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三國小兵之霸途小說>三國小兵之霸途最新章節列表 >三國小兵之霸途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三國小兵之霸途-第七百七十五章 祭奠英烈記念碑
更新時間:2016-05-03  作者: 一級煙槍王   本書關鍵詞: 歷史 | 秦漢三國 | 一級煙槍王 | 三國小兵之霸途 
正文如下:
喜歡《》就點擊分享讓更多人知道:

第七百七十五章祭奠英烈記念碑

立國大典之后便是三天的舉因歡慶,通過飛鴿傳書將大漢京都洛陽的消息傳遍整個大漢的各地。`當然,偏遠的地方,消息可能得要到三天之后才會送達。可是,在定好立國的這天之前,便早有情報送到各地的官府,由各地的官府向各地百姓宣布每年1o月1日為大漢的國慶日,舉國歡慶三天的條令。

這兩三天,是各地官府的信使最為忙碌的時候,每天跑死的戰馬,數以百計。如此盛事,整個大漢的百姓人人關注。結束天下戰亂的好日子來之不易,人人關心。飛鴿傳書,帶不了太多消息,所以,想要或知更多更詳細的情況,就只有通過朝廷所辦的大漢新民報方可以了解得更詳盡。并且,加版的報紙當中,還有擅長繪畫的大師,配上一些實況的畫面,讓所有人都能夠很直觀的看得到立國大典的這一天,京城的盛況。

那種蔚為大觀,萬人空巷,讓人嘆為觀止的盛境,躍然于紙上,讓所有人都能夠了解京城的近況。

另外,在立國大典之后的第二天,劉易與皇帝等一眾朝廷百官,一起到了西山軍校的大校場之前。這里,劉易讓人在西山軍校大校場的西面一側的一個小山坡上,建起了一個聳立十多丈高的高高的記念碑。這是為了記念新漢朝從立國之前到立國之后,再到現在改國號為大漢****時期,所有為大漢的統一而犧牲的大漢官兵,那些為大漢犧牲的官兵,為大漢****的開國先烈,他們將永遠被銘記,永垂不朽。而整個小山坡的四周,則是無數的碑文,每一塊碑文上面,刻錄著這十數年間,新漢軍所生過的戰斗,在戰斗當中犧牲的士兵的籍貫姓名等等。

這一切。還真的要提一下劉易從一開始就特意的要求無論是自己的軍馬還是所治下的百姓,都必須要有一個詳盡的戶籍登記的舉措。正因為有了這樣的一個舉措,這就使得,每一場戰斗之后。軍中的司馬文官等都能夠將戰斗的傷亡情況很清楚的記錄了下來。這就使得如今建立這一個大漢英烈記念碑的時候,軍部可以很準確的得供所保存下來的十多年來的新漢軍將士犧牲的情況。

此外,對于新漢軍犧牲的將士,也有追謚的,這十多年來。新漢軍的軍將,尤其是一些大將,似乎并沒有什么的損傷,但是,相對于新漢軍來說,卻是有不少軍級的將領犧牲的。`那是生在一些大規模的戰役當中,如與烏桓部族大戰,趙云與太史慈等揮軍沖擊烏桓大營之戰,那一戰,新漢軍的傷亡達到數萬人。當中。就有不少軍級的將領犧牲。

這些軍將,劉易追封他們為中將,并賜爵,讓其后人領其爵位榮譽。

在山坡頂上,在大漢英烈記念碑上,可以俯瞰整個西山軍校,軍校里的學子,在西山軍校大門前的大校場出操的話,這座高高聳立的記念碑,就像一個巨人一般。在對他們進行檢閱。

劉易在命人修建的時候,就考慮過這樣的一個問題,將記念碑修建在洛陽城外的西山軍校附近,就等于讓西山軍校的所有學子。無時無刻,抬頭低頭都能夠看得見那個記念碑,時刻都在鞭策著他們奮圖強,認真學習,刻苦訓練,繼承先烈的遺志。保家衛國,振興大漢!

