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張遼新傳小說>張遼新傳最新章節列表 >張遼新傳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張遼新傳-第639章 馬良、鄧芝到手,幕府補充結束!
更新時間:2010-08-24  作者: 楊家大郎   本書關鍵詞: 歷史 | 秦漢三國 | 楊家大郎 | 張遼新傳 
正文如下:
張遼新傳第二卷第639章馬良、鄧芝到手歷史Hao123

第二卷第639章馬良、鄧芝到手

招攬了徐盛、龐統。調來了李嚴、霍峻、廖化、傅肜。“力幾…僅從人數上比較,張遼也就是幕府損失尚未補齊,軍中將領的缺額已經超標了。但是幕府中失去的不過是新任南陽太守楊俊、宛縣令溫恢以及從猛的將軍府橡調任征東將軍府長史的荀衍。可是張遼卻補充到了被后世之人列為三國十大謀士之一的龐統,加上內政能力超強的潘憎、蔣碗,足以彌補幕府的損失。雖然曹泰、曹馥回到了他們各自父親的麾下,夏侯恩、夏侯德兩人也被曹操調入中軍,但張遼卻從來沒有將他府中從事中郎的人數太過于放在心上。何況調走的并非是張遼真正看重的,諸如程武、沮鵲、鐘毓等張遼重視的年輕人并沒有離開的意思。

此時雖然龐統、徐盛尚未到位,蔣蜿、潘睿也在司馬懿和蔣濟的引導下熟悉著各種事務。可是張遼想到自己身邊今后的這些個人才,臉上也忍不住要露出笑容。

但是張遼的喜事可并不是只有這么一點,這段時間一直在忙著為張遼處理各種瑣事的司馬懿難得的一次求見也為張遼帶來了欣喜。

“將軍,這便是懿今日欲向將軍舉著的荊州名士,宜城馬良馬季常。”司馬懿說話間。腳步一側,讓出身后跟著他的士人。

張遼正好有事要找司馬懿。但是聽到司馬懿的話后,心中頓時將原本的打算放下。按捺著心里的喜悅,打量著被司馬懿帶進來的馬良。

馬良年紀不大。也就是二十歲左右,大約也就八尺不到(萬公分左右),長相頗為俊美,兩條筆直的眉毛中夾雜著數根白色眉毛,頭戴進賢冠,身著玄色直裾儒服,手持一柄羽毛扇,一身道不盡的風流瀟灑。

馬良向張遼長身一揖。口中說道:“宜城馬良,見過張猛的。”

“季常免禮,請入座。”張遼桿六準備征召馬良,如今司馬懿將人都帶來了,張遼當然不會放過,也免了張遼再奔波一趟。

“遼在維陽之時便聽聞荊州有言:馬氏五常,白眉最良。遼今日正為充實幕府而尋覓人才,昨日拜訪了鹿門山,今日早上有去了隆中。正準備明日去尋季常,哪知道季常卻主動送上門來。既然如此,那正好說明擇日不如撞日,遼便在此征詢季常之意。”張遼見馬良入座,便主動將話題挑開。

馬良主動登門,張遼雖不知其中緣由,可是馬家主動示好之意已是十分明顯。既然如此。張遼也不會客氣,你要示好,就要拿出誠意,我要你家一個子弟隨軍,總不能算錯吧!

或許是馬良一時間不適應張遼這樣直接的風格,被張遼開門見山的話語問得愣在當場。倒是一旁的徐庶笑著向馬良說道:“季常,將軍行事素來直爽。從不喜拐彎抹角,所以將軍府中說話行事皆是直來直去,這點你今后便會知曉。”

“將軍為人爽直,文治武功皆有過人之處,良深感佩服。今眼登門求見,便是希望能在將軍府中討一個職位,以完成良昔日求學時立下的為國戍邊之理想。今得蒙將軍不棄,良愿隨璇麾下。為將軍參贊軍務、出謀劃策。”馬良直起身。向張遼拱手道。

馬良的態度張遼十分滿意,雖然馬家不是荊州大族,但是在宜城也算是勢力強大。就是在襄陽也頗有影響力。而馬良和其幼弟馬緩也是鹿門書院的學子,和徐庶等人算是師出同門。雖然史書上的馬良的記載著墨不多,可是從馬良歷任從事、左將軍橡、侍中這些官職可以看出,馬良處理政務尤其是庶務這一類繁瑣事務的能力應該是相當不錯。而且史評馬良性情忠厚、貞實,是可以托付大事之人。

