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謀冠京華小說>謀冠京華最新章節列表 >謀冠京華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謀冠京華-第五十二章 入殮
更新時間:2017-11-12  作者: 薇骨頭   本書關鍵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謀冠京華 | 薇骨頭 | 薇骨頭 | 謀冠京華 
正文如下:
第五十二章入殮

第五十二章入殮

熱門推薦1:

“道聽途說,三分假,七分真嘛。”徐振燁說到。

“既如此,我為何要聽?”顧玠說完這句話,也沒有理他,只是自顧自的斟茶喝,徐振燁說的正在興頭上面,連忙拉著顧玠:“昌德盛票號是我朝原本第一錢莊,第三代傳人沈紀迎娶的就是陽曲縣主,后來也不知道為何,竟然是一夜之間破產了,競爭對手日升昌反而是成了最大的贏家。”

顧玠似聽非聽,把玩著手中的茶杯。

“據說,這日升昌的背后是楊右丞。”徐振燁說道。

“官商勾結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陛下心里跟明鏡似的,自然也不是會為了一個先帝爺時期三朝元老得罪如今權勢滔天的楊玄嗎?”顧玠抬眼。

”這就對了,所以說周通一直在上書,楊右丞干脆直接將折子轉送到我父親那里去了。“徐振燁扶著頭:”最近我父親因為這件事情倒是愁悶的很。“

”這有什么可愁悶的?“顧玠不由得有些奇怪。

徐振燁等的就是顧玠這句話,登時喜形于色:”我就知道你有辦法。“

”我還以為你是過來找我兄長的呢。”顧玠轉移話題。

“我原來是這個意思,可是哪里想到不趕巧,驍騎將軍送侯爺去太原府上任還沒有回來呢,我這才“徐振燁笑盈盈的看著顧玠。

“你這才是想到我?”顧玠眉毛一挑。

“你權當是幫幫我嘛,倘若是我助父親解了燃眉之急,日后父親對我的看管也不會那么嚴了,我也好抽空時常來給你解悶兒啊。”徐振燁哀求著。

“我才不悶呢。”顧玠微微白了一眼他,看他實在是焦急的很,這才是不慌不忙的說到:“其實這件事情倒也是不復雜。”

徐振燁登時坐直了身子:“還請賜教。”

“陛下之所以不愿意追封鄭國公,我認為不全然是楊玄的緣故,如今的朝堂之上,陛下看似將我父親調走,壯大了楊氏一族,可是帝王權衡之術,陛下比誰都清楚,所以父親看似被貶,實則是升,手中卻又是多了太原府的兵力,太原府來回長安不消半日,楊玄也不敢鬧出來什么動靜,所以只能夠說是陛下從前同鄭國公有過過節,所以就算是追封個名號,陛下也是不愿意的。”顧玠分析道。

徐振燁聽的也是認真,顧玠突然戛然而止,倒是讓他意猶未盡:“陛下同鄭國公究竟有什么過節?”

“我哪里知道?”顧玠沒好氣的說:“估計那都是陛下還是王爺時候的事情了。”

“繼續說。”徐振燁提醒道。

“所以這件事情,無需顧慮楊家,楊玄最多不過是知道陛下同鄭國公一家有過節,所以才毫不忌憚楊曲縣主的面子,故而不必追封鄭國公什么名號,只需要賜其棺墩,好生操辦縣主的身后事,迎其靈位不入鄭家,而入沈家,至于縣主封號大殮什么的,陛下自然會答應了。”顧玠方才將話說完,卻是沒有聽見徐振燁回復的聲音,他抬起頭,冷不防卻是打了個冷戰。

徐振燁正在緊緊的盯著他,那眼神就好像是狗見了骨頭一般。

“你干嘛?”顧玠渾身都被他盯得起了雞皮疙瘩了。

“玠兄,還是你有辦法,不愧是長公主的兒子,還是你了解你皇叔啊。”徐振燁感嘆道,眼中突然閃過一絲促狹:“你說,我該怎么感謝你呢?“他猛地伸出來手就要去握顧玠的手,顧玠反應及時,很是迅速的將自己的手往回一收:“一聲玠兄足以。”

”你說你要是不喜歡肢體接觸,日后娶媳婦可怎么辦吶?“徐振燁沖著顧玠眨巴眨巴眼睛,不懷好意的笑著說道。

”我現在就去拜訪一下左相,聊表晚輩敬意。“顧玠一聽這話,登時站起來身來,就往門外走。

”別呀。“徐振燁也顧不得什么了,立刻站起來去追顧玠,口中還喊著:”我方才不過是個玩笑話罷了。“

門外等著的聶風一看見顧玠出來了,登時跟在他身后就走了,后邊徐振燁的聲音在廊下回蕩著,顧玠的嘴角卻是揚起來一絲得逞的笑意。

盛元十八年二月十九,陽曲縣主薨,皇帝下令大殮,以郡主之禮歸葬陽曲,封號和順,入沈氏族譜。

據說在歸葬當日,凡是曾經受過鄭氏和沈家的恩惠的百姓無一不是跟在靈位之后送葬,竟是排成了五里長街,浩浩蕩蕩,抬著的人是曾經在昌德盛做過工的仆人,他們自發的組成了隊伍,從壽陽一路跟隨,抬著杠后的半副鸞駕和最后是喪家內眷所乘的白轎、馬車等物件兒,隨著馬車一路顛簸來到陽曲。

這也是陽曲縣人看過的幾十年來最為盛大的葬禮,這同沈紀草草下葬還是不一樣,畢竟這是一品公之女,和順郡主,皇帝親自下令讓晉陽知府操辦,自然是風光無比。

以至于過了許多年,人們提起來那一場葬禮都還是感慨萬分,據說光是自發過來抬棺杠的百姓就有上百人,最后選出來六十四個為一班的杠夫,全部穿綠駕衣,黑紅平氈帽上插一雞翎,米黃套褲,兩班輪著。

為首的頭兒雙叫響,打響尺,指揮換肩、停止、前進、換班,一看就是老行家。此人在行進當中還有一套“行話”竟是說哭了許多人,讓人無一不是回想起來當年沈氏夫婦挽袖為災民振粥,幾乎散盡家財為百姓看病步粥的恩情。

大杠前是一頂大紅繡花傘,半副鸞駕(包括木制金瓜、鉞斧、朝天凳等)。杠后又是半副鸞駕。最后是喪家內眷所乘的白轎、馬車。

懷抱著鄭氏靈位的不過是個八歲的男孩,身旁跟著的是一身白衣的少女,二人并肩而走,身后是紛紛揚揚的白如雪的紙錢,少女一雙眸子清冷,目不斜視,身形消瘦,直挺挺的走著,少年則是一臉倔強,手中端端正正的捧著母親的靈位,一步一步的走著。

以至于以后的許多年,人們都將這條路叫做風雪路,后來因為這條路皇后走過,干脆就改成了鳳雪路。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