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天下節度小說>天下節度最新章節列表 >天下節度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天下節度-73王者不死
更新時間:2010-08-27  作者: 克里斯韋伯   本書關鍵詞: 穿越歷史 | 克里斯韋伯 | 天下節度 
正文如下:
回營的路上,呂方的臉色鐵青,身邊的衛士個個噤若寒蟬,不知為何主將心情這般壞,便是最為親密的王佛兒,也只是緊緊跟隨在身邊,并沒有開口詢問。說來奇怪,平日里呂方和士卒十分親近,修筑劉繇城時,經常干脆就穿著犢腳褲,光著上半身,和將士們一同和泥夯土,并沒有擺什么架子。可隨著他屢戰屢勝,在軍中的威望也日益升高,畢竟軍隊就是一個勝利喂養長大的怪物,只要能夠不斷的取勝,將領的威望也能不斷隨之提高。

回到營中,呂方立刻吩咐召集部下軍議。軍議中,呂方自顧下令所有將士立刻將劫掠來的財物全部整理成包裹,然后每一都中抽出一人押運,像上次一般處理,運回丹陽,整理完畢后,每隊士卒所有行李不得超過六頭驢子裝載的限制,多余的一律沒收。至于劫掠來的營中財物,連夜打包上船,由呂雄一都射生手押運回丹陽。呂方對這次對杭州的進攻有了不祥的預感,正在盡量減少可能的損失,說實話,他對手下士卒的士氣也很擔心,畢竟很多人都已經是飽掠,囊中滿滿。

古代軍隊的士氣一般建立在兩樣東西之上:劫掠的欲望和對于生存的渴望。至于紀律,這不過是一道防波堤,總有被外來的沖擊擊破的時候。雖然開戰的時候莫邪都軍律極嚴,敢于私掠財物、脫離行伍者立刻當場斬首,但呂方也不是不近人情的人,屯兵時,手下各部基本上都輪流派出去劫掠了一番,按照公八私二的比例,士卒大多都撈了不少,回鄉做土財主的愿望都很重,如果不將那些財物先送回去,軍隊行李沉重機動不變倒也罷了,一旦開戰,只怕士兵們更多顧著輜重隊的個人財物而不是面前的敵人,而且就算如此已經飽掠的士卒們戰斗欲望和剛來時也相差甚遠。

諸般事情安排完畢后,呂方回到帥帳中,揮筆疾書,將這邊的情況以及自己對未來戰局的推測寫入給妻子呂淑嫻的書信中,本來他對楊行密在沒有北方朱溫已經逐漸吞并東方諸鎮的情況下,進攻錢繆的結果就并不樂觀,畢竟楊行密的作戰意圖就沒有確定,一開始派出宣潤二州的軍隊和泗州防御使臺蒙攻擊杭州周圍鎮戍,其目的不過是為了牽制錢繆吞并舊主董昌的行動,保持自己南方背后的分裂狀態,防止出現威脅自己的強敵。其后隨著對錢繆軍事行動的順利,尤其是宣潤二州軍隊突破浙江,直逼西陵,以及董昌的連續失敗,又改變計劃為吞并錢繆乃至浙江東西二道的大片土地。可這一軍事行動事先并沒有在淮南內部取得共識,因此淮南的其他部分并沒有采取協同的政治和軍事行動,例如壽州團練使朱延壽便發動了對淮南上游西侵的攻勢,一舉吞并了靳州、光州,雖然取得了巨大勝利,但是淮南勢力和割據武昌的杜洪接壤,打破了南方諸家藩鎮只見脆弱的平衡,荊南節度使成汭、江西鐘傳、武安節度使馬殷等南方藩鎮也為淮南的實力急劇膨脹而驚恐,開始招引宣武朱溫的勢力滲入,估計不久的將來,在朱延壽剛剛擴張的領土處,就會與那些藩鎮和宣武入侵軍發生戰爭,那時候,淮南兵分多路,處處都兵力不足的窘態就會暴露出來,身處于錢繆戰爭第一線的自己,還身為雜牌軍,被丟下斷后的危險是極大。寫到這里,呂方停了下來,想要整理一下思路,把自己對丹陽下一步經營的策略寫清楚,順便把自己和沈麗娘的感情也詳細說明給妻子聽,他已經下定決心,娶沈麗娘為自己的平妻。正在此時,背后突然有人低聲嘆道:“原先我讀《史記,留侯說王者殆天授也,還有些不以為然,以為人非生而知之者,豈有天授才智的,今日見了呂將軍方才知道上天造化之奇,又豈是陳某這井底之蛙所能全窺。”

