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抗戰虎賁小說>抗戰虎賁最新章節列表 >抗戰虎賁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抗戰虎賁-九一八事變究竟是誰的責任
更新時間:2014-02-13  作者: 秋風起葉落   本書關鍵詞: 軍事 | 抗戰烽火 | 抗戰虎賁 | 秋風起葉落 | 秋風起葉落 | 抗戰虎賁 
正文如下:
正文

正文

秋風起葉落x

近來許多人都對本書中所寫不抵抗命令是蔣委員長下的提出異議,但這個不抵抗命令并不是單純的指蔣委員長命令張漢卿不準抵抗這么簡單。

下面我給大家上段資料:

九一八事變發生的重要原因其實是東北軍入關后導致的東北的空虛,現在許多人都愛吧東北軍與日本關東軍相比較,得出30萬東北軍在1.8萬日軍(1個簡編師團和6個獨立守備隊及1個憲兵隊,考慮到鬼子在戰前已經秘密擴編,和武裝在鄉軍人估計實有1.8萬到2萬人)的威脅下一槍不放丟掉東北,進而將罪責全部加在張學良身上,進而否定張學良,給蔣介石洗清身子,以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但殊不知,在1.8萬關東軍身后站的是一個當時已經是現代化的日本國,而在張學良身后站的是一個陰險狡詐的拜兄和一群做夢都想把他消滅的軍閥,與鬼子在9.18以后二到三天就從朝鮮派兵一個旅團跨過鴨鸀江相比,整個1931年張學良沒有從中央到地方得到一點援助,甚至連一道抵抗的命令都沒有。東北淪喪誠然張學良有很大的責任,但作為中國統治者的蔣介石其實應負更大的責任,以下我們分析一下9.18時候的東北軍。

大家一談到9.18時候的東北軍都稱東北軍有30余萬,但正如任何集團一樣,該集團也分嫡系和雜牌,也有嚴重的派系斗爭,張學良并沒有全部掌握該集團的力量,當時東北軍分兩種編制:第一種是國防軍,共有個步兵旅26個(另一個衛隊統帶部),騎兵旅6個,炮兵旅3個,國防軍中也有兩種編制,其中14個步兵旅與陸軍獨立步兵第七旅編制相似,當然這些部隊的武器裝備和人員訓練與第七旅也有一定的差距,這14個旅基本上都是遼寧部隊,基本上都是張學良信得過的嫡系部隊,其他的國防旅編制與裝備就差了個檔次,這些部隊是張學良的親密的盟友如張作相、萬福麟、于學忠等指揮,是張學良的盟軍,幫助張學良鎮守廣大的東北。第二種是省防旅,省防旅共有13個(另有一個國民黨中央編制的師,約10000人),其中步兵旅7個,騎兵旅4個,這些部隊編制和裝備均很差,一般步兵旅在4000人以下,騎兵旅2000來人,而且這些部隊和張學良有的是面和心不合,有些干脆是張學良命令不動的雜牌軍,而這些部隊恰巧分布在廣大的東北四省。

在這些部隊中屬遼寧的國防旅有21個,其中步兵旅14個(包括于學忠1個未改編的師)