張遼在這些年經歷了種種事情之后,也對身邊屬官的忠誠愈加的重視起來。所以他挑選人員補充缺口時無一不是選擇了那些被歷史證明的忠貞之士,如廖化、傅肜、霍峻等等。而他看重的文士如那芝等人也俱是清亮忠直之士。馬良顯然也是屬于被張遼事先看好的那一類人,只不過他是自己上門的。

雖然司馬懿引薦馬良的背后勢必有司馬家和馬家甚至是荊州各家族的交易,但是張遼不在乎。因為這些交易針對的主要目標只能是曹操,即便他張遼名列其中。也不過屬于添頭一類。而且張遼的部平將來大部分都將聚集在并州、幽州兩地,維陽那邊最多留些負責文案的主薄和少量留守人員。即便那些世家有心,在北疆那種實力為上的環境中,也不可能在張遼大軍環伺之下玩出花樣。

“仲達,既然季常是你引薦,那引領季常熟悉環境一事你也就無可推脫了。我不日還要去一次新野,有人向我推薦了一位新野的名士。待那人的情況落實后。我的幕府也算充實完畢。所以這段時間你要讓季常、公琰、承明三人盡快熟悉府中軍政事務,并且要在主公回師睢陽前讓他們達到可以接手部分事務的程度。”

馬良算是張遼補充幕府文士的人選中第三名到位的人,有了蔣繞、潘睿、馬良這三人,張遼幕府文士的三名空缺已經被補充完畢,張

需要凹附以最快的速度將離開之人的事務接收過來。而且潘潛川,肌、馬良以及尚未到位的龐統和張遼還未征召的鄧芝這五人與離開的荀衍、溫恢、楊俊三人不同,這五人都算是軍政通才,而且龐統更是謀士中的極品,鄧芝也是可以統領大軍的人物。張遼這是在為將來北疆因為控制地域的擴大而因為貽備官員一時間補充不及導致出現的人員空缺的情況預先準備一些萬金油一類的人才。

得到了馬良的投效后。張遼稍作準備,第二天一大早便帶著張新和二十名親衛出城,渡過漢水。越過樊城,向新野而去。

張遼此行的目的便是新野鄧芝,這位史書上從劉備入蜀后才嶄露頭角的荊州人士。

那芝是漢光武帝劉秀重振漢室的“云臺二十八將”之首的高密侯鄧禹之后,也是南陽鄧家的族人。與早已經投效曹操的那腸算是同族,但兩人之間根本就似乎不認識。若非張遼知道他們二人皆以那禹后人自居,也不敢就此認定他們的同族關系,畢竟襄陽城中還有一個南陽鄧家的家主。雖然鄧家因為種種原因,家勢已經敗落,不過兩百年來的底蘊還在,即便是影響力不如側家、蔡家、龐家等荊州大族,不過天下已南陽鄧家子弟自居,以鄧禹后人相稱的鄧姓之人不知凡幾,這也算是鄧家影響力的一種表現。

張遼趕到新野后便尋人打聽鄧芝的消息,然而新野之前的戰亂使得人口流失嚴重,雖然文聘在大戰之前便將新野百姓全部趕出城去,曹操在攻克新野之后又命留守部將以各種優惠政策收攏新野百姓回鄉。但是,新野百業調零,城內城外一片冷清的景象卻不是短期內可以扭轉

而鄧家也因為當家家主躲避戰亂而遷到了襄陽,鄧芝這個本就不算家主嫡系子弟的鄧家人自然也就蹤影全無。

張遼卻不會就此罷休。他很清楚,士人要想出人頭地。出仕做官是不可避免的。而鄧芝也是士人,他絕對不會希望自己一生籍籍無名,否則史書上也不會出現鄧芝的名字。既然如此,即便是鄧芝早已離開新野而投奔益州,以如今天下的局勢,只要不是那種頭腦發熱的士人,或者對曹操深惡痛絕的士人,其他人是不會在失去希望之前放棄在曹操這邊的努力的。

有了這樣的判斷,張遼自然認為那芝絕對就在新野一帶。之所以不認為猜芝會在襄陽,那實在是張遼在襄陽見到的南陽鄧家的家主給張遼的印象實在太差,而他的嫡系子弟中也沒有出色的人才,卻還偏偏很有些自以為是。這樣的家主嫡系,又怎么可能容得下那芝這樣的人才在一旁呢?

