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三國小兵之霸途小說>三國小兵之霸途最新章節列表 >三國小兵之霸途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三國小兵之霸途-第三章 矯詔天下
更新時間:2014-06-01  作者: 一級煙槍王   本書關鍵詞: 歷史 | 秦漢三國 | 一級煙槍王 | 三國小兵之霸途 
正文如下:
第三章矯詔天下

曹操急急歸還鄉里,見到其父,便對曹嵩稟明自己的志向,也把自己的計劃一一告之。

而讓曹操感到郁悶的是,曹家雖有家財萬千,可是對于起兵討伐董卓大業來說,曹家之財也僅為杯水車薪。如今可不像是當初鎮壓黃巾軍的時候了,當初只要拉起義兵,朝廷或多或少都給予一定的軍糧,可以勉強也可養活得了軍隊,并且,那時候的義軍也不多。現在,一旦把軍隊拉了起來,那么從戰士的裝備兵器、軍糧軍餉等等,都要由首領承擔。

曹操計劃,自己在譙郡拉起一部份兵馬,再匯合曹仁、曹洪、樂進、李典等人的軍馬,估計不下三萬人,現在在他聲名大振的時候舉起義旗,來投他的軍士可能會更多,五萬人,是曹操最保守的估計。

要獨自養活五萬人可不容易啊!沒看劉易,花了三、四年的時候,才勉強可養活得了幾萬軍隊,要不是曹操一直在濟南經營,他的三萬直屬軍馬有固定的糧食供給源地,那曹操此時也不敢輕率的舉兵。

五萬人馬,一天便要消耗近五萬斤的糧食,而討伐董卓的事業,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有長期持久作戰的準備。所以,光是他曹家,哪怕是散盡了家財,也未必可以供養得了幾萬人的軍糧太長時間。另外,還有兵器等裝備,也要馬上打造出來的。

本來,曹操的元配夫人丁夫人,其丁家在譙郡是數一數二的名門世族,如有丁家的支持,曹操也不用太過擔憂這些問題。可是,丁夫人竟然失了蹤,被一個黑衣人擄走了,一直至今,都還沒有尋到丁夫人的消息。曹操從其父的口中得知此事。差點沒氣得吐血。

丁夫人失蹤的事,始終還是有消息泄露了出去,丁家的人也知道了。也就因為此事,丁家竟然拒絕攢助曹操起兵。并放話說,除非曹操可尋回其家的女兒,否則,丁家與曹家,并沒有半點關系。

丁家和曹家的聯姻,只是利益上的聯姻,丁夫人失了蹤。讓丁家覺得與曹家的關系不夠牢靠,憑什么要白白的捐獻出錢財來支助曹操起事?這事,是曹家理虧在前,曹操也沒話可說,好說歹說,才得到丁家的一點鐵綻的支持,用來打造兵器。這也是丁家看在不可與曹家反目成仇的份上,勉強拿出來的一點攢助了。

也還好。除了丁家之外,譙郡還有不少薄有資產的世族,其中也有不少世族與曹家的關系不錯的。曹嵩畢竟都在京為官多年。與一些名門世族的關系還是挺鐵的。其中,孝廉衛弘,家有巨富,為人也的確疏財仗義,在曹操父游說之下,他慷慨解囊,為曹操解決了軍糧的問題。

如此,曹操所策良久之計,才終可得以實現。

得到了衛弘的資助,曹操先發矯詔。派出快馬,通告天下各州郡。隨后便堅起一桿上書“忠義”的白旗,開始招集義兵。

曹操的討董檄文如下:“操等謹以大義布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滅國弒君;穢亂宮禁,殘害生靈;狼戾不仁,罪惡充積!今奉天密詔。大集義兵,誓欲掃清華夏,剿戮群兇。望興義師,共泄公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奉行!”

