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錦程萬里小說>錦程萬里最新章節列表 >錦程萬里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錦程萬里-第一百一十八章 風從哪里起?
更新時間:2019-12-22  作者: 油煎番茄蛋   本書關鍵詞: 言情 | 古代言情 | 經商種田 | 錦程萬里 | 油煎番茄蛋 | 油煎番茄蛋 | 錦程萬里 
正文如下:
副史夫人幾乎是迫不及待地將新衣裳穿到了崇慶城官太太們的宴會上。

接連幾場宴會下來,找到頡氏綢莊來的官眷幾乎把門檻都踏破了。因已沒了存貨,個個都拿著現錢要下定。

然而計算了衣服制作的時間,貞錦依并不敢全都接下來。

凡是來下定的,都要先講好,一套衣裳一月之內要貨的不接,再后來,一家同時定兩套衣裳的也不接,無論給多少錢也不行。

但條件越是苛刻,愿意排隊久等的反而越多,連定金也是越給越豐厚。

有的人家還送來了金銀珠玉等物,要求做成衣飾。

貞錦依按著這些珠寶的材質形狀,有的做成了紐扣,有的做成了云肩綴角,有的則以珠繡的方式繡在衣領衣緣或是肩上。

因她將衣料輔料等記錄得極為詳細,哪些東西用在哪里也寫成單據,讓客人取衣時簽收,來做過的人都覺得放心。名聲傳出去,愿意加綴珠寶的就多起來,而衣裳的價錢也再度抬高。

衣服的式樣和裝飾依據定做者的身材和需要有所更改,而萬變不離其宗的是,都是大袖垂膝,衣擺或裙擺拖地二三尺。

因天氣漸熱,衣領改得短了些。但多數客人仍要求高領,只為了顯擺新鮮好看又貴重的領扣。貞錦依便用薄紗做領,中間分隔較開,或是翻下來一大截。有的甚至做成假領,只在鎖骨上圍上一圈,乃綴上領扣或綴角。

云肩與外衣也多用輕紗,并加上披帛,長大的衣擺被風吹動時,飄拂起伏,很有動感。

不過一兩月,寬袖長衣,漸漸成了崇興官眷中最時興的式樣,有些在頡氏綢莊排不上隊的人家,也讓自己家做針線的人仿效著做。

只是長衣易做,高領大袖卻難得,今朝以來,無論官民,一直都是交領窄袖,許多針線上的人從來不曾裁制過這類衣服,又都是聽人描述,做出來便有畫虎不成之感。至于云肩樣式,也多只會四合如意等大幅樣式,遠不如貞錦依設計的千變萬化,繡工又極精巧。

