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鳳行一世小說>鳳行一世最新章節列表 >鳳行一世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鳳行一世-第122章 挑撥離間
更新時間:2019-11-03  作者: 二蓮   本書關鍵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鳳行一世 | 二蓮 | 二蓮 | 鳳行一世 
正文如下:
(文學度)

戎兒的自信,來自于他用眼的余光,首先看到的是孫正,他就知道,自己的幾個哥哥來救他們了!

孫戎知道,自己的哥哥一來,那么他和基兒一定有救。

老話說打架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兄弟幾個在一起,哪能不玩命地跟對方干?!

不敢說孫家軍就這么點人能厲害到可以殺退這些烏拉軍,但是起碼保證基兒和孫戎的生命安全,這是一點問題也沒有。

來的孫戎的幾個哥哥,其中有孫正,孫明,孫虎,孫兵,共是兄弟四個!

除了孫豹統領大部隊沒有來,孫戎的哥哥算是到齊了。

他們老遠就見孫戎一身血跡,誓死護衛著基兒,于是這兄弟四人,連想都沒想,一番砍殺,就沖進了敵陣中。

當他們到了孫戎身邊,與他們合一處的時候,孫府的梅花陣法就自然形成了。

梅花陣法也就是五個人,站在五個不同的方位,把基兒圍在中間加以保護。

他們進可殺敵退可防守,這五兄弟平常在家練習時就配合默契。

再有如遇強將,隨時調換位置。

孫虎是這五個人之中最不要命的,自然不能讓他去面對強將。

孫正是這兄弟五個中最有經驗的,所以他跟孫虎在一起,監督著孫虎!

孫虎是怕他這個哥哥的,他就不得不按照他哥哥的節奏迎敵了。他們親兄弟一個猛如虎,一個穩如象,所以沒幾個人能與他們對成平手,多是被砍翻落馬!

烏拉一千五百人,他們面對的雖然只有三百多人。可跟著孫正來的這一百多人,那都是孫家軍的精華,都是跟孫家兄弟有著過命交情的將士。

他們的加入,一個個不要命地往上沖,基兒的手下士氣大振,他們硬生生沖出一個缺口,保護著基兒往回撤退。

孫家無兄弟雖然勇猛,可也不敢戀戰,他們主要是要保護基兒的性命要緊,他們沖出烏拉軍的包圍圈,且打且退。這樣持續了一碗飯的功夫,孫豹帶領大隊人馬趕來了。

烏拉軍老遠見到孫字旗下烏壓壓的大隊騎兵趕來,他們在士氣上首先就泄了,再有這四名孫府的小將如此勇猛,他們死在這一小隊人馬手下,已經過百了,心里更是害怕,于是他們的陣型就亂了。

等到他們想撤離,已經晚了,孫豹讓騎兵分三路人馬進行合擊,漸漸就把他們給包圍了,烏拉一千五百騎兵此時再想脫身,比登天還難。

這邊在合圍打著,孫豹在外圍撥了一千人馬給孫正率領,讓他們無兄弟護送基兒回福康帝身邊,孫豹自己率領余下的五千將士,追殺剩下的烏拉軍殘余。

孫正帶領著一千多人走到半途,又迎來福康帝派來的五千人馬接應他們,基兒這才算是真正脫離了危險。

到了傍晚時分,烏拉軍大部隊基本被肅清,只剩一千多人逃離了戰場。他們共損失近三萬人馬。

在這場戰役中,福康帝也死傷四五萬人,損失雖然慘重,但是畢竟勝利了。

等到晚間安營休息,基兒到了福康帝的大營,福康帝非常惱火。

他詢問情況,得知基兒不聽孫戎勸阻,卻要聽他身邊的一個宦官攛弄,差點丟了性命。

福康帝便令人想把那個宦官捆來,然而不久派去的人來報,說那個宦官早在基兒來見福康帝時,在后面抹脖自殺了。

福康帝余怒未消,讓人把那宦官的尸首鞭尸五百下,拋尸荒野喂狼,這事才作罷!

經過這一役,烏拉軍從此在草原上一蹶不振,再也無法組織有效力量騷擾邊疆了,在很長一段時間,他們不敢犯邊!

那么縱觀整場戰役,除了那些與烏拉軍廝殺的將士立功外,立了最大功勞的,便是孫家兄弟。

特別是孫戎,臨危不亂,思緒敏銳,具備了卓越的戰將才能!