騎兵旅4個,炮兵旅3個和1個衛隊統帶部,共約16萬人,這是張學良的嫡系,另外,還有東邊道鎮守使于芷山指揮一個步兵旅,洮遼鎮守使張海鵬指揮的1個騎兵旅(4個團),等8000多省防軍,這兩支部隊是絕對的異己力量,尤其是張海鵬,其資格極老,因為參加張勛復辟才被張作霖舀下,對張學良根本不買賬。除此之外,遼寧還有一個由陸軍改編的屯墾部隊---興安屯墾軍(3個團),加上憲兵、工程兵、裝甲兵等,總計遼寧陸軍約18萬。吉林擁有國防軍4個旅,其中步兵旅3個,騎兵旅1個,炮兵團1個,輜重及工兵各1營,共約30000人,另外還擁有省防軍5個旅,約20000人。總計兵力在5萬人左右,這些部隊名義上歸張作相指揮,但由于9.18時候,張作相在錦州給老人辦喪事,部隊由其參謀長滿族人熙洽指揮,熙洽故意命令部隊撤退,使吉林市、長春市很快淪陷,并利用在軍隊中的關系(吉林軍隊中保皇色彩濃厚,其中27旅旅長吉興還是滿清皇族),使一半多軍隊叛變,使吉林很快局面不可收拾。黑龍江省擁有國防旅3個,其中步兵旅2個,騎兵旅1個炮兵團1個,工兵、輜重營各1個,衛隊團1個,約25000人,省防軍有步兵旅3個,騎兵旅1個,約14000人,另外,還有由軍隊改編的山林隊(武裝警察)7個大隊,約5000人,總計約40000人。在熱河省還有湯玉麟部一個步兵師,1個步兵旅(國防旅),2個省防騎兵旅,1個騎兵團,1個炮兵團,還有工兵、輜重各一個營,共約30000人,這些部隊更是既不能命,又不能令,張學良根本舀他們毫無辦法。另外,還有人把劉桂堂的新編第六旅和張誠德的暫編騎兵第一師和收編石友三殘部沈克的新編獨立第一師算在東北軍里面,殊不知劉桂堂和張誠德基本是好亂成性的土匪,從來都是收編后馬上造反,而沈克在1931年8月才戰敗投降東北軍,他們在東北軍里面只能算負資產。

要說東北軍中張學良的嫡系部隊也很多,裝備也很精良,這十幾萬軍隊壓制不到兩萬的關東軍也應該不是問題,但事實是在9.18時候東北軍卻在老窩沈陽兵力空虛,其原因在于在1930年9月18日,張學良應蔣介石邀請,在中原大戰中出兵支持蔣介石,在馮玉祥和閻錫山背后捅了一刀,確立了蔣介石的全國統帥地位,而東北p

凍齙氖塹鞅個國防步兵旅,3個騎兵旅,2個炮兵團及附屬的工兵輜重及憲兵部隊約7萬人入關。入關后,東北軍名義上取得了華北5省2市的地盤(河北、山東、山西、察哈爾、綏遠、北平、天津),但事實上,山東盤踞著韓復榘、劉珍年七八萬軍隊,30年到31年還一度駐扎著孫連仲部4萬多人和馬鴻逵部1萬多人,東北軍只得到了青島一個海軍基地駐扎海軍艦隊。山西綏遠盤踞著10多萬晉綏軍還有西北軍宋哲元部2萬多人,龐炳勛部1萬多人,孫殿英部1萬多人以及原方振武的部下鮑剛和張人杰的數千軍隊,更令其不安的是就是河北南部還盤踞著石友三部6萬大軍,而這些軍隊的復員和善后工作,蔣委員長全權交給張學良,人家不管了,這幾十萬軍隊的衣食住行忙得張學良頭昏眼花,財政上根本負擔不起,而在這時,石友三在各方的鼓勵下,起兵反叛了。

石友三是原來馮玉祥的部下,是西北軍少有的東北籍貫的將領,長于練兵,軍隊戰斗力極強,并對東北軍戰斗力極其看不起。他占據冀南接受汪精衛的任命,和粵系軍閥、桂系軍閥遙相勾結,并與韓復榘、孫殿英結成三角聯盟,另外還和劉桂堂達成一致,準備共同反奉,據說還得到日本人的默許,其目標是在河北打敗奉軍,并順勢攻進東北,自己做東北王,這可是搗毀家屋的事情,東北軍不敢怠慢,只能將能調出的部隊盡量調出,不但將遼寧的14個國防步兵旅調入關11個,4個騎兵旅調進3個,還把3個炮兵旅全部調進關內,200多架飛機也加入戰團,吉林有日本駐軍,沒敢動,就把黑龍江的兩個國防步兵旅也調入關內。雖然在31年7月到8月的奉石戰爭中石友三由于韓復榘和孫殿英的出賣,孤軍深入被東北軍擊敗,6萬軍隊,除沈克萬余部被東北軍收編,唐安植部數千退到山東被韓復榘收編外,全軍繳械。但東北軍調入關內的部隊,由于日本人的阻撓已經很難再回到關外了。

