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電商穿越七零年代小說>電商穿越七零年代最新章節列表 >電商穿越七零年代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電商穿越七零年代-第544章 外匯
更新時間:2019-06-15  作者: 恣悠悠   本書關鍵詞: 現代言情頻道 | 都市生活 | 電商穿越七零年代 | 恣悠悠 | 恣悠悠 | 電商穿越七零年代 
正文如下:
石支書看著他們村的兩個隊長,大發感慨:“還是你們想的透徹,分開的隊又合了起來。這才兩年的時間,都有辦工廠的資本了。其他的幾個隊,連扯電的錢都沒有。

村里更是一分錢都沒有,就四個社辦老師,工資都得靠上學的孩子自己兌。為了不給老師兌工資,好些人家連學都不讓孩子上了。咱村二千多人,上學的孩子都沒有韓屯多。”

石支書說的孩子上學的事情,不止是他們一個村,而是普遍現象。實行了生產責任制,人們的生活富裕了,可孩子失學的反而多了,關鍵原因就是民辦教師的工資問題。

各村辦小學大部分都是民辦教師,工資待遇從村里集體收入中支取。實行生產責任制以后,村里沒了收入,就讓上學的孩子兌。

每個學生一年得二三十元錢,得賣百十斤麥子,人們舍不得,上學的輟學,適齡的根本不讓上。

初中和高中就沒有這種情況了,教師基本上都是正式編制,國家發放工資。

大岳莊的耕地很少,都在村北,全村二千多人,耕地不到千畝,人均四分田。

不過高高低低的山頭挺多,一眼望不到邊,全都栽滿了桑樹,嫩綠的桑葉剛剛展開,一片生機。

岳書記給大伙介紹:“不光是我們村,這附近的幾個公社都以植桑養蠶為主,養的蠶全部交到我們村工廠里,收入比種田高多了。

你們還得去別的村參觀,看過就知道了。別的地方俺不知道,俺們公社一半以上的村莊,都沒分地,還和原來一樣。”

大岳莊成立了專門的農業組,總共不到百人,大部分是婦女勞力,她們主要從事采桑養蠶。

大岳莊的麥場旁邊,蓋了一大溜高大的房子,里面放著各種大型的農機具。

令悠悠震撼的是,竟然有一臺高大的聯合收割機。岳書記自豪的說:“這是蘇聯老大哥支援我們的,就這一臺機子,我們村接近千畝的小麥,兩三天就能收割完。

這聯合的收割機直接出麥粒,拉到麥場曬兩天就能入庫。俺村里千畝農田就十多個勞力種,他們大部分的時間都用在了蔬菜大棚里。

這十個溫室大棚可真費事,不過收入也高。常言道:一畝園十畝田,俺們這溫室大棚,可以說一畝抵百畝。

不是俺吹,冬季的黃瓜西紅柿,每斤五毛錢,一個大棚能收五千多斤,一個冬季,就能收入二三千元。俺們還不用出去賣菜,都是蔬菜公司派車來拉。

依俺說,辦絲綢廠你們不會,建蔬菜大棚倒是不難。你們要是想學,可以派人來,在這干上半年,啥都學會了。

說實話,俺們村里缺勞力,來人管吃管住,每個月13.5元的臨時工工資。來去自由,俺們可沒有三年出師的講究。”

石支書笑著回答:“謝謝岳書記您的好意,韓屯村就有溫室大棚,俺們可以去他們村學習,離家近方便。”

岳書記看著悠悠舅姥爺,贊嘆的說:“老哥,您們村發展挺快,我抽空也去你們那里取經。”

韓玉林不好意思的說:“我們村就一個大棚,才建了兩年,和你們沒法比。”

大岳莊的麥場旁邊,整齊的排列著十個玻璃溫室大棚,每個大棚一畝地。

隔著明亮的玻璃,就能看出里面的各種蔬菜,長勢喜人。

韓玉臣的注意力都在那臺聯合收割機上,圍著機器轉了幾個圈子,開口詢問:“岳書記,你這機器用了得有二十多年了,保養的可真好,和新的一樣。”

岳書記笑著回答:“我們這十幾種機器,就這一臺最早,是56年的。中間壞了一次,全省都沒有會修的,還是從東北農場請來專家修好的。

它可是我們全村人的寶貝,一臺機器能頂上百人。不瞞你們說,我們村的年輕人,好多就沒割過麥子,離了它還真不行。”

旁邊有位老農嘟囔道:“現在的年輕人,何止是沒割過麥子,好些連地都沒下過,咱們村要是和別的村那樣,把地分到各家各戶,好些人家都得撂荒。”

聽了他的話,悠悠仔細的觀察了一下,在大棚里忙碌的,還真都是年齡偏大四五十歲的,一個年輕人也沒有。

韓玉臣驚訝的說:“你們用了快三十年的收割機,俺這可是頭一次見。早就聽說蘇聯老大哥先進,人家三十多年前造的機器,咱到現在都沒聽說過。”

岳書記給大家解釋:“我們村原來住過一個蘇聯的專家團,村里的大部分機器,都是他們贊助的,說句實話,俺們村多虧了他們,才能發展到現在這個地步。”

他們縣委的同志咳了幾聲,岳書記笑著說:“不說了,俺這也是看到這兩年國家改革開放,才敢禿嚕幾句。”

韓玉臣轉頭就問悠悠姥姥:“秀芹姐,你給大衛打個電話,問問他們國家有這機器不,要是有的話,幫咱們也買一臺,貴賤咱都要,這機器可太好了,得節省多少勞力。

每次麥收,咱村的肉聯廠都得停三天工,少掙多少錢,大伙起早貪晚,累得賊死。”

“好,我回去就給大衛打電話,他們國家沒有,我就問建業,讓他給幫忙,這事包在我身上。”悠悠姥娘是看到悠悠點頭了,話說的特瓷實。

援朝舅舅趕緊聲明:“姑,您只能用京都分公司的外匯了,臨水分公司的那些外匯,我可都安排好了。”

悠悠姥姥笑了:“行,我自己想法去,京都那邊的外匯,劉冉四叔比你盯的還緊。”

石廟的那倆隊的隊長,趕緊湊了上來:“姐,您費心給我們隊里也買一臺唄,俺們回去就安排隊里的婦女,啥活都停了,全部給大衛做鞋墊,一年不夠俺們做兩年。”

李專員到底是分管農業的,他見多識廣。“石支書,你們還真會沾便宜,這聯合收割機價值五十多萬,靠做鞋墊換,二十年差不多。”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