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電商穿越七零年代小說>電商穿越七零年代最新章節列表 >電商穿越七零年代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電商穿越七零年代-第430章 收割機
更新時間:2019-04-21  作者: 恣悠悠   本書關鍵詞: 現代言情頻道 | 都市生活 | 電商穿越七零年代 | 恣悠悠 | 恣悠悠 | 電商穿越七零年代 
正文如下:
很快就到了麥收季節,八一年的麥收,應該是廣大群眾最高興的一個麥收。

自打種上小麥,土地就分到了各家各戶,大伙攢足了勁,把小麥管理的特別的好。老天也給力,風調雨順,因此今年的小麥長勢特好,一片金黃。

不過還是有區別的,同一方麥田,有好有差。那些懶漢和缺勞力的人家,小麥比相鄰的地塊,明顯的矮一截,麥穗也小的多。

特別是一些村干部家,他們平時不干活,家里的孩子也沒出過力,好多不會種地,又拉不下臉問別人,莊稼就比別人差的多,背地里沒少受村里人的指點笑話。

麥收前下了一場透雨,人們迅速的行動起來,在麥地里套種上大豆和夏棉。收麥的時候,還沒露頭,也不用怕壓壞了。這樣麥收后,就不用搶種了。

麥收期間,人們每天早上不到五點就起床。天剛亮就到了地里。男女老少齊上陣,一個早上,就能割二三畝地。

早飯都舍不得回家,讓家里人把飯送到地頭,趁著吃飯稍加休息。婦女把割下來的麥子打成捆,男勞力往場里運。

頭一年單干,有地排車的人家不多,大家就用膠輪車推。給自家干活盡量多的往車上多裝,給隊里干活卻是能少裝一點是一點。

麥場里老人和孩子幫著攤場翻場,另外就是看著自己自家的麥子,別和其他的人家弄混了。

也有窮的連膠輪車都買不起的人家,就等下午借別人家的車子,這樣麥子在地里曬干了,容易掉麥粒。因此大家都是在早上割麥,上午就把麥子運到場里。

缺少勞力的人家,不是找親戚幫忙,就是求靠鄰居。公社里麥收前就讓各村統計,麥收期間組織工作人員,給缺少勞力的人家幫忙。

割麥還好說,關鍵是打場,分到牲口的人家,就輕松多了,套上牲口就能壓場。沒有牲口的人家,只能是用人拉石磙。

關鍵是石磙也少啊,一個隊就那幾個石磙,不可能一家一個,分隊的時候,就是按畝數分的石磙,幾家伙著一個石磙。

牲口得歇著,石磙不用歇,再說了原來在隊里,也用人拉石磙,人們對拉石磙倒是習慣了。

可是這和在隊里時不一樣,在隊里的時候,沒有在中午拉石磙的。現在人們專門趁著中午壓場,這時候溫度高,麥子干燥,容易脫粒。

正中午的毒日頭下,拉石磙可不是個好活,又熱又累,即使是壯勞力,也累的夠嗆。

因此,割麥是各家分開進行,打場大部分都是兩家合伙干,還有三家合伙的。

有個牲口就輕松多了,單獨的一家就能打場。婦女和老人都能牽著牲口壓場,其他人跟在后面翻。

韓屯村今年,謝絕了公社和縣里的人幫忙,輕松的完成了麥收。可是韓屯村開鐮(收麥的第一天)的那天,公社和縣里的領導,還是都來了,他們來看韓屯村的農機作業。

兩臺收割機過后,齊刷刷的麥子到地,接著就被拖拉機運到場里。麥場里兩臺脫粒機呼呼作響,碎麥秸和麥糠往一旁飛揚飄落,干凈的麥粒從前面噴出好遠。立刻被守在兩旁的人們,攤曬到場里。

韓屯村的小麥長勢好,可以說是撒土不落,根本沒法套種。上午收割完的麥地,婦女和老人孩子在地里撿一遍漏下的散麥穗,下午就用播種機,把大豆播種下去。

連收加種,一天三百畝地。沒用人工割麥,也沒用人工播種,就這人們也累的不輕。脫粒機得用人工往里送,脫出來的麥粒和麥秸,得人工往外清理。

一個脫粒機圍著十多個人,飛揚的塵土,一會就把人嗆的受不住,得換上一撥人。不過比起揚場來,算是輕松多了。

婦女和孩子也輕松了,再也沒有婦女因為割麥累的腰疼,也沒人因為拉耬把肩膀勒腫的。

來韓屯的領導,看過收麥現場,都感慨的說:“農業機械化,我們喊了二十多年,現在終于看到了。這要是能推廣開,得節省多少勞力啊。”

一千一百畝的小麥,四天的時間,輕松的收完了,畝產高達700多斤。不僅收完了,也種上了。

韓屯村又一次在十里八村引起了轟動,人們越傳越邪乎,到了最后,就成了一天收獲千畝小麥。

第五天合垛,貨車拖拉機齊發動,給縣種子站把麥種送了過去,剩下的每人分了400斤,村里留了5萬斤。

今年的麥種,種子站是按0.70元一斤的價格收的,沒再補償糧票。韓屯村共賣了60萬斤麥種,收入42萬元,每人先分了1000元錢。

從村里的肉食廠開始生產,村里分配就只是按人口進行,勞力的工值明著說是2元,其實大伙都是按月領工資,徹底廢除了工分一半人口一半的分配模式。

石廟村合起來的兩個生產隊,耕地算是多的,人均三畝,今年的小麥產量也達到了650斤。不過他們隊里的人口少,都是180多人。

兩個隊都買了拖拉機,麥收的速度加快,不過比起韓屯來,他們算是慢的。可他們隊里的社員滿足,比起分開的那幾個隊,他們就是快的。

他們和韓屯不一樣,韓屯的塘子坑多,光是邊沿就多出來二百多畝地,種的麥子就夠大伙的口糧了。

他們只是分了保護地的一些小麥,每人才二百斤,其余的都賣給了種子站,每個隊收入20多萬元。

每個人分了300元錢,不是隊里不舍得分,而是大伙不愿意分,大家都說讓隊里攢著,把高壓電接過來。

麥收以前,是小麥最貴的時候,今年的麥子長勢好,小麥的價格沒升上去,每斤才0.32元。麥收后,價格降到了0.30元。

300元錢夠買一千斤麥子的,這兩個隊的群眾拿著錢,高興的合不上嘴。

他們村別的隊,土地都分到了戶,每人三畝地,即使是畝產500斤,每人1500斤麥子,留下500斤做口糧,夠全年吃白饃的。

剩下的1000斤麥子,0.30元一斤,也賣300元錢。看到這兩個隊的人那個高興勁,都不能理解。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手機版閱讀網址:.zanghaihuatxt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