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電商穿越七零年代小說>電商穿越七零年代最新章節列表 >電商穿越七零年代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電商穿越七零年代-第377章 聯產承包責任組
更新時間:2019-03-27  作者: 恣悠悠   本書關鍵詞: 現代言情頻道 | 都市生活 | 電商穿越七零年代 | 恣悠悠 | 恣悠悠 | 電商穿越七零年代 
正文如下:
10月20日,地里除了蘿卜白菜,基本上沒東西了。這時,全省開始貫徹落實中央十一屆四中全會《關于加快農業發展若干問題的決定》。

具體措施就是實行農村聯產承包責任制,生產隊分成幾個責任組。責任組由村民自愿結合,沒有統一的要求。

這在農村可是一件大事,生產隊實行了十幾年,各種矛盾日益尖銳,責任組成了目前解決這些矛盾的有效辦法。

各生產隊提前結算,把工分和糧食都兌算清楚,生產隊的使命結束了。大隊轉變為村支部,沒有大隊的村,重新成立的村支部。

村支部上對公社負責,對下承擔管理責任組的職責,為本村群眾服務。

村莊越大矛盾越多,特別是姓氏雜亂的村莊,更為的突出。現在,有了機會,大家就按照自己的心愿,自由結合成立責任組。

父子兄弟加上關系好的,十幾戶人家七八十口人,就組成了一個責任組。有的五六戶人家,三四十口人也組成了一個組。

一個生產隊分為三四個組正常,分為六七個組的也有。伴隨著分組,各種問題都出來了。

土地好分,按照人口分開就行。集體的財產不好分,房屋、牲口、農機具,這些想分公道,可是不易。

最后,大部分是按照價格分開的。集體的財產全部作價,換算出每人折合多少錢。最后再按照人數,把東西分成相應的份額。

幸好,現在集體資產不多,沒有集體企業,大型的農機具也不多,張集整個公社還不到十臺拖拉機。

土地分了,房屋分了,錢款分了,種子和糧食分了,性口分了,農具也分了,連井繩水桶都分了,生產隊里的東西徹底分了個干凈。

在這次分組中,農村重男輕女的現象,嚴重的表現了出來。男勞力多的人家,主動結合成一個組。

各隊剩下的都是無兒戶、孤寡老人、有慢性病人的家庭和喪偶的寡婦,最后只有強行把他們分配到各個組里。

有的村不團結,死活不要他們,只好讓他們自己成了一個組。在其他人的興奮不已時,他們這些人則是愁眉不展,畢竟高強度的體力勞動,是他們的弱勢。

其他村忙著分組成立支部,韓屯村每天的晚上,也在熱烈的討論著。

白天,大伙都忙著上班,顧不得商量分組的事情。韓屯村320多口人,三輛拖拉機,要是分的話,只能分為三個組,一個組一輛拖拉機。

韓屯村雖然都姓韓,可也分為幾大家。韓玉臣和韓道偉所在的家族,都是大家族,其他的就是些小家族了。

韓玉臣的家族不團結,“老騾子”和韓玉臣的母親,妯娌倆斗了一輩子,不愿意到老了還和她在一起。就主動的找到二爺,要和他們一個組。

其他的人家也不愿意和韓玉臣他們家一個組,可是光他自家人一個組也沒法分,畢竟只有三輛拖拉機。

另外,三個組還得大小差不多,拖拉機現在可是個大件,它限制了韓屯村分組的隨意性。

大伙議論了半個多月,別的村都分完了,就連石廟這么大的村子,也分完了,韓屯還沒議出個頭緒來。

公社里急了,連著派了兩個工作組,幫著韓屯分組。可是越了解越麻煩,里面的問題越多。

鑒于援朝舅舅的面子,他們也沒敢硬壓。時間長了,韓屯村的村民,反而不當回事了,該干什么干什么,大伙都怕耽擱工作。

這千畝地才收多少東西,肉食廠和服裝廠才是韓屯的根本。大伙現在根本不把地里的收入,當做一回事。即使韓屯繁育麥種,每年人均多收入500元錢。

到了后來,大伙基本就是一個說法:“咋著分都行,分好了給我們說一聲。”沒一個主動出來組合的。

村支部好成立,生產隊的原班人馬,改了個稱呼就行了。舅姥爺從韓隊長,又成了韓支書。

新成立的村支部,被公社里催的沒辦法了,就出了個餿主意,抓鬮決定分組。

大伙一聽,都不同意,關鍵是都有各自的想法,就像韓玉臣的大娘就不想和他分在一個組。

抓鬮大伙不同意,讓大家自由組合也沒人愿意出頭。大伙整天忙綠著,后來就沒人提分組的事了。

最后,公社里也沒辦法了,和縣里匯報了韓屯的情況,縣里專門派了個工作組,在村里住了一個星期,找群眾談話大伙都嫌耽擱事。

有人被問煩了,就說:“俺們村這樣挺好,干嘛非得分開啊,俺樂意還是老樣子,您們回去吧。”

有樣學樣,韓屯村的人最后基本形成了共識,這樣在一起挺好,不分組了。

為了韓屯分組的事,援朝舅舅專門回來了一趟,可是大伙已經鐵了心的不分組,他也沒辦法。

韓屯分組的事,就這樣擱置了下來,這也是全縣唯一的不分組的村莊。

隨著聯產承包責任組的實行,和工分掛鉤的好多事情都有了新變化。

首先是社辦老師,生產隊解散了,自由組合時大伙都不愿意要他們。確實,六七十人的組,誰愿意養個拿全勤的老師,再者社辦老師對組里的生產沒一點幫助。

畢竟社辦老師是少數,最后全縣出臺了一個新政策,社辦老師的工分補助取消,和代課老師享受相同的工資待遇,不過由各村自己解決,各生產組兌錢解決。

其次就是集體企業中的合同工,原來他們也和社辦老師一樣,享受全勤的工分補助,集體企業每月發放幾元錢的補助,現在也沒工分了。

效益好的企業,每月能增發一部分錢。效益差的,就直接把人解散回家了。

還有就是各公社的林場,其實大部分是果園。大的上千畝,小的幾百畝,原來的工人都是從各村抽調的,用工人數較多,是按十畝地一個工人安排的。

幾十上百個工人,林場可負擔不起。所以,林場留下了部分技術骨干,大部分人被下方回村了。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