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一個人的抗日Ⅱ小說>一個人的抗日Ⅱ最新章節列表 >一個人的抗日Ⅱ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一個人的抗日Ⅱ-第三百零九章 南亞的復雜關系
更新時間:2012-06-23  作者: 樣樣稀松   本書關鍵詞: 軍事 | 抗戰烽火 | 樣樣稀松 | 一個人的抗日Ⅱ 
正文如下:
一個人的抗日ⅡVIP卷第三百零九章南亞的復雜關系

第三百零九章南亞的復雜關系

侵略者從來都有一個通病,那就是得手時洋洋得意,恃強凌弱;而一旦失敗,又會拼命抵賴,裝出一副受害者的樣子。(百度搜索更新最快最穩定,讀看看)

在發動戰爭時,印度人認為自己的實力遠超巴基斯坦,作出這樣的判斷是有依據的。首先,印度的飛機有七百多架,而巴基斯坦只有不到兩百架;其次,印軍的常規武器占有很大優勢,特別是坦克,在數量上和質量上都要勝過巴軍;另外,印軍的人數也要比巴軍充裕,動員能力也超過巴軍。

由這樣的理論推斷出戰爭的樂觀前景,似乎不無道理,但戰爭不是簡單的數字游戲。武器數量和質量都很重要,世界戰爭史上也不乏以弱勝強,以小擊大的戰例。再加上南洋聯邦的傾力助戰,低估了這個意外因素恐怕是印度人所犯的最大錯誤。

戰爭的主動權已經落入了巴基斯坦人手中,在兩個戰線上巴軍都取得了令人欣慰的進展,一路占領印度邊境重鎮哈姆卡蘭后,乘勢推進印度國境內六千米,共占領了約一千二百平方公里的印度國土;另一路在攻占克什米爾首府斯利那加后,繼續向南推進,奪占了克什米爾的大片土地,在克什米爾這個導致印巴長期敵對、積怨的地方,占據了優勢。

那么,克什米爾到底應該歸巴基斯坦,還是應該歸印度呢?這恐怕是個非常復雜的問題,考慮到歷史、宗教、人口等因素,印巴雙方都有合理的理由。

根據1947年6月公布的“蒙巴頓方案”,克什米爾土邦地區的歸屬應由當地的王公來決定,但是土邦必須考慮所在地區的地理因素。

而克什米爾的情況很特殊,它處于印度與巴基斯坦之間,“地理因素”的考慮在這里不起作用。而克什米爾的王公是印度教徒,但居民中將近80%卻是穆斯林。按照分治方案中多數決定原則,應該歸入巴基斯坦;但按照土邦的王公決定原則,顯然印度會被優先考慮。因此印巴分治時,克什米爾的歸屬問題未能得到解決。

在印巴分治之前,克什米爾的位置并不重要。但分治之后,卻顯現出了極為重要的戰略地位。

克什米爾深入中亞,與中國、蘇聯和阿富汗三國接壤,在巴方看來,由于本國缺乏戰略縱深,如果失去克什米爾,巴的側翼就會完全陷入印度的包圍之中,從而在與印度的抗衡中處于更為不利的態勢。

巴基斯坦總理阿里汗就曾說:“克什米爾就象是巴基斯坦頭上的一頂帽子。如果我們允許印度教徒取走我們頭上的這頂帽子,就會永遠受到印度的擺布。沒有克什米爾,巴基斯坦就不能保護自己不受一個可能來自印度的、肆無忌憚的政府的進攻。”

對印度而言,占據克什米爾則可以斷開巴基斯坦與外部大國的陸上聯系,這樣在未來與巴的沖突中,就可以將印度的國防前沿推至阿富汗一側,有利于在軍事上增強對巴的壓力。印度總理尼赫魯就曾說過:“沒有克什米爾,印度就不會在中亞的政治舞臺上占據一個重要的位置。”

克什米爾正是具有這種極為重要的戰略價值,使得印巴兩國都志在必得,任何一方都不肯作絲毫的讓步。

在經過了第一次印巴戰爭后,印度控制了克什米爾地區大約三分之二的土地與四分之三的人口。巴基斯坦控制了另外三分之一的土地與四分之一的人口。按照聯合國的決議,克什米爾的歸屬問題最終必須由公民投票來決定。但是,印度考慮到克什米爾穆斯林的數量優勢,明白如果公民投票,必敗無疑。所以,一直拒絕公投,而巴方則極力敦促執行聯合國決議,為此而不斷發生爭執,但雙方在是否舉行、如何舉行公民投票的問題上始終無法取得統一意見。

可以說,雙方在克什米爾的不斷爭執,涉及到了國家主權、民族尊嚴和民族感情,使之與國內黨派政治糾結在一起,成為極為敏感的國內政治問題,同時也成為印巴間難以解決的核心問題和動蕩之源。

