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妙手生春小說>妙手生春最新章節列表 >妙手生春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妙手生春-12.甘尋常
更新時間:2011-07-02  作者: 弈瀾   本書關鍵詞: 古代言情 | 弈瀾 | 妙手生春 
正文如下:
院子里這時刮來一陣陰慘慘的風,寒氣兒從袖口、領口滲得人渾身上下都發出寒意來,更兼著剛從火房里出來,這一冷一熱對比就更加明顯了。

那些個太平院里的黑衣人倒是半些兒感覺也沒有,領頭的那個上前一步說:“院里交待要關照姚姑娘,我們剛從外頭回來,姚姑娘是什么時候來的,最近可安好?”

她記得她是司珍坊里出來的,司珍坊不是歷來和太平院交惡嗎,怎么太平院里還交待要關照她。要是讓別的部門來關照,姚海棠肯定沒這么大反應,可是太平院……

“謝大人關照,一切安好,自從落腳在云涇河后,多承齊大公子照料,倒是順風順水地安頓下來了。”姚海棠雖然心里犯嘀咕,可禮儀規矩還是周到的。

那隊黑衣人一聽她這話琢磨了琢磨,看了眼廊柱后頭的齊二公子,最后說道:“姚姑娘,在下陳榮,以后若有什么不便之處到太平院找我就成。”

說話間那陳榮就招著人預備退了,至于那齊二公子,什么時候找麻煩不是找,犯不著在這時候。更何況消息一放出去,那齊慎也是個會做人做事的,自然會來把事兒擺平。

只是陳榮才退到門邊時,卻忽然瞥著了從后頭走出來的杜和,陳榮停了停只覺得這人的相貌雖然眼生,但那身形氣度舉止卻極其眼熟。末了,陳榮還是退開了,退到外邊兒去時對旁邊的人說了聲:“看見沒咱們上一位院長的氣度風采和剛才那人差不多,只是長得……嘖,再不能這么說了,我當年不就說了句院長生得漂亮,結果就被發配到這兒來了。”

“咱們那位院長真生得這么好?”有人不信了。

“廢話,要不然我能因為這話被發配到這兒來,現在也不能叫院長了得叫公子,嗯,我自個兒就得先改改這稱呼。記得當年京中不少好事的才女為公子寫詩,其中有一句這么寫的——見君只一面,自此不鉛華。這話的意思說的是,見了公子一面后,以后就再也不點胭脂水粉了,因為胭脂水粉滿臉往公子身邊一站,俗不可耐、穢不可言。”陳榮看來是很幽怨的,不過倒沒有別的情緒,比起京城的各種雜亂,云涇河未必不好。

與此同時杜和正站在院兒里發著愣,直到姚海棠問他:“杜和,你怎么了?”

“沒什么,剛才那人好像見過,看著有點兒眼熟。”杜和說完就把這事兒扔了,拉著姚海棠一塊兒去看他剛才制出來的印模子。

廊柱后面的齊恩看著這一幕,然后眨著眼兒說:“我現在明白大哥為什么要這么幫襯這倆了,這倆身份果然不一般,不錯不錯!”

看了字模子,姚海棠不得不夸杜和一句太能辦事兒了,她真沒有仔仔細細地跟杜和講完全,可杜和制出來的字模子比她想象的還要好:“這字模子弄出來了,《石頭記》呢?”

只見杜和沖她一笑說:“你的八仙甕做出來前,《石頭記》必使得城中紙貴。你只管做八仙甕,其他的我來辦。”

可是到目前為止她都沒見過杜版《石頭記》,因為杜和不給她看,一想也只好這樣兒了,這八仙甕還得一段兒時間呢,既然有倆兒,那就把倆全整好。一個鏨八仙過海,一個鏨八仙歸位,倆八仙甕里放的是各種形態的金陵十二釵,姚海棠能保證沒有一個是一模一樣兒的。

八仙甕從前到后耗費了約三個月,甕成時已經是盛夏時節了,這東西吧其實天熱了不好賣,就得等天冷兒才能顯出優勢來。等她從昏天黑地的八仙、十二釵里緩過勁兒來才發現一件事,云涇河里街頭巷尾都在談論《石頭記》,你要是不知道這個你都不好意思上街侃大山去。

《石頭記》分官話本和民話本,其實就是文言文和白話文的區別,一個字字句句都跟唐詩宋詞似的,一個則更通俗有趣一些。且不說官話本只說民話本,這書出來不足一個月,就滿城內外皆是寶釵、寶黛、釵黛之類的話題。

“杜和真是個人才,很有宣傳手段啊!”茶樓里有說書的,還有戲班子在排戲。整個一個滿城風雨話“石頭”,街頭巷尾言“紅樓”。

本來她不想這時候出手倆八仙甕,可杜和說:“趁熱打鐵,大甕上的八仙過海這段兒,我也夾在話本里給你提了,這時候出甕必然受矚目。”

