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電商穿越七零年代小說>電商穿越七零年代最新章節列表 >電商穿越七零年代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電商穿越七零年代-第86章 十萬斤愛國糧
更新時間:2019-03-16  作者: 恣悠悠   本書關鍵詞: 現代言情頻道 | 都市生活 | 電商穿越七零年代 | 恣悠悠 | 恣悠悠 | 電商穿越七零年代 
正文如下:
由于別的村麥子都收完了,張集公社拖拉機站把站里的五輛拖拉機都派了過來,幫著運麥子,加上村里的群眾,麥收的現場異常熱鬧。

雖然放了麥假,學校依然把學生們組織起來,全部帶上紅領巾,挎著籃子,跟在后面拾麥穗,孩子們排得齊齊地,一人一攏往前撿,真正的做到了顆粒歸倉。

舅姥爺安排各家都留一個人在家燒綠豆水,給每家發放了二斤綠豆,十幾個小伙子把燒好的綠豆水往地里挑,送到麥收地頭上,給大伙解渴。

人多力量大,一上午的時間,就收了二百多畝,并且全部拉倒了麥場。麥場的四周都堆得高高的,中間也攤曬得厚厚的。

到了中午,參加麥收的工作人員都在護村林下休息,樹下舅姥爺早就派人打掃干凈了,在地上鋪了好多張席子。

周圍放著許多的臉盆,水桶里有剛打上來的井水,也有燒好的綠豆水,還有一筐筐洗干凈的麥黃杏。

村里有杏樹的人家,舅姥爺都安排他們,把自家的成熟的黃杏摘下來,清洗干凈,按一斤小麥三斤杏的比例收了上來。

供銷社的食堂里送來了一籠籠的大包子,加上村里熬好的一桶桶綠豆水,村里的干部,把自己家里的咸雞蛋,煮熟了送過來,一共有二百多個,每人都夠兩個了。還送來了幾辮新蒜,前來參加麥收的干部都非常滿意。

東西雖然不多也不值錢,但他貼心,代表的是群眾的一片心意和敬重。

縣委李書記和大家一起席地而坐,一同吃飯,真正的和群眾打成一片。吃過午飯,大家割了一上午的麥子,確實累了,躺在鋪在地上的席子上面,就那么睡了,一直休息到下午三點多。

地里的小麥經過太陽的暴曬,一碰就脫粒,下午不能割了。來人都集中到麥場,幫助打場。

幾輛拖拉機拖著石磙,在場上來回的碾壓,幾十人跟在后面翻場。人多力量大,不到下午五點,一大場麥子不到一個小時,就壓了出來。

縣委李書記來了興趣,親自揚場,居然干得有模有樣,看來是農民出身,怪不得那么務實。看著一堆堆新麥,舅姥爺和幾個村干部一商量,把打出的第一場新麥上交愛國糧。

當場就把磅推了出來,縣糧局和公社糧所的同志,現場過稱裝麻袋。公社一共來了五輛拖拉機,一輛拉四千斤,一共裝了兩萬斤小麥。

縣委李書記高興地吩咐農機局和糧局的同志,要他們天天來幫忙,把十萬斤糧食拉走才算完。并拍著舅姥爺的肩膀,“我在表彰會上親手給你帶紅花。”

六點多鐘,來人都走了,舅姥爺召集村里人分麥子,每人三十斤,剩下的一萬多斤麥子,一會的功夫就分完了,大伙都高興地往家運麥子。

接下來的三天,公社都組織人員前來幫忙,五輛拖拉機更是連著來了四天,每天拉走兩萬斤小麥。十萬斤麥子就拉完了,省了村里送公糧的麻煩。

今年的小麥雖然豐收了,但有了縣里和公社的幫忙,村民倒沒有往年疲勞,運輸和打場都用的拖拉機。石廟村盡管比韓屯早動手四五天,韓屯村麥收結束了,石廟村還沒打完場。

今年的麥收,悠悠家的伙食非常好,每天的早飯,姥姥都烙一大摞白面千層餅,每層都有油鹽和花椒面,外焦里嫩,咬一口噴香。姥姥說吃油餅撐時候,麥天人出力大,得吃擋餓的,咸雞蛋每天都煮十幾個。

午飯,除了炒青菜,姥姥把年后淹的臘肉都拿了出來,每天煎一盤。臘肉切成薄片,外面掛上面糊,放到鍋里用油兩面都煎成金黃色。

悠悠開始不知道,上去就咬了一大口,咸得趕緊吐出來,留下了滿口的臘肉香。于是學著昊昊的樣子,小口咬著的就饃吃。

晚飯,姥姥也炒上幾個菜,沒有肉就炒雞蛋,熬一大鍋的小米綠豆湯。一家人坐在院子里的大樹下,慢慢的吃,姥爺和爸爸還喝上二兩白酒,解解乏。

第八十章五月端午吃棗燜

五月端午到了,大家都忙著收麥,沒人提過節的事。悠悠問姥姥咋沒人說端午節。姥姥告訴她,端午節正趕上麥收,誰還顧得上過節。原來過得好的大戶人家,過端午節也就是做鍋棗燜。

現在,人們能吃飽就不錯了,誰還費勁過節。再說,麥收大忙期間,也沒時間做。這里有句老話:五月端午吃新麥。

悠悠還真沒吃過棗燜,就纏著姥姥讓做。姥姥看不得她那饞樣,倒是點頭答應了。

頭天晚上就泡上了黍子米和紅棗,五月初五早上剛五點,姥姥就起床了,開始做棗燜,把泡好的黏米和紅棗,放到鍋里慢慢熬煮。

邊熬邊用勺子攪動,防止粘鍋。大約煮一個多小時,攪不動了,才停下來,加入紅糖攪勻。蓋上鍋蓋又燜了一個多小時。

打開鍋蓋,大棗的甜味就散了開來,加上黏米的香味,還沒吃上光是聞味就饞得悠悠趴到了鍋臺上。

金黃的米飯中均勻的鑲嵌著紅棗,粘稠得凝固在一起。姥姥用粘了油的刀,把棗燜劃成兩寸大小的方塊,盛在盆里,竟然不沾不散。

姥姥給悠悠盛到碗里一塊,悠悠嘗了一口,棗燜已經不燙嘴了,入口溫熱,黏米的香味和大棗的甜味混合在一起,又香又甜,口感極好,比后世的特制粽子好吃多了。

一大鍋棗燜裝了滿滿的兩盆,姥姥讓媽媽給舅姥爺家送去一盆。并拿了個大碗盛了一碗,給二奶奶家送過去。二爺嘗了一口,“好吃,可有年頭沒吃過這東西了。”

桂萍吃著還問:“真好吃,咱家咋從沒吃過,這是什么東西?”

二奶奶對她說:“這是棗燜,過端午節吃的,別說你了,你幾個姐姐也沒吃過,咱村里這些年也沒見誰家做過。”

姥姥的說法是:“今年過年剩下點黏米,紅棗是留著給悠悠姥爺當藥引的,今年一春天,他沒下地干活,在家給我幫忙了,也沒犯病。

眼看天熱了,紅棗快生蟲啦。再說咱村今年麥收也不忙,就想起來做棗燜了,也讓孩子們吃個稀罕。”

小說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