9.18以前,東北已經勢若累卵,整個遼寧只駐扎5個國防步兵旅(其中2個在山海關和錦州,不在遼寧腹地,為蘀東北軍把守回家的路),其余3個旅,第七旅在沈陽,第19旅在興城,第20旅在洮南,1個騎兵第3旅在通遼,調出關的部隊能回到遼寧的只有炮八旅(重炮兵,裝備150毫米榴彈炮)回到彰武、阜新一帶,還有東北軍的基本全體空軍回到了沈陽,這些部隊能順利回到遼寧,應該是鬼子認為其是特種部隊,沒有步兵掩護只能乖乖被鬼子繳械。可以說當時遼寧的部隊只剩下4.5萬左右,其中還有8000多異己力量和4000左右不能打遭遇戰的炮兵,而與之對峙的是1.5萬裝備精良,準備充分的關東軍及守備隊(包括已經動員起來的在鄉軍人)。而真正的對峙第一線沈陽,只有獨立第七旅的8000士兵,對抗的是鬼子一個聯隊及1個守備隊還有千余早已動員起來的在鄉軍人,總數約6000人。如果再考慮到中國當局(包括張學良的東北當局和蔣介石為首的國民政府)都力求避免與日軍決裂,以為像濟南事變那樣忍耐一下,不讓鬼子找到借口,就算鬼子動手最多將沈陽像濟南一樣,暫時讓鬼子占領,以后也可以通過國際力量和平收回。這樣,獨立第七旅就成為一顆棄子被孤零零放在沈陽等待著鬼子的進攻,而他的手腳還被死死束縛。

那在9.18以前,東北軍為什么不回援呢?非不為也是不能也,大家知道,當時東北鐵路大部分被鬼子控制,而1931年夏天以來,東北局勢非常緊張,關東軍不斷挑事,東北軍出關容易,回去就會馬上引起戰火,這是東北軍和國民政府都不愿意看到。而且在張學良總部所在地的北平和天津甚至山海關都有日軍駐扎,雖然只有幾千人,但他們是按照辛丑條約駐扎在那里的,如果不是政府一心決裂,雙方正式開戰,東北軍是無法清除這些跗骨之蛆的。而在這前后,天津日軍還收買漢奸組織便衣隊以日租界為據點,頻頻進攻天津市政府,華北局勢十分動蕩。更值得憂慮的是,在奉石戰爭正在進行時候,逃到大連日租界已經1年的閻錫山悄然回晉,重掌大權,這十萬晉軍可以隨時沖出山西,將以一字長蛇陣從河南濮陽到山海關的東北軍一分為二。那些剛剛叛賣石友三的韓復榘、孫殿英之流還是蠢蠢欲動,所有的形勢對東北軍都很不利。當然,這時候如果中央對其全力支持,明確派兵幫助,并不惜決裂,也要讓東北軍回家,那鬼子應該不會敢發動9.18事變,但是,當時國民政府執行的是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他要求東北軍全力避讓,力求不發生沖突,發生沖突也要避讓,這就使東北軍無力改變勢態,只能坐等鬼子打上門來,還得賠笑臉。這樣的情形在9.18以后還是如此,在沒有國民政府的明確命令和支援下,關內的東北軍只能坐看關外東北軍被消滅,被分化瓦解,而毫無辦法,因為他如果回師東北,中央是不會幫助一點的,地方軍閥還可能背后捅他一刀,最主要的是他將在沒有基地的情況下以十幾萬軍隊和一個強大的國家單獨作戰(至少他短期內面對的是已經擴編的2萬多關東軍、2萬多朝鮮軍,幾千中國駐屯軍和幾萬偽軍,而如果敵人國內派兵的話,甚至比他的部隊出關的速度快),這是毫無勝算的。

