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錦程萬里小說>錦程萬里最新章節列表 >錦程萬里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錦程萬里-第一百七十章 添丁進口
更新時間:2020-02-03  作者: 油煎番茄蛋   本書關鍵詞: 言情 | 古代言情 | 經商種田 | 錦程萬里 | 油煎番茄蛋 | 油煎番茄蛋 | 錦程萬里 
正文如下:
那頭繹之謙將貞錦依同意回景州的話轉告給繹大人,繹大人不情不愿地回復了崇興布政使和江安錦官院。

這頭貞錦依將繡吉號的事務理出頭緒,逐項交代給頡伯頡嬸以及經二姑姑,準備回景州。

哪知沒過幾天,繹大人又帶來了新的消息:江安錦官院已推舉了貞錦依入京。

原來,明春立后的事已定,從禮部到內府,再到各地工匠,都要為封后大典的事提前預備起來。大典之上,服飾是重頭,所以錦官院更須早些加緊籌劃。

原本是打算如之前的太后壽辰一般,各地多織些新錦貢上。

但因太后發了話,說先皇后封后是隨皇帝登基一起辦的,又因當時正值國喪,許多規儀皆從簡,太后當年封后又已是幾十年前的事了,算起來,至今四十余年未有過如此盛大的國禮。如今天下太平,又國庫充盈,兼之外藩來朝的甚多,正該大操大辦,以揚國威,以顯國體。

有了太后這話,自然從皇帝開始,自上而下都要格外重視。

因此內府里品級最高的掌印大監正黎安民出了個主意,征召各地能工巧匠入京師,與內府所屬各監各司合力,特為大典制作所需之器物、服飾等。

圣上準奏,于是下令知照各地錦官院、司工局等,征集織造、珠玉、陶埏、木工等匠人,入京為大典服役,工錢從優,有功者另有封賞。

各地紛紛篩選舉薦,江安錦官院便舉薦了貞錦依、紓錦宛等十余個高等級的織工,以及繡房幾個擅長刺繡制衣的女工。

內官監依名單照準,已下了文書讓這些工匠下月起分批進京。

經了內府的手,便成了皇家的大事,上了名單的人除非病到臥床不起,基本沒有拒絕的余地。

好在京城要接納這么多人,也需要做些準備,進京的時間沒有定得太早,且是分批進京,輪到江安省時,差不多到下月底才會啟程。

貞錦依算一算,還好可以等到大姐生產,待見過了小侄兒或是小侄女之后再出發。

而封后這樣的大喜事,照例又要開恩科,今年的新科舉子們很幸運地可以在明年春闈就參加京城會試,不必再等兩三年。

繹之謙與繹大少爺都要進京趕考,預計一下行程,于是索性安排在下月中出發,與貞錦依一道入京。

繹大人將這番安排寫了信告知江安的督辦衙門,那邊倒是無話,爽快給了上京的文書,囑咐他們入京之后按時去內府登記。就連貞錦依提出的,最好讓桐師傅師徒也一道進京,方便改造織機,督辦衙門也答應了。

想著相聚之日無多,貞錦依幾乎天天都往東街跑,若非礙著繹家媳婦的身份,東街院子又已填得滿滿當當的,恨不能就住到那邊。

到月底時,貞繡珠按期臨盆,幸得頡嬸兒和掌柜娘子早已安排妥帖,才一發作,立即雇車去接了兩個接生婆。

院內又有夏嬤嬤相幫,岑大妹也是生過好幾個孩子的,大家七手八腳,雖忙卻也不亂。

貞繡珠按照貞錦依的叮囑,在懷孕期間時常請大夫來診診脈,按照醫囑調理飲食,且她平日多有操勞,活動得好,雖是頭胎,生產時倒還順當。陣痛一夜之后,于凌晨時分生下一個白胖的女娃。

接生婆的恭喜聲有些干澀,以為主家見生的女娃會不高興。

哪知貞錦依一出手,每人打賞五兩紋銀,兩個接生婆喜出望外,精神頭一振,打疊了許多好話贊頌,只礙著是個女孩兒,沒法恭祝“公侯萬代”之類。

岑大妹本來頗感沮喪,但見整個院子里的人無不歡喜愉悅,爭相抱著那小東西,如同得了個天上掉下的活寶貝一般,方才醒悟這里的風俗和渠安鄉下不大一樣,并沒有那么輕賤女娃,心里才覺得好過一些。

“洗三”之時,接生婆來為新生兒洗浴,頡嬸兒、經二姑姑以及綜娘子等人又各有隨喜。兩個接生婆口袋裝得滿滿,越發善恭善頌之言不絕。

貞錦依抱著眉眼比才出生時清晰了不少的小侄女兒道:“看她這模樣必是有個福氣的,但愿從此以后,也給你娘帶來福氣,母女們都順遂平安。不如就起名叫貞啟瑞吧,取開啟祥瑞之意。”

眾人連連稱好,貞繡珠喜上眉梢:“這個名字好聽,又吉利。”

只有岑大妹小聲嘟噥:“娃兒不跟著爹姓,日后怕不會叫人瞧不起?”

貞錦依道:“瞧不瞧得起要看家門,也要看自身。只要繡吉號的生意好好做起來,咱們啟瑞是要繼承大姐姐這一份家業的,將來再多學些本事,怕誰瞧不上不成?”

貞繡珠經了這幾個月的事,早比從前自信了不知多少倍,也勸岑大妹:“都和離這么久了,烏家也不知有這么個女兒,何必還去攀他家的姓?況且他們就是知曉了,一個女娃兒,也未必放在心上。不如隨了我們,將來跟姨媽和姑姑們學讀書、學手藝、學做生意,也能當門立戶。”

見姐姐如脫胎換骨一般,貞錦依總算放下了一半的心。

因要同著繹之謙先到景州與繹大少爺會合,貞錦依不能再作拖延,只得留了岑大妹在東街照顧月子。

貞錦依多少知道點阿娘的脾性,臨行之前給了她一包銀子銅錢,囑她切莫節省,好生讓大姐母女將養;因夏嬤嬤要隨了她上京家,又請頡嬸兒幫著雇了個奶娘照顧產婦和嬰兒;然后再留了一筆錢給經二姑姑,請她看顧這一院子的婦孺。

經二姑姑原不肯收,說:“我也算是大東家,這里都是我店子里的,你拿這錢雇東家來照拂店里的人,豈不是笑話?”

然而禁不住貞錦依再三解釋勸說:“我娘是個節儉慣的,怕她不舍得買好東西,待虧了自家和我姐姐、侄女兒。”“滿院子里,你最能服眾,你說話我娘和我姐也最能聽從。”“你只當是幫我姐收著,幫她給娃娃花銷。”等等。

經二姑姑才終于收下來:“就當替你姐保管,等她身子好些再轉交給她。”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零點看書手機版閱讀網址:.lingdianksw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