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錦程萬里小說>錦程萬里最新章節列表 >錦程萬里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錦程萬里-第五十六章 改投明師
更新時間:2019-11-01  作者: 油煎番茄蛋   本書關鍵詞: 言情 | 古代言情 | 經商種田 | 錦程萬里 | 油煎番茄蛋 | 油煎番茄蛋 | 錦程萬里 
正文如下:
只笑了一小會兒,良三娘又恢復了先前波瀾不驚的端莊之態:“也怨不得她,鄉里人家,要拿銅錢出來不是件容易的事。”

隨即微笑著對貞錦依道:“我也知你那些押在繡坊的保費如今未必要得出來。若你隨了我,我也不須另收你什么保費了,保人也是熟識的,回頭與她說一說,仍由她具保,待你出師時,用頭三月工錢來補也使得。如此,我們兩邊都不吃虧,也不至于壞了坊中的規矩,如何?”

貞錦依連連點頭:“使得使得,一切都依三娘子!”

良三娘又看了看桌上的包袱,問道:“這套衣裳你幾日做得完?”

貞錦依答道:“只是拼接縫合,略加些修飾,我估摸著,十日之內能做得完。”

良三娘子點點頭:“十日,恐怕十日之后也未必能起程,倒不耽誤你掙錢。”

被她這樣一說,貞錦依倒有些不好意思了。

良三娘子慢慢站起身道:“今兒也晚了,你且歇著吧。明兒我叫人去那邊要了你的腰牌,你也好去織坊同你姐姐說說話。她可是來打聽過你幾次了。”

原來大姐姐也知道自己到這里來了。貞錦依腦中浮現出大姐焦急的模樣,心里覺得有些對不起她。還好如今自己又有了新的出路,不然還真是枉自辜負了她費神費力又費錢地把自己從鄉下帶出來。

良三娘子語言溫和,看上去舉止遲緩,但做起事來卻是雷厲風行,與看著干凈爽利,實則做事遲疑積黏的帶大娘恰成對比。當下就吩咐蘭嬸兒去繡坊告訴帶大娘,明兒一早去拜訪。

只是事情辦得似乎不是特別順利,又過了兩日,良三娘子才拿到了之前貞三更與繡坊簽的文契和貞錦依的腰牌。

這兩樣東西一到手,良三娘子善解人意地先讓貞錦依去織坊與姐姐說話。

貞繡珠這幾日得不到妹子的消息,正焦急不已,如今知道她改去了絲坊,放下了心來,聽說她要離開,不免又有些傷感。

貞錦依知道不久就要離開這里,這次等于是告別,將來幾時能再見實難預計,于是把給春子、正月他們預備的書本紙筆,為舅舅寫下的養桑養蠶的方法,以及自己存的一些錢都交給了貞繡珠。

從送孩子們讀書,到舅舅家的桑蠶怎么養最好,有的沒的都囑咐了一遍。又耐心聽貞繡珠說了許多保證將東西帶到,叫她小心保重身體,勿須掛念家人等話,方才在貞繡珠的淚眼中與她道別。

待她回去,良三娘立即就帶了貞錦依出坊,先上蒙學誠先生那里修改契約。

自符咒的事得到誠先生相助,貞錦依對這位先生已是深為感激,如今得著機會當面道謝,不免有些得償所愿的興奮。

進了蒙學過廳,見著那個青衣方帽、端正坐著的身影,貞錦依先就疾行幾步,過去行禮:“錦依多謝先生相助!”

誠先生顯然事先已得到了她要來的消息,只微微一笑:“勿須多禮,舉手之勞而已。”

便又請良三娘子坐。

平伯過來奉茶,卻未見繹之謙。

貞錦依跟著蘭嬸兒站到良三娘身后,伸了脖子張望。

誠先生似是對良三娘,又似不只對良三娘說道:“聽說太后征了幾位勸諭使入京垂詢蠶桑之事,省城錦官院新建的織造坊業已完工,你們怕是就要入省了吧。”

良三娘答道:“前日錦官院確是使來人問過,只是仍未定下入省的時候,說是還須等一等。我就怕等到天太冷時,路上不好走呢。”

誠先生道:“想來也等不了許久了。”

又看向貞錦依道:“恭喜你拜師了。日后去省城做事,必是前程大好。”

良三娘忙請誠先生寫契書。誠先生先前得了消息,早已預備停當,當下拿出契書來給了良三娘。良三娘先畫了押,又對貞錦依說:“你也來按個手印,回頭我派人送去貞陽鄉請你父親簽押。”

辦完了事,良三娘子便告辭。

貞錦依隨她出到前院,卻見繹之謙忙忙地從門外進來,見了貞錦依就道:“貞姑娘,你且等一等,我有東西要給你。”

說罷快步跑到里面去。

貞錦依看了良三娘子一眼。

良三娘子一笑,道:“你就站一站罷,我先上車去等你。”說罷帶著蘭嬸兒出了門。

不一會兒,繹之謙捧了個紙包出來,遞到她面前時氣尚未喘勻:“這個是給你……你兄弟的。”

待她接了打開,才調整了呼吸,解說道:“這是《紅葉經》,給小學童使用最好,字句淺顯上口,文義言淺意正。這一本上也有些注解,寫了這些文字的來由、筆畫順序,還有前人用過的異體字,就是初識字的人,不拘找哪個認得字的問問也就懂了。”

這哪是給小學童識字用的,分明是按著貞錦依的讀寫程度量身打造的。

貞錦依心里明鏡一般,雖依禮道謝,但心知這樣的厚意,并不是幾句謝謝可以回報的。

時間有限,她不多客套,當即問道:“繹大人的奏本可送進宮了?”

繹之謙面露喜色:“多虧得你提醒得好,先生的主意真是妙極,督辦大人果然送了奏疏進宮!前幾日,宮里已召家父進京。”

“那是皇帝陛下看到奏本了?”貞錦依也喜形于色,緊接著問,“是圣上親自召見過問了?”

繹之謙道:“那倒不是,不是圣上下的圣旨,也沒由內閣明發,是宮里太后宣召的。”

“這就是了,”貞錦依已明白過來,“圣上不便明著跟內閣對著干……不對,也不是對著干,是有些事不想經他們的手,所以轉了一個彎。這也圣上和親召沒什么區別。令尊大人的事想來不久就有好消息。”

繹之謙滿臉都是喜色,說道:“你真是聰明,我大伯也這么說呢。”想想家中彌漫多時的陰云一掃而空,心里十分暢快。

忽又想到一事,問道:“聽先生說你改投絲坊了。你們也要預備進省里了吧,不知幾時啟程?”

貞錦依聽到“也”字,不由得一笑:“時日尚未確定,想來不是今年底,就是明年春天吧。”

“明天春天”四字在繹之謙心頭一蕩,他本想說點什么,出口時卻只有一句:“愿你們早早成行,一路順風。”

貞錦依看他遲疑,便快速補了一句:“愿七少爺也一路順風!”說罷又是一笑,將書本抱在胸前飛快跑出門去。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