孔等等——因此,在裝甲上布有大量縫隙,而處于烘熱狀態的熔化鉛可以乘隙鉆入車內。當帶有鉛芯的子彈命中坦克表面時,彈體首先被撞扁,接著鉛芯被從殼體內擠出,形成一個以圓周狀向外輻射的“濺射體”。在高速碰撞的作用下,鉛芯已近乎變成流體,并以近乎爆炸的速度向四周擴展。在1ft(0.305m)范圍內,這種“濺射物”具有致命性的殺傷效果,并且這種高速運動的鉛質流體,可以通過各種裂縫進入坦克內部。在通過縫隙和接合部進入坦克戰斗室的鉛質“濺射物”的作用下,無論是炮手還是車長都逃脫不了死傷的命運。這種作用對士氣的影響十分嚴重。為了試圖解決這個問題,曾經試制過一種十分原始的防護面具。這種面具由一付護目鏡和一個縫在皮革上的鎖子甲面盾組成,護目鏡和面盾接在一個重量非常輕的頭盔上。這種辦法聽起來似乎頗有道理,然而,沒有人能戴著它進行戰斗,因為戴護目鏡向外觀察時,一切都變得模糊不清,而戴著皮革面具又熱得使人無法忍受。因此,坦克乘員們寧愿冒傷亡的危險,也不愿使用這種東西。

自1915年以后,德軍曾經給其機槍射手和阻擊手發放過一種特殊型號的子彈,這種子彈就是著名的“K”型子彈。K型子彈比普通子彈重,并且含有一顆碳化鎢彈芯。這種子彈的加工非常精細,彈丸的重量與發射藥的重量嚴格相匹配,這就使得所有這種子彈都具有相同的初速和彈道。它們的主要用途是用于對遠距離目標和帶有防護的目標進行精確瞄準射擊。這種重型碳化鎢彈芯子彈的遠距離射擊精度比普通的鉛芯子彈要高,這就給阻擊手對800yd(731.2m)甚至更遠距離的目標進行射擊提供了條件。在稍近于800yd的距離上,它可以穿透用以防護前沿塹壕內的哨兵與了望哨的薄綱板。但在阿拉斯(Arras)戰斗中卻發現這種子彈還能穿透英軍MKI和MKII型坦克的裝甲板。這兩種型號坦克的裝甲薄得要命,它們的厚度在0.20.4in(5.9810.16mm)之間,而且使用的是一種在商業上被稱之謂“鍋爐板”的軟質鋼板。然而,對于這種“鍋爐板”的缺點,德軍最高統帥部并不知道,那是在阿拉斯戰斗已經開始2天之后,即在1917年4月11日,在布里闊特(Bullecourt)的一次猛烈反擊中,德軍繳獲了2輛英軍坦克以后,K型子彈的實際效能才被德軍發現。在此之后,為了跟坦克進行作戰,德軍最高統帥部立即給每個德軍步兵戰士發了5發K型子彈,而給每個機槍手則發給了—條滿裝K型子彈的彈鏈。英國人也發現了“K”型子彈的侵徹威力,對行將發展的下一代坦克提出了“必須增強裝甲防護力”的要求,將下一代MK-IV型坦克的裝甲厚度提高到6-12mm,其防護力足以抵御“K”型子彈。德國人在得知“K”型子彈不能擊穿MK—IV型坦克防護裝甲時,開始著手研制一種專門對付坦克克的武器,并最終導致了世界上第一種反坦克武器--“坦克一格屋爾”(Tank-Cewehr)反坦克槍的誕生。該槍是由毛瑟(Manser)公司將制式792mm步槍按比例放大到13mm,并加長了身管,在110米距離上,只要射角適當,便能夠擊穿MK-TV坦克的防護裝甲。這個時候,步兵和坦克較量算是真正開始了。德國人試驗過一種反坦克槍,它是德國反坦克槍系列中尺寸最大、性能最好的一種。如果能夠提前2年問世,它或許還可以得到一個成名的機會,可惜到1941年才出現確實是為時過遲。這種武器就是41式反坦克槍。這種槍的口徑為20mm,它是一種制作精巧、造價昂貴的武器,采用了半自動彈匣裝填機構和空氣冷卻裝置,它以1933年索羅通公司的設計為蘭本。早在1938年人們就已看到,口徑為7.92mm的槍彈的威力已經不能滿足需要,因此,迫切需要增加子彈的沖量和動能。德國人為這種單人用武器選擇了一種最切合實際的彈藥尺寸,然后,圍繞這個最佳彈藥尺寸,對“索羅通”進行改進。由于這種槍由萊茵金屬公司生產,因此,有時稱其謂“萊茵”槍,而有時又稱其謂“索羅通”槍。

