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張遼新傳小說>張遼新傳最新章節列表 >張遼新傳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張遼新傳-第330章 漢朝的官員任職回避制度!
更新時間:2010-08-24  作者: 楊家大郎   本書關鍵詞: 歷史 | 秦漢三國 | 楊家大郎 | 張遼新傳 
正文如下:
曹操此時早朝后立刻趕到張遼家就是為了要安撫張遼的情緒,雖然郭嘉曾一力保證張遼絕不會失去理智,但曹操還是來了,他必須做出明確的姿態來為自己的部下撐腰。

但是在張遼家中,曹操還是欣喜的看到了張遼的態度,這種一切以曹操馬首是瞻的態度真是曹操最希望看見的。這種一切以領導的意志為首的部下也是每一個領導最喜歡的。雖然這個部下有點小毛病,可是人無完人嘛,我們不能對下屬要求太過苛刻。雖然這個部下很懶,時常將事情全部扔給下屬,可是這也正說明了此人不會熱衷于權勢,正是擔任要職的最佳人選。正是出于這樣的考慮,曹操終于決定要給張遼壓擔子了。

重新做回到椅子上,曹操對坐在他身邊的張遼說道:“文遠,此次與袁紹一戰,雖然袁紹還聚集了二十余萬士卒屯于鄴城一帶,可這也不過是茍延殘喘罷了。只要我軍能大致將如今攻下的郡縣控制住,袁軍就將缺衣少食,那時我軍不戰亦可……”

張遼聽著曹操的話不住的點頭,他知道曹操此時說話不過是前綴,后面一定還有“但是”之類的轉折等著他。果然,接著來曹操的轉折就來了。

“然,此時我軍被牽制在冀州、幽州,并州則無力旁顧,且兵力散布于河北就有些捉襟見肘,若是在兗州、青州擴軍,則可能會影響兩州依然平穩的局面。故而操欲派出萬余精銳。由文遠率領,進入并州,徹底殲滅高干率領地并州袁軍。文遠,你看如何?”曹操說道。

如何?老大你都已經決定了,又何必再問!張遼心中腹誹道。但是他表面上還是一臉笑容的說:“主公,遼為并州人氏,領兵出征并州自然不礙,然并州平復后。望主公能將張遼調離并州。”

張遼這樣說并不是他不想回家鄉為官,雖然衣錦還鄉這個典故在史書中最早出現在《南史.劉之遴傳中的“武帝謂曰:卿母年德并高,故會卿衣錦還鄉,盡榮養之理。”可是這種思想卻早早就有了。張母就極力主張張遼回并州為官,好讓馬邑的同鄉們看看,當年在馬邑一直只能擔任郡縣小吏的張家如今也出了金印紫綬、食祿兩千石的高官了。可是張遼知道這種現象絕對不是什么好現象,而且他身為手握實權的將領。若再回到根基深厚的家鄉為官,那即是他自己無意,手下人和家中之人也會將并州變成獨立王國。這可不是張遼愿意看到地,同樣也不是一生致力于天下統一的曹操愿意看到的。

所以,張遼在張母有了這樣的念頭之后就自己悄悄的在找能夠不回并州為官的依據,還別說,在被張遼派人搶救出來的東觀藏書中還真地有這樣的法律條文。

漢靈帝在當政時期。為了抑制總喜歡給他找麻煩的黨人,就頒布了《三互法這樣的法令,規定了本州人不得當本州刺史,本郡人不得當本郡太守;兒女親家不得到對方的故鄉當官;兩州人士不得同時到對方的州里當刺史。如此一來,張遼就有了不在并州為官的依據。雖然蔡邕曾經上疏極力反對這項法令,朝中大臣也紛紛附和,可是當時早已經受夠了黨人嘮叨地漢靈帝下定了決心,此項法令最終還是被頒布了下去。

其實此事在張遼眼里倒是十分正常,平心而論。《三互法確實有利于肅清吏治,防止官員以權謀私。雖然異地為官不可能完全徹底的根除貪官,但是卻能使貪官的犯罪成本大大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對官員的貪污行為起到了抑制作用。

最關鍵的是,他不能因為這些細節沒有做好而引起曹操的“關注”。

果然。張遼在說話的同時暗中注意著草擦的表情。當他說到希望調離并州的時候,曹操地臉色有極細微的輕松。這使得張遼更加的放心了。

“文遠,這有必要嗎?”曹仁不解的說。

“子孝。國法如此,我等身為官員,自然也不能違背。”張遼笑道。

“國法?”曹仁等武將愕然。他們雖然也通讀典籍,可哪里會關心一些細節上的法令,即使這條法令引起了朝堂上地爭議,那也不是他們關心地范圍。

“諸位將軍,文遠說的是先帝在位時頒布地《三互法,官員不得在家鄉為刺史。不過那時候除了冀、幽兩州,其他各地均對此法令有所抵制。”郭嘉向眾人解釋道。

夏侯淵皺著眉頭說道:“文遠,即是如此,那又何必理會。我軍中將領,熟悉北方胡人者唯有你和子龍。子龍資歷尚淺,你……”

夏侯淵話還沒說完,就被張遼抬斷。張遼說:“妙才兄,資歷是可以歷練的,國法卻是不能夠違背地。何況主公自己就一直嚴格執法,我等親族、部屬又豈能讓主公為難?”

