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明智屋首頁> 覆雪歸春小說>覆雪歸春最新章節列表 >覆雪歸春最新章節  明智屋APP下載地址!
直達頁面底部
覆雪歸春-第一百四十一章 溫菀
更新時間:2020-04-03  作者: 陌上殊   本書關鍵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覆雪歸春 | 陌上殊 | 陌上殊 | 覆雪歸春 
正文如下:
溫菀坐在溫大夫人的下首,正眼眸含笑的喊著阿蘅。

溫大夫人雖是在問著溫鈺與溫杝,但也沒有就此忽略阿蘅與溫桓,三不五時的,她也會問著這兩人的話,不至于讓人陷入尷尬的境地。

待得溫大夫人的問話結束后,溫菀帶著阿蘅往菀荷苑去。

在濰州下面的鄉鎮里,溫家應當算是很有影響力的世家大族,就連偏僻鄉下的祖宅,在接連數年的翻新擴建后,瞧著也不必京都的房子差,甚至還要比京都的溫家要大上許多。不過這也很正常,京都之地,寸土寸金,而濰州的鄉下,土地雖然也很值錢,但到底比不過京都。

“你可算是來了……”溫菀握住阿蘅的手,“早在知道你要過來的時候,我和娘親就已經為你準備好了院子,因著許久不曾見你的緣故,我也不知你的喜好是否有所改變,剛才就先讓常嬤嬤帶著人再去收整一番。”

“她們這會兒應該還在收拾的,阿蘅就先去我院子里頭,同我說說話吧!”

阿蘅感覺到溫菀的真心實意,心里也是很高心的,大姐姐雖然只比溫桓大了一歲,但她現在已經定親了,等她從濰州回到京都后,就需要開始操辦婚事了。

大姐姐的未來夫婿是皇室中人,盡管與天家已經隔開五六代,但他們家的人在皇室族譜上也是有姓名的。

原本像未來大姐夫這種皇室中人,都是領著皇家發放的俸祿,靠著祖上的榮光,本人卻都是在混吃等死的,但未來大姐夫是不一樣的,否則祖父也不會同意將大姐姐嫁給他。

未來大姐夫名叫晉長平,雖是皇室中人,但自己走的是科舉取士的路子。

若是溫如故的記憶不曾出錯,他會在明年春闈之中,取得榜眼的名次,在那之后還能向皇上求來一紙賜婚,給大姐姐做臉面。

因著他是本家之人的緣故,即便血緣關系已經出了五服,可皇上對他是十分看重的,故而便有了對他的一番期待。他在京都翰林院里辦了一年的差事,就變成了御書房行走,在御書房當差半年左右,就被下放到了南邊的一個名為普安縣的小地方。

他外出赴任,大姐姐也是伴在他的身旁。

溫如故曾聽說他是個很有能耐的人,普安縣中的人窮的吃不飽飯,有些人家甚至都沒有一件像樣的衣服,晉長平在普安縣當了三年的縣官,就將普安縣治理的井井有條,百姓生活改善了很多,雖不至于家家戶戶都能有余糧,但他們都能吃得飽飯,一年到頭也能給家人添上一件新衣裳了。

晉長平的升遷之路并不快速,但十分的穩當。

就是常年在外,久不曾回過京都。

反正在溫如故的記憶中,自從她在京都城外送別了大姐姐和大姐夫之后,一直到臨死前都沒能再見過大姐姐一面。

說來也是有幾分遺憾的。

畢竟溫家的姑娘們之間的感情向來友好,溫菀又是看著幾個妹妹長大的,阿蘅幾個年幼尚且不便出門的時候,都是溫菀過來陪著她們一起玩耍的。

阿蘅只要一想到她們從濰州回去之后,翻過年再過上幾個月,大姐姐就要嫁到別人家去,她便很是舍不得。

溫菀坐定后,就吩咐侍女端上糕點和果子,糕點與果子都是濰州本地的特產,其中的糕點,阿蘅或許在京都也吃過類似的口味,但不是本地人做出來的口味自然還是有些不同,而果子也是濰州特有的紅果,只在夏季結果,味道酸酸甜甜,很是可口。

特有的意思便是在別處看不見。

她將乘著果子的瓷碟往阿蘅面前推了推,道:“這紅果只有濰州有,新鮮的果子摘下來后,最多也只能保存兩天,兩天過后,便不能吃了。我記得阿蘅喜歡酸酸甜甜的口味,你應該會喜歡紅果的味道。”

“酸酸甜甜的味道嗎?那應該很好吃的……”

阿蘅吃下一顆紅果,緊接著又拿起一顆塞到嘴里,看樣子是十分滿意的。

溫菀笑著看她吃下半碟子的紅果后,按下阿蘅那只還想拿果子的手,她搖了搖頭,不是很贊同的道:“阿蘅,凡事要適量!”

