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錦程萬里小說>錦程萬里最新章節列表 >錦程萬里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錦程萬里-第一百一十六章 上門的生意
更新時間:2019-12-20  作者: 油煎番茄蛋   本書關鍵詞: 言情 | 古代言情 | 經商種田 | 錦程萬里 | 油煎番茄蛋 | 油煎番茄蛋 | 錦程萬里 
正文如下:
聽了琉邦延的奏報,正昌帝頜首道:“然則關銀之稅,當以多少為宜?”

問到關銀細節,當然就是贊同這個辦法了。這個問題琉邦延就不好答了,于是看向戶部的幾個人。

安正德立即答道:“若錢貨出入皆有造冊,則引票不宜再用,當另設勘合規制,稅銀按貨值計算,值百稅五最是合宜。”

正昌帝略一沉吟,說道:“眾卿之言皆有可取。朱閣老與琉侍郎所說不錯,當于有海港之處專設市舶司,專司貿易互市等事,亦不必經由地方,都交戶部統管,理藩院亦可分設會同館協同。雖以貿易為主,亦不可有違我朝懷恩于外之策。戶部可擬出章程交予內閣,理藩院亦須知照使節,若有回話,可上報內閣。內閣盡早擬旨來看。”

看似采納了朱閣老的建議,但內閣的本意是要從壓制錦官院起頭,逐步削弱這類直屬中樞的機構,分其權利到地方。哪知一來二去,反而多搞出一個獨立運行的市舶司。

但皇帝旨意下得快,一下子將司名、統屬關系都敲定了,又是順著朱閣老的話理出來的,內閣一時找不著理由當面駁回,只得先答應著,下來再商議應對辦法。

待到內閣擬旨時,仍堅持要將市舶司歸入地方布政司,而戶部則認為要么直屬戶部便于算賬,要么改成會同館歸理藩院管。兩下又爭執了許久。最終正昌帝在鄭太傅建議之下,同意各地的市舶司由當地布政司主管,卻又從內府派了內監作為提督,長駐市舶司監察。此事經過數月方才定下了章程。

至于布政使們的奏章,既沒有駁回,也沒有批復,竟是不了了之。

朝堂論爭才一結束,旨意未出時,消息早已傳到江安。不管后事如何,錦官院雖說管轄之權有所縮減,但大體保留了主要的事務。珞大人懸著心總算放了下來。

而崇興的貞錦依不久也聽到風聲,知道皇帝現在還在和內閣打擂臺,更加明白了革新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只怕日后還有莫測之風云。自己如今只是一介小民,站上潮頭的事不用多想,只求把手頭的事做好,能在這里站得住腳,多幾分生存的把握而已。

好在自上回一下子賣出三套成衣之后,找上門來的生意便多了起來。

原來琳太太對新衣服十分滿意,終于沒能忍住,在省里眾官為他們夫婦送行的宴會上就先穿上了身。

官太太們看得眼熱,紛紛打聽是誰做的。再一聽價錢,雖說個個咋舌不已,但回去一想,又覺得非此不足以顯示衣飾之貴重。

沒過多久,就有人來到頡氏綢莊,將那套未婚女子的衣裙買了去。

而貞錦依早有準備,立即又在堂中掛出兩套常服,亦都是寬袍大袖長擺。價錢比之前賣給琳太太的還要高出一截。

這回頭天晚上剛掛上,第二天一早,伙計才把臨街的鋪板取下來兩塊,便有一個小廝搶進來,對著屋里大聲道:“掌柜的可在?”

見掌柜的從后面出來,不等他詢問,就說道:“今兒我家太太要來,莫要叫外男進來!”

接著又對伙計嚷道:“不要再取了,再把鋪板安上去。”

伙計抱著鋪板,直拿眼睛看掌柜的。

掌柜的便問那小廝:“不知是哪位太太,來這里要看什么料子?”

小廝指指掛在鋪中的兩套衣服:“我們是前街通判家的,我們太太要來買這衣裳,還要請你們做衣服的那位姑娘過來量下尺寸。”

掌柜的只得應下,叫伙計重把鋪板上好,只留一小扇開著應門。

不一刻,果然有兩乘轎子抬了通判太太母女兩個來。

才一進門,就叫把衣架上的兩套衣裳都取下來。

掌柜的剛堆著笑說:“這衣架子有些古怪,須得請了小貞姑娘過來方好取,您樓上稍坐歇歇。”

話音未落,門外又是一陣敲門聲響。

敲門的是個婆子,也不等伙計來招呼,自從那一扇留著鋪板處一邊探身進來,一邊高聲道:“還好沒開門,掌柜的,我家夫人今兒要過來,派我來先招呼一聲,莫要……”

說著話就見堂中已站了一群人,通判太太正盯著她,頓時住了口。

只停了一停,便笑著對掌柜的說道:“原來已有女客。也不打緊,我們也是女客,不妨各人看各人的。”

掌柜的知道都是官眷,不敢怠慢,便請通判太太上樓。

通判太太攜著女兒向樓梯走,她帶來的仆婦便催著伙計:“快取那兩個衣裳給我們太太試試。”

后面進來的婆子一聽急忙對掌柜的說道:“掌柜的,這衣裳我家夫人早看中的,可得給我們夫人留著才是!”

通判家的仆婦就笑:“我說這是誰家的老姐姐,這衣裳今兒才擺出來,怎么你們家就早看中了?”

婆子道:“這個大妹妹想是不知情吧,這兩套衣裳昨兒個晚上就上了鋪子,我們家那時就已看上了。只是我家夫人要今兒早上才得空,方才這會子出來的。”

正說著,又一個十五六歲的丫鬟又進了門,對先前那婆子道:“葉嫂子,怎的這半日還沒安頓好?夫人這就要下車了。”

葉嫂子忙應道:“梅姑娘,這就好了。”回頭又道,“掌柜的,我們夫人就進來了,快把樓上的屋子收拾好,請你們老板娘來應一應。”

那叫作梅姑娘的丫鬟又補上一句:“還須把這兩套衣裳收拾好,送上去給我們夫人試衣。”

通判家的仆婦急了,便過來攔:“這衣裳是我們太太先看中特地來試的,可得有個先來后到!”

爭執間,頡嬸兒匆忙打小門進來,見她們互不相讓,趕忙勸道:“各位貴客莫急,既是兩家都要看,不如先一家一件,先試著。”

說話間,一輛朱簾馬車停在鋪門外,車前的仆婦放下腳踏,后面兩三個丫鬟跟上來,攙著位珠光寶氣的婦人下了車。

梅姑娘急忙叫伙計將鋪門開大些,迎了夫人進屋。

屋中的仆婦見那夫人的氣勢不凡,不覺住了口。

頡嬸兒認得是按察使司的副史夫人,忙上前見禮。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