巴基斯坦現在占據了戰場主動,未嘗不想一舉解決克什米爾問題,但事實上卻是困難重重。印度在失敗后正在進行全國動員,其資源和人口優勢仍在,并且積極尋求外來幫助。巴軍雖然看似氣勢如虹,但彈藥消耗、人員補充都已經接近極限,在面對有可能的持久戰局面時,也顯得顧慮重重,特別是國際社會的壓力,使他們不得不調整自己要達到的目的。

印巴戰爭自開始,便受到了國際社會的嚴重關注,九月二十三日,聯合國通過了停火協議。九月二十七日,美蘇兩大國幾乎同時發出呼吁,強烈敦促印巴兩國接受聯合國的停火協議,并向交戰兩國施加了強大的壓力。自然,作為巴方的強有力的支持者,美國自然也與南洋聯邦展開了外交蹉商,希望南洋聯邦能夠與美國協調一致,制止南亞的這場戰爭。

美蘇兩國同時出手干涉,而且立場一致,不能不說是冷戰時期的一件非常令人驚訝的事情。但從兩國的立場來看,卻又合情合理。

在南亞,美國政策的重心在于印度和巴基斯坦,他有兩個并行不悖的目標,一是要促成印巴和解,穩定南亞局勢,從而鞏固封鎖鏈條中的南亞這一環;二是盡可能使印度放棄中立,進入西方陣營。帶著這個構想介入南亞,與巴基斯坦的結盟,對印巴的大量援助,以及對印巴雙方費力不討好的調整,其目的都在于此。

但事實證明,美國的兩個目標一個也沒有達到。因為美國遠遠低估了印巴間深刻的敵對情緒,難以排解的仇怨使雙方不共戴天,任何于對方有舉動必定被視為對己方的威脅。國家利益才是第一位的,攜手對付所謂的威脅只能是美國的一廂情愿。而且在印巴兩國的印象中,美國兩頭討好的舉動越來越不受歡迎。

一九五四年,美巴結成軍事同盟后,尼赫魯便發表演說,強烈反對美對巴的軍事援助,認為這將把冷戰帶到印度自己的邊界,在演說中他公開指責美巴之間的軍事條約,“美巴之間的軍事條約改變了整個南亞的力量平衡,對印度的影響尤其重大。美國必須認識到:不管美國是否愿意,對巴的武裝很大程度上是用以對付印度,或可能用來對付印度的。”

同樣,在一九六二年中印戰爭期間,美國和英國向印度提供了價值六千多萬美元的軍事裝備,也令巴基斯坦極為憤慨。巴方認為西方與印度關系的強化已經危及巴的安全,因為在些之前巴方的外交目標一直是“企圖通過與西方國家的特殊關系來消除它與印度之間的力量失衡。

基于這種非彼即此的想法,美國對印巴兩國的外交政策往往被認為是偏袒,而遭到了冷遇和厭惡。使得美印巴三角關系也變得錯綜復雜,不斷變化。

事實上,美國對于印度人是討厭的,這種印象的形成有很長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二戰時期。當時美國既要支持印度為爭取獨立而進行的斗爭,又要避免過分激怒最密切的戰時同盟英國,從而影響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進程。這樣的結果便是印度人認為美國在對英國人施加壓力上不夠積極充分,從而對其感到既憤怒又失望。而美國人也對印度民族主義者不顧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大局,在戰爭關鍵時期對英國施加強大壓力而感到難以理解和失望。這種感覺并未隨著印度的獨立而消失,而是在此后的歲月里屢生齟齪。

印度獨立后奉行不結盟政策,雖然為本國帶來的巨大的好處,能從美國和蘇聯同時獲得大量的經濟援助。但美國卻對印度的這種外交政策越來越感到不滿,因為美國是希望印度在冷戰中站到自己這一邊,成為遏制中國和蘇聯的力量。

其次,印美關系還受到了美巴關系的制約。因為美國對巴基斯坦的軍事援助,改變了巴印力量的對比,使印度主導南亞的夢想一時難以實現。

而美巴關系也時冷時熱,令美國人頗感頭痛。與美結盟,是巴基斯坦為對付印度的威脅、維護自身安全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出于全球冷戰戰略的考慮,美國在拉攏印度未果后,才決定與巴結成軍事同盟,但由于擔心過度激怒印度,這些援助遠未能滿足巴方的要求,使巴方怨恨不已。

一九六二年的中印戰爭是南亞國際關系中一個影響深遠的事件,戰爭本身以及對戰爭的態度,造成了中印的徹底決裂,中蘇的進一步分裂,中巴的靠攏,美印的接近和美巴的疏離。

而這些,無疑給南洋聯邦的介入創造了機會,同時,也為美蘇共同干涉印巴戰爭埋下了伏筆。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

沒有找到此作者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