張遼的努力沒有白費,他在動用了新野縣長手下的吏之后,終于打聽到了鄧芝的下落。原來邸芝不再新野城中,而是在新野城東南面的一個村子中居住。據這個知曉情況的吏說,這個村子的大部分人都姓鄧,并稱呼自己是鄧元侯(鄧禹值號)之后。

張遼聞言倒是一樂。不過世人多有攀龍附鳳之舉,南陽鄧姓自然是要以鄧禹為尊。尤其是新野又是鄧禹的家鄉,鄧家的發源地,那姓之人聚集,以鄧禹之后自居也是在不算是離譜之事。何況那家并非那禹一人,當年追隨劉秀的不但有鄧禹,還有鄧禹的親弟弟明親侯那寬。鄧禹留下十三個兒子。兩百年了,后人也不知道撲騰出多少,一個村子以鄧禹之后自居實在不算大事。此事就連鄧家當家家主都不介意,張遼自然也不會多管閑事。

不過張遼也很是慶幸。從這小吏的話語中張遼得知那芝是從益州返回的,也就是說在這之前。鄧芝是身處益州。這或許就是歷史上鄧芝直到劉備入蜀后方才漸漸顯現出來的緣故。但是此時張遼卻不管那么多,無論鄧芝是因為什么而回到新野,張遼絕對不會讓那芝這樣的人才再次流落民間。

“走!此次搖煩勞你給本將軍帶路,否則本將軍哪里能認得那芝?”張遼對著這個吏倒也是一臉的微笑。

張遼此行走亮明了身份的,這個小吏和他的上司新野長能為張遼這樣的統兵大將效力,心中自然是千肯萬肯,若非張遼嚴令,那新野長說不得也要親自陪同張遼前往尋人。

“將軍,那個村子便是邸家村,將軍所尋的邸芝鄧伯苗自益州返回后便住在此地。”

張遼順著那小吏指的方向看去,一個規模并不算大的村子便在他的眼前。這個小村落中房屋不足百間,其人口也不會太多。如今已是臨近中午,張遼甚至看不到村子中有太多的人煙。

或許是看到了張遼臉上的異樣表情,那小吏對張遼說道:“將軍,此地距離新野不過三里,晝相大軍南下時,這里也是戰場。村中百姓至今尚未全部回來,村中人口如今也就是乃人而已。其中還多為行動不便,無法離開太遠而躲避戰禍的老人和孩子。那鄧芝并非村中人氏,而是因為路過此地見到村中老弱婦孺生活之艱難而主動留下照顧。因為那芝此舉,上官(新聳長)還特意調撥了一些糧食,讓這些百姓能夠渡

這個小吏的話雖然不多,但實實在在的讓張遼領會到了戰亂時百姓生活的艱難。同時他也對鄧芝能夠放下士人的架子,主動照顧行動不便的百姓而感到欣慰。雖然鄧芝做的應該只是管理村中瑣碎雜事,調度村中的糧食用度和準備來年的耕作,可是這種行為已經達到了儒家道德對士人要求的頂點。而且這種舉動也讓鄧芝提前對管理工作有了一個熟悉的過程。難怪史上品評那芝是:堅貞簡亮。臨官忘家。又有:性格正直、簡單,不懂掩飾情緒。故而無士人與其結交。為官數十載,賞罰明斷。體恤士卒。衣食皆由俸祿資取,不治私財,妻子常有饑寒度日之時。去世后家中亦無徐財。