一根可以迅速進行更換的槍管通過一個槍尾閉鎖螺帽同槍尾結合在一起。整個設計的出發點是后座部件在向前運動的過程中進行擊發,這也就是說,在把反后座裝置推回后方之前,后座力首先必須克服掉槍管與槍機這一組合質量所具有的動量,這就使得作用在射手肩部的后座力變得較為緩和。美軍在對這種武器進行試驗以后宣稱,這種反坦克槍的后座力并不比7.第一次發射時,必須由人力將后座部分拉向后方,此時應轉動位于右側的手輪,手輪上環繞有自行車鏈條,通過鏈條,即可將后座部分拉向后方。在第一發完成人工開閂動作以后,以后各發在發射時的火藥氣體作用下,槍機即可自動構成待發狀態。它的彈匣系由左方供彈,彈匣容量為5發。其步兵用型號的全重,包括雙腳架在內,大約為44kg。槍手班的人數不得少于23人。它的人員數量雖然有所增加,但卻可以在228.5m距離上穿透30mm厚的裝甲。這種威力雖然已經達到其它反坦克槍的2倍,但對于19411942年的中型坦克仍然毫無效力。37mm反坦克炮的炮彈尚且從T34坦克上跳飛,而20mm口徑的槍彈——不管它的飛行速度多快——也不會有更好效果。更何況,這種武器還有其它一些缺點。譬如,它的部件結構比較復雜,只有使用復雜的機加設備才能制.造;此外,它的運動機件對塵土和雨雪也比較敏感,因此,在使用中經常出現麻煩。同時又由于它必須由23人的射擊組才能進行操作,因此在步兵連內很少有使用機會。然而,步兵連又恰恰是最需要它的單位,也只有在步兵連里,它那本來不大高超的性能才有可能得到充分的發揮。沒有辦法,后來只得把它改裝到步兵營,作為營一級的專用武器,盡管它也曾受到一些部隊的歡迎,但并未普遍進行裝備。這種反坦克槍后來有很大一部分被轉交給意大利陸軍,意大利人曾將這種武器使用于北非和西西里島戰役。1943年,在意大利投降時所交出的清單中,就有這種武器的名字。

德國人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所使用的反坦克武器與它的敵對國十分相似。主要的裝備是一種輕型的牽引火炮,即35/36年式37mm反坦克炮,同時還有一種大量發給步兵部隊使用的反坦克槍。在步兵營的轄屬內,唯一的反坦克武器就是反坦克槍,每個步兵連配備3支這種槍。37mm反坦克炮裝備在專門的反坦克連內,每個步兵團轄屬一個反坦克連。對這種火炮的信心是在1939年89月份的波蘭戰役中得以確立的,然而,由于波蘭軍隊裝備的裝甲武器極為有限,因此,在德波戰爭中這種武器并沒有經歷什么嚴峻的考驗。真正的考驗是在1年之后,那時這種火炮在法國遇到的是擁有重型裝甲防護的英國坦克。

35/36年式反坦克炮的效能主要在于它的機動能力。它是一種輕型火炮,戰斗全重僅為432kg,火炮放在兩個裝有氣壓輪胎的大型車輪上運行,依靠炮手班人力操作火炮并不費力。它可由汽車或某些類似的輕型車輛牽引,并且將它放在卡車車箱上或鐵路平板車上也非常容易。對于德國空軍新組建的空降部隊,以及山地作戰部隊,它也具有明顯的吸引力。它能發射穿甲彈,又能發射榴彈,所以可執行多種任務,而不僅只限于打裝甲車輛的單一任務。它的弱點是穿甲能力相當的差。在1934年時它的穿甲能力還被認為是令人滿意的,但到了1939年則就顯得十分落后了。然而,它的這一缺陷卻被西班牙內戰和波蘭戰爭中所面臨的老式坦克所掩蓋了。此外,坦克上所采用的傾斜甲板也很容易使37mm反坦克炮的小型彈丸產生跳彈。