小姑娘舔了舔唇瓣,回想著剛才的口感,忍不住對溫菀討好的笑了笑:“姐姐,我能再吃一顆嗎?”

她舉起手,比劃了個一字。

顯然是因為紅果確實很符合她的口味了。

“不行的哦!”溫菀笑瞇瞇的點著阿蘅的鼻尖,依舊是搖頭拒絕著,她習慣性的給阿蘅講著道理,“紅果雖然好吃,但到底是涼性的果子,吃的多了,阿蘅會肚子痛的,所以喝口茶,和姐姐說說話,就不要再惦記著果子了,還不好?”

即便是從前在京都的時候,溫菀也都是很有原則的。

阿蘅請求她的事情,她都是在斟酌之后,才會考慮是否答應下來,而不是像溫桓他們那樣,只要阿蘅稍微哀求兩句,就腦袋一熱的什么都肯答應下來。

當然,她便是拒絕阿蘅的要求,也會仔細同阿蘅解釋清楚拒絕的原因。

所以說,阿蘅成長至今都不曾走上歪路,是有溫菀的很大一份功勞在的。

只要是溫菀開始講道理,阿蘅就會認真去聽,在聽過之后,多半是不會再提出會被拒絕的請求。

這次也不曾例外。

在多日不見,又一番敘舊之后,溫菀屏退左右,低聲問阿蘅:“我離開京都已經有大半年的時間……京都那邊發生了許多事情,我對那些的了解都是自大哥的信中得知的,不過阿蘅你也知道,大哥他說話向來是言簡意賅,但很多事情都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解釋清楚的,比如說阿蘅病重的事情,我就有許多問題想要問,阿蘅能和姐姐說說么?”

阿蘅心頭微動。

她還以為姐姐會問她與段瑜之的事情呢!

溫家的幾個姐妹中,只有溫菀是自始至終都不喜歡段瑜之的,她先前就時常勸阿蘅與段瑜之少些來往。

那時的阿蘅總是十分為難,不管是溫菀,還是段瑜之,對她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很難從兩人之間抉擇出更重要的一方來。且因著溫菀經常勸說她,段瑜之卻一直不爭不吵的,她曾一度更加親近段瑜之,甚至還覺得溫菀的眼神有些不大好。

現在看來,真正眼神不好的,恐怕只有她一個人。

溫菀遞了碗綠豆湯給阿蘅,繼續道:“去年年底的時候,我和娘親都已經收撿好行囊,準備啟程回往京都,誰知有位族老恰好在年前過世,老人家去時已經有九十二歲,可以說得上是喜喪,我們便都留了下來,一番耽擱之下,再得到京都的消息,就是阿蘅病重的時候。”

“大哥說祖父為阿蘅請來的御醫都是束手無策,后來三叔不知從何處請來了一位神醫給阿蘅治病,當時大哥還擔心三叔被人騙了,會耽誤了阿蘅的病情,還想要勸三叔慎重,現在看來那位神醫確實是有真本事的吧!”

阿蘅點了點頭。

她有些分不清自己當初的病癥,到底是因為真的得了病,還是因為得到了溫如故的記憶,但不管怎么說,若是沒有楊神醫的那一味救命藥,她恐怕還陷在夢境中,一直醒不過來。

甚至還有可能睡死過去呢!

“楊神醫很厲害的……”

就如同阿蘅不會安慰人一般,她夸人的話語翻來覆去的也就那么兩句,只要親近之人懂得她的意思,她也根本不必再去阻止更為華麗的語言。

溫菀拉著阿蘅的手,輕輕地皺著眉頭:“御醫說你無藥可治,那位楊神醫卻能救得你的性命,他的醫術自然是高超的,可我這次見你,卻覺得你消瘦了許多,似是一陣風就能將你卷走的。”

“是因為先前的病癥還未好全么?怎的不讓那位神醫給你開兩副補藥,補一補身體呢?”