曹操的討董檄文一出,天下便應者云集。

他曹操本人,僅只是在譙郡便招募了足足兩萬多人馬。濟南兵馬,也由曹仁、曹兄、樂進、李典等幾人引了三萬軍馬前來。另外,再加上夏侯惇、夏侯淵兄弟,也召集他們的族人,亦得幾千兵馬,這樣一來,曹操的軍馬,竟然超過了六萬人。

曹操討董檄文上所說,奉天密詔,這個自然是假的,實際上,曹操在洛陽京城,根本就沒有可能有機會私下接觸到陳留王。對于這一點,天下群雄心里都明白。只不過,每一個人,他們都在等待著這一個時機,只有起兵,才可以真正有機會脫離朝廷名義上的統治。大家明說是討伐董卓,但實質上卻是向天下證明,他們,不再承認這個漢廷,從起兵之時開始,他們,便是一地之主。如今,有著曹操牽頭,他們還不急急應和?

早已經按耐不住的渤海太守袁紹,在接到曹操的討董檄文之時,馬上便聚麾下文武,引兵三萬,離渤海來與曹操會盟。不過,袁紹也并沒有盡起麾下之軍,留下大將張合領著大半軍馬在渤海坐鎮,畢竟,渤海才是袁紹的根本,他知道起兵之后,自己今后便是一方諸候,不管討董是否成功,渤海郡他都要牢牢的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除了袁紹,后將軍袁術,也第一時間率領本部兵馬前來與曹操會盟。袁術,他繼續袁紹離開洛陽之后,也離開了洛陽,只不過,歷史上,他本是南陽太守,嗯,也就是宛城太守,但是因為秦頡并沒有像史上那樣被殺,所以,袁術并沒有受封為南陽太守,而是直接到了揚州為太守。

揚州富饒,不遜于宛城,并且,南方素有天下糧倉之美名,袁術到了揚州,聽從主薄李豐、張勛等人的建議,結交地方豪族,集糧廣建糧倉,招兵買馬,發展得非常迅猛。時下,總兵力也達到五萬人,他亦領了三萬人馬,并攜帶著大量的軍糧前來。也就是說,在群雄當中,袁術得天獨厚,得占揚州,隱隱成為群雄當中,最富得流油的一個。

此外,冀州刺史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河內郡太守王匡、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喬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北海太守孔融、廣陵太守張超、徐州刺史陶謙、西涼太守馬騰、北平太守公孫瓚、上黨太守張楊、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等等,紛紛響應曹操檄文之詔,各自引兵前來。

這其中,兗州刺史劉岱,是漢室宗親,與曹操有過一點交情,他亦是一個心懷野心的人,是眾諸候中,不算隨公孫瓚前來的劉備。唯一的一個首先響應的漢室宗親。他自然也有他的打算,因為他是漢室宗親的關系,想著這個聯軍有他這個漢室宗親,到時候勢必會與他為首。若能控制得了聯軍,那么,他便有機會在擊敗董卓之后,成為最有可能掌管朝廷政權的人,更有甚者,如果董卓所扶持的陳留王也發生了一點什么意外的話,他也有可能登頂。嗯。他的會盟,有著一種投機的心態。

陳留太守張邈,他本來并無心附和曹操起兵,只是,曹操召集了譙郡義兵、濟南軍馬之后,勢力已經大到讓他心寒的地步,并且,曹操還率軍進入了陳留鏡內。把陳留作為與天下諸侯會盟的地點。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如果張邈還不乘機起兵響應,怕他便會被曹操一口吞了。他及時起兵響應。也可算為一方諸侯,不至于淪為曹操的部屬。

還有其中上黨太守張揚,他是在丁原死后,才有機會爬頭的,他在并州境內,地位不穩,也僅只能守著上黨一郡,他響應曹操的矯詔,也有一種打響自己名氣的想法。

至于西涼太守馬騰,他在董卓率軍到了洛陽之后。他在西涼便大權在握,成為繼董卓之后,在西涼最強勢及勢力最大的人。此刻董卓在洛陽,鞭長莫及,再要管不到他了,曹操起兵討伐董卓。亦正是他脫離董卓自立的大好時機。只不過,他討伐董卓倒也是真心的,因為董卓不死,若返回西涼的話,他馬騰的日也不好過。