37mm反坦克炮班,正在開火射擊。(注意他們的頭盔,他們是德國傘兵)

1940年,德國對法國發動閃電式攻擊時,35/36式反坦克炮曾跟德軍裝甲部隊一起被派往法國,作為對敵坦克進行防御的主要火力支柱。然而,正如道格拉斯普拉特(Douglaspratt)準將所說的那樣,這種火炮并沒有滿足德軍對它所寄托的厚望。道格拉斯普拉特將軍這樣敘述了1940年5月20日在阿拉斯(Arras)附近所發生的情況:

這段時間里,德國佬的大量運輸車輛及其裝備遭到了我們的嚴重破壞,曳光彈燃起一片火海。以至當我們的“馬蒂爾達”(Matilda)坦克在600800yd(548731m)距離上用機槍掃射時,他們的反坦克炮手在發射幾發炮彈之后,就丟棄火炮落荒而逃。有些德國兵舉手投降,另一些則裝死躺在地上他們所裝備的反坦克武器沒有任何一件能夠穿透我們的“馬蒂爾達”I型和II型坦克,甚至連他們發射榴彈的野戰炮也不例外。我們有一些坦克的履帶被打斷,有幾輛坦克被敵人的曳光彈命中后起火,主要是“馬蒂爾達”I型坦克發動機機艙部位起火。有1輛“馬蒂爾達”坦克雖已被他們的1門37mm反坦克炮直接命中了14發炮彈,但競沒有造成致命效果,僅有的效果是穿破了一點裝甲

對我軍坦克的主要威脅是來自德軍的野戰炮,其中有些野戰炮竟是占領暴露陣地進行直接瞄準射擊。同時敵機也在步兵頭上俯沖轟炸,但這并沒有給我軍坦克造成多煩。僅有一、兩枚炸彈在一輛馬蒂爾達坦克旁邊爆炸后,將這輛坦克炸翻,并使車長受傷身亡。另有一枚炸彈在爆炸后曾將一輛輕型坦克上拋到大約4.6m的空中

這次參戰的德軍指揮官是陸軍少將隆美爾,隆美爾的敘述同樣也證實了37mm反坦克炮性能上的不足:

事實證明,我們那些可以快速展開的反坦克炮,由于太輕以致根本不能對付擁有重型裝甲防護的英軍坦克。這些反坦克炮中的大多數,在敵壓制炮火射擊時,都連同炮手一起喪失了戰斗能力,爾后又被英軍坦克軋得粉碎。我軍的大批車輛被燒毀,友鄰的黨衛軍部隊,在敵坦克的猛烈進攻下,被迫南撤。最后,依靠師屬野戰炮和一些88mm高射炮兵連,才成功地將敵坦克阻止在比蘭斯阿格尼一線以南。這次戰斗,師屬野戰炮消滅了28輛坦克,高射炮兵消滅了1輛重型坦克和7輛輕型坦克。

在這次戰斗中,高炮打坦克所取得的成功,對隆美爾將軍本人并非沒有影響,兩年之后,在西非沙漠之戰中,他曾經利用這些88mm高炮取得了更加輝煌的戰果。

這次戰斗被戰后的德國歷史學家稱為阿拉斯危機。在這次戰斗中使用第一次。一九三七至三八年的西班牙內戰中,德軍提供的Ⅰ、Ⅱ型坦克只裝有機槍和2

0毫米主炮,不是對方使用的蘇聯坦克的對手。此時已有德軍將領使用88毫米高炮作為反坦克武器。

當然,這只是一個插曲,88毫米高射炮和步兵沒啥聯系,不過它作為應急的反坦克武器到是很管用。這里就不做詳細描述了。

誕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坦克裝甲均是均質鋼板,其厚度依據車輛的不同位置有所不同,但總的來說,均比較薄(多數在5-16mm之間,早期英國使用的MK-I只有5-10mm)。當時設置防護裝甲主要考慮的是保護乘員免遭槍彈和炮彈小碎片的傷害。坦克誕生初期,德國人的辦法就是利用野戰炮對坦克直接瞄準射擊,以及靠近坦克向坦克外面投放炸藥包、集束手榴彈、彈或爬上坦克向車擊等,但效果不太明顯。首先是野戰炮對運動中的坦克的直接命中精度不高。例如,1916年9月15日在法國索姆河戰斗中首次投入使用的32輛坦克中,只有一輛被德國的野戰炮直接命中摧毀;其次是靠近坦克難度很大。