相比起立國大典來說,祭奠大漢英烈英雄的儀式,要顯得更為嚴肅嚴穆。

同樣的,西山軍校的大校場上,也列滿了新漢軍的將士,以及一部份西山軍校的學子。

在祭祀官宣讀了祭奠英雄的祝文之后,劉易也表了講話。記念為大漢捐軀,雖死猶榮的新漢軍將士。明確的為如今的大漢軍士樹立了一個為大漢振興,萬世興盛的信仰。明確指出,如今的大漢朝廷,是具有一個劃時代意義,開明順治的朝廷,作為大漢軍兵,應該要堅決服從朝廷命令,樹立軍人以國家為重,服從朝廷命令的天職。另外,劉易還特別指出,大漢軍兵,來自于大漢百姓子弟,是廣大百姓的軍隊。所以,大漢軍人,不僅只是堅決服從朝廷命令那么簡單,還有著為廣大百姓服務的基本職責。

還有,劉易還明確的定義大漢軍軍魂。“服從命令,聽從指揮”。而要做到擁有軍魂,每一個大漢軍士,都必須勇敢、頑強,要有著堅定的戰斗意志。如此,方可能做到服從命令,聽從指揮,完成朝廷所要求的戰斗任務。

劉易強調這個,就是要讓所有的大漢軍士,都明確的懂得,作為大漢軍人,除了服從還是服從。他日,劉易一聲令下,要讓他們遠征任何一個地方,所有的軍士,都能夠做到無所畏懼,以完成這個戰斗目的為榮。這也算是為日后的遠征做準備。

在遠征之前,如果不做足功夫,下面的軍兵可能就不會明白,對于背井離鄉的遠征就會產生抵觸。畢竟,漢人不似后來元朝時期的蒙古人,他們部族本身就是一個以侵略為主的部族,有如蝗蟲一般,去到哪就搶到哪殺到哪。而漢人,卻天生善良,相對中庸,如非受到壓迫,如非受到打擊,如非受到侵略,估計每一個漢人的作風,都是想著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一般情況之下,漢人是不會持著自己的強大而去欺壓他人。如非不得已,相信漢人都不會遠征他國他族。

漢人,以仁義自居,做不來一些如異族擄掠大漢那般的惡事。假如說,現在劉易命令漢軍,殺到一個對大漢有威脅的異族部落當中,將那異族部落殺得一個雞犬不留。劉易估計,面對那些異族人的婦孺,自己的軍士肯定是下不了手。這些情況,在面對匈奴人及烏桓人時就早有體現。其實,劉易自己本身怕也難以做得到太過殘虐的事,難以做得出有傷天和的事。當初在朔方城,劉易下令滅殺明知道無比惡劣將來會對大漢造成難以估計的傷害的魔羯族人時,劉易也是硬著頭皮下的命令。如果不是劉易下命令,下面的軍士,恐怕也做不出不分男女老少。全都滅殺的行動來。

所以,劉易一方面,要給自己的漢軍確立服從命令聽從指揮的軍人天職。另一方面,要不停的給漢軍灌輸一種傳播大漢文明的思想。樹立一種漢人文化要比異族文化優良,更適宜于導人向善良的思想。還有就是,要給漢人灌輸一種異邦威脅思想論,其實就也是有點類似于后世米國對我們華夏的威脅論。

比如,通過朝廷喉舌。大漢新民報,不停的向大漢百姓宣傳,自華夏有文明記述以來,歷朝歷代都有異國他邦的異族人侵犯我華夏的歷史。有時候,劉易也會親自執筆,通過修飾,將匈奴人、烏桓人等等的異族人對大漢的危害有如寫小說一般寫出來,然后通過大漢新民報讓所有的大漢百姓都看到知道。

當然了,劉易也不是刻意的妖魔化那些異族異人,只是一些簡單的寫實罷了。所說的。的確是一個曾經存在的歷史事實。也有劉易遠征大漠時所親眼看到的異族人的惡劣事兒。后正,劉易要讓大漢百姓都知道,漢人是文明的,那些異族人,他們暫時是原始野蠻的,所以,得要讓他們接觸我們的大漢文明,接受我們大漢文化的教化。

