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錦程萬里小說>錦程萬里最新章節列表 >錦程萬里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錦程萬里-第四十六章 奏本怎么上
更新時間:2019-10-25  作者: 油煎番茄蛋   本書關鍵詞: 言情 | 古代言情 | 經商種田 | 錦程萬里 | 油煎番茄蛋 | 油煎番茄蛋 | 錦程萬里 
正文如下:
各位書友要是覺得《》還不錯的話請不要忘記向您微信、QQ里的好友分享哦!本站域名手機同步閱讀請訪問.5151xs

繹之謙被她一提醒,深覺上奏是至關緊要的,于是依據自己所知,梳理了一下上奏的程序:“家父到省城,是與錦官院一同回復,那就得先交布政使司衙門勘合,遞上去還要先到通政使司,再送文書房……”說著,更加覺得要直接越過這么多機構遞到皇帝面前幾乎是不可能的,又搖了搖頭,“就算是以密疏上奏,仍要先送去通政使司的。”

“對了,錦官院,錦官院的督辦大人呢?他有沒有法子直接上奏本?”

貞錦依一下子想起康熙時的“密折”制度,那時的織造府可是有權上密折的,曹雪芹他們家不就是康熙派到江南地區的眼線嗎。

繹之謙直直看著她:“督辦雖是四品官,也要按制度層層呈報啊。他又不是六部主官,怎么能越過內閣上奏?就是不經過布政使司自己上奏也不行啊。”

原來這個督辦的權限這么小,還要被知府管著。貞錦依抿了抿嘴。

這時卻從廳后傳來一個深厚的男中音:“督辦上公務奏本固然要從布政使衙門走,但他還有一個單獨呈報之權!”

貞錦依與繹之謙同時向后看去,只見誠先生轉過屏風走了過來。

原來他已經給學童們講完了書,走到過廳來,正聽見二人的對話。

聽了貞錦依的問話,他比繹之謙先反應過來她話里的意圖,稍一思索,便想出了辦法。明白貞錦依確是真心為了繹大人著想,他說話也就不避開她。

進到廳內,誠先生叫二人坐下細講,他自己接著先前的話頭先說道:“錦官院每年要往京城送數次貢品錦緞,年底送得尤其多。督辦大人雖無直奏之權,卻常有面君之機,即使他不是親自押運貢品上京,也須得在上貢時隨貢呈報清單,還須寫一本陳述當季錦緞絲棉的產出,以及蠶桑棉麻種植等事的奏疏。這卻是內事府管的事,內監們拿了這奏疏,必是要直呈陛下的。

此次繹大人與錦官院會同上奏,寫了遞到內閣的奏本,何嘗不能再抄一個,與隨貢的奏疏一道送去宮中?”

“對啊對啊!”繹之謙此時聽懂了老師意思,頓時興奮起來,“我這就給父親寫信,請他按老師說的法子辦!”

誠先生點點頭,看向貞錦依說道:“你是繡坊的貞錦依姑娘?想不到你小小年紀,倒想得出這樣的主意來!你聽誰說的朝局的事?”

貞錦依忙裝傻掩飾:“什么朝局?沒有啦,我能想出什么主意?我就是想著繹大人是皇帝陛下派出來的官,陛下定會給他撐腰的!”

誠先生似信非信,又似自語般說道:“陛下給他撐腰……”

隨后用探測的眼光看著貞錦依:“這主意不管是你聽‘鄉里的先生’說的,還是聽坊中什么人講的,這人都不簡單吶!來日若得空我倒想會他一會。”

貞錦依心知這事不好辯白,也無須辯白,只得含混笑笑,希望能模糊過去。

誠先生見她并不明白答復,也不再追問,又對她說道:“家母想見見你,姑娘可方便進內院一趟?”

繹之謙聽了,便吩咐平伯拿張厚紙將書和紙包好,帶貞錦依進內院。

貞錦依明白自己這次是打著為誠先生母親做事的幌子出來的,這一面不能不見,于是跟著平伯到了后院,誠先生的母親田老安人就住在后院正屋。

這位田老安人其實也不十分老,頭發只有些花白,因眼睛不大好,一天里大部分時候都在內院里待著。

因為聽平伯說起過貞錦依為誠先生補衣的事,田老安人見了她就是一通夸贊:“這樣好的手藝,才只這么個年紀,真是了不得。只是那么好看的花色放在我家述兒那么塊木頭身上,未免有些糟蹋了。”便叫身邊的一個小丫鬟端凳子讓她坐,又拿點心果子給她吃。

貞錦依見她說話親切有趣,頓生親近之感,謙遜道:“我手藝哪兒有您說的那么好?誠先生是人人都敬重的,怎么說得到糟蹋?雖說是男子,衣著整潔總是要的。我姥姥常說,喜潔愛美,是萬物的天性,就是那地里的野花野草,遇到春雨來時也要開得鮮亮些的。”

見她提起老年人講的話,田老安人又來了興致,便問了貞錦依許多家住哪里、家里人口多少、姥姥多大年紀、身體如何之類的家常話。

貞錦依一一答了,知道老人家比較喜歡聽老年人的話題,又講了些姥姥的趣事,比如她老人家養了好些雞鴨,卻從來舍不得殺來吃掉,只留著生蛋,連舅舅要拿去集上換油鹽她都不肯給,弄得舅舅抱怨:“難不成養著它們養老送終?從沒聽說過白頭人送白頭雞的。”

聽得田老安人笑個不停,直贊她姥姥心善。

看田老安人慈祥和善,又感念誠先生幫她解書,貞錦依便表示誠家有什么針線活只管送到繡坊來給她做,早把秋錦香的話拋到了九宵云外。

田老安人卻推辭道:“我如今年歲大了,眼也花了,手也抖了,故此做不得針線。如今繹家送了小梅過來,有針線上的事兒,倒是不用再煩別人了。”

說著指了指一旁忙碌的那個大約十四五歲的丫鬟:“這孩子也是個手巧的。那繹家的七少爺,別看是個年輕男子,倒是想得周到!”

貞錦依這才知道這丫鬟是繹之謙叫繹家送過來服侍田老安人的,也跟著夸贊:“繹七爺當真是重恩重義之人,心思也細。”

出來時,田老安人便叫小梅打賞,還特地包了件自己沒穿過的細布新衣,要貞錦依帶回去送給她姥姥。貞錦依哪里好意思接著,再三推辭不肯要。

三個人推來讓去,直到驚動了誠先生進來勸說,她才勉強收下,并且硬是將小梅擱在桌上尚未做好的一件抹額抓起來帶了回去。

誠先生又囑咐她把書收好,讓她兄弟好生學,還說:“若你兄弟讀了還有不明白的,可再來問我,帶口信或是寫字條都可。”

貞錦依大為感慨,有幸遇上誠家母子、繹家父子,倒比她這個身體的親爹娘還要可親可敬。

回到繡坊,貞錦依先去前院小廳里交還腰牌,只見帶大娘坐在中間的椅子上,秋錦香站在一旁,陵錦佑背對廳門站著,像是正在被帶大娘詢問什么。

見貞錦依過來,帶大娘擺了擺手,陵錦佑便住了口。

各位書友要是覺得《》還不錯的話請不要忘記向您微信、QQ里的好友分享哦!本站域名手機同步閱讀請訪問.5151xs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