看看德國A7V坦克內部結構乘員位置圖就知道了:這玩意和豪豬似的,渾身是刺怎么靠近阿

乘員所戴的面罩不是為了防毒氣,它的來源如下:在早期生產的坦克上,到處布滿了大大小小的孔洞,例如,裝配不合理的車門、窺視孔、觀察縫、槍炮發射孔、手槍射擊孔等等——因此,在裝甲上布有大量縫隙,而處于烘熱狀態的熔化鉛可以乘隙鉆入車內。當帶有鉛芯的子彈命中坦克表面時,彈體首先被撞扁,接著鉛芯被從殼體內擠出,形成一個以圓周狀向外輻射的“濺射體”。在高速碰撞的作用下,鉛芯已近乎變成流體,并以近乎爆炸的速度向四周擴展。在1ft(0.305m)范圍內,這種“濺射物”具有致命性的殺傷效果,并且這種高速運動的鉛質流體,可以通過各種裂縫進入坦克內部。在通過縫隙和接合部進入坦克戰斗室的鉛質“濺射物”的作用下,無論是炮手還是車長都逃脫不了死傷的命運。這種作用對士氣的影響十分嚴重。為了試圖解決這個問題,曾經試制過一種十分原始的防護面具。這種面具由一付護目鏡和一個縫在皮革上的鎖子甲面盾組成,護目鏡和面盾接在一個重量非常輕的頭盔上。這種辦法聽起來似乎頗有道理,然而,沒有人能戴著它進行戰斗,因為戴護目鏡向外觀察時,一切都變得模糊不清,而戴著皮革面具又熱得使人無法忍受。因此,坦克乘員們寧愿冒傷亡的危險,也不愿使用這種東西。

自1915年以后,德軍曾經給其機槍射手和阻擊手發放過一種特殊型號的子彈,這種子彈就是著名的“K”型子彈。K型子彈比普通子彈重,并且含有一顆碳化鎢彈芯。這種子彈的加工非常精細,彈丸的重量與發射藥的重量嚴格相匹配,這就使得所有這種子彈都具有相同的初速和彈道。它們的主要用途是用于對遠距離目標和帶有防護的目標進行精確瞄準射擊。這種重型碳化鎢彈芯子彈的遠距離射擊精度比普通的鉛芯子彈要高,這就給阻擊手對800yd(731.2m)甚至更遠距離的目標進行射擊提供了條件。在稍近于800yd的距離上,它可以穿透用以防護前沿塹壕內的哨兵與了望哨的薄綱板。但在阿拉斯(Arras)戰斗中卻發現這種子彈還能穿透英軍MKI和MKII型坦克的裝甲板。這兩種型號坦克的裝甲薄得要命,它們的厚度在0.20.4in(5.9810.16mm)之間,而且使用的是一種在商業上被稱之謂“鍋爐板”的軟質鋼板。然而,對于這種“鍋爐板”的缺點,德軍最高統帥部并不知道,那是在阿拉斯戰斗已經開始2天之后,即在1917年4月11日,在布里闊特(Bullecourt)的一次猛烈反擊中,德軍繳獲了2輛英軍坦克以后,K型子彈的實際效能才被德軍發現。在此之后,為了跟坦克進行作戰,德軍最高統帥部立即給每個德軍步兵戰士發了5發K型子彈,而給每個機槍手則發給了—條滿裝K型子彈的彈鏈。英國人也發現了“K”型子彈的侵徹威力,對行將發展的下一代坦克提出了“必須增強裝甲防護力”的要求,將下一代MK-IV型坦克的裝甲厚度提高到6-12mm,其防護力足以抵御“K”型子彈。德國人在得知“K”型子彈不能擊穿MK—IV型坦克防護裝甲時,開始著手研制一種專門對付坦克克的武器,并最終導致了世界上第一種反坦克武器--“坦克一格屋爾”(Tank-Cewehr)反坦克槍的誕生。該槍是由毛瑟(Manser)公司將制式792mm步槍按比例放大到13mm,并加長了身管,在110米距離上,只要射角適當,便能夠擊穿MK-TV坦克的防護裝甲。這個時候,步兵和坦克較量算是真正開始了。德國人試驗過一種反坦克槍,它是德國反坦克槍系列中尺寸最大、性能最好的一種。如果能夠提前2年問世,它或許還可以得到一個成名的機會,可惜到1941年才出現確實是為時過遲。這種武器就是41式反坦克槍。這種槍的口徑為20mm,它是一種制作精巧、造價昂貴的武器,采用了半自動彈匣裝填機構和空氣冷卻裝置,它以1933年索羅通公司的設計為蘭本。早在1938年人們就已看到,口徑為7.92mm的槍彈的威力已經不能滿足需要,因此,迫切需要增加子彈的沖量和動能。德國人為這種單人用武器選擇了一種最切合實際的彈藥尺寸,然后,圍繞這個最佳彈藥尺寸,對“索羅通”進行改進。由于這種槍由萊茵金屬公司生產,因此,有時稱其謂“萊茵”槍,而有時又稱其謂“索羅通”槍。