福康帝想把他調到軍中做鎮撫,基兒都沒有放人。

那么在這一次戰役中,孫正是怎么曉得基兒跟戎兒陷入危險之境的呢。

福康帝起初見烏拉軍潰敗,覺得機不可失,便親率大軍追殺烏拉軍,追的興起,并不知道跟在自己后面的基兒不見了。

他一直以為基兒就在自己的身后。

等到他率領的大軍消滅了烏拉軍五六千人,他想看看自己的孫子在哪里的時候,他一回頭,這才發現基兒不見了,他大驚失色。

福康帝忙令身邊人到處尋找!

此時離福康帝不遠的孫正兄弟,聽說基兒不見了,這兄弟幾個是心急如焚。

要知道,基兒是他們的堂妹婿,他們以后還得靠他發達,他要是有個什么散失,那就是他們的損失啊!

另外,戎兒也在他身邊。

如果基兒有什么不測,那么戎兒也是兇多吉少,戎兒的任務就是保護基兒的!

孫戎若是死在戰場上,他們這幾個兄弟,回去怎么跟三太太交代?

恐怕三太太得知孫戎跟基兒戰死沙場,她也活不成了。

要知道三爺死了,孫戎死了,基兒死了,三太太活著還有什么勁?即便福康帝免了蓮兒給基兒陪葬,三太太跟蓮兒這一對母女寡婦,怕也心思活了,得上吊隨他們去了。

所以這幾個兄弟聽說基兒不見了,便過來向福康帝請命,他們要去尋找基兒。福康帝當即準予!

福康帝除了派孫家兄弟去尋找外,另外還調撥了七八路人馬,去尋找基兒他們的下落。

當孫正打聽到基兒大致去的方向時,他們哪還敢怠慢,四兄弟打馬就追了下去,他們所率領的軍士有許多被甩在了后面。只有一百多騎著快馬的軍士,緊緊跟隨他們。

等到孫正跟孫戎合并一處,他們基本就算安全了。

雖說基兒這回有驚無險,可孫戎因為保護他,身中兩刀,好在沒有傷到要害處。

回去后,福康帝相當關心孫戎,讓跟來的太醫,為戎兒包扎傷口,并令廚子給孫戎做好吃的,讓他的傷口能夠盡快地長起來!

福康帝覺得孫戎是可造之才,想讓他在軍中培養,基兒不給,基兒請求福康帝不要調走戎兒,就讓他在自己身邊保護自己,福康帝便準了。

其實基兒留孫戎在身邊的真正目的,是他跟孫戎能玩到一起去,他不想孫戎離開自己去到軍中,那樣以后再想叫孫戎一起玩,可就沒那么方便了!

基兒留下孫戎,跟孫戎嘀咕,他讓孫戎放心,等他以后做了皇上,會給孫戎一個好的位置。

孫戎得了基兒允諾,當然也不愿意離開他。

福康帝因為孫戎保護基兒有功,回去后賜孫戎一套銀盔銀甲,還賞賜他金銀布匹綢緞什么的,不去說它。

除了孫戎得到賞賜,孫正等其他兄弟,也得到賞賜,當然,都是財物上。

對于孫府的小將,福康帝并沒有升他們的官。只是把二爺的官職升了一級,由原來的五品升了四品武官。

等過了幾年,周大人向太子推薦孫正,太子才奏明福康帝,把孫正要走了。

孫正走后,花姐照樣管理著她的生意,照舊過著自己的生活。

沒有孫正的日子,花姐一點都不無聊,花姐有事可做,那就是撫養孩子。

二太太因為孫正離開,怕花姐找野漢子,也常常到花姐家里來看望孫子,虎奶奶也常帶著姨娘,來看望花姐,花姐的日子倒顯得充實了。

在這段時間,馬丫的哥哥似乎無所作為,表面看,一切都平靜如水。

然而,如果我們從馮清卉那邊入手,來了解一下當時的局勢,就知道有多少暗流在涌動了。

首先,還是來看看福康帝為什么要準許孫正去太子那里吧,難道太子那里就沒有護衛嗎?

要知道,基兒已經把孫戎留在身邊,福康帝心里當然清楚,以后這個孫戎,在基兒做了皇上后,很可能成為基兒統治時期的重臣!

孫正又去了太子那里,是不是說,太子以后也會重用孫正呢?!

在福康帝看來,不一定!

因為此時的太子,福康帝已經把他身邊人員大換血了。

既然福康帝把太子身邊的人大換血,雖然孫正是太子要過去的,但是福康帝心里有數,孫正是周大人推薦給太子的!

而福康帝一直以為,周大人是他的人,而不是太子的黨羽,所以福康帝斷定,太子以后不會重用孫正的!

那么福康帝又為什么要對太子身邊的人大換血呢?

