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在西漢的悠閑生活小說>在西漢的悠閑生活最新章節列表 >在西漢的悠閑生活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在西漢的悠閑生活-第二十五節 組織安排
更新時間:2011-07-16  作者: 要離刺荊軻   本書關鍵詞: 歷史 | 秦漢三國 | 要離刺荊軻 | 在西漢的悠閑生活 
正文如下:
張恒從空間中拿出兩條沾滿了蠶卵的絲帛,找到趙柔娘,讓她去把這兩條的絲帛放到蠶室中去,專門開出一個地方飼養。

趙柔娘雖然不知道小叔叔是從哪里找來的蠶卵,但卻也沒多問,反正小叔叔不會做壞事就是了。

意識中的空間的地方,終究是有限的,不可能全部拿來養蠶,只能少少的喂養一些在里面。

再者就是,張恒想看一看,在空間中繁育的物種,到了外面,是不是就真的優于其它同類。

到了黃昏的時候,張家就熱鬧了起來,聽到了官府要來幫忙鑿井的消息,村里面的村民們都來了,就連村里的里正也親自提著禮物帶著他的兩個兒子上門了。

大家都知道,張家要崛起了,以后再也不能拿往常的眼光看待了。

“這張二郎是我看著長大的,我早就知道,他一定能夠出人頭地……你想啊,河間的小毛公,那可是天子都非常尊崇的大家呀,等閑的人能入得了小毛公的法眼?”村民在張恒家的院子里三五個一群七嘴八舌的議論開來了。

“那是當然!”一個人接口道:“不過,也是虧得這二郎碰上了一個賢惠的好嫂嫂,要是換了旁的人,夫君一死,那還不立馬帶著嫁妝家產改嫁?!”

“現在張夫人可算是苦盡甘來了,聽說了嗎?這張二郎的名聲現在可是大的連我那在右扶風的表親都聽說了,往后這張二郎舉孝廉做茂才,那還不是手到擒來的事情?”又一個道:“往后啊,這張夫人可是要享福啦,沒看見嗎?連縣里的縣尉,縣令,現在都要給張二郎老大的面子,要不像這樣的好事情,怎么輪得到咱們?”

在書房中聽著這些人的話,張恒笑了。

這個世界總是這么現實,這還沒有一個月呢,嫂嫂在他們口中就從不詳變成賢惠。不過農村就是這樣永遠不缺少長舌婦,很多人甚至不知道自己一時嘴快給別人帶來的傷害有多么巨大。

看看時間差不多了,張恒走出書房。

看到張恒的身影,外面一下子就安靜了下來,眾人靜靜的看著張恒,就連本村的里正也用著一種仰視的眼光看待張恒。

這就是名聲的力量,現在張恒的名聲在整個三輔都相當響亮,當在外的名聲反饋到這個不過三四十戶的小村子中,造成的結果就是,現在張恒幾乎可以在這個小村中說一不二了。

“諸位……”張恒朝眾人揖首道:“今天請諸位父老鄉親來到寒舍,主要是跟大家商議一下,這明日官府就要來幫咱們鑿井,架桔槔了。咱們三輔人家,向來豪爽,這次可不能讓北軍的人說咱們的閑話,所以晚輩斗膽擬了一個招待,犒勞和慰問來幫忙的北軍將士及縣衙官員的方案,大家伙看看,若是成咱們就按這個方案來辦!”

張恒雖然是用著商量的語氣跟眾人說話,可是他可沒有真的要跟人商量的意思,也沒這個必要,全村上下,能夠識字的人估計就他跟正在努力學習千字文的趙柔娘了。

“張二郎,你說怎么辦就怎么辦吧!”人群中一個人立刻叫道:“二郎是有大學問的人,擬出來的辦法定然差不了,還商量什么啊?”

張恒投桃報李,對第一個站出來支持,力挺他的人報以微笑。

卻發現那人正是本村的里正張大牛。其實,張恒出生的這個小村子中,九成以上的人家都是張姓,甚至在百余年前,不少人還有著同一個祖先,所以,在這些人里有不少人甚至是張恒的族叔族伯。

于是張恒家所在的這個村子也被人習慣性的稱為‘張家里’,在這個時代,假如不是很重要的戰略要點或者經濟中樞,很少會有人給小山村取名,大家都是按照習慣來稱呼一個村子為‘XX集’或者‘XX里’

里正張大牛,在族譜上算是張恒的一個本家伯父了。

雖然說要追溯血緣的話,可能還要追溯到秦楚莊王的時代……那時候張家的先祖還窩在蜀郡的山村里……

張大牛雖然沒有讀過書也不識字,但是長期把持著張家里的里正位置,所以他這個人極為精明,見風轉舵使的非常熟練。

他倒是想得仔細。

這張二郎注定是要飛出張家里這個小山村的,淺水養不了大魚嘛。

既然如此,這張二郎在張家集的時候,何不什么事情都依著他來,以圖將來回報呢?

眾人見了里正都帶頭叫好,自然也沒有任何異議,紛紛叫好道:“對極,二郎說該怎么辦,咱們就怎么辦!”