一根可以迅速進行更換的槍管通過一個槍尾閉鎖螺帽同槍尾結合在一起。整個設計的出發點是后座部件在向前運動的過程中進行擊發,這也就是說,在把反后座裝置推回后方之前,后座力首先必須克服掉槍管與槍機這一組合質量所具有的動量,這就使得作用在射手肩部的后座力變得較為緩和。美軍在對這種武器進行試驗以后宣稱,這種反坦克槍的后座力并不比7.第一次發射時,必須由人力將后座部分拉向后方,此時應轉動位于右側的手輪,手輪上環繞有自行車鏈條,通過鏈條,即可將后座部分拉向后方。在第一發完成人工開閂動作以后,以后各發在發射時的火藥氣體作用下,槍機即可自動構成待發狀態。它的彈匣系由左方供彈,彈匣容量為5發。其步兵用型號的全重,包括雙腳架在內,大約為44kg。槍手班的人數不得少于23人。它的人員數量雖然有所增加,但卻可以在228.5m距離上穿透30mm厚的裝甲。這種威力雖然已經達到其它反坦克槍的2倍,但對于19411942年的中型坦克仍然毫無效力。37mm反坦克炮的炮彈尚且從T34坦克上跳飛,而20mm口徑的槍彈——不管它的飛行速度多快——也不會有更好效果。更何況,這種武器還有其它一些缺點。譬如,它的部件結構比較復雜,只有使用復雜的機加設備才能制.造;此外,它的運動機件對塵土和雨雪也比較敏感,因此,在使用中經常出現麻煩。同時又由于它必須由23人的射擊組才能進行操作,因此在步兵連內很少有使用機會。然而,步兵連又恰恰是最需要它的單位,也只有在步兵連里,它那本來不大高超的性能才有可能得到充分的發揮。沒有辦法,后來只得把它改裝到步兵營,作為營一級的專用武器,盡管它也曾受到一些部隊的歡迎,但并未普遍進行裝備。這種反坦克槍后來有很大一部分被轉交給意大利陸軍,意大利人曾將這種武器使用于北非和西西里島戰役。1943年,在意大利投降時所交出的清單中,就有這種武器的名字。

德國人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所使用的反坦克武器與它的敵對國十分相似。主要的裝備是一種輕型的牽引火炮,即35/36年式37mm反坦克炮,同時還有一種大量發給步兵部隊使用的反坦克槍。在步兵營的轄屬內,唯一的反坦克武器就是反坦克槍,每個步兵連配備3支這種槍。37mm反坦克炮裝備在專門的反坦克連內,每個步兵團轄屬一個反坦克連。對這種火炮的信心是在1939年89月份的波蘭戰役中得以確立的,然而,由于波蘭軍隊裝備的裝甲武器極為有限,因此,在德波戰爭中這種武器并沒有經歷什么嚴峻的考驗。真正的考驗是在1年之后,那時這種火炮在法國遇到的是擁有重型裝甲防護的英國坦克。

