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清穿之躺贏小說>清穿之躺贏最新章節列表 >清穿之躺贏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清穿之躺贏-第八十九章 京報
更新時間:2019-12-04  作者: 涼城心不涼   本書關鍵詞: 言情 | 古代言情 | 清穿民國 | 清穿之躺贏 | 涼城心不涼 | 涼城心不涼 | 清穿之躺贏 
正文如下:
有點見識的人家都會耳提面命對自家女兒說不能看那些話本,歸根結底,還是那些話本有問題,看的多了,一個想當然,女兒就毀了。

古代,正經讀書打算科舉的人是不會寫話本的,他們覺得這些有辱斯文。

而那些寫話本的讀書人,都是一些需要銀子,說白了就是有些窮酸的人,他們寫的內容,里面利益自然偏向他們。

所以,話本里的故事大多都是窮書生求娶富家小姐被女方反對,然后私奔,最后書生功成名就,還能坐享齊人之福。

要是真的有人看了這些,還相信了,還不得把自己坑死了。

古代女子最重要的是名聲,一個女人,如果名聲毀了,一輩子就完了。

大環境就這樣,還有古人常說求娶,求娶求娶,求為娶奔為妾,上趕著白送的總沒有人家求來的珍貴,所以妾就沒人當回事。

韻蓉話中的推陳出新,自然是打算正規一下,話本這種東西,要是寫的好了也是一種藝術作品,也能夠激勵人的。

就拿四大名著來說,這些作品都是名著,文學價值不下于任何一首詩詞歌賦,但是四大名著在它們“出生”的時代里,就是一話本,被人用來打發時間。

話本寫好了也是一種成就,只不過古代讀書人覺得話本上不得臺面,想要產出好的話本,首先要提高話本的文學價值,有了寫它的價值才會有更多有思想的人去動筆墨。

說實在的,為什么一本紅樓明就能成為紅學,在在現代,紅樓夢可養活了不少學者文人,而詩詞歌賦就沒有這么大的價值,歸根結底,還是紅樓夢里內容豐富。

暫且不說它背后的深遠含義,光是一些表面上的東西就足夠人去研究它的了。

紅樓夢里,有古代建筑、古人服侍文化、古人飲食文化、古禮、藥方、古樂、古時候的封建習俗、大家族的變遷演替……等方面的詳細描述。

這些豐富的歷史價值足夠很多人去考究的了,更別說,里面還有些倫理道德人性的考究。

這些紅樓夢可以做到,但是一首詩一首詞一首歌一篇賦做不到這些,哪怕寫的意義在深遠,也養不了一批人。

內容局限在哪擺著呢!

胤禛看著韻蓉說:“你的意思是?”

韻蓉:“你知道紅樓夢嗎?”

胤禛自然知道,那句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就是出自其中。

胤禛:“知道,你是打算提高話本在讀書人心中的分量?”

韻蓉笑著說:“是啊,怎么樣?我一直都覺得紅樓夢十分可惜,聽野史里面講,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就是因為窮困潦倒才沒能將紅樓夢寫完,高鶚的補寫雖然用心,但是覺得遺憾,要是把話本的地位提上去,紅樓夢說不定就能在曹雪芹手里完本呢!這樣后世也不會對結局有那么大的爭議了。”

韻蓉說的這事確實有可行性,胤禛考慮了一下,同意了,不過這事該交給誰是個問題,還需要考慮。

讀書人的思維不是一朝一夕能夠該過來的,讓那些覺得話本是饒人心智打算科舉的讀書人認可話本,這條路任重而道遠。

當然了,最主要的是得有一本能夠打破這些讀書人觀念的“話本”出現才行。

胤禛:“確實可行,不過這事得慢慢來,先找人寫本出來再說。”

韻蓉反駁道:“我覺得還是先給話本重新定義一個名字,話本給人的感覺有些輕浮,改個名字,讓它成為一個新的體裁,這讓會讓人好接受一些。”

胤禛沒意見:“聽你的,我沒意見,就是這事暫時沒有合適的人選。”

韻蓉:“確實急不得,路不是一天就能走完的,多留意一些,總會遇到合適的人選。”

胤禛沒往韻蓉身上想,韻蓉也沒考慮自己來弄這件事,她不方便出面是一回事,她忙又是另一回事,韻蓉真要是忙起來,胤禛都要獨守空房,哪里有那個時間去研究這些東西。

胤禛一直都在關注《政報》和《晨曦》的發展,在京城已經有人把主意打到民報的頭上了。

對此胤禛是贊同的,而且民報的候選人基本上定下來了,胤禛想著,既然要擴大影響力,那么是不是可以在民報上對“話本”進行連載。

而且還可以請一些有影響力的人對“話本”進行多方面的評價,這樣關注討論的人就會變多,有了關注度和討論度,有心人自然不會再無動于衷。

有人心動就是擴大影響力的開始。

最后民報被滿族世家子弟舒穆祿崎桓給拿下了,這個人選胤禛派人查看過,知道這人不是單打獨斗,做事也有分寸,他阿瑪也是個衷心之人。

最重要的事,這個人后院比較消停,也可能是他們家的傳統,他瑪嬤受過小妾的苦,所以對兒媳特別寬容,對兒子的要求是三十無子方可納妾。

她兒媳婦承婆婆的情,對自己的兒媳婦也是這么要求的,舒穆祿崎桓的福晉齊佳氏有知情達理的太婆婆和婆婆,日子過得順心,自然不會作妖找事。

所以舒穆祿后院十分和諧。

胤禛覺得這人非常符合他的要求,民報在將來和《政報》還有《晨曦》,都是可用作改革的宣傳口,《政報》和《晨曦》政府可以把控,但是民報胤禛打算把大權放出去,所以人選就要十分慎重。

首先,才學一定要有,要不然不能服眾不是,其次,三觀不能說一定符合胤禛的要求,但是不能是那種死板之人,還有就是關于后院這塊,胤禛打算在這上面改革,宣傳口要有帶頭作用。

最后綜合下來,還是舒穆祿崎桓最為合適。

民報主辦人的身份定下來了,緊接著民報的名字改成了《京報》。

胤禛將自己的打算和舒穆祿崎桓說了,舒穆祿崎桓這個人本質上和讀書人一個想法,都覺得話本上不得臺面,不過他有一個優點是他知道變通。

他知道自己被看重的價值在哪,不自作聰明,詢問了皇上具體要做到什么程度就開始想辦法去了。

想要在《京報》上連載“話本”這事不難,難的地方在于能夠讓讀書人接受這些“話本”。

都知道,固有的思維很難改變,在現代解放多年后仍舊有些人保留著封建糟粕的思想,這些本來就身處其中的人,想要改變他們的想法,可想而知,難度自然很大。

胤禛也沒想一口吃個胖子,只是給了舒穆祿崎桓一個方向,這事不是一蹴而就能成的,胤禛可以給他機會。

請記住本書域名:。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