劉易也不時的讓人刊登一些北匈奴人的情況。特意的指出,北匈奴人相對于南匈奴人來說,更加惡劣的本質。指出,其北匈奴人對大漢的危險更大的特性。

消滅遺禍大漢千年的匈奴人,已經是大漢百姓當中呼聲最高的。尤其是現在大漢一統之后,難得獲得寧靜生活的大漢百姓。他們更加擔心會遭受到更加兇殘的北匈奴人的侵犯。

因此,劉易早已經想好,將來,新漢軍西出大漠進軍西歐的時候,出兵消滅北匈奴人,為大漢消除這巨大隱患就是一個很好的出兵藉口。師出有名,那么就會獲得大漢百姓的鼎力贊成及支持。

另外,出兵南洋的名目,是以尋找有利于大漢展的植物種子為借口的。這個,已經看到成效了,所以,再出兵的話,百姓肯定不會多說什么,朝中更加不會有人反對。

至于派出呂布、陳宮到倭國,暫時來說,劉易是不會過多去提及這方面的事。因為這種打算滅絕惡劣的倭國人的事兒,還是不要讓百姓知道得太多為妙。

不過,劉易知道,當自己以后動向外的戰爭之后,能夠獲得更多的利益,讓大漢百姓都能夠感受得到好處的時候,那么所有的一切都不會是問題了。到時候,遠征、移民等等,估計都是大漢百姓認為是一件非常時髦而有意義的大事。只有讓他們感受到那種作為征服者的樂趣及好處之后,漢人才會中原來的中庸守成,變為激進冒險,成為喜歡探索這個世界的探索者,文明播種者。

嗯,劉易已經在考慮,要如何將大漢的儒家文化、道教文化,甚至是諸子百家的文化,這些如何整合,讓他們的精神忠旨更加的清晰明確。尤其是道教方面,要如何在朝廷的掌控之下,推出更適合教化的道教教義,以后,將其作為國教,向西方傳播,讓所有的西方人都接受華夏的道教文化。

這個,是因為在歷史上,在后世,佛教文化及基督教文化入侵華夏,并在華夏大盛其道,那么,現在華夏的道教文化,為何不能侵占他們的西方世界呢?

反正,劉易認為,只要隨著大漢展的強盛,遠征又能給大漢百姓帶來實質性的好處利益,如此,在開闊了漢人的眼界之余,更讓他們一改以往死守一廟三分地的觀念,成為這個世界的真正開拓者。

但這一切,劉易現在都不著急,許多事一步一步慢慢來。最為基本的,現在就是要解決統一大漢之后,大漢百姓的溫飽問題。在解決了大漢百姓溫飽問題之后,方有可能再談其他。

后世,大英帝國為什么幾乎殖民全球,號稱日不落帝國?那是他們本國富裕,其國人基本不用為了生計而犯憂,當其國各方面都展到了一個鼎盛時期的時候,那自然而然的就得向外擴張,獲得好處之后,自然就是欲罷不能。如果國人連溫飽的問題都解決不了,哪里還有心思去理會遙遠的異國它邦的事?更不可能出兵去攻打了。

劉易現在所做的一些工作,就是要在潛移默化當中,讓大漢所有人都覺得,朝廷兵遠征,是一件很正常的事,甚至,認為是一件仁義的事,是一個傳播大漢優良文化的好事。

嗯,后世那小日國,不是打著打造什么東亞共榮圈的虛偽旗號入侵華夏的嗎?劉易覺得,雖然大漢為至于那么偽善,不至于那么的兇殘,但是,某些東西,的確是值得學習的。以其人之道還治其身嘛。他們做初一,咱做十五。

祭奠了大漢英烈記念碑之后,朝廷的文武百官都會得到一天的放假。讓所有人都加入到舉國歡慶大漢立國的國慶節日當中去。

劉易自然也加入了狂歡的行列當中去,只不過,是與自己家中的女人狂歡罷了。

立國大典三天之后,也就是1o月4日這天,大漢朝廷便開始了高效的運作。劉易也得要到朝堂主持大局,開始不停的頒一條又一條的行政命令。這些,大多都是之前劉易一直與內閣眾臣,及朝中的百官一起商議得出來的,適合于如今大漢國情展的政令。

政令很多,牽涉到方方面面的問題。當中,重之又重的,就是一條條法令,一部部法典。

大漢基本國法,有一定的增減修改。然后,衍生出種種的法令。

當然,大多都是劉易根據后世的法律條文提出來,讓眾臣去討論,然后制定的。可以說,相當的全面。(未完待續。)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