曹操聞言一笑,說道:“好你個文遠,說你的事情,如何又拐到我的身上?”

“主公,你身為豫州譙縣人,可是從來未曾在豫州為官。即便如今主公權傾朝野,曹氏和夏侯氏也無人在豫州為官。這難道不是主公刻意為之?《三互法雖然在先帝時為黨人所反對,但那些黨人也不是圣賢,他們的反對不過是為了自己的私利,絲毫沒有一點公心。老實說,我本人還是認可《三互法的,這種涉及親屬關系的任官回避制度可說是開了歷史的先河,必將對后世產生極大地影響。先帝在位時雖然不怎么靠譜,不過這項原本是針對黨人的法令卻絕對是一項創舉。也算先帝那不靠譜地經歷中少有的幾項善政了。”張遼說道

張遼可是可是相當清楚后世的各種回避制度的,也就是說,這些制度、法律盡數是脫胎于漢朝的《三互法。能夠延續兩千年而始終不變其核心內容的法令又怎能不讓張遼重視?

曹操本人就是“法治”的擁護者,對于自己在任職時的剛正不阿,嚴肅執法,曹操是相當滿意地。而對于張遼這樣適度的“吹捧”,曹操雖然嘴上責怪,可心中卻相當的舒服。而且他更因為張遼嚴格遵守法律是受了他的影響而心中自得。當然,如此能夠避免屬下勢力做大也是曹操滿意的一面,但這就不是能夠放到臺面上說的事情了。

張遼將曹操的例子一搬出來,除了曹洪還在不知道嘟囔著什么外,所有地人都不說話了他們也不是沒有過衣錦還鄉之類的想法,不過如今的局勢根本就沒有到可以馬放南山,刀槍入庫的時候。他們自然也沒心思去顧及這件事。可是張遼這樣做,卻實際上竟他們將來可能回鄉任職的機會給徹底堵死了。而曹軍又在內部初步施行了軍政分開的試點,也就是說他們將來連回鄉帶兵都沒有可能。

但若要說他們會就此責怪張遼倒也不至于,畢竟在任何一個勢力的創業初期,他地成員絕大部分都是擁有能夠顧全大局,甚至犧牲自我這類特性的人,曹操的麾下如今也不例外。如果說荀等人還可能有些私心。可曹家的人卻是在問哦自家打江山,在天下未定之時,又哪里會顧得上徇私呢?何況曹家自曹操起,將來的高官絕對不少,若是個個都要回鄉任職,那整個豫州都安排不下來,還不如分開的好。這樣還能借機將家族勢力擴散到全國各地,不但讓家族得以發展壯大,也使得家族規避風險的能力得到了加強。這是一舉數得得事情。這些聰明人沒人會想不到的。

所以,在沉默的片刻之后,曹仁首先呵呵一笑,對張遼說:“好個文遠,果然公私分明。雖說如此一來。我等皆不能在任職時回鄉炫耀。不過也能借此確保國法地執行。不過哥哥們(曹清是曹家幼女,張遼自然就是妹夫)的這點損失還得從你這里找補。別的不說,今日可得吃掉好的。”說著。曹仁扭頭對夏侯淵和曹洪說道:“諸位,仁此言可算有理?”

“哈哈哈!子孝此言甚善!這些年征戰,倒是長久未曾品嘗到文遠家中的美食了,今日機緣巧合,那時絕對不能放過地!”夏侯淵大笑著附和著曹仁地話。

曹操、郭嘉自然是微笑著絕不開口,他們可是知道張遼的,只要自己一開口,說不定就被他繞地沒邊了,還是坐山觀虎斗來的舒服。

張遼倒也爽快,反正都是親戚朋友,吃頓飯又算得了什么,家中地經濟條件如今可是相當的好,雖算不上首富,可也絕對在全國能排上前二十名。不算和別人合股的那些個作坊里的收益,單說馬邑那里隱藏著的上萬匹戰馬的牧場就足以證明張家的實力了。

“不過是吃飯而已,也用不著如此。正好這些日子家中的廚子又琢磨出了幾道新的菜式,今天就讓他們做出來,也好讓大家品評一番。不過我還得讓他們多準備些食材去。”張遼說完就要離開。

“文遠,不過就我們幾人,哪里還要特別準備?”愣了半天的曹洪終于開了口。

“你還說!若是中午你吃完了不叫好,我就不去準備。”張遼瞪了曹洪一眼。

眾人一陣狂笑,之前張遼家的美食就是曹洪這大嘴巴給嚷嚷出去的,結果只要是和張遼交情不錯的就會上門蹭飯。曹家、夏侯家的幾個小子甚至將張遼家當成了自己的餐廳,每日早早趕來,到晚上再回去,一天基本上就耗在張家了。

“好了,文遠自去。我等在此等候就是。”曹操笑著說,隨后他又對曹洪說:“子廉,你只需吃飯,切莫開口。否則一旦惹到清兒,我等可是救你不得啊!”

眾人又是一陣大笑。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