呂方聽了一驚,自己入帳時明明吩咐過衛兵不讓他人入內,何時自己背后竟有了一人,回頭一看,卻是那先前替自己挨了陸翔一掌的陳允,只見他臉色蒼白,半點血色也無,上身披了件尋常士卒常用來披在外面的布袍,兩眼滿是驚嘆羨慕的亮光,正盯著自己方才給妻子寫的信上。這時陳允猛然咳嗽起來,呂方這才想起對方剛剛受了重傷,趕緊上前扶他坐下,坐下的過程中,呂方感到對方的右手冰涼,便如同戰場上重傷垂死的一般,想起若不是他攔住陸翔這一擊,只怕自己此時已經是個死人了,趕緊開口謝道:“多謝陳先生舍命相救,否則呂方此時只怕已是陰間一鬼了,救命大恩,當真不知如何報答。”說道這里,呂方弓身便要跪下謝恩。

那陳允趕緊將呂方扶住,搖頭答道:“呂將軍千萬必要這般,折殺了我,自古以來有說,王者不死,既然天命在呂將軍身上,必有百神呵護,縱然陳某不挨這一掌,那陸翔也傷不了你分毫,陳某又豈敢貪天功為己有,萬萬不可。”

呂方被陳允這一席話弄得丈二和尚摸不得頭腦,弄了半天才聽陳允解釋清楚,原來中國古代有一種宿命論的觀點,認為若是天命在某人身上,必然不為外力所侵害。

尤其是殘唐五代時,這種陰陽術數之學極為昌盛,例如《舊唐書中便有記載,唐太宗時,便有《秘記云,“唐三世之后,便有女主武王代有天下。”

于是太宗便密召當時的著名術士李淳風詢問,李淳風推算那人當時已經出生,在皇宮中,從此不渝三十年,當有天下,殺戮李氏子孫殆盡。“太宗便說:”可否將疑似盡殺之,如何?”李淳風回答:“天之所命,必無禳避之理,王者不死,多恐枉及無辜,且據上象,今已成,復在宮中,已是陛下眷屬,更三十年,又當衰老,老則仁慈,雖受終易姓,其于陛下子孫,或不甚損,今若殺之,即當復生,少壯嚴毒,殺之立仇,即殺戮陛下子孫,必無遺類。”唐太宗聽了,也只得罷休。就連當時的英明天子李世民,也不得不在那種神秘的力量面前低頭,尋常人更是深入人心。陳允看到呂方在給妻子書信中對戰局的分析,聯系起呂方在丹陽的種種作為,便認定這是天下大亂,氣運鼎革,上天遣圣人出來掃平群雄,救百姓于水火之中,他先前因為容貌丑陋屢試不第,偏生又自負其才,雖然隱居于山林之中,但建功立業之心比起尋常士子更是緊迫,如今好不容易看到這樣一個明主,那還不趕緊投靠。呂方聽了也是哭笑不得,不禁暗自得意,沒想到穿越眾的必殺力量,王者之氣,自己總算也是修煉也有小成了。

唐宋之交乃是中國社會一個巨大變革的時期,隨著平民知識分子的增加,教育的下移,下層社會的精英分子不斷增加,他們也要求能夠進入統治集團,發揮自己的能力并且分享一部分權力,可惜舊有的世家高門杜塞了很多道路,在唐代,科舉制度只不過是選官諸多途徑中很小的一塊,即便是考上了進士及第,也未必就能授予官職,而且科舉考上的官吏還往往為世家高門所歧視,唐代牛李黨爭的原因也有部分在于此。所以后期的藩鎮和流寇的群體中經常可以看到這些寒族知識分子的影子,陳允便是其中一員,所以雖然他先前許諾為陸翔向呂方復仇,但那只不過是出自友情,本身對呂方的行動并沒有什么反感,甚至對那些被剝奪蔭戶和田地,打入塵埃的世家豪門,他內心深處還不無一絲快意,所以第一次刺殺呂方時,聽到的那些話,立刻便覺得很對他的胃口,所以沒有出手,現在更干脆投到呂方麾下。

呂方心中暗喜,他這些日子來擔心的就是哪天早上一覺醒來,自己的腦袋就不在脖子上面了,每當想起小時候看過的《唐傳奇里面聶隱娘、空空兒的故事,就覺得背后一陣陣發寒,故事還是那個故事,不同的是自己由昔日的讀者變成了故事里面的反角了。如今得了陳允,不但不再擔心有別人刺殺自己,要是碰到對方有些良將打也打不過,錢也收買不了,反間計也用不上的,還可以干脆派陳允結果了他,畢竟到現在為止,莫邪都還沒碰到什么硬把子,呂方可不認為自己像王茂章說的那樣,什么潤州第一強兵。他的計劃是弄到兩三州地盤后,便種田爬科技樹,用火繩槍和長矛西班牙大方陣推平敵人。

想到這里,呂方臉上趕緊掛上一副禮賢下士的表情,將陳允扶起來,細心詢問一下對方的病情,還不忘旁敲側擊一下對方怎么會在自己帳中出現,畢竟一個老是神出鬼沒的手下也挺嚇人的。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