“可是銅甕是用來煨湯的,大熱天的喝熱湯還不得滿頭滿臉的汗啊!”夏天賣扇冬天賣棉襖,姚海棠總覺得得合時節。

“既不能用火就用冰。”杜和說完忽然覺得這提議很熟悉,他也確實該覺得熟悉,京中夏日里宴客都會備上冰鎮湯品,也會備肉皮凍、涼皮、刺兒瓜一類的涼菜。

普通百姓家當然沒窖來存冰,這也就大戶人家有,當然在云涇河大一點的酒店客棧也有,只是多用來防暑降溫。

仔細琢磨一番這提議,姚海棠心說也行,這時候正是下各類水果的時候,東朝的水果非一般的多,去皮去籽兒拿冰糖燉化了然后扔甕里,甕中放上冰塊兒,因為銅甕較厚放在陰涼一些的地方,再在里邊圍一圈兒保溫層,估摸著能撐挺久。

“那行,我去試試。”冰鎮綠豆湯、蓮子湯、酸梅湯,加上各類水果糖水,姚海棠覺得自個兒掉口水了。下了廚房各燉了一大鍋,新灶就是好,沒煙還干凈。

在東朝,綠豆叫青皮豆,蓮子叫水香果,酸梅湯里的各種材料也是名字各有不同。

青豆和水香果要久煮,酸梅湯則是第一個做得的,撤火前灑了幾把干桂花進去,香氣兒和味道就一下子出來了,做酸梅湯這一類的消暑甜湯自然也是有竅門的。

“甜湯加鹽更甜,咸湯加糖更鮮,煮甜湯不要只加一種糖,黃糖、白糖、冰糖、紅糖都可以放一些,如果是清湯的甜糖就不用加紅糖了。”她這是在跟杜和說來著,因為杜和要寫食譜,她寫民話食譜成,官話食譜還是殺了她吧。

“這些甜湯除了消暑解乏之外,像綠豆湯還能排毒養顏,酸梅湯可以消脂解膩,怕胖的姑娘最適合喝了,只是不能放太甜了,再說水香果甜湯和胃安神,要是夜晚多夢不踏實,就可以用些水香果。”姚海棠說完才覺得,原來老祖宗安排好什么時候吃什么都是有原由的,食物除了飽腹外還用以養生!

這時杜和忽然問了一句:“要是不記得從前的事應該吃什么?”

望了杜和一眼,姚海棠迎著臉兒近前去說:“什么也不用吃,我以為你不困惑自己的身世,原來你還是在意的。要不我們找太平院的人問問,外邊不是都說太平院能耐嘛,說不定能幫你找著吶。”

“不好,太平院很復雜,你不了解它。不要僅僅憑著他們說要關照你,你就真把事兒托付給他們,到時候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杜和說完就把綠豆湯的鍋蓋擱起來一點,免得鍋里的沫子噴得到處都是,這也是姚海棠告訴他的。

和姚海棠在一塊兒,杜和有種感覺,那就是自己越來越世俗,越來越有煙火氣兒,越來越像一個人……一個普通人,有血有肉會餓會累,他感覺自己似乎從來沒有過這樣的體會。

而且姚海棠有趣的地方在于,她總是熱衷于在廚房里鼓搗吃的,每每做了什么她認為美味的、新鮮的,就非得把左鄰右舍都招來一塊兒嘗不可。這直接導致了最近他一出門,左鄰右舍毫無壓力地上前來問他:“杜公子,姚姑娘最近有沒有做啥新鮮的吃食?”

這對杜和來說是一段很美好的經歷,美好得讓他忍不住認真思索,難道從前從來沒這般美好過。

姚海棠愛笑,而且笑得很真,她高興的時候跟正午的陽光一樣,她就是不高興了轉個身也照樣陽光燦爛。這樣的姚海棠讓杜和覺得很新奇,不愛胭脂水粉,不愛金玉珍珠,也不愛綾羅綢緞,偏偏就愛鉆廚房里。

“海棠。”

“嗯,干什么?”姚海棠正在看水香果湯,聽得杜和叫她頭也不回地應了一聲這么問道。

“小心燙。”杜和說完這三個字,只覺得內心無比柔和,柔和得幾乎滿溢了出來。

這時姚海棠見酸梅湯涼了就扔了兩塊冰進去,然后跟杜和一人一小盞在那兒嘗味,安豐進來也要了一碗,三個人就毫無不妥地蹲在廚房外頭的廊上喝酸梅湯。

一個是光風霽月,一個是舒適愜意,另一個是牛飲完涮了完就走。杜和起身時看了這場面一眼,昏黃的陽光落在小院兒里,整個場景都顯得極其溫暖醉人。尤其是當姚海棠抬眼看著他暖融融地笑時,杜和覺得這一輩子就沒有這么寧靜安穩過。

這一刻他在想,或許忘記了從前的事,就這么在云涇河過一輩子也是好的。

只是人生多變,很多事不是預想了就能達成的……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