太子身邊有他自己的一黨人,在福康帝第二次北征回來后,因為二高的調撥離間,福康帝一怒之下,才這么做的!

二高誣告太子在福康帝不在的時候,拉攏大臣,建立自己的黨羽,他還篡改福康帝時期的政令,這讓福康帝大為惱火。

再有就是福康帝凱旋歸來時,太子沒有舉行隆重的歡迎儀式,使得福康帝在城門外多呆了一個多時辰,不見太子,這讓福康帝更加不滿!

福康帝并非是好大喜功,但是他得這么做,他沒有辦法。

福康帝帶兵征討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一來是軍事需要,二來福康帝也想顯示自己的軍事才能,讓朝野上下,對他服氣。

要宣揚自己,光靠打勝仗還不行,福康帝是想太子搞個高規格的歡迎儀式,讓全國人民都知道,皇上御駕親征,凱旋歸來,這樣起碼能讓他在老百姓心目中有個好影響。淡忘他奪了侄子的皇位帶來的壞的印象!

可太子并不理解福康帝的這個心意,他忙于朝政,并沒有把歡迎福康帝凱旋歸來這件事放在心上。

于是太子受到福康帝的呵斥。福康帝這才有了給點顏色給太子看看的想法!

在那一段時間,馮清卉手下不斷收集太子的各種能惹福康帝生氣的證據,然后讓埋伏在二高身邊的人,把這些消息告訴二高,二高并向福康帝打了太子的小報告。

福康帝對太子是非常生氣,要不是看在基兒的份上,他有好多次都有廢太子的想法。

這還因為,太子的很多政見與福康帝不合。福康帝把朝廷搬往北城,也是遭太子反對的。福康帝就覺得自己把江山交到這么個逆子手中,他很不甘心!

福康帝因為太子沒有出城歡迎自己,他一怒之下,又把自己在外打仗期間,太子所頒布的所有政令,一律作廢,然后在朝廷上開始打擊太子黨人。

有幾個太子黨的大臣,權力被削,把太子身邊的人,以挑唆太子為由,下入大牢。

那段時間,太子黨的人死的死,坐牢的坐牢。

也就因為這個,孫正才得以填補太子身邊的空缺!

那么,馮清卉的手下除了幫助二高攻擊太子成功,接下來,馮清卉的手下,又開始來搞二高了。

起初福康帝讓二高去做云南王,二高不愿去,跟三高賴著不走,后來福康帝再次讓他去山東某地,他還是不去。

福康帝北征期間,二高在南都也在大肆拉攏自己的黨羽,馮清卉埋伏在大臣身邊的人,又拿出二高為非作歹的證據,大臣在跟福康帝閑聊時,謹慎地拿出這些證據向福康帝匯報。

二高三高久久不愿意去自己的領地做藩王,這就讓福康帝的疑心頓起,直到馮清卉手下收集三高犯罪的鐵證,福康帝一怒之下,先是把三高給軟禁起來。

后太子在福康帝面前充好人,幫自己的三弟說情,三高這才不得已去自己的領地就藩。

福康帝對于二高不去就藩,其實他心里是有數的,那就是二高一直在窺視太子之位。

福康帝曾經許諾二高,說他哥哥身體不好,暗示太子之位,是要留給他的,只不過福康帝后來聽了重臣建議,不可以把皇位傳給二高,那樣有違祖訓!

那么在這個時候,大臣進言,說出二高各種犯罪事實。

表面看上去,福康帝是在借題發揮,他要廢二高為庶人,以免自己駕崩后,朝廷再出現二高奪帝位這樣的現象。

太子身邊的謀士,告知太子,此時他得出面替二高說情,如果太子任憑福康帝處置二高,那么太子就錯了。

要知道,福康帝這人讓人難以捉摸,假如他廢二高是在試探太子怎么辦?!

所以太子得以仁厚為要,勸福康帝放了二高,他們是親兄弟,給二高一次改過的機會。

福康帝聽了太子的勸,讓二高去了山東的另外一個富庶之地就藩!

二高離開南都,他是不得已的,是懷恨在心的。

此時埋伏在二高身邊的馮清卉手下,并進言要二高等待時機,不要太急躁。

也就是說,在那段時間,福康帝對誰都不滿意,他的心情很糟糕,既不喜歡太子,二高跟三高又不讓他省心,他一直不知道該怎么辦。

福康帝難道不知道太子勸他放了二高跟三高的用意嗎?太子就是在做給大臣以及天下人看的。

人家會說,看看,太子他多仁厚!

太子在撈取名譽,福康帝會看不出來?這都是太子身邊的人在出鬼!

鬧心!

妙書屋

文學度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