在得知阿蘅病重的消息后,她也曾向京都去過信。

溫杝給她的回信中,說的是阿蘅已經病好了,不需要再吃藥了,卻從未提起阿蘅竟是消瘦至此。

這倒是怪不了溫杝的。

他在京都是有差事要做的,平時留在溫府的時間就不多,阿蘅又在病好沒多久之后,就去了白馬書院讀書,一個月在家待不到三五天的時間,與溫杝更是沒有多少碰面的機會,消息上有所欠缺,也是很正常的。

阿蘅想起楊神醫給她開的那些藥,隔著百來步的距離,都能聞得到的那股子苦意,不由得搖起了頭,就跟搖撥浪鼓似的。

“我的病已經都好了,現在看著瘦一些,也是因為我長大了,其實我身子骨好著呢!真的不需要吃補藥的!”

小姑娘的抗拒溢于言表。

溫菀也想到了尋常大夫們開出來的補藥是個什么滋味的,她自己雖然是沒有嘗試過,但溫大夫人偶爾也是需要喝補藥的,便是她那樣常喝的人,每次喝藥時,也都是愁眉苦臉的,更何況是阿蘅這般吃不了苦頭的小姑娘的。

不過俗話說‘是藥三分毒’,不吃補藥,用食補也是可以的。

留在濰州的這些時日里,溫菀隨著溫大夫人學了許多管家的事宜,畢竟翻過年,等晉長平此次科舉之后,不論最后名次如何,他們都得要談婚論嫁了的。到時候她就得離開自己原本的家,憑著自己的本事去經營處一個屬于自己的家。

家中大大小小的事情,她都應該有個處理章程在的。

心里已經定下了阿蘅接下來一個月內的食譜,寄希望于食補能有些效果,可以將阿蘅補得白白胖胖,即便是胖不起來,那也得和從前一樣,而不是現在這副弱柳扶風的模樣。

小姑娘現在的模樣還是消瘦了些,溫菀就喜歡她有福氣的樣子。

溫菀想了想,又和阿蘅說:“不想吃補藥,那就不吃好了,不過接下來的一日三餐,阿蘅可得好好用飯,不能才吃了兩口,就推說自己飽了,不愿意再吃飯了。”

“可是我現在苦夏啊,是吃不下去多少東西的!”

阿蘅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情。

但很多時候,她看到了擺在桌子上的那些飯菜,就沒有用飯的想法,甚至還覺得自己不用吃就已經飽了的。

每天勉強自己多夾兩筷子的菜,就已經花費了她很大的努力了。

溫菀嘆了口氣:“濰州的天氣四季如春,是不會出現那種讓阿蘅熱的吃不下去飯的時候,就算是在夏天,阿蘅也可能苦夏的。”

苦夏本就是因為天氣太過炎熱,讓人無法忍受,連帶的吃飯的胃口都會下降,才會引發的后果。

濰州的環境最是適宜休養,一年四季的溫度都沒有多大的變化,是不會出現像京都那樣極端炎熱的天氣,如此一來,阿蘅的苦夏應當是會不藥而愈的。

阿蘅卻有些懷疑。

她總感覺自己的身體有哪里是很不對勁的,但又找不出具體的原因。

在她看來,留在溫府的楊神醫大概已經是全天下醫術最高的人了,在此之前,她還以為醫術最高的人都留在皇宮之中,結果楊神醫比御醫要厲害多了,在阿蘅心目中的醫術最高就成了楊神醫。

連楊神醫都無法診治出她有其他的病癥,其他人肯定也都診治不出來的。

阿蘅再次后悔沒有細想,就啟程出發來了濰州。

早知道會有今天的這些事情,她就應該拉著阿兄一起去往年避暑的德州,好歹那里離京都比較近,就是不走水路,坐馬車從近道走,半個月也就到了地方。

哪里像是濰州!

光是一個來回就需要四五個月的時間,就這一次出門,得耽誤她多少事情。

下一次可不能就這么糊里糊涂的做下決定了。

溫菀又與阿蘅說了一些關心的話,就將她送到了靈鶴苑,是溫大夫人特地給她安排的院子,就在溫菀的菀荷苑的旁邊,出了門拐個彎就能到。

直到阿蘅回了靈鶴苑的內室中,溫菀離開后,她都一直沒有提起段瑜之的事情。

阿蘅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溫菀還不知曉她與段瑜之的事情,亦或是她覺得那只是一件不值得一提的小事,才會對此不發一言。

然而那些都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阿蘅還在等著溫桓給她的解釋呢!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zanghai花txt

( 明智屋中文 wWw.MinGzw.Net 沒有彈窗,更新及時 )