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重生抗戰之軍工強國小說>重生抗戰之軍工強國最新章節列表 >重生抗戰之軍工強國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重生抗戰之軍工強國-第四百四十一章 一夜長談(上)
更新時間:2013-09-03  作者: 那年那兔   本書關鍵詞: 軍事 | 抗戰烽火 | 那年那兔 | 重生抗戰之軍工強國 
正文如下:
書名:

而在這個時空,因為胡衛東建立了相對完善的后勤系統,軍需物資全都由體制內的國有企業負責生產,這類事情自然不會重演了。同時,更加嚴格的產品抽檢制度和更加嚴厲的懲罰措施,對那些黑心的奸商也是很大的威懾,因此即使是民品市場,也沒有出現歷史上建國初期的亂相,這多少改變了一點太祖對于資本家的看法。但真正徹底改變中國民營資本命運的,還是后來胡衛東與太祖進行的一番長談

“先,只要保證公有制經濟、尤其是全民所有制經濟在國民經濟當中的主體地位,私人資本的存在根本無關大局。而且就眼下來說,我們中國還很貧窮落后,需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全面推進工業化;而即使考慮得更加長遠一點,民族資本也有繼續存在的價值”,胡衛東毫不畏懼地迎向偉人那似乎洞徹一切的目光,認真地闡述著自己的看法,“作為一種全新的社會制度,社會主義道路不像資本主義那樣有著幾百年的經驗積累,而即使是蘇聯的經驗,也由于國情的巨大差異,而不能簡單照搬到中國來。先,蘇聯雖然在短短二十多年內就由一個農業國展成了一個強大的工業國,但必須看到早在十月革命之前他們就已經是世界前六的工業強國,有著為數眾多的識字人口和頗具實力的科技力量,因此工業化的基礎要比我們好得多;其次蘇聯地廣人稀、資源極其豐富,他們只需要出口資源就能夠獲得工業化必需的資金,工農業剪刀差的作用只是稍稍加這一進程罷了(注1)。”

“而我們中國基礎要薄弱得多。正常情況下光是達到蘇聯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前的工業底子,恐怕都得花上兩代人的時間,即使現在靠著毛澤民等同志的努力為我們從海外搞來了一大筆資金。也至少需要一代人的時間,因為工業化并不僅僅需要有機器設備和技術資料,更需要有足夠數量的產業工人和科技與現代管理人員,三者都對國民文化素質有著不低的要求。而即使是文化程度要求相對較低的產業工人,也至少得是初中畢業才比較容易培訓,那就需要八年(五年制小學)時間。而高級技工、科技人員和有著先進理念的管理人員就更不用說了。自學是個好辦法,但是自學能力很強的畢竟只是少數,而且對同一個人來說,自學度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比學校里更快,只是能夠節省一些師資力量罷了;我們現在開始引進的外國工人可以完成很多目前中國工人很難完成的工作,但他們終究是外國人,而且因為翻譯嚴重不足。目前我們基本只能將他們組成一個個企業單位,通過給他們下達生產任務來獲得他們的幫助,卻不能指望他們幫我們培訓多少技工”,胡衛東講到這里,眉頭緊鎖的太祖忍不住點上煙狠狠抽了一口

而這時胡衛東卻說出了這一夜長談中最有分量的一段話。“中外國情迥異,我們即使展勝過了國外,也不能說就做對了,因為有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在,誰知道我們就不能做得更好呢?展不如國外,也不能說就一定做錯了,因為先天條件不同。就拿澳大利亞來說,那么大的國土、那么多的資源,卻只有幾百萬人口,隨便賣點資源就可以讓國民全都過上富足的生活,這是我們無論如何努力都比不了的。因此外國的情況并不能作為準確的參照物,而如果國內保留一部分私有制經濟,讓它們在同等條件下與公有制經濟展開競爭,那就可以更加客觀地反映問題。如果我們的公有制企業還不如私有制企業搞得好,就說明我們在管理或者其他方面存在不足,需要作出改進,必要的時候我們的國企與集體企業甚至要向那些搞得很好的私有制企業學習。”

太祖微微點了點頭,但還是強調說,“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這是自然,事實上私企兩極分化嚴重,從整體上看,無論在什么情況下,不景氣的私企都會占到很大一部分,我們就算要學,也只會去學那些最好的。”,胡衛東笑了笑繼續說道,“而如果我們的公有制企業搞得比私企好,則可以說明社會主義的優越性,事實上這種可能性無疑是更大的,有了國內的私企作為反面的對比,廣大干部群眾就會理所當然地一直相信我們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否則在內外敵人的惡意引導下,他們就很可能會拿中國的生活水平和西方列強相比,可中國畢竟基礎薄弱,而且人均資源嚴重不足、外部環境又十分惡劣,就算社會主義制度再怎么優越,短時間內也根本不可能追得上已經展了幾百年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而敵人就有了理由來質疑我們所選道路的正確性,即便這根本就是詭辯,但大部分老百姓卻都只能看到眼前,一不小心就會被蠱惑的”

“你這娃娃什么都好,就是精英意識強了點,群眾并不像你以為的那樣短視和愚蠢,他們的眼光是雪亮的!要相信群眾!”,太祖聽到這里怫然不悅,但他心底里其實也知道,至少目前、大多數國內群眾確實還存在著胡衛東所說的種種毛病,因此很快就放緩了語氣,對胡衛東笑道,“言者無罪,你接著說。”

注1:在二戰之前蘇聯的出口商品一直都以礦產為主(戰后工業制成品的出口比例增加,而農產品反而開始大量進口。),工農業剪刀差的作用更主要體現在保證國內工業品的銷路和國內各階層的收入分配上,與出口創匯關系不大,這與中國的情況完全不同。可以這么說,蘇聯即使不利用工農業剪刀差,工業化也一樣可以完成(不考慮外部威脅的話),只不過度會慢不少,而歷史上的新中國如果不靠這個辦法,重工業根本就展不起來。(。)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

沒有找到此作者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