那東北軍可不可以減少損失,如將空軍調回關內呢?這很難,當時的空軍與現在的空軍不一樣,當時的空軍很幼稚,雖然東北軍的近300架飛機是當時中國最強大的空中武力,但他并沒有能力空中長途轉場,當時的空軍長途運輸,都是將翅膀摘掉,用火車運輸。東北軍空軍回防就是這樣運的,到鬼子嘴里的肥肉,鬼子已經不可能讓他跑掉的了。不過,留在沈陽的衛隊統帶部的一個步兵總隊(約1個團)在9.18前幾天,在東北軍高層的命令下,以長途拉練的名義,徒步秘密帶上眷屬,離開了沈陽,開赴關內,因而在事變中減少了損失。

9.18的夜晚是凄冷的夜晚,當時駐守在北大營的獨立第7旅有7000人左右(620團1個營駐守皇姑屯,621團的3個連駐守東大營),雖然在事變前,第7旅做了一定的準備如:秘密修了一些掩體,給刺刀開刃,并將武器和彈藥都檢查好,各級軍官回家住宿由每周三次改為1次等。但都由于太平時間太長,都沒有真正落到實處,1931年9月18日晚10時,日軍炸毀南滿鐵路一段,污稱中隊破壞,并開始向北大營開槍挑釁,當時王以哲旅長不在北大營,各團、營長也有很多不在崗位,士兵們馬上集結,可能是鬼子剛開始只是打空包彈挑釁(練習彈,不能傷人),目的是引中隊開槍,他們好名正言順進攻,引起了東北軍高級將領的誤判,王以哲從家里打來的電話:“隊伍不要動,槍交回倉庫,士兵回去睡覺,日本人如果進來有官長出面交涉,日本人要什么給什么,不要打。”因此,部隊只好解散回去睡覺。鬼子等了一會兒,不見回擊,再也按耐不住就炸毀北大營西墻,沖進了621團駐地,可憐621團士兵在睡夢中驚醒,有的連衣服都沒穿就被鬼子用機槍打死,用刺刀捅死,活著的士兵紛紛向東跑,跑到620團駐地,620團團長王鐵漢在晚上聽到槍炮聲,馬上從家里騎馬跑到軍營,馬上將情況通報旅長,王以哲與北平聯系,但總部秉承國民政府意見,決定不抵抗,命令第七旅不準抵抗,必要時可以退出北大營,由政府與日本交涉,還說如果抵抗,鬼子會顛倒黑白,政府將很難交涉。接到通知時,621團由于損失很大,早已向東潰逃,619團和旅部直屬的一些部隊由于駐扎在東面,沒和敵人正面接觸,就馬上整隊撤走。620團2.3營和團屬部隊只好開槍突圍,經過短時間激戰也沖出了北大營。這一仗,第七旅因為受不抵抗命令的束縛,損失很大,傷亡士兵1000余人,621團武器基本丟失,620團只帶出了必要的輕武器,619團和師直部隊損失較小,帶走了大多數武器,但重迫擊炮等重武器還是丟棄了。以后部隊在轉移過程中由于缺吃少穿,部隊逃亡很多,在歷盡艱難退到山城鎮的時候,竟又遭到東邊道鎮守使于芷山的趁火打劫,被收繳了大部分武器(于芷山于10月公開投敵)。到退到錦州的時候獨立第七旅這支東北軍的樣板部隊已經成為一支衣不遮體的“叫花軍”了。

本文索引:

正文

作者秋風起葉落x個人行為,與云霄閣書庫無關!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

秋風起葉落其他作品<<超級中華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