北海太守孔融,他純粹是來湊熱鬧的,所率之軍并不多,也僅有一萬人馬。只是,相對于來說,他和除州太守陶謙、西涼太守馬騰等幾個,算是眾多諸侯當中,比較真心想討殺董卓的人。

反正,天下諸侯響應,紛紛起兵前來與曹操會盟,但是從一開始,就幾乎人人都有著不同的目的,心不齊。

另外,公孫瓚由于從幽州趕來太遠,所率之軍馬也不多,僅率了一萬五千精兵前來。他自然不會漏了他的最大助力劉備、關羽、張飛,在經過平原之事,他還特意去把劉備三兄弟都一起請來了。

曹操討董檄文一出,真的惹得天下英雄紛紛揭竿而起,從此,天下烽煙四起,煙塵滾滾。

還有一事,與幽州公孫瓚、渤海太守袁紹、冀州刺史韓馥等人息息相關的,那就是黑山張燕。黑山張黑,現下已經擁軍幾十萬,號稱百萬,他的黑山,正好處在這幾個勢力的中心,平時,他四出搶掠,時常與這幾方諸侯爭戰不休。張燕勢大,這幾方諸侯,一時半刻亦沒能拿張燕如何。這也是他們沒敢盡起大軍前來會盟的原因之一。不過,要曹操討董檄文傳遍天下之時,張燕竟然主動發信給這幾方諸侯,承諾在討伐董卓其間,他的黑山軍會按兵不動,不會出兵侵掠他們的地界。只是,無論是袁紹還是公孫瓚,都不敢盡信,沒敢盡起精兵前來會盟。

張燕還有密函給曹操,表示若曹公容納得下他這個黃巾余黨,他亦愿意率軍前來會盟。但是曹操卻不答應,號稱百萬的黑山軍,他們若率軍前來,怕他一方的兵力都比他們的聯軍要強大,那時候,到底是誰說了算?天下人若知道,豈不是說他們也是黃巾賊?所以,此時此刻,曹操是萬萬不敢答應讓張燕率軍前來的。不過,張燕與曹操的關系,也因此而更加密切起來。張燕和曹操,在當初并州與匈奴、烏桓人交戰的時候,他們便有了一定的默契關系,現在,只是正式的有書信往來,也為今后張燕投曹操打下了基礎。

不說曹操在陳留緊鑼密鼓的練兵,并接待一支支前來會盟的軍士。

且說長沙太守孫堅。長沙與劉易的洞庭湖新洲也權只是隔了一個湖泊,也因為他的長孫策拜了劉易為師,在劉易身邊學藝,所以,與劉易的關系還算是比較密切,隱隱也可算為劉易的一個盟友。

孫堅與董卓,早已經結下暗仇,對于討伐董卓的事,他自然是義不容辭的,接到了曹操的討董檄文之后,他便馬上準備起兵,并給劉易送了信函,約劉易一起出軍前去與諸侯會盟。共商討董大業。

只是,孫堅不知道,劉易此刻,正與劉表周旋。哪里能夠與他一起出兵前去會盟?當然,就算是沒有劉表的事,劉易也不會真的率軍前去參加曹操矯詔的聯軍,因為劉易知道此次討董,根本就不會有結果的,率軍前去,也只是在做無用功罷了。雖然天下諸侯會盟。豪氣萬千,萬眾矚目,盡顯天下英雄本色,可最終沒有達成目的,于劉易來說,這一次的聯盟討董,沒有半分意義,也僅是掀起了天下紛爭的序幕罷了。

劉易回到了洞庭湖之后。便馬上大刀闊斧的整頓軍馬,完善一些以前沒有完整規劃的事。

法律、建設、教育等等,還有農業、商業、工業方式的一些變革。反正,如果把基地治理好,如何合理的安排百姓的生活工作,這些,都涉及到以后久遠未來的事,如何可以讓百姓過得更好,如何讓百姓獲得更多需要的生活物資,這些,都要劉易與一眾謀士文人去商議。