“好!”張恒拱拱手道:“承蒙諸位父老長輩看重,晚輩就斗膽了!”

“四哥,七叔,十一叔!”張恒看向幾個身材高大的大漢,道:“你們三位是我們村子里最熟悉地形地貌的老莊稼手了,明日就麻煩你們幫著給北軍將士指點什么地方最好鑿井,什么地方最容易架設桔槔!”

“諾!”三人轟然答應。

“剩下的男丁,就麻煩大牛伯父統帥,明天一早就準備好扁擔、水桶、斧頭,隨時待命!”

“好!”張大牛喜滋滋的點點頭,這可是一個露臉的好機會!

“對了!”張恒看向村中的婦女:“各位嫂嫂嬸娘會唱歌跳舞的,舉一下手……”

刷的一下就舉起了十來條手臂,其中甚至還有幾個十四五歲云英未嫁的少女。

“好!”張恒在心中算了下,十幾人應該是夠了:“舉手的各位嫂嫂嬸娘細君,你們今天好好商量一下,看看什么東西你們最拿手,明日給北軍將士們好好表演一下!”

“嫂嫂,這事情就麻煩您去安排了!”此事張恒倒是不敢摻和了。再者說了,張恒也不懂這個時代的民俗音樂與歌舞,就是摻和進去也起不了什么作用。

“好的!”嫂嫂爽快的點點頭。

“余下的諸位嫂嫂與嬸娘,伯母,明日就麻煩你們來幫著煮綠豆湯,送濕毛巾給在田里勞累的諸位叔伯父老和北軍將士了!”張恒拱手道:“咱們張家里這次要讓這四里八鄉的人都瞧一瞧,咱們張家里每一個男丁都是好漢!”

眾人被張恒挑起了好勝心,紛紛道:“俺們張家里從來沒有孬種,個個都是一等一的好漢子,真丈夫!”

“二郎旦請放心,明日就看俺們的了!”

張恒又道:“明日雖說大家伙都是給自己干活,但是考慮到村中田地,晚輩家就占了一小半,所以晚輩也不敢讓諸位白忙,明日每一個幫了忙的鄉親,晚輩都給發一個五銖錢,干的最好的三個人,每人再補發十個五銖錢,這三人中若是有租種了晚輩家田地的,今年的租稅免半!”

張恒知道,要最大限度的調度起人們的積極性,必要的獎勵還是得有的。

而且,張恒給的獎勵并不多,合算起來也不過兩三百錢而已,完全在可以負擔的范圍。

而區區兩三百錢,就可以換來一個不錯的名聲,讓人記住在南陵有個張恒不僅僅會寫詩,重要的是還會做事情,這實在太劃算了!

張恒非常清楚,在任何時代,一個有組織籌劃能力的人,都是人才。

所謂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指的就是擁有組織調度籌劃能力的人。

“某家在村里也有十來頃地,二郎既然都這樣說了,某家在這里也說一句,二郎補多少,某家照例補多少!”里正張大牛立刻大聲說道。

他的聲音,隨機就被沸騰的村民的叫好聲所淹沒。

張恒看了張大牛一眼,心道:這家伙倒是機靈,懂得大蛇隨棍上。

看來這次的好處少不得也要分潤一點給他了。

不過沒關系,這種事情本來就是見者有份,而且這首倡,謀劃可都是張恒,分到張大牛頭上的不過是一個響應而已,算不得什么。

“父親,幾百錢啊,您就這么扔水里了?”回家的路上,張大牛的小兒子心疼的道:“一頭小牛犢也不過才兩三千錢啊!”

“糊涂!”張大牛給了自己兒子一個暴栗,打得他疼的叫出聲來,張大牛摸著自己滿臉的絡腮胡子教訓著自己的兒子道:“你也不看看,這張二郎是什么人?那可是一等一的精明人,這種人能干吃虧的事情?我告訴你小兔崽子,張二郎干什么事情,咱們跟著做就是,這好處肯定是少不得的,就算是吃點虧也無妨,現在跟張二郎處好關系,對咱們家來說比什么都重要!”

“吃貨!”張大牛看著自己的兩個兒子,不禁越看越生氣,隨后他想起了什么,高興的拉住長子的袖子問道:“你家小子今年快五歲了吧?”

“是的,父親大人,丑男今年六月就滿五歲了!”大兒子連忙答道,生怕回答慢了就要跟弟弟一樣挨揍。

“好!好!”張大牛高興的手舞足蹈:“趕明兒等丑男過了生辰,某便是砸鍋賣鐵,也要把丑男送去進學!”

“靠你們兩個兔崽子來光大我們家的門楣,那是靠不住了!”張大牛興奮的道:“只能靠丑男了,某現在算是想明白了,這人啊,一定要讀書,不讀書就一輩子都是個泥腿子!看看張二郎,念了幾年書,如今到了縣衙,縣尊、縣尉都要以禮相待,不敢得罪!”

想起自己的長孫,張大牛就仿佛一下子充滿了力量,就連精神也充沛了許多。

第一更送上,繼續求收藏推薦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