35/36年式反坦克炮的效能主要在于它的機動能力。它是一種輕型火炮,戰斗全重僅為432kg,火炮放在兩個裝有氣壓輪胎的大型車輪上運行,依靠炮手班人力操作火炮并不費力。它可由汽車或某些類似的輕型車輛牽引,并且將它放在卡車車箱上或鐵路平板車上也非常容易。對于德國空軍新組建的空降部隊,以及山地作戰部隊,它也具有明顯的吸引力。它能發射穿甲彈,又能發射榴彈,所以可執行多種任務,而不僅只限于打裝甲車輛的單一任務。它的弱點是穿甲能力相當的差。在1934年時它的穿甲能力還被認為是令人滿意的,但到了1939年則就顯得十分落后了。然而,它的這一缺陷卻被西班牙內戰和波蘭戰爭中所面臨的老式坦克所掩蓋了。此外,坦克上所采用的傾斜甲板也很容易使37mm反坦克炮的小型彈丸產生跳彈。

37mm反坦克炮班,正在開火射擊。(注意他們的頭盔,他們是德國傘兵)

1940年,德國對法國發動閃電式攻擊時,35/36式反坦克炮曾跟德軍裝甲部隊一起被派往法國,作為對敵坦克進行防御的主要火力支柱。然而,正如道格拉斯普拉特(Douglaspratt)準將所說的那樣,這種火炮并沒有滿足德軍對它所寄托的厚望。道格拉斯普拉特將軍這樣敘述了1940年5月20日在阿拉斯(Arras)附近所發生的情況:

這段時間里,德國佬的大量運輸車輛及其裝備遭到了我們的嚴重破壞,曳光彈燃起一片火海。以至當我們的“馬蒂爾達”(Matilda)坦克在600800yd(548731m)距離上用機槍掃射時,他們的反坦克炮手在發射幾發炮彈之后,就丟棄火炮落荒而逃。有些德國兵舉手投降,另一些則裝死躺在地上他們所裝備的反坦克武器沒有任何一件能夠穿透我們的“馬蒂爾達”I型和II型坦克,甚至連他們發射榴彈的野戰炮也不例外。我們有一些坦克的履帶被打斷,有幾輛坦克被敵人的曳光彈命中后起火,主要是“馬蒂爾達”I型坦克發動機機艙部位起火。有1輛“馬蒂爾達”坦克雖已被他們的1門37mm反坦克炮直接命中了14發炮彈,但競沒有造成致命效果,僅有的效果是穿破了一點裝甲

對我軍坦克的主要威脅是來自德軍的野戰炮,其中有些野戰炮竟是占領暴露陣地進行直接瞄準射擊。同時敵機也在步兵頭上俯沖轟炸,但這并沒有給我軍坦克造成多煩。僅有一、兩枚炸彈在一輛馬蒂爾達坦克旁邊爆炸后,將這輛坦克炸翻,并使車長受傷身亡。另有一枚炸彈在爆炸后曾將一輛輕型坦克上拋到大約4.6m的空中

這次參戰的德軍指揮官是陸軍少將隆美爾,隆美爾的敘述同樣也證實了37mm反坦克炮性能上的不足:

事實證明,我們那些可以快速展開的反坦克炮,由于太輕以致根本不能對付擁有重型裝甲防護的英軍坦克。這些反坦克炮中的大多數,在敵壓制炮火射擊時,都連同炮手一起喪失了戰斗能力,爾后又被英軍坦克軋得粉碎。我軍的大批車輛被燒毀,友鄰的黨衛軍部隊,在敵坦克的猛烈進攻下,被迫南撤。最后,依靠師屬野戰炮和一些88mm高射炮兵連,才成功地將敵坦克阻止在比蘭斯阿格尼一線以南。這次戰斗,師屬野戰炮消滅了28輛坦克,高射炮兵消滅了1輛重型坦克和7輛輕型坦克。

在這次戰斗中,高炮打坦克所取得的成功,對隆美爾將軍本人并非沒有影響,兩年之后,在西非沙漠之戰中,他曾經利用這些88mm高炮取得了更加輝煌的戰果。

這次戰斗被戰后的德國歷史學家稱為阿拉斯危機。在這次戰斗中使用第一次。一九三七至三八年的西班牙內戰中,德軍提供的Ⅰ、Ⅱ型坦克只裝有機槍和2

0毫米主炮,不是對方使用的蘇聯坦克的對手。此時已有德軍將領使用88毫米高炮作為反坦克武器。

當然,這只是一個插曲,88毫米高射炮和步兵沒啥聯系,不過它作為應急的反坦克武器到是很管用。這里就不做詳細描述了。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

最新入庫小說    更多>>

沒有找到此作者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