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錦程萬里小說>錦程萬里最新章節列表 >錦程萬里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錦程萬里-第一百六十二章 小小風波
更新時間:2020-01-29  作者: 油煎番茄蛋   本書關鍵詞: 言情 | 古代言情 | 經商種田 | 錦程萬里 | 油煎番茄蛋 | 油煎番茄蛋 | 錦程萬里 
正文如下:
果然還是姥姥疼外孫女兒啊,貞錦依心中感動,看她有些激動,怕老年人著急上火,連忙安慰:“大姐姐在崇慶管著制衣坊的事兒呢,那里的生意她未必肯丟開。只要過些日子我娘去了,幫她料理料理生娃的事就好了。”

姥姥兀自嘟噥:“年輕媳婦子,管那些生意做什么?不如同你一般,賣給別人,拿了錢回來買些田地,將來和娃娃都有個產業依傍。”

疼歸疼,觀念還是有差異的。貞錦依無法和種了一輩子地的姥姥探討生意也是產業的問題,便把話題轉到了春子考秀才的事上。

正好舅媽送茶水來,湊著說了許多計知縣怎樣看重春子的事,這年歲試時先點了他入縣學,從此便是有功名的秀才。這么一來,岑家在鄉人面前格外的有體面,鄉長召集鄉老們議事時,也都會叫上岑水生。

貞錦依又將付家答應給岑水生請官銜的事講了,姥姥和舅媽聽了更是歡喜。

趁著她們都在,貞錦依再從行李中取出禮物來:給姥姥的一對金鐲,給舅媽的一套鑲著珍珠的銀包金頭面,給妞妞和小天賜的銀項圈。

姥姥和舅媽急忙推辭,都說:“你是馬上就要出嫁的,留著做嫁妝才好。”

貞錦依笑說:“我那制衣坊賣的錢足夠分量了。辦喜事你們長輩都要坐席的,來接親的可是官宦人家,我們家的親戚沒有像樣的頭面,豈不被人小瞧了去?”

姥姥和舅媽聽了這才收了。回過頭姥姥便與岑水生說,到底在給貞錦依預備的添妝里,多加了四錠紋銀壓箱。

在姥姥和舅舅的新家里,各種細事被舅媽安排得十分舒適,貞錦依只須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晚間躺在松軟的被窩里,貞錦依這時才感覺到,這么多年以來,從未如此放松,如此安心。于是乎擁著帶有陽光味道的被子,一覺睡到自然醒。

起床后沒看到臘月,一問才知,因岑大妹總沒到,姥姥這日一早就已雇了車,讓臘月回去接。

傍晚時,春子已從縣學里請了假回家來,全家自是一通忙活,就連鄉長也派了兒子來問候。

過了一日,臘月方才陪著岑大妹到來,還帶來了只有五歲的小弟弟立冬。

姥姥見了便問:“怎的不把正月兒也帶過來,這些年沒見他三姐了,出嫁時他總該來送嫁的。”

岑大妹笑答:“他阿奶身子不爽,總不能讓她一個人待在家。留著正月陪她也好放心。”

姥姥見她笑得尷尬,知道其中還有緣故,但也沒再追問。

立冬見了這么多的兄姐弟弟,顯得十分興奮。妞妞比他大不了多少,成天帶著他在院子里瘋跑。

大人們卻無法放下心來玩樂,喜事在即,對方又是極體面的人家,貞、岑兩家的人都緊張得很,唯恐辦得稍有閃失,丟了面子不說,以后也難與親家走動。

岑水生特地去請了鄉長來,鄉長又把本鄉幾個鄉老都叫到一起。眾人將自己知道那些的官宦家結親的規矩都拿出來商議,真當成了本鄉一件大事來辦。

此時須安靜待嫁的貞錦依反倒沒什么要操心的,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有時看看弟妹們玩耍,有時聽岑大妹講一講做媳婦的規矩。

不過岑大妹自己也知,鄉里的規矩與官宦家未必相同,且與這個多年未見的女兒總有些說不出的生疏之感,因此也不甚啰嗦她。

貞錦依樂得松快,多數時候與姥姥聊天,盡量逗引她開心,或是與舅媽說說養蠶繅絲等事務。

舅媽這些年是家里養蠶的主力,常年領管著一幫蠶娘幫工,歷煉得十分干練,比從前能說會道許多。又因貞錦依曾幫著找蠶種、傳授養蠶的方法,故而待她格外親近。兩人說話的時候倒比同住一屋的母女倆還要多些。

轉眼就到了“納征”之期。繹大少爺親來過大禮,并送了禮書。

貞三更接了,請鄉長出面,擺了宴席請客,大娘舅岑水生亦坐了首席。

又過幾日,繹家再送了禮來“告期”。

仍是貞三更接了。

因在繹家老宅只是拜堂,新人并不會長住于此,故而女方量新房尺寸、送全套家具的步驟就省了,只在迎親前兩日,由臘月和冬子前去送嫁妝,并由舅媽請了個鄉紳家的“全福太太”過去鋪床。

這一趟去了一整天,晚間舅媽回來時神色慌張,還抱了一匹紅羅回來。

原來鋪床時發現,床太大,原來預備的喜帳缺了尺寸。

舅媽趕忙去埠寧的綢緞鋪里,比著喜帳的料子現買了大紅羅,帶回來補做。

岑大妹聽了直抱怨:“這丫頭,預備個喜帳也不先打聽明白。這可怎么好?”

舅媽連忙安慰:“只差著一點沒圍滿。他們府上的大奶奶都說,那大床是個老式樣,多了一層隔罩。如今都不時興這樣的撥步床了,通常都是兩層的,也難怪做喜帳的不曉得。我已量好了尺寸,只須里頭那一面加上一片就好。長短都還合得上。”

岑大妹仍道:“喜帳都能短了,只怕……”

后面的“不吉利”三字沒敢說出口。

姥姥開解她說:“怕什么?見短補長嘛,三丫頭正有這手藝,原來短著些的,自個兒把它做得圓滿了,這才是好兆頭呢!”

岑大妹聽了方才罷了。

貞錦依便問舅媽尺寸。

舅媽不僅量了尺寸,連床的樣式也請繹家的人畫了樣子。

正如她所說,只少了幾尺的寬度沒能圍滿,床高是合得上的。只要在靠里墻的那一邊加縫一塊就行,帳子上本來就有接縫,稍作修飾,仍是完整的喜帳。

看了圖樣,貞錦依從容說道:“阿娘放心,我就是做這個的,不多會兒就能縫好。幸好舅媽買的紅羅跟原本的料子一樣,縫合起來保管一點看不出是后加的。”

舅媽又說:“跑了兩家都沒有,也是運氣好,正碰上你們鄉的貨郎秋生,帶我去了一家綢莊,從他們的庫房里尋了這個出來。也是遇到好人了。我還請了他來吃喜酒呢。”

貞錦依聽了便笑,將秋生女兒與馬春分定親的事講給她們聽。姥姥就笑說見了秋生也要問問他,幾時去他家吃喜酒。

一場小小風波就這么混了過去。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零點看書手機版閱讀網址:.lingdianksw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