越是這樣,找到頡氏綢莊來的就越多,官眷中只以頡家所出為正宗。

與此同時,這種高領寬袖的長衣在京城也成了官眷們眼熱的物件。

起因在于崔皇貴妃冊封禮之后的宴席。

冊封禮的日期放到太后的壽辰之前,明眼人都知道這是特意要給皇貴妃臉面,日后她正位坤寧宮,已是明擺著的事。

經手的人全都十分用心,皇帝太后又另給了賞賜,這場冊封禮就辦得格外隆重盛大。

太后還特意賞了在京命婦一人一匹大紅紗羅,作為典禮之用。正昌帝又賞賜在京官員每人一匹大紅織西番蓮團花錦。

這些原本只準許有爵位的勛貴穿用的錦緞,如今連只有七八品的芝麻小官都可以穿,也是前所未有的盛事。也相當于宣告天下,所謂衣飾僭越的事,連天家都不再放在心上。

冊封大典時,參與的官員都穿上新制補服。典禮之后的賜宴上,領宴的官員又全換上了大紅團花錦的外衣。

內外命婦們則從行禮時起,就全都在新制補服外罩了紅紗大衫,紅彤彤一片,十分喜慶。

繁文縟節大操大辦了三日,賜宴畢,太后就說要清靜清靜,去了郊外的清熙園頤養。

崔皇貴妃就在宮中辦了家宴,只請了內命婦與在京至親的女眷。

因是家人私宴,皇貴妃先換了燕居常服,命婦們也就沒有按品大妝。

琳太太與皇貴妃是姑表姐妹,本就是至親,她本人幼時又常去外祖家,多與表姐在一處玩耍,情分不同一般,因而,雖然品級不高,仍被皇貴妃招到近前說話。

這樣顯眼的位置,她身上的衣飾就讓眾官眷側目了。

皇貴妃也注意到她的新衣,便就此拉上了家常:“人都說咱們江安‘衣被天下’,今兒看你這衣裳,還真是與眾不同。是你家的針線上人,還是景州的制衣坊做的?”

琳太太忙回道:“稟娘娘,我們家可做不了這個,也不是景州做的,是在崇慶的時候,在那里的綢莊買的成衣。”

皇貴妃沒再多問,轉頭又與寧國公夫人閑話了幾句旁的事。

但僅只這一句,已是讓琳太太面上大有光彩,連她的衣服也閃耀發光。

皇貴妃頸長肩窄,纖腰一把,才嫁給還是太子的正昌帝時,就常被他稱贊體態裊娜。

但是如今她位高名尊,卻頗嫌身材過于纖細,大衣服穿上有些襯不起來。尤其在接受內外命婦參拜時,九翟鳳冠一戴,脖頸似不堪重負,未免莊重之感稍憾。

她雖未多說,但她身邊的女官何等伶俐,當下便記在心里。宴罷之后就叫來內府針工局的人,將琳太太所穿衣裙的樣式描述一番,要她們立即趕做一套。

不日做好,呈到皇貴妃面前。皇貴妃略試了試,就放在一邊,并不再穿。

針工局雖知做出來的并不稱意,卻也不知從何改起。

過得一日,皇貴妃召自家在京的女眷進宮閑話,除了娘家嫂子弟妹和兩個堂姐妹,也叫上了琳氏表妹。

因太液池中蓮花盛開,皇貴妃便說要賞花,帶了眾人在池邊閑走閑聊。

皇貴妃的嫂嫂,即琳太太的表嫂聽說琳太太已有身孕,直夸她福氣好,戲稱:“多半是你這套衣裳吉利。”

琳太太笑說:“做衣裳的繡工也是有身子的,連那賣衣料的人家的媳婦也有了,聽老人說也算是沾了喜氣。”

表嫂于是拉著她說了許多養兒育女的話。到涼亭歇腳時,琳太太才看到自己裙角上不知在哪里沾了好些黃泥。

表嫂就笑個不住:“琳表妹是怕皇貴妃娘娘不肯打賞么,便是地泥也要帶些回去,算是沾了皇氣!”

皇貴妃聽見笑聲便回頭垂詢何事。旁邊的一個堂妹低聲回稟了。

皇貴妃就向著琳太太笑說:“原是坐乏了出來走走,倒帶累了你的新衣。”

琳太太雖連說不妨,皇貴妃仍命宮女帶了她去更衣,特賜了套織金百子戲蓮的襖裙。

再過幾日,賜宴外藩使節家眷,皇貴妃便穿了新做的常服,大紅遍地金通袖對襟襖,高領齊頰,石青鑲襴裙,外帔明黃大衫,寬袖過膝,后擺曳地。

參拜畢,去了外帔,加了件疊層的柳葉云肩,每片葉角都綴著指頭大的明珠,十分雍容華貴。

不多時,京城官眷日常的穿著紛紛改成了寬袍大袖。尤其衣領越做越高,花式越來越繁瑣,領下的紐扣也從錦緞盤扣,變化出縷金珠玉等,分外富麗。

此風傳回江安,景州之人亦紛紛效仿,有人道是京中從宮里時興起來的;也有人說,這原本就是江安起頭,帶到京城去的;還有人說真正起始之地是崇興,那里的工匠做的才叫正宗。眾人各執一辭,莫衷一是。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零點看書手機版閱讀網址:.lingdianksw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