法律法紀的事,劉易便交給從穎川書院弄來的陳群來主持。請張鈞配合,還有盧植、閔貢等人,劉易也沒有讓他們閑著,包括從穎川書院請來的那幾個學,劉易都派給了陳群,讓他們先協助陳群。完善一個適合目前洞庭湖新洲的一系列法規法紀。待正式制定適應目前洞庭湖的法規法紀,今后便由盧植來執法,所以,盧植全程參與制定法紀的事,也有利于他今后執法的準確。

在洞庭湖試著立法,也是為劉易準備組建的新朝作準備。在漢律的基礎上,制定更能夠適應時代的律法,這是必須的。

法紀一旦確立,并與此推廣,今后若再建基地,或得一地,都可以依法來進行,亦能省去許多功夫。

當然,劉易也根據后世的憲法國法,有選擇的給他們列出了一個紀要大綱,讓他們針對這大綱來立法。牽涉到人文、糾紛、軍紀、財產保護等等多方面的東西,一時半刻怕也不會那么快可以確定下來。劉易也只是讓他們著手準備議定罷了。

另外,建設方面,也牽涉到許多問題,要動用到的人力也最多。還好,新城棱堡的建設,已經建成,空余出來的人力,現已經是主要集中在城內百姓住房方面,這方面,反而是最完善的,參與建設的人,都已經驗豐富了。用劉易的話來說,已經相當專業了,頗有點后世那些建筑公司的趨勢。

劉易著重抓的是教育方面,教育可開民智、鼓民力,特別是那些少兒的教育,可培養出大量的人才,為今后的發展儲蓄人才。更重要的是,一些后世的知識技術,如果沒有專門的學科供給百姓學習過的話,他們是很難掌握的。

蔡邕他一來到,便撲進了新洲的新文學府當中去。

新文學府,是當初賈詡所提的學府名字,是出于對劉易所設立的一些他聽所未聞的新知識,有感而為學府所起的一個名字。

新文學府,有一個主學院及一個分學院,主學院就建在新城之內。不過,真正的教學場所,并不在主學院,主學院,其實就只是起到一個新知識技術研究院的作用。其中包括了各項各業的新知識技術,平時在主學院內,都是一些從事實際工作的人員在研究商討的人。

分學院,在就新城之南,約有四、五里遠的一座小山之下,那兒,離造船廠也不遠了。把分學府建在那兒,也是方便萬一有事的時候,學可以迅速從學府進入有重兵把守的造船廠,并可以坐船離開。當然,這也是出于謹慎的考慮,劉易相信,應該不會有被別人攻殺到新洲城下的機會。

小山叫青松山,整個青松山,都劃歸為新文學府的地方。按照建筑習慣,學府也是面南背北,主建筑座落在青松山的南面,學府大門所向,東南方都可見浩瀚的洞庭湖面,眼界開闊。

學府之內,分小學部、中學部、大學部。這個,都是劉易按后世的習慣,與賈詡商議過后設立的。

小學部,在這里并不是單純的小學生,但凡是不懂字的,都歸劃為小學部的學生。劉易也有過構想,今后,所有人都要識字懂墨,軍人也一樣,待時局穩定下來之后,也會分批把一些士兵弄到學府來學字,特別是那些將領,識字是必須的。

只是現在的小學部,全都是百姓中的兒女弟,足足有好幾千人,大多是十歲左右的孩。

一口氣弄出了這么大的一間學府來,這也要得益于這個大集體式的發展,百姓齊心合力把這洞庭湖新洲建設好,互相之間不分彼此,如此,才有免學費免食陌全免費提供教學的條件。

可以說,整個新文學府,都是全新洲百姓,齊心合力建造出來的,并不用花費劉易多少的錢財。劉易就只是派人來管理教學便可以了。(。。)

(天才一秒鐘記住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