而張遼也對鄧芝更加的期待,這樣一個清廉自守的人在自己的麾下,倒是可以將財物管理交給此人。最起碼張遼最擔心的監守自盜卻是可以避免了。

說話間。張遼一行人已經縱馬走到了村口。看著并不寬大的道路,張遼率先下馬,將坐騎交給幾名親衛看守,自己帶著張新和十余名親衛在那領路的小吏的引導下走進村子。

“伯苗先生!伯苗先生!有貴客找你!”那小吏進了村子之后便放聲大叫。

其實張遼等人接近村子時便毛經有村民出來打探,只不過他們一看見二十余匹雄壯的戰馬便縮了回去。

而就在那小吏的喊聲剛剛落下后,張遼便看見一名身穿一襲陳舊深衣的文士在幾名村民的簇擁下向他們這里走來。

那吏見狀急忙上前攔住他們,并在那文士耳邊說了幾句話。只見那文士面色一變,疑惑的看著張遼一行。

張遼此時已經斷定,那文士必是那芝。只不過邸芝的樣子確實有些落魄,無論是衣冠還是腳上的木屐都顯得顏色暗淡,腰間的佩劍也是毫無裝飾,除了那清雅的風度和明亮的雙眼還能顯出鄧芝的士人本色之外,但看服飾根本就是一個落魄子弟。

“伯苗先生!遼欲請伯苗先生屈就猛的將軍府行軍主薄一職,不知伯苗意下如何?”

張遼如今是越來越喜歡直來直去的說話了,尤其是對這些尚未入仕的士人,特別是那些在史書上留下大名,最好是被陳壽親筆作傳的名人,張遼這樣直截了當的說話時頗有些欺負人的快感。

和丐良一樣,鄧芝同樣被張遼的直來直去嚇了一跳。尤其是他從那小吏口中得知說話之人竟然是承相曹操麾下的心腹愛將張遼時,那芝除了驚訝之外。也不免心中有些欣喜和忐忑。

欣喜的是張遼點名要找他,又開口說要他擔任行軍主薄,這使得看清了天下大勢而從益州返回家鄉的鄧芝感到自己的辛苦沒有白費。只要借此機會便能夠順利步入仕途,以實現自己治國平天下的理想。

忐忑的則是張遼能夠主動找到自己并委以重任,很明顯是對自己的能力有所了解。那芝一來擔心自己是否能夠達到張遼的要求,二來也擔心自己的益州之行走否會成為一個麻煩。

“將軍美意鄧芝深感肺腑,就是,就是

那芝正在想著如何回答張遼時,卻聽見張遼笑道:“伯苗莫不是擔心自己不能勝任?”

“確有此意”。雖然張遼此言并不完全是鄧芝所想,但鄧芝卻也免了繼續組織言辭的麻煩,長舒一口氣后回答道。

“伯苗能夠不畏道路艱苦,毅然往返益州、荊州之間,足見伯苗心智過人。要知道,能看清天下大勢者不少,可是能不畏道路難行而斷然離開險的者卻并不多。人總喜歡習慣了的生活,卻不愿輕易改變,所以遼更看重伯苗的眼光和性情。不過是區區一個行軍主薄,以伯苗之才,又怎會不能勝任呢?”

張遼自那小吏出得知那芝侍從益州返回的。心中就更加希望鄧芝的加入。而且張遼給鄧芝準備的是行軍主薄,這說明張遼是不會帶著原本兩名主薄楊修和蔣干出征的。而鄧芝能夠在看到了曹操的強勢,明白益州將來也絕非避難之所后主動回鄉,正如張遼所言。這份眼光和堅韌的性情確實是張遼所需要的。

“鄧先生

見到張遼這群外來的貴人們似乎要帶走他們的恩人那芝,村民們不禁有些鼓噪起來。

張新等人見狀,為了以防萬一,紛紛手按刀柄。圍在了張遼的自邊。

“諸位鄉親莫要慌張!”那芝見此立玄開口喊道:“此乃曹承相麾平猛的將軍張遼張文遠將軍,并非欺辱百姓的豪門惡人!”

此時張遼便見到了鄧芝在此地的威望,一句話還沒說完,村民們便安靜了下來。

“諸位!在下便是張遼。此次前來便是想請伯苗先生出山,并無他意,還請諸位莫要擔心。”張遼說完便笑意盈盈的看著邸芝。

那芝看著張遼,深吸一口氣,上前兩步。向張遼拱手一揖道:“邸芝多謝將軍厚愛!愿為將軍效勞。”()

為了方便訪問,請牢記Hao123.hao123.se,請上wap.hao123.